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4 17:08:26
在过去的10月里,我们出版了35本新书。
我们为这些新书加上了标签:
#恋恋红尘#
#我吃故我在#
#微小的命运#
#与瓦泽尔一起散步#
#边缘之书#
#关于女儿#
#爱与真的启示#
#蓝房子#
#野生神仙#
#一只狐狸#
......
本月你的图书标签是什么呢?如果还没有找到,那就看看我们的10月新书。
用这些好书伴你度过11月。
扫码即可购买新书
#宠粉福利#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你最想读本月书单中的哪本书
我们将在留言中结合
点赞数和留言质量
抽取1名幸运读者
赠送新书一本哦~
10月新书书讯
滑动浏览下方图书简介~
社科类
《恋恋红尘: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
著者:李孝悌
本书是一本关于明清江南文化史的杰作。作者从物质文化史研究出发,在大量文集、情歌、戏曲和图像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明清士大夫文化与城市生活,通过对余怀、冒襄、王士禛、郑板桥、袁枚等人的研究,描绘其文化生活、内心世界等面向,同时,亦从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切入,对明亡之际的女性人物进行细腻而生动的描摹, 展现了从明清到二十世纪的士大夫生活、普通民众(特别是妇女)的情欲世界及近代上海的城市文化。这些城市中热闹、世俗、真实的市民生活,不断丰富着我们对历史与文明的想象。
《我吃故我在——慢食与文化》
著者:[美]爱丽丝·沃特斯、[美]鲍勃·卡劳、
[美]克里斯蒂娜·穆勒
译者:刘诚
本书以作者大学时代、餐厅工作、社会活动等经历为线,展示了一种新的饮食理念和生活方式。书中上半部分揭露了快餐文化带来的消费错觉和生活焦虑,并深挖食物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广告盲目渗透、儿童用餐娱乐化、反季食品泛滥成灾、粮食浪费严重等。下半部分以食物为探讨核心,生动展示了生物多样性、时令、食物美学等慢食价值观;探讨慢食文化如何改变“过快”的饮食生活,如何用饮食去关爱、 照料自己身体和感官。有了“我吃故我在”的提醒,人们才得以反思弥漫着不快乐的底色和廉价的麻醉剂的工商业文化。
《翦商:殷周之变与华夏新生》
著者:李硕
从这本书开启中国史的阅读!“李硕中国史”开篇之作。
本书主要讲述华夏文明的萌生与转型。从距今四千年前夏朝(二里头文化)的出现,到三千年前商朝的灭亡、西周建立,时间跨度一千余年。
概而言之,本书借助考古材料和传世文献,梳理了上古人祭风俗产生、繁荣和消亡的全过程,以及人祭与华夏早期文明从伴生到分离的伟大转折,再现了古人(周人)为终结商朝和人祭风俗付出的巨大努力,使我们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有了全新的认知。
《科学与道德:钱三强科技思想述评》
著者:黄松平、肖旭
钱三强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奠基人。在钱三强身上,科学与道德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本书基于大量史料,对钱三强的科学贡献、人格魅力和治学方法等做了系统的梳理与介绍。涵盖钱三强在“两弹”研制中的功绩、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思想、科技人才思想、识才爱才艺术、科学普及思想、科技价值观、治学风格等内容。既有学术研究价值,又有科普教育和教学使用价值,是一部翔实生动的爱国科学家思想传记。
《无用的神学:本雅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
著者:夏可君
本雅明的《神学-政治学残篇》是生命神学现代性的真正开始。这个片断文本包含着解构现代神学政治的所有思想种子。本雅明对弥赛亚王国与世俗秩序的绝对区分,使得神学化的政治与政治化的神学都变得不再可能,都变得“无用”了。
本书以此《残篇》为切入点,解析本雅明思想中对政治神学和暴力的批判,特别揭示了其“自然性”思想与庄子“无用之思”的相通之处,并以此线索连通了中后期海德格尔的反思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进而追问当代哲学重新开始的条件,在层层递进的对话中,探寻思想的出路和余地。
