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0:51:11
探照灯好书
8月入围中外人文社科佳作书单
“探照灯好书”由腾讯集团+阅文集团主办,QQ阅读、微信读书、腾讯新闻协办,探照灯书评人协会承办。根据21位读书人投票,每月评出10本中外小说、10本中外类型小说、15本中外人文社科好书。
我们致敬那些有“文学的美,思想的真,历史的重,关注当下,典雅叙事,优美表达”,有创造力、想象力、探索性的好作品。
以下是2022年8月入围中外人文社科好书,排名不分先后。
感谢这些作品的作者、责编以及出品和出版机构。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论著
《阳明学十讲》
周志文 著
中华书局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阳明整个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是个‘异类’”,自小不受绳墨约束,不喜“儒家四平八稳的那套”,喜兵法韬略,有经略四方之志,后又对道教、佛教感兴趣。然真正“折节”做起正统儒家学问来,冲突、波折不断,困顿、挫折接连,好奇和怀疑促使他不断思考,最终构筑起以“致良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阳明学。
《阳明学十讲》是著名学者周志文先生基于讲稿整理而成的新作。作者有着深厚的学养,秉持“有一分证据才能说一分话”的态度,通过对阳明学之前儒学历史的溯源、阳明学出现的背景分析、阳明人生与学术的精到论述、王门后学的发展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使读者能够在平易而有力的话语中,深切感受到王阳明“不世出之天姿”,“冠绝当代,卓立千古”的道德、功业与文章。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思想对话
《人生小纪:与李泽厚的虚拟对话》
马群林 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本书以亲切自然的对话体,讲述了李泽厚一生之经历、论著、思想、治学、交往等,试图探寻其独特的学思之路,读者从中亦能生动具体地感受李泽厚的人格魅力与鲜明个性。
本书形式虽“虚拟”,内容却很“实在”:主要源自李泽厚的各类论著、文章、书信等,经作者重组、拼接、整理,并由李泽厚多次修改、增删而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许多内容是作者与李泽厚在多年交往中独家掌握且首次披露的。此外还配有大量插图,多为首次公开,极具史料价值。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文化随笔
《越过人生的刀锋:金庸女子图鉴》
六神磊磊·读金庸团队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知名自媒体人、畅销书作家六神磊磊读金庸系列新作。精选金庸武侠江湖中的35位奇女子,从人物性格、爱情婚姻、事业选择、处世智慧等多角度解读女性生存智慧,配以精美古风人物插画,传神再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故事中的女子形象。
除了对原著人物故事的深度探寻与细节还原,作者尤其结合现代人面临的成长困惑、爱情角力、职场争斗和家庭琐事,从女性视角切入,辛辣评说,用或振奋或遗憾或惋惜的故事结局去启发我们对现实的思考:
为什么郭靖和黄蓉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中年黄蓉和少女黄蓉相比又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生于豪门的郭芙会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为什么赵敏能让张无忌铁心跟随?为什么拿到尴尬人生剧本的完颜萍活得却一点也不尴尬?为什么天生丽质的李莫愁会被生活辜负?为什么武功了得的小龙女却总是躲避矛盾、害怕冲突?为什么说三句话不离表哥的王语嫣人生掉到针眼里去了?……
书中奇女子所经历的生活悲欢和人生起落,也映射着现代人成长过程中躲不开的困惑和挑战。六神磊磊的犀利解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和借鉴路径。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文学随笔 评论
《李商隐十五日谈》
李让眉 著
胡杨文化
中国长安出版传媒有限公司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新诗人如何解读古诗人?在《李商隐十五日谈》中,当代青年诗人李让眉通过对唐代诗人李商隐生平、作品的解读,还原李商隐的生活经历及其精神追求。作者从李商隐所处的时代讲起,每日一讲,共十五讲,描绘了其出身、身边人物群像、感情与婚姻,进而分析其诗作的美学内涵以及宗教对其创作的影响等。
李商隐的诗常被人说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而李让眉的解读却平易晓畅、引人入胜。她以富于觉察力的文字、诗意的语言、丰富的细节、独特的理解,描绘出一个有别于以往认知的鲜活的李商隐。在书中,作者还尝试追索李商隐诗中可能的当代性,从而揭示了诗歌将自身向未知开放的根本属性。
人文社科|翻译| 社科
《看不见的女性》
[英]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 著
