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孟买春秋


作者:乔伊斯  日期:2022-01-23 02:55:50




  奇妙的印度新闻
  我喜欢读印度报纸,虽然严格说起来许多印度记者的新闻写作或是英文造诣令人不敢恭维,不过报上有许多令人啧啧称奇甚至喷饭的新闻,就像是毒品一样,让我不得不看。每天早上我坐在阳台上,喝着又甜又腻的奶茶,一边琢磨某一则报道应该怎么写,但更多时候纯粹是在享受这个奇妙的印度世界。
  住在孟买很久才知道报纸平日两块半卢比星期天三块,这是物超所值!
  一日报纸斗大的标题:《孟买是全世界不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仔细读完,天哪,在这个全球调查中,从饮水卫生房租到公共设施人文素养,孟买样样不及格,差不多是死当的地步,的确不适合人住!
  不过再想想,爱尔卡在厨房里,马上就要端上一杯热腾腾的奶茶,然后把一尘不染的厨房继续擦得亮晶晶,接着出去买菜,下午准备晚餐。亚莎正在给已经黄澄澄的铜器打蜡,接着要扫地拖地擦窗户熨衣服。尼尔生去缴电费,之后回到楼下等着我随时可以出门。如果不出门,可以到楼下和伊格保王子喝个茶,谈谈他的皇室点滴。
  从小就被教育必须自己做家事,认识的朋友全和自己一样是寻常老百姓,我怎能说孟买不适合人住?孟买的硬件大环境的确有待改进,但我深信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所以真不适合人居住吗?平心而论,有待商榷,而对我这个懒人,蛮适合的!
  过了几天同一家报纸又登了另一项全球性调查,当然又是斗大的标题:《笑吧!我们是全世界第四快乐的民族!》嗯,这倒是有道理,至少我在孟买街上看见的人,不论男女老少,有钱没钱,大多数是一口白牙笑嘻嘻的。头条下面还有个小标题:《不适合人住又如何?印度的快乐指数比英国和加拿大还高!》哈哈,拿两个英联邦的世界国家来比,肯定没错!
  我弄不清楚孟买人究竟是听天由命或是天生乐观,但是不管是前者后者,他们倒是从英国人那儿继承来一些自娱娱人的幽默感。
  爱尔卡来问:“太太,晚上要吃红豆泥、黑豆泥还是绿豆泥?”我放下报纸自己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如果非选不可的话:“黑豆泥吧。”印度人餐餐要吃的各式豆泥当然有它们的名字,不过爱尔卡在教育我一阵子之后很快就放弃了,这个台湾人对豆泥有天生的排斥感,用颜色来分辨就行了,不必记住名字。
  其中绿豆泥是真的用绿豆做的。没错,就是台湾人夏天当甜点的绿豆!这个印象中一定是加了薏仁麦片和冰块的绿豆汤,换了场景在印度被煮得稀巴烂之后,加上姜蒜洋葱西红柿香料,此时已经不是绿色的了,在我眼中是脏兮兮的泥巴色,颜色不对味道不对口感不对,我吃过一口之后就发誓绝不再吃第二口。
  当晚我向菲尔重复着我说过数十遍,印度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煮绿豆时,他告诉我一条今天的新闻。印度某个省份乡下有个人跟太太吵架后就住在树上,已经好几年了,当记者去采访他时,他说看他可怜的邻居偶尔会煮点豆泥给他吃,反正这个豆泥比他太太煮的要好吃多了,而且邻居不介意常给他煮豆泥,所以就这么在树上住下来了。
  为了好吃的豆泥住在树上?从此我开始注意有关树的新闻。一日报纸标题:《学生从树梢保护总理安全!》咦,难不成这些学生也喜欢邻居的豆泥?这标题倒是起得好,深得我的赞许,因为立刻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一定要读!
  这样的文章自然是要配上照片的,照片里一个中学生爬到树上看来是在站哨,说明是:“总理的安危操之于孩子手中。”原来印度总理要出访某个乡下地方,由于近来恐怖攻击事件时有所闻,当地警方于是在总理莅临期间,以每天一百二十卢比的价钱,雇了二十个中学生,分别坐在总理预计经过的树上盯梢。
  文中访问了一个当班的十年级学生达斯,他说警察说爬上树以后要小心躲好,如果看到可疑的人事物,立刻用力摇晃树枝,提醒在附近的警察。另一个受访的当地居民说:“我们的警察都是中年人了,而且个个都有啤酒肚,怎么可能爬树?”所以他们就找灵活的学生爬上去盯梢,平时早上十点到下午一点半,吃过午饭三点再继续到晚上十点。星期六比较轻松,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就够了。
  我乐不可支自己大笑起来。亚莎好奇过来问我笑什么。我很快说了这条新闻。亚莎翻白眼叹了一口气:“印度警察真丢脸,我讨厌他们了,只会在我们住的地方欺负我们。”亚莎念念有词走开,我接着读,希望这条新闻永远不要结束,可以让我读一整天!
  这个追根究底的记者面面俱到,顾及新闻平衡,双方都得采访。当地一位负责总理到访安全事宜的行政官员表示,当地警察不知道这些孩子是学生,所以才雇他们当临时工。这个官员接着说,在一个学生打盹从树上跌下来以后,当地警察马上接到指示,现在已经把所有的学生从树上撤下来了!
  这样日复一日,我津津有味读着各地的奇闻异事,多半令我拊掌大笑,但偶尔也会令人心酸不已。P113-115