《社会情绪学习实操手册》
主编:陈尚宝
本书立足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开展的社会情感学习项目,结合各派学者对社会情感学习的内涵界定,对社会情绪学习的实操工具、活动案例和课程指南等进行了具体的梳理和说明。本书主要围绕认识情绪、自我管理、同理心、积极思维、解决人际问题、开发内驱力六方面内容编写了“社会情绪学习”的课程设计,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适合中小学和幼儿园管理人员、一线教师及教研工作者参考使用。
《心理学术语力》
著者:杨眉
在作者看来,每个人自身都拥有非常奇特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痊愈和自我成长的天赋潜能,而心理问题本身,则常常是生命向我们示警和求助的信号、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术语,可以让我们从不自觉的自助上升为自觉的科学自助。
本书以随笔手法和大量案例,用21个关乎人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幸福感和个人成长的心理学术语串联梳理了300多个心理学概念,提炼出一份“个人心理自助实操清单”;并在每个章节后精心设计了具体练习,帮助我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甚至生活智慧分门别类、对号入座,并将其提升到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灵活调动这些心理学资源,成为优秀的通俗心理学家。
著者:[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
编者:[德]克里斯蒂安·艾尔巴赫
译者:刘楠楠
1951年维特根斯坦去世不久,哈耶克就开始为他写传记。由于维特根斯坦家族成员的反对,这部传记最终没能完成和出版。
时过境迁,这部沉寂多年“秘传”终于可以公开呈现于公众面前。哈耶克以研究者的严谨,搜集了当时力所能及的书信、日记等第一手资料,不动声色地构建起了维特根斯坦的肖像,传达出一种独一无二的人格和思想魅力。本书尽可能接近原貌地完整呈现了哈耶克的传记文本,同时收入编者克里斯蒂安·艾尔巴赫所写的详尽导读和学者艾伦·贾尼克的评论文字,为研究哈耶克和维特根斯坦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特殊视角,也为普通读者接近两位大师奉上珍贵的历史文本。
《成都自然笔记》
主编:沈尤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身边的自然博物;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形象生动地直观呈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不常留意的物种,共分三大类:花、鸟、虫。
其中花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
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
虫介绍了20种,包括灭绝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
《压舱石:面向未来的乡村建设》
著者:桂华
在过去,空船航行时,船民一般会用压舱石来降低船只重心,以保持船体稳定。而在我国的政策语境中,“三农”无疑就具有压舱石的地位。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发展,除了继续将主要资源投向城市建设和产业升级,同时还要将乡村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大后方,以应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震荡,从而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在本书中,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田野调查的经验,紧紧围绕“三农”问题中的城乡关系、土地制度、农民工流动、社会治理等方面展开讨论,提出一套符合国情、农情的方案,以期建设面向未来的乡村。