詹涓译
新经典文化
新星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用海量数据和事例讲述了女性被系统性忽略的残酷事实。在大量“性别中立”的规则背后,男性往往被视为默认选项,女性则被视而不见。
女性承担了75%的无偿照护工作,每年为全球GDP贡献10万亿美元——却休息得更少,得不到报酬,缺少社会支持;
女厕经常排长队,男厕却基本畅通无阻 ——因为女性生理构造不同,所需的如厕时间是男性的2.3倍,而男女厕普遍被设计成相同大小,且男厕因有小便池而能容纳更多人;
女性遭遇车祸受轻伤的可能性比男性高71%,重伤可能性高47%,死亡率高17% ——因为汽车根据男性身材设计,碰撞测试假人几十年来都以男性为基准,即使近年采用女性假人测试,也未考虑女性的肌肉质量分布与骨密度等生理差异;
同样的药物,女性服用后效果可能远不如男性——因为相当多的药物实验未将女性纳入研究,90%的药理学论文只描述雄性动物的研究,男性身体被用来代表全人类。
从公共交通到政府决策,从工作场所到医院手术,世界对女性的忽视或威胁,存在于每一次凝视,每一趟公交,每一间厕所,每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存在于你我生活的每一处隐秘角落。
人文社科 |翻译| 历史
《帝国的伙伴:革命年代奥斯曼帝国的秩序危机》
[土耳其]阿里·亚伊哲奥卢著
宋宁刚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民说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18世纪和19世纪初,改革的浪潮席卷了全球,包括落入转型危机的奥斯曼帝国。为应对政治动荡、体制危机和民众叛乱,奥斯曼帝国设计了各种改革方案。帝国成了一个政治剧场,其中各种政治行动者发起了斗争、合作和竞争。
本书研究了三种相互竞争的秩序,“帝国的新秩序”“显要的秩序”和“社群的秩序”,或者说集权–官僚的、分权–契约的、参与–民主的。为了解决危机而签订的《同盟誓约》则意味着奥斯曼历史中的一种激进的、基于“伙伴关系”的可能性。这些探索在不脱离全球史框架的同时,对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叙事提出了质疑,放大了过去被忽略的地方政治文化实践,为我们进入土耳其历史提供了一个新路径。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文化
《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
刘晓蕾著
译林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读过和没有读过《红楼梦》,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红楼梦》无疑是阻隔在读者面前的一座大山,“几次拿起,前五回都读不完,就昏昏欲睡了”。如何才能真正进入红楼世界?
本书是“得到”、新东方经典领读人刘晓蕾写给《红楼梦》初读者的十二堂课。全书按“部编高中语文教材整本阅读要求”拟定框架,从成书背景、人物故事、经典桥段,到诗词语言、社会习俗、文学艺术价值诸方面,正本清源,做扎实精当又富于个性的解读。随书附录《致读者的一封信》;三幅阅读地图——人物关系图、情节脉络图、时间线索图;精选清代改琦图咏,再现红楼风华。
刘晓蕾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面向全校开设《红楼梦》公共课,多次被评为“蕞受欢迎的公共课教师”,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与教育经验。她古灵精怪聊红楼,活色生香谈人生,让经典活在时间之流——《红楼梦》虽然写的是三百年前贵族大家庭的世故人情,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人心还是那些人心,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爱与怕、希望与焦虑,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能从书中看到自己,从刘晓蕾的解读中爱上这部青春之书。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历史 艺术
《盛世的崩塌:盛唐与安史之乱时期的政治、战争与诗》
郭建龙著
天喜文化
天地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刘晖
内容简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历史节点,作者从唐朝一系列制度设计的缺陷开始讲起,对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内部复杂的社会经济危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唐朝外部军事政权的变化进行了深入考察,试图追溯唐朝伟大的盛世如何一步步建立,又是如何迅速崩溃的,探究大厦将倾的历史背景下皇帝、贤相、武将、聚敛集团,以及于洪流中挣扎、沉浮不定的文人们的不同选择和结局。他们共同见证和造就了这一盛世,也在崩塌之时以己之力试图挽救,但都无力回天……
本书分为《盛世》和《崩塌》两大部分,立足两唐书、《资治通鉴》原典,结合相关历史笔记、诗文等资料,用通俗流畅的叙事笔法,细致还原安史之乱历史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探寻唐帝国盛衰之变背后的深层成因,以及超越时代的镜鉴意义。