  乔伊斯带着身为记者的敏锐和台湾人的热情来到孟买,透过她生动的笔,书中的王公贵族和市井小民娓娓道出属于今日印度的百样生活,也让听故事的人,走了一趟印度之旅。
  ————Davidschlesinger路透社前全球总编辑
  许多年前我们有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现在有乔伊斯的《孟买春秋》,不仅是台湾女生在海外生活的故事,更是理解一座城市与一个国家,最生动且深刻的方式。
  ————工头坚“欣旅游”网站总编辑
  好奇而非猎奇,解析而不责难,眼光锐利但心态宽容。一个台湾女子难得的机缘,能长时间且深入地生活在印度这个幻丽莫测的古国,用风趣流畅的文笔书写出一般观光游客看不到的风味人情、春花秋叶。
  ————李黎作家
  乔伊斯用她敏锐的观察力、善感及乐于助人的心,把她住在印度四年的经验,用极具感染力的文字,与去过或是没去过印度的读者分享她的《孟买春秋》。且听乔伊斯娓娓道来她与伊斯兰王子伊格保的邂逅,还有更多动人的喜怒哀乐。
  ————袁韵璧辅大外语学院副院长
  旅行是生活的延伸,而生活更是旅行最佳的观景窗。作者有机会客居印度孟买这座超级大城市近距离观察,绝对是趟感官惊艳之旅,生花妙笔更让人体验异文化的理所不当然。
  ————马继康第三世界旅行家
  乔伊斯的文字太有画面了,仿佛书里藏了镜头,带领读者穿梭印度市街、豪门院邸、雨季中的书店、板球俱乐部的青草地……她毫不吝啬地把你绝不会知道的孟买都写进这妙趣横生的春秋传记,令我忆起印度之旅啼笑皆非却难以自拔的时光。
  ————张瑞夫《生活在他处》作者
  长达四年的孟买之行是旅者的极高待遇,乔伊斯写的是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而非旅行至别处的“他们”,是给亲人朋友的家书春秋,而非指证历历的战国罪状,不可思议之余也一起跳起了华丽的印度歌舞。
  ————船桥彰《印度以下,风景以上。》作者
  《孟买春秋》是所有游人旅印前必读的生活圣经,乔伊斯以恢宏的国际观、诙谐的笔调,深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带领读者神游印度;她的故事带出印度真正面貌,不可思议的、可笑的、可悲的、可叹的,随着书中文字转折,让你身历其境。
  ————卢秉承孟买台商会会长
  孟买就像宝莱坞电影里的画面一样精彩,当时二十八岁的我,站在维多利亚火车站里,吵闹的声音、颜色移动的线条、人群肩并肩摩擦出的温度,比呆坐在戏院看宝莱坞电影还宝莱坞。作者的文字,仿佛会把读者绑架回真实的孟买。很多人害怕去印度,但我们真正要害怕的是,去完印度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只能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
  ————蓝白拖背包台客作家
  《孟买春秋》的文章,是让我两眼发亮的新发现!曾经是路透社记者的作者,写在她身边流动的人们与事物,看似日常的小记录,但如果从生活文化来看,却让我们看到丰富有趣的印度;我更喜欢的是,这些文字里面“温柔的人味”!
  ————魏淑贞玉山社出版公司总编辑
  四年的孟买春秋就这么结束了,我和菲尔搬进北京雍和宫旁胡同里的四合院,展开和中国十三亿人口过招的三年。
  离开一年多后,逢年过节还是给我们打电话的伊格保王子,以九十四岁高龄结束将近一世纪的历史见证。朋友凯伊终于搬离住了十多年又爱又恨的孟买回到家乡美国波特兰,但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来信忆及孟买过往。爱尔卡和亚莎自然没了消息,我不曾试着打探但偶尔想起她们,心头还是要难免一紧。一日,福至心灵上网找吉米大爷,发现他也以九十四岁高龄过世了,帕西族内一片唏嘘。温德米尔的门房冈古,应该还在花园里洗车吧?而史特安德书店的史诺伊先生,已经从他算账的小书桌后退休了。
  尼尔生在我们离开后为澳洲人家开车,总在我和菲尔生日、圣诞节、农历春节发来短信祝贺问候。因缘际会,尼尔生目前为住在孟买的台湾朋友开车,热情的老板带着他去星巴克喝咖啡,去高级餐厅吃大餐。
  北京胡同三年亦是难得经验,但冥冥之中总觉有种莫名的引力,系着印度。就在去年中因为菲尔的工作,我们意外再度回到印度。南印的班加罗尔是印度的硅谷,多了几分高科技少了几分传统,孟买的王室名流不再,生活中有了新的尼尔生和新的亚莎,还是一样迷人又不可思议的印度。
  每个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都有一部春秋正在上演,我现在的春秋,在班加罗尔。
  乔伊斯
  二○一三年六月
  于印度班加罗尔







阅读提示:孟买春秋的作者是乔伊斯,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孟买春秋下载地址

上一本:象棋连将杀手册
下一本:花园医生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