文学类
《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著者:陈建华
本书主要探讨了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及其创作体现的“晚期风格”。借助萨义德“晚期风格”的概念,作者着重剖析张爱玲移居洛杉矶之后的二十余年里那种极其复杂而困难的书写:在与二十世纪文学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中,她扮演了多重角色,所谓 “文本” 也产生多重含义――不单包括她的作品,也包括她的行事,或许尤为奇特的――包括她的沉默。此外,作者还具体分析了其“晚期风格”特有的质地——金石风格,诸如时空交叠、穿插藏闪、人物造型、戏剧性情节、诗性语言、电影典故、震惊效果等。
《微小的命运》
著者:李静睿
李静睿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十岁那一年,林微微和男友分手,决定离开北京。从此开始,她分裂为两个自己,平行生活在纽约和自贡,在两个有巨大落差的城市里,两个林微微却遇到相似的人,拥有相似的命运,“城市和际遇带来不同,却并没有那么不同,因为人心的相似带来更多相似,犹疑,软弱,动摇,勇气,决心,是它们带领我们,走向命运的结局”。
《蓝房子》
著者:萧朱
一切改变前的最后那个夏天,我们在车里接吻、聊天,吃麦辣鸡翅,满院的石榴花像一场大火。
严肃作家笔下的类型小说,跳出纯文学的铅重,以轻松的笔触贴近现代女性直面自我与选择的心灵。一个正在赶毕业论文的人类学女博士,一个处于上升期的二线男演员,两人相遇于有浩荡风声的泰国小镇,几年后又在北京郊区的月亮下重逢……特殊时期下萌生的激情,是否能经受住现实的考验?在火焰、星星与爱情中,重新审视我们的渴望。
当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可解,不如来做一场白日梦。
著者:[瑞士]卡尔·泽利希
译者:姜勇君
1929年,瑞士德语作家罗伯特·瓦尔泽躲进精神病院,此后余生,不问世事。
1933年,瓦尔泽封笔。他说,他不是来写作的,是来发疯的,要写就不来了。他转而练习另一项最喜欢的活动:徒步旅行。
1936年起,卡尔·泽利希定期来访,与瓦尔泽一起散步,并写下日记,成为瓦尔泽生命最后二十年的唯一实录。
在漫长的散步途中,泽利希走入了沉默已久的诗人内心,瓦尔泽开始重新倾吐对人生和文学的真知灼见。
1956年圣诞节,瓦尔泽死于阿尔卑斯山的雪地,先是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
著者:[韩]金惠珍
译者:简郁璇
“我爱她,但我不理解她。
我的女儿为何要选择如此艰难的人生?
为何不惜置身被嫌恶、被敌视的境地?”
“我”作为母亲,一生都为女儿而活,对女儿抱有许多期盼。女儿却认为母亲从不聆听自己,更带回同为女性的伴侣,迫使母亲接受她们即将偏离“正常”的未来。同时,母亲目睹着自己疗养院负责的患者珍女士罹患失智症、成为被机构、被社会所抛弃的包袱,在珍的身上,母亲仿佛看到了老后从孤独走向死亡的自己,也看到了以类似悲剧收场的女儿的未来……
在误解与撕裂,在对话与缝合的反复尝试中,母女俩同时被内在与外部世界的力量所推动着,前行着,逐渐逼近着彼此……
著者:埃德蒙·雅贝斯
译者:刘楠祺
《边缘之书》是埃德蒙?雅贝斯的一部散文随笔集,也是“埃德蒙?雅贝斯文集”的最后一部。全书共三卷。第一卷《顺其自然》、第二卷《对既言之言的双重依赖》分别出版于1975年和1984年,收录了他在创作“问题之书系列”期间的札记、演讲、与雅克·德里达和加布里埃尔·布努尔就创作《问题之书》的通信,以及回忆或评论若干位当代诗人、作家和哲学家(如保罗·策兰、马克斯·雅各布、莫里斯·布朗肖、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罗歇·卡尤瓦、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米歇尔·莱利斯和路易-勒内·德·弗莱等)的文章。第三卷《构筑于每日每时》出版于雅贝斯逝世后的1997年,收录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以及回忆或评论若干位诗人、作家、出版家和政治家(如但丁、米歇尔·德·塞尔托、居伊·莱维·马诺、雅克·杜宾、让·格勒尼埃、路易吉·诺诺和纳尔逊·曼德拉等)的作品。