人文社科 |翻译| 散文随笔
《犹在镜中:伯格曼电影随笔》
[瑞典]英格玛·伯格曼著
韩良忆 王凯梅译
雅众文化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海蓝
内容简介:伯格曼一部具自传性质的作品,围绕自己多部电影展开。从内心隐秘体验到影坛巅峰经历,伯格曼深度回顾了个人影坛生涯,揭开《野草莓》《第七封印》《犹在镜中》等影史顶级艺术片的制作幕后。本书始于一场长达60小时的对话,之后全文由伯格曼本人重誊、润色,并隐去发问,最终沉淀为一部珍贵的大师私人电影记录。文中多处引录伯格曼的日记、工作手记、原始剧本等一手资料,文采斐然,并附电影年表及由伯格曼基金会、瑞典电影公司授权的精美剧照。
人文社科|翻译|社会学
《毫无意义的工作》
[美]大卫·格雷伯 著
吕宇珺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凯恩斯曾在20世纪30年代预言:到20世纪末,科技水平将足够进步,人们每周的工作时长会缩短至15小时。但如今,人们在工作上花费了更多时间。你的工作对世界做出贡献了吗?2013年,大卫·格雷伯在《谈谈“狗屁工作”现象》一文中提出了这个尖锐的问题,在几周内收获了超过百万次的阅读点击,并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人们深切关注的议题。是谁在创造这些毫无意义的工作?它是如何降低效率,阻碍个人价值的实现,加剧不公平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以犀利的笔触,将自己的观察、研究与反思悉数呈现,剖析了困扰世人的当代社会病灶。
人文社科|翻译| 科普
《生命的逆袭:生物学家眼中的生命奥秘》
[日]神冈伸一 著
袁斌 凃佩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2年3月
提名评委:肖惊鸿
内容简介:生物学家看到打扮靓丽的美女为什么会感觉“哪里不对劲”?生物学和艺术是如何相关联的?为何“雄性”在生物学上是一种忧郁的存在?生物学家福冈伸一通过一篇篇简短易懂的文章,为大家送上这本生物学相关的科普知识集。
从被蝴蝶翅膀的美丽所吸引的昆虫少年的记忆,到令人惊叹的分子生物学的尖端,《生命的逆袭》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引导读者走向生命的深远,探索那些在静静守候逆袭机会的生命。作者试图通过本书告诉读者:“人类自认站在了进化的顶点而自鸣得意,事实却并非如此。”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非虚构
《阿爸,咱们去看萤火虫:照护失能父亲三十年》
季先 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老父亲,52岁时,正值壮年,却患脑溢血霍然倒下。30年来,又3次复发脑溢血和脑梗,后演化为长达5年的老年痴呆,完全失言、失便、失智、失能,生活无法自理。老母亲,也因经历几次大手术,身体每况愈下。
叔先,书中“三哥”,五个子女中排行老三,30年来,独自一人,24小时贴身沉浸式照护双亲,从身体到心理,历经常人不能想象之艰难。
因工作需要,他培育萤火虫十几年,不得不带着父母上夜班。所以,“阿爸,咱们去看萤火虫”,是一种令人心酸的浪漫,更是一种“中国式孝道”的悲壮。
季先,本书作者,家中远嫁的女儿。2021年间,两次回到故乡川西,亲见三哥一个人照护两个老人的艰辛,心怀感动,眼含热泪,用十万多字,真实记录三哥照护父母日常的点点滴滴,再现“中国式养老”的不易和温暖。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科普新知
《它们的性》
王大可 著
新经典·琥珀
新星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刘羿含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姿势搞笑、观点硬核的人文科普。洗刷三观,颠覆常识!
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与人类世界何其相似,又有诸多迥异。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同性恋、无性恋……情爱的世界何其丰富斑斓。忠诚与出轨,诚实与作弊,温柔与残暴;美丑、阶层、江湖、宫斗、无私、同理心……人类世界有的,它们也有,且花样迭出,让你目不暇接。
在鸡的监狱里被老鸡碾压欺负的年轻鸡、一边交欢一边高歌不惧捕猎的蓝孔雀、无时无刻不在做爱的倭黑猩猩、嫌配偶粗糙而执意分居的大象、求欢前还要被母老虎撕咬虐待的公老虎、被不爱的母鸭无情卡住丁丁的公鸭……到处都是市井,到处都是江湖。
牛津大学博士王大可带你去看动物妙趣横生的性与爱。让你在莞尔和爆笑中,思考人类社会的种种。别忘了,人也是一种动物。
人文社科 |翻译| 文化
《寻找我们的表达》
[多米尼加]佩德罗·恩里克斯·乌雷尼亚著
蔡潇洁译
光启书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6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19世纪开始,拉美各国获得政治独立后,怎样实现“文学独立”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如何用从西班牙学来的语言说出自己的话语?西语美洲文学的未来究竟路在何方?
