作者:郭晶 日期:2021-12-27 05:22:04
主体性问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新问题,国内学术界围绕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曾经有过十分热烈的讨论,但基本都是在认识论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的,而这恰恰是马克思所批判的理论哲学范式。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都意识到,应该从实践哲学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这一视角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发掘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深刻内容,凸显马克思的自由价值目标,体现其理论的现实性,而且能够在西方哲学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彰显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革命性。
郭晶所著的《主体性的当代合理性(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研究)》对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讨论,是以实践哲学为基本视域,彰显了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当代性,本书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基本的观点,即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主体性”观念在当代的合理解读。
主体性观念承载着人类对于自由的价值追求,是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内容。然而,主体性观念在现当代却遭到了普遍地拒斥,究其原因在于主体的形而上学化及其引发的自我否定。马克思通过形而上学批判,开创现代实践哲学,揭示了主体形而上学存在的理论弊端,并为我们从当代实践哲学视域内重新理解主体性观念提供了理论支撑。郭晶所著的《主体性的当代合理性(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研究)》立足于形而上学与实践哲学两种哲学形态的差异,探讨了实践哲学视域下,主体性的全新内涵,同时对主体性观念存在的合理限度进行了阐释。马克思是现代实践哲学的创立者,其思想中包含的丰富的主体性思想正是实践哲学视域下对主体性观念的全新阐释,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不仅诠释了主体性观念的当代意蕴,也为主体性观念在当代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有力辩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体性观念的确立是为了实现自由价值目标,能否实现自由价值目标是衡量主体性观念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之一。马克思克服主体形而上学的弊端,担负起主体性观念的使命,将主体形而上学未能完成的自由事业进行下去。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彰显了主体性观念在当代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