著者:[加]法利·莫厄特
译者:舒兰、骆海辉
本书是法利·莫厄特的首部长篇纪实作品,完整记录了一个古老族群——伊哈米特人的消亡过程。伊哈米特人是世世代代生活在加拿大北极酷寒之地的一支因纽特人,作者曾两度深入极地荒原探访他们,了解到这些靠驯鹿为生、一度人丁兴旺的“鹿之民”,在半个多世纪内从7000余人急剧缩减至40人。结合实地考察及族人的口述,作者真实还原了这一原住民与鹿共存的美好生活图景,展现了他们与大自然相处的智慧,深刻揭示了这片荒原怎样因为殖民贸易的入侵而改变了生态,进而使这一族群失去生存的依托和平衡,最终走向灭绝。
该书于1953年获得阿尼斯菲尔德-伍尔夫图书奖,先后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出版。
《旅行中的生死课》
著者:陆晓娅
这是一本奇特的旅行随笔。六十岁才开始海外旅行的作者,不谈旅途中的美景与美食,不谈旅行中的辛苦与经验,从一页页的文字中跳脱出来的,是她在旅行中那些心跳加快的时刻,是她与一个个灵魂相遇时激活的感受和思考。
当她徜徉在古代文明遗址、浪涛拍岸的悬崖、清晨阳光下的乡间墓地、名人故居、博物馆的时候,她仿佛总有无声的对话在发生。现在,这些对话变成了文字。
在作者丰沛的书写里,生命与死亡是线索,串联了时代、地域、风景、人物、文化、历史、文学、学术等诸多方面和她自己的故事。旅行与写作,让她能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更勇敢地面对最后一段生命旅程。
《看不见的生活》
著者:赵志明
十一个故事,《看不见的生活》《歧路亡羊》《洞中男孩》《深夜狗叫》……这些脱胎于平淡日常的小说,无论是故土记忆还是都市生活,赵志明都以真诚悲悯又不失先锋幽默的独特笔触呈现出来,撕开了平凡生命下一段段暗流翻涌的无奈人生。但即使身处困境,这些平凡人仍努力寻找生命的出口,重获新生。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但人类共有的情感让本书对生存际遇的描写免于流俗的追问与思考,具有难得的温度、高度与冲击力。
《时光的忧伤:张宗子自选集》
著者:张宗子
本书是张宗子三十年散文作品自选集,收录《黑鸟的翅膀》《乔伊斯的雪》《叶芝》《时间的比喻》《秋天的湖》等五十余篇选自作者已经出版的十余种散文和随笔集,以及一些尚未结集的新作。主要内容:涉及叶芝、乔伊斯、凡·高、沈从文等中外著名作家和艺术家以及作者对生活、艺术、理想等思考的散文;涉及作者在北京、纽约等地生活的叙事和回忆性散文;以中国古典文学为主要内容的随笔性散文,其中既有阅读感悟,也有生活体验;还有一组以植物,尤其是文学艺术中的植物为主题的散文。
《山歌》
著者:刘致福
《山歌》是刘致福短篇小说集,收录有《油画》《寻找惠兰》《大水》《落英缤纷》《秋雾》等29篇小说,作者善于通过对乡村、学校、都市、机构、军队等各类场域和人物在平凡生活及情感纠葛的描写,展示历史时代背景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勾勒人物的个性和命运。小说人物形象鲜活生动,语言灵透独具特色,尤其是小说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作品写作风格灵活,既有现实主义的写作方法,也有荒诞的玄幻色彩,交融汇合在一起,有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魅力。
《课本里的中国》
编者:光明日报摄影美术部
《课本里的中国》以文化为经,以地理为纬,以34个省级行政区为原点,别具匠心地将中小学语文课本里的诗文画作串联、归纳起来,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浅出的分析。每一篇文章展现一个省区,集中围绕各省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时代风貌,从“红色”(革命文化传统)、“绿色”(生态文明)、“古色”(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切入,紧密结合教材中所选篇目的内容进行描述的同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系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精神和风采挖掘各省区开拓奋进的精神内涵。