从“克里奥尔运动”到“欧洲主义”,从阿拉尔孔的戏剧到马丁内斯、雷耶斯的诗歌,拉美文学家乌雷尼亚回顾了西语美洲文学的历程,创立了拉美自己的典范标准。他呼唤在继承欧洲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构建拉美的文化身份。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化随笔
《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
徐皓峰著
果麦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光幻中的论语:十七年电影的导演逻辑》是徐皓峰最新的电影评论集。主要将新中国国建国后十七年的红色电影展开解读和评说。我们所熟悉的电影作品,诸如《革命家庭》《烈火中永生》《小兵张嘎》《永不消逝的电波》《早春二月》等等,电影中呈现的社会样貌、民间秩序、生活伦理进行文化及美学意义上的认知和阐释,这将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本书的内容分三个维度:
1、传统的人情世故。在电影中,传统的人情世故早已浸润在演员的眼神、行为、台词之中,作者拉片式进行拆解,讲述其背后的渊源。
2、分析电影导演的拍摄逻辑。从十七年电影说开去,涉及港片、好莱坞等各国经典影片,分析导演在编剧、选角、空间调度、镜头处理上具备的素质。
3、孔子思想的影响。《革命家庭》的家庭观、《烈火中永生》的爱情观、《武训传》中的悟道……十七年电影表达的社会样貌、民间秩序、生活伦理等皆可从孔子思想去追根溯源。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摄影艺术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
顾铮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早在20世纪初,郎静山、庄学本等一代摄影人便开始了对中国摄影现代性的追寻,而这种集体努力因战争的爆发而被迫中断。直到1980年代,随着“四月影会”“陕西群体”“北河盟”等民间摄影团体的涌现,中国摄影未完成的现代转型才得以重新启动。
四十年间,中国当代摄影发生了哪些变化,又有何种探索?
《中国当代摄影景观(1980—2020)》是一次重要的回顾与梳理,以专题讨论和个案研究两条线索,勾勒中国当代摄影图景。
10个主题,细致剖析纪实摄影、肖像摄影、都市摄影等摄影类型的发展,敏锐把握摄影在呈现都市景观、身体、家族记忆等议题上的特质与尝试。
13篇个案研究,既有当代纪实摄影坐标式人物侯登科、长期关注国人群像的刘铮,也有挪用中国传统绘画表现自我的洪磊等,以其代表作入手,展现多样且生动的摄影实践。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艺术
《最后的达·芬奇:4.5亿美元的油画背后所隐藏的秘密》
[英]本·刘易斯 著
白文革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2005年,达·芬奇的油画《救世主》重现于世,在美国的一家二流拍卖行被人以1175美元购得。辗转于画廊、修复室、博物馆、自由港、拍卖行之后,2017年,《救世主》以4.5亿美元的创纪录价格成交,顶着“男版蒙娜丽莎”“世界最昂贵画作”“最后的达·芬奇”等头衔,再次隐匿。
这幅画真的是达·芬奇创作的吗,还是由他和学徒们共同绘制,更甚者,是一幅伪作?消失200多年,这幅如此重要的画去了哪里?过度修复之后,我们还能称其为达·芬奇的作品吗?是谁重金买下了《救世主》?4.5亿美元是物有所值,还是营销天才疯狂的杰作?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深埋之宝和探索艺术真相的冒险故事。从英王查理一世与同时代其他欧洲君主的艺术收藏宝库,到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漂洋过海进行艺术淘宝,再到当今俄罗斯寡头、中东皇室的挥金如土,《救世主》见证了全球艺术收藏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也透露了艺术品交易的诸多内幕。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文化
《探索幽冥:乾嘉时期两部志怪中的知识实践》
王东杰著
巴蜀书社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本书是深描丛书的其中一本。“深描”不是一种固定的研究手段,而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世界如许广阔,收入这套丛书的著作,当然也不限一个学科。本书主要分析了清代学人与志怪小说之间的知识实践。乾嘉时期是中国志怪集出版的高峰时期,也是传统考据学的鼎盛时期,这两种文化现象间有何关联?本书运用认知史的方法与视角,选取当时最有影响的两部志怪作品集《阅微草堂笔记》和《子不语》,将之放入更为广阔的时代心智氛围,从“看法”的立场出发,探讨了作为重要知识来源和知识探索对象的幽冥故事,如何被士人获取、辨析、研讨和利用,借以重访乾嘉时期的知识疆域,揭示其中某些隐而不彰的面相。
人文社科|翻译|随笔
《破产书商札记》
[英]威廉·扬·达泠著
王强 译
草鹭文化
商务印书馆
2022年6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店老板、畅销书《书店日记》作者肖恩·白塞尔说:“在外人眼中,书店老板多半缺乏耐心、偏执、厌恶交际——而这好像(大体上)就是现实。”《破产书商札记》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书店老板形象。
