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齐 日期:2023-03-01 13:31:13
中庸是古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古人鉴于过与不及尤其是过头行为招致的失利,认识到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保持恰如其分,才能获得成功。孔子将其概括为“中庸”,其核心是无过不及。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以来的中庸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庸学说。这种学说认为,所谓中庸,指理及其发用的状态。中庸之“中”,既指理的本体的不偏不倚,又指理的发用的无过不及。中庸之“庸”,指理的常行不变的性质。就发用而言,中以正为前提而又高于正,衡量中的尺度随时问、地点、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中不是折衷,中有种种不同的程度,中兼指知行。中庸涵盖中和,是尧舜以来数千年圣圣相传的大法。它既揭示了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也同时揭示了整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致中和概括了儒家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全部内容,是儒家追求的*高境界。达到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内外交养,敬以贯之。
中庸是古人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古人鉴于过与不及尤其是过头行为招致的失利,认识到必须使自己的行为保持恰如其分,才能获得成功。孔子将其概括为“中庸”,其核心是无过不及。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以来的中庸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中庸学说。这种学说认为,所谓中庸,指理及其发用的状态。中庸之“中”,既指理的本体的不偏不倚,又指理的发用的无过不及。中庸之“庸”,指理的常行不变的性质。就发用而言,中以正为前提而又高于正,衡量中的尺度随时问、地点、事物的不同而不同,中不是折衷,中有种种不同的程度,中兼指知行。中庸涵盖中和,是尧舜以来数千年圣圣相传的大法。它既揭示了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也同时揭示了整个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特征。致中和概括了儒家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全部内容,是儒家追求的*高境界。达到中和的基本途径是内外交养,敬以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