本书以全新的形式阐释中国各地的特色风景与精神文明,彰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勾勒神州大地的壮美,是一部新时代的地理志,也是一曲新时代的精神赞歌,再次唤起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激起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由衷热爱,是以人文地理开掘传统文化宝藏的好方式。
《时间之外的马车:中国诗歌学会2021年度诗选》
主编:欧阳江河
本书系中国诗歌学会特邀诗人欧阳江河主编的2021年度诗选,是诗人欧阳江河从2021年写作或发表的诗歌中编选的,包括吉狄马加、王家新、多多、西川、于坚、庞培、杨键、蓝蓝、陈东东、戴维娜、胡弦等200多位诗人的诗歌。这些诗人中既有当下诗坛实力诗人,又有一些默默无闻的基层诗歌写作者。诗歌内容或歌咏自然风景和地理景观,或歌咏日月星辰,或歌咏人或者事,或写个人感触,或写生活体悟。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用诗歌抒发了自己对这个世界、对人的关注,既能体现2021年诗歌创作的深度,又能体现2021年诗歌创作的广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能够满足一定的阅读期待。
《不可重复的瞬间:古典音乐聆听巡礼》
著者:贺秋帆
本书为作者有关西方古典音乐的赏析文章的结集,分为三辑:钢琴篇、弦乐篇、指挥篇。书中谈及的音乐家包括里赫特、巴雷尔、伊古姆诺夫、霍夫曼、梅纽因、富尼埃、马塔契奇、门格尔贝格等,遍及俄罗斯、波兰、法国、德国、意大利、捷克、荷兰等音乐家群体或流派,其中不乏国内鲜有推介的名家。作者结合音乐家生平介绍其风格特色、重要作品,以及其在相关音乐流派传承中的地位作用,着重评析比较诸唱片版本,为爱乐人士提供了一份丰赡的音乐指南。
《野生神仙》
著者:文那
“我喜欢怪力乱神这个词里蕴藏着的蓬勃生命力。欢欢傻傻呼之欲出,浩浩荡荡游荡世间。”
壁画家文那首部个人作品集。无与伦比的原创世界,徒手打造的神仙谱系,舍喜、舍悲、伏卫、伏言、乌隙、束手、夜魁、烟戏、花脂、花煮……每个神仙都有身世出处,异境怪诞,天官赐福,宛若《山海经》般绮丽魔幻。即便再微小的器物、再平淡的须臾,在她的笔下都可幻化成仙,充满旺盛的生命力。快和文那一起进入这人间有情、万物有灵的世界来吧!
著者:[加]格伦·古尔德
编者:[美]提姆·佩吉
本书是加拿大著名钢琴家、作家格伦·古尔德的文集,编选了古尔德最富代表性的文章,包括一些生前从未发表的作品,按音乐、表演、媒体等分辑。
在古尔德生前好友提姆·佩吉的精心编排下,古尔德文集仿佛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精彩呈现了这位音乐怪杰的玩笑与沉思,堪称对其音乐人生的最好注释。古尔德的文风精灵古怪,与他的钢琴演奏形成奇妙的呼应。无论是关于贝多芬、莫扎特、理查·施特劳斯的评论,还是对于马勒、勋伯格创作的理解,他机智幽默的表达中充满真知灼见。
2022年是古尔德诞辰九十周年、去世四十周年。作为古尔德九十周年诞辰纪念版,本书以贴近古尔德气质的设计,呈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乐感,既是对这位音乐天才的纪念,也为众多喜爱古尔德的读者提供一个兼顾阅读舒适与典藏仪式感的版本。
儿童类
著者:[法]托马·吉尔波
绘者:[法]宝琳·凯露
译者:赵冉
这是一个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小让娜在绵羊岛上的绵羊村小学上学,全校只有二十九名学生。一天,教育部部长下达新规定:每个班的学生不得少于三十人。因此,只有二十九名在校生的绵羊村小学陷入了撤校危机。为了保住岛上这所唯一的小学,小让娜和爸爸,还有岛上的村民开展了一系列拯救学校的行动……
著/绘者:[英]劳伦斯·安霍尔特
译者:梅静