这本书是一个虚构的古董书商的故事,达泠化身爱丁堡的“破产书商”,通过近50篇精彩的文章,煞有介事地讲述了一个书商的生活,让大家相信世界上真有这么一号人。本书即精选这些文章,记录“古怪书商”的轶事和思考,有对书铺环境的描写,如书铺后面的里间、书铺的大门和书架、书铺的邻居花布商等;有的是对经营状况的描写,如橱窗展示、订购存货、接待主顾、书铺的邻居等;也有对书籍内容的探讨和思索,如关于未来、关于“写作狂”、关于诗歌……
书商不修边幅,病怏怏的,是个无聊人物,不过聊起书来滔滔不绝的劲头可不比任何人逊色。通过轻松、诙谐又充满调侃的口吻和语气,作者创造了破产书商这样一个有趣和可爱的人物。作者常常借主角之口,由一个具体的话题转移到谈论一般的书籍,比如在橱窗里发现了几只蜘蛛,就能联想到蒲柏的诗句“它沿每一根线活着”,显示出对图书的广泛涉猎和熟知。而这样一个爱书之人,最后竟以破产自杀告终,读来不仅令人唏嘘,更能以此为契机,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弃民:美国与奥斯维辛之间的逃亡者》
[美]迈克尔·多布斯著
夏文钊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关于纳粹德国暴行与犹太人的可怕遭遇的书汗牛充栋,采取的视角也各不相同。本书作者迈克尔·多布斯博采众长,以基彭海姆小镇为切入点,通过引用日记、信件和访谈记录等材料,辅以优秀的文笔,描述了当地几个主要犹太家族在纳粹迫害下的悲惨遭遇。同时,作者也通过对罗斯福政府内部、政府和社会及外国的互动的多角度描述,展示了外界围绕犹太人难民产生的政治风云。全书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叙述,双线并进,引导读者思考这样几个问题:遥远如美国的政坛风云,是如何影响到千里之外的犹太人的?美国在救援犹太人方面是否做的不够?对于当下的我们,纳粹的历史意味着什么?
人文社科|翻译| 历史
《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日]岸本美绪著
梁敏玲 毛亦可等译
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本书收录的文章分为五部。第一部与“时代划分论”有关;第二部选取了日常的“风俗”;第三部以明末清初剧烈的变动期为中心,讨论国家意识与秩序问题;第四部是与所有权和审判相关的法制史论文;第五部则是以日本的中国史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文章。这些文章看似分散,但从作者的学问生活来看,它们就如同一个树干上生长出的枝叶,其中流淌着同根的问题关心:依据当时人的思考理路去理解明清时代的社会现象,以及将这些社会现象的变化放在广域性的视野下,用比较史的眼光进行把握。
人文社科|翻译|人类学
《萨满教、殖民主义与野人:关于恐惧和治疗的研究》
高丙中主编
[澳]迈克尔·陶西格 著
王浩娉 赵玉燕 译
商务印书馆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本书是南美洲人类学民族志研究的经典之作,其研究视角和写作方法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本书主要研究了殖民主义给哥伦比亚印第安人社会带来的“恐惧”,以及当地印第安人运用萨满教进行的“治疗”行为。作者以大量文献资料和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指出,殖民主义和萨满教这两种文化力量既非完全对立,也非一方将另一方完全同化,而是在殖民恐怖所创造的“死亡空间”中进行了共同创造,形成了一种迄今仍给这些地区带来秩序和混乱的力量。
人文社科|翻译| 通识
《农业:牛津通识读本》
[英]保罗·布拉斯利 理查德·索费著
朱邦芊译
译林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肖惊鸿
内容简介: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全世界都在使用或传统或先进的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但在城市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有多少人了解田野里到底在发生些什么?在采买食物时,我们是否想过购物车里食物的来源?本书对农业作了一次循序渐进的概览,先从最基本的农业资源土壤讲起,展示了土壤的重要性,然后转向生长其上的作物和动物,进而对农产品贸易以及现代与传统农业进行了宏观的介绍。作者还总结了当代农业面临的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农业对野生动物和景观的影响、动物福利问题,以及气候变化和转基因生物的发展对农民的影响等。
人文社科 |翻译|历史
《破解:纳粹帝国的海军密码战》
[英]克里斯汀安·詹宁斯著
罗爽译
汉唐阳光·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20世纪20年代早期,德国海军密码破译人员威廉·特拉诺决定为他的信号情报机构购买新发明的恩尼格玛密码机。他不会料到,70年后,全世界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密码技术和密码破译产生浓烈兴趣。本书尝试呈现20世纪这场最大密码战的背景故事、行动细节,以及参与德国信号情报工作的核心人物,利用最新解密文件,援引丰富真实的个人叙述,来讲述德国在“二战”期间如何破解同盟国和中立国的信号情报,其成功与失败又如何影响战争态势,尤其从密码破译的角度,为这一时期的海战提供了戏剧性的新解读。
第三帝国的监听工作很优秀,但其内部却发生着多疑的争吵,纳粹和反纳粹势力之间存在长期的致命的仇恨,信号情报工作被过度细分、评估和监管。本书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一个战略和战术上的决定性教训:一个参战国除非有方法将优秀情报转化为作战能力,否则情报就毫无用处。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乱世出枭雄》
南门太守 著
现代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乱世出枭雄》计有三部——第一部:三国人物逆袭记;第二部:三国人物征战记;第三部:三国人物统一记。
《乱世出枭雄——第一部:三国人物逆袭记》: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弄权,黄巾赤地。乱世之下,群雄并起,枭雄辈出,何进在前,董卓继后,袁绍相接,曹操崛起,吕布扬声,刘备传名,孙坚征伐,孙策东还,孙权霸图,孔明躬耕,进献良策。群雄并逐,枭雄相争,乱世之中,中原大地涌现出许多逆袭传奇的人物,其中最为突出的有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等。
曹操,原本为宦官之后,其貌短丑,但凭借“唯才是举”的人才方略,广收天下英才,武将如林,谋士成群,最终统一北方。虽南征败还,然关中得手,又联吴伐蜀,奠定了曹魏帝国。
刘备,本是一个没落宗亲,以贩履织席为生,然而凭借以人为本,广收天下之心,义结关羽、张飞,任用赵云、黄忠、马超等忠勇之士,南征北战,立足荆州,西图巴蜀,终成蜀汉大业。
孙权,七岁而孤,十八岁掌权,文用张昭、鲁肃,武用周瑜、陆逊,联蜀抗魏,借魏伐蜀,后又盟蜀图存。在三国之中,成为存续时间最久的一国,成就江东基业。
诸葛亮,南阳布衣,躬耕陇亩,而计分天下,联吴抗曹,西图荆益,三出祁山,五伐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终成一代贤良,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楷模。
司马懿,本欲归隐,在曹操强征下不得已而出仕,然仕而不用,且数度被夺,仍“忍不可忍”,一朝奋发,开创新格局,终为“三家归晋”奠定基础,成为西晋帝国的奠基人。
《乱世出枭雄——第二部:三国人物征战记》:三国乱世,战火纷飞,烽烟四起,群雄逐鹿,征伐不断。先有黄巾起义,后有董卓霸京,吕布与丁原反目。接着,关东联军反董卓,曹操起兵己吾,董卓与吕布成仇,李傕、郭汜、樊稠割据西凉,孙策席卷江东,陶谦存四战之地,刘备得失小沛,袁绍发动官渡大战,最后,曹操一把火烧掉了乌巢,以少胜多,统一北方。
曹操率军越过长城险关,激战白狼山,稳固北方局势。志得意满的曹操挥师南下,赤壁之战拉开序幕,刘备寄人篱下,孙权有累卵之危,赤壁一把火,烧遍曹军数万大军,最终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击退了曹操的北方大军。
刘备与孙权瓜分了荆州,孙权固东南,刘备图西川,战张鲁,收马超,据益州,关羽失荆州,张飞遭横祸,刘备执意伐东吴。
陆逊一把火,烧遍蜀汉连营数百里,出奇制胜,保住了江东基业。元气大伤的刘备只好退到白帝城。后有托孤之臣诸葛亮五伐中原。
各方厮杀,钩心斗角,斗智斗勇的背后,表面上是杀戮、权谋、算计,实际上,是百姓之苦、民生之凋、生灵之祸。
三国征战的背后,追根溯源,求其宗旨,是三国人物身上的堂堂正气,家国情怀,是那些英雄身上的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舍生取义,忠贞不屈。更是一代贤良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是三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乱世出枭雄——第三部:三国人物统一记》:三国是一个不以出身论英雄的时代,三国是一个不以敌我论英雄的时代,三国是一个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时代。正所谓“乱世出枭雄”,在三国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传奇人物,他们或为英雄,或称枭雄,抑或人杰,他们有的忠勇无比,有的智力超群,有的坚守底线,有的坚持原则,有的忠贞不贰,有的执着理想。
然而,王纲解纽,天下割据,四海分裂。乱世之苦,民不聊生;乱世之悲,生不如死;乱世之秋,人心思统。每一个人都希望早日结束乱世,天下回归大统,王纲一统,中原一主,华复一政。为了这个理想目标,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依汉统而建蜀国,江东基业更是据险而存,都为统一奋斗终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国伐蜀,灭掉实力弱小的蜀汉,拉开天下一统的序幕。司马家族,一手遮天,篡魏立晋,六路伐吴,势如破竹,三家归晋,天下一统。
人文社科|翻译| 思想
《四大圣哲》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
傅佩荣 译
活字文化·商务印书馆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四大圣哲是“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也是奠定世界主要文明精神底蕴的伟大思想者。在本书中,“轴心时代”的提出者、德国著名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借助历史学的批评研究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来呈现四大圣哲于历史长河中的真实定位与影响力,令人耳目一新。他拭去过多的神话色彩,带领我们从“人”的角度认识四哲——四哲与我们一样,皆处于人的境遇之中,那么,他们是如何看待生命存在的意义?又是怎样击破虚无、困顿、生死、人性限制的枷锁,进而超凡入圣,升华为闪耀着神性光辉的高贵灵魂,成为人类文明思想范式的缔造者?