这是一套充满趣味的儿童艺术启蒙绘本,适合4-6岁小朋友阅读。套装共收录《莫奈和追猎犬的女孩》《毕加索和扎马尾的女孩》《弗里达和世界上最勇敢的女孩》《凡·高和向日葵男孩》《达·芬奇与想飞的男孩》《塞尚和苹果男孩》《夏加尔和想听故事的小兄妹》《德加和小舞者》8册,讲述孩子与艺术家之间的珍贵记忆,同时以风格鲜明的插画,复刻这些画家的画作,让历史书上的大画家在孩子面前鲜活起来。30多年来,该系列一直是深受孩子喜爱的艺术入门作品,全球畅销超百万册。
著者:[阿根廷] 豪尔赫?卢汉
绘者:[阿根廷] 伊索尔
译者:范晔
本书给孩子了另一种认识数字的视角,只是简单地从零数到十,就可以超越自己熟悉的数字世界,突破数字象形的疆界,让我们打破思维定式,鼓励孩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著/绘者:[英] 凯特·里德
译者:石诗瑶
这是一本充满创意、诙谐幽默的图画书,描绘了由一个充满悬念的数字故事。
著者:[韩]李尚教
绘者:[韩]李惠利
译者:杨梦黎
一本以昆虫为主题、充满童趣的童诗图画书。16种常见的小虫子、16首生动的小诗、16个欢乐的场景。细腰的蚂蚁、收集屎球的屎壳郎、大嗓门的蝉、蹦蹦跳跳的蚂蚱、臂如镰刀的螳螂、尾巴像大夹子的蠼螋、会放屁的椿象、忙着采蜜的蜜蜂、在水上奔走的水黾、独自照看宝宝的负子蝽爸爸……
改编/绘者:[韩]苏西·李
译者:窦全霞
本书改编自韩国古代民间故事。很久以前,一个年轻人路过一村子,看到大家都在榉树纳凉歇息,也想在树下休息。年轻人刚躺下,就听到老财主的呵斥。老财主声称这棵树是他的,树荫也是他的。年轻人见状,向老财主买下了树荫。然后,他在树荫下奔跑、跳舞、打滚儿。夕阳西下,树荫投到了老财主家里,年轻人就到老财主宅子里畅快地奔跑、跳舞、打滚儿,每天如此。后来,老财主不堪其扰,弃宅而去。此后,老榉树越长越大,人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纳凉。
著/绘者:[日]降矢奈奈
译者:余雯
壁虎次郎和刺猬小吉从小就是好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玩耍、吃点心,亲密无间。当然,有时候也会吵架,但很快就和好了。可是渐渐地,壁虎次郎越来越不喜欢跟小吉玩了,渐渐疏远了小吉。可是小吉却不离不弃,总是跟着次郎,无论次郎怎么对他,他都不生气。有一天,壁虎次郎遇到了生命危险,小吉用他背上的刺救了次郎一命,次郎这才感觉到小吉对他的深切情谊,于是他们又重归于好,再也不分开。
著者:[美]托马斯·E.沃顿伯格
译者:柯婷、韦彩云
校译:高振宇
本书重点描述了什么是儿童哲学以及为什么要推广儿童哲学,并以具体的案例呈现了以绘本为载体进行哲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当前我国儿童阅读走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适用于重视儿童阅读而的教师、家长和阅读推广人。书稿囊括了经典绘本,如《恶龙与巨人》《田鼠阿佛》《重要书》《绿野仙踪》《爱心树》《驼鹿莫里斯》《公主的月亮》《古纳什小兔》《艾米丽的艺术》等,通过不同哲学角度的解读,比如“何为勇敢?“”每个人都要为社会做出平等贡献吗?“”是什么决定你是你?“”大脑重要还是心重要?“”知识是主观的吗?“等。
著者:傅玲
绘者:米雨
这是一部适合8-14岁少年儿童阅读的成长小说。故事讲述了盲女孩轩轩勇敢追求梦想的故事。将要升入初中的轩轩想做一名钢琴调律师,可是轩轩的父亲希望女儿能顺着自己为她规划的没有风险的人生道路前进,为此轩轩和父亲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争执,这场争执也揭开了多年前的一些往事。在互相了解中他们都开始倾听、发现对方。整个故事情节饱满,跌宕起伏,不论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还是孩子和孩子之间真挚的友谊,都感人至深,能够令小读者们在其中领会亲情和友情的美好,以及追求梦想的勇气。
订阅话题#新书书讯#,关注更多好书,下个月见~
#宠粉福利#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告诉我们
你最想读本月书单中的哪本书
我们将在留言中结合点赞数和留言质量
抽取1名幸运读者
赠送新书一本哦~
编辑丨廖茹画实习生丨王佳慧、张哲宇、罗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