雅斯贝尔斯以哲学家之睿智与广博及其自身的曲折经历,丝丝入扣地剖析了四位圣哲的生命核心,让我们得以取法圣哲,直面对终极问题,寻找独属于自己生命的答案。
本书译者傅佩荣教授说,《四大圣哲》所教给我的,比整部哲学史所教给我的还要深刻。傅教授以其在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的深厚修养,历时七年译成此书,增加了两万多字的译者注释,对文中众多专有名词详加注解,特别对于“孔子”一章中雅斯贝尔斯所引转译文献的偏差之处辨明厘清,堪为珠联璧合。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教育
《好的教育》
鲍鹏山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22年1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本书分为两编,第一编“长话短说·五问”,从教育、教师、素质、经典和教材等五个方面提出问题,每个问题下列示了10-30个直白又圆融的观点(方面);第二编“说来话长·六论”,选录了作者发表在不同媒体上谈教育的六篇文章,与第一编形成互相印证和说明的关系。本书系统地呈现了作者的教育观,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过程,指出现代教育太过注重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培养价值判断与道德认知的重要性,倡导现代基础教育应该增强对“四书”等古代经典文本的诵读。本书适合各类教育决策者、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等群体学习参考使用,亦能对促进现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散文随笔
《椿树峁》
谢侯之著
中华书局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五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大风将尘土和几个中学毕业生,卷到黄土高原的椿树峁。在这里,他们掏地,开荒,修梯田,办乡学,给娃娃们讲“古朝”,借衣服给后生娶婆姨;他们学会了炒洋芋,做酸汤,爱上了喝烧酒,吃臊子面;他们在雨里读巴尔扎克,在窑洞中研讨物理假说……这些经历给他们饥饿、寒冷、迷茫的苦难岁月以慰藉和希望。乡民的善良真朴,打动了怀揣不同梦想的知识青年;知识青年也在对高原的敬畏中,理解了渺小与永存。
作者运用了纯正地道的陕北方言,既显示了与那一方水土无法割舍的情感关联,也很好地再现了陕北地区的风情生活画卷。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文化随笔
《世界上所有的沙子:关于文化、文学和艺术的九场对话》
贾行家 著
得到图书·新星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历史和未来?怎样看待当下的生活?怎样迎接衰老与死亡?怎样走进艺术和文学?
……
本书是贾行家得到App年度日更专栏“文化参考”第一季的文本凝结,以诚恳态度、切身感觉和闲话口吻,和你进行九场自由延展的对话。
这些对话,既有社会思想、历史钩沉、人物解读,也有野史八卦、身在江湖,你可以通过这本书,领略文学、艺术、生活的万般景象,从中汲取平静的力量。
或许,它还能让你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点小小的思考,在现实和文艺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嘈杂浮躁的世界,保留内心的一小块柔软之地。
人文社科|翻译|回忆录
《王赓武回忆录》(上、下卷)
王赓武 林娉婷 著
林纹沛 夏沛然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王赓武是享有盛誉的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其生长于1930年代的南洋,时逢战乱和动荡,不得不在中国、南洋和英国等地辗转求学,加之出身中国江南耕读世家的知识分子父母强烈的乡愁情怀,使作者对华人在海外安身立命、“寻找家园”的归属感这一复杂的命题,有曲折的经历和真切的人生经验;成年后,在横跨三大洲几十年的学术与教育生涯中,他与同时代的史学、汉学界重要学者,几乎都有交往;一生挚爱的太太林娉婷更是他领悟“爱”与“家园”的人生伴侣——由此构成的个人与时代的画卷,经由朴素儒雅的笔墨,展现得波澜壮阔,又发人深思。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赓武亲笔撰述的唯一的回忆录,其在年近九旬之际,回溯上下求索、“长年半游牧”的一生,回忆录兼具丰富的文学与史料价值,笔调平实深厚,谦逊动人,堪称二十世纪历史洪流之中一部丰富而独特的生命画卷。
回忆录共两卷。上卷《家园何处是》,王赓武回顾了对他影响至深的父母家世,他在南洋出生,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统英文教育。因日军入侵东南亚,他不得不辍学,数年间在街头游荡,以少年人本真的好奇心学会广东话、马来语、客家话、闽南语,并对殖民地错综复杂的“华人性”有了最初的领会。凭藉奇迹般的机缘,他在日本战败前夕重拾学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却亲身见证父母谆谆教导的那个故园中国终归于幻灭。然而,青年王赓武对“家园何处是”的困惑与不安在此际渐渐抚平。站在儿时经历为他塑造的“多重世界”交汇处,他“开始感到没有东西能挡在我认识万物的道路上”。
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与太太林娉婷合著,述说他们由青年时期在马来亚、英国求学,学成后在吉隆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治学与生活,在三大洲移动的切身经历,更内在地成就了他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学术生涯,同时在不确定的时代洪流中,探索并创造家园归宿感,充满了睿智与朴素诚挚的情感。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文化
《乡争:竞争将如何塑造60万中国乡村和5亿农民的未来》
杨华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本书聚焦的主题是当下乡村社会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竞争。竞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活力的重要源泉,没有竞争也就没有今天中国乡村社会的繁荣与富裕。但是竞争也造成了裂变和焦虑。
21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面对的是怎样的竞争情势,竞争又会给农民个体、家庭、乡村、城市,甚至整个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本书通过几年来与华中乡村研究团队的集体调研,按照“农村婚姻〞“家庭关系〞“南北社会”“村庄竞争”“收入结构”等五个维度,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研究,鲜活地呈现了乡村社会变迁的内在的机制与逻辑,为我国的三农问题的决策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人文社科|翻译 |历史
《秘密村庄:维希法国的抵抗运动》
[英]卡洛琳·穆尔黑德 著
黎英亮 冯茵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在法国南部地块中部的高山上,高高耸立着一小群偏远的小村庄,这些村庄由悠久而独特的历史结合在一起。在纳粹占领期间,高原的居民从集中营救了数千人。随着被纳粹迫害的受害者(抵抗者,共济会,共产主义者和犹太人,其中许多是儿童)大量拥入,这些村庄的村民团结起来保护他们的安全。
这些村庄为为什么及如何来拯救如此众多的人的故事从未得到充分讲述。但是,这项伟大任务中一些杰出的核心人物仍然活着,他们救下的人中也还有一些人在世。卡罗琳·摩尔黑德寻找并采访了参与这项非凡事业的许多人,并带给我们他们难忘的经历。这是一个充满勇气和决心的故事,讲述了少数冒着生命危险拯救他人的英雄人物,以及人们团结起来反对暴政时可以做什么的故事。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诸子与诸国: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
张经纬著
中华书局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打破历史与哲学的分野,回到诸子百家的竞技场,看古代哲人如何应对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张经纬先生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脉络作为主线,通过对东周列国主要人群迁移趋势的动态描述,重新为诸子百家的纷至沓来绘制清晰的脉络。全书突破以往将东周历史与诸子思想分开叙述的既有范式,将诸子哲思置于各国历史演进互动的背景之下,提出中国古代思想起源的全新范式,为我们理解古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人文社科|翻译| 文化
《藏书·家:爱书人与他们的理想书房》
[美]尼娜·弗洛登伯格 谢德·戴格斯 著
山山 译
未读·文艺家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杨早
内容简介:本书带领我们走进全球32位作家、艺术家、设计师和收藏家的书房,听他们讲述藏书背后迷人的历史和故事。屋主包括了《我的奋斗》作者卡尔·奥韦·克瑙斯高、设计师品牌3.1Phillip Lim的创始人林能平、莎士比亚书店现任经营者西尔维娅·比奇·惠特曼,等等。同时,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9家大大小小、各有千秋的书店和图书馆。
然而,这本书讲的不是遥不可及的书房,也不是装饰精美的住宅,它展现的是书籍讲故事的力量。家的温暖,来源于被喜爱的事物包围。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非虚构·日记
《我的舅舅杨宪益》
赵蘅 著
中译出版社
2022年6月
提名评委:张英
内容简介:杨宪益,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生于天津,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莫顿学院。曾获“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与夫人戴乃迭(1919—1999)一生致力于(英籍中国文化学者)翻译中国古典小说/名著。
本书是作者舅舅杨宪益最后十年的真实写照,包括其与夫人戴乃迭的相濡以沫、与子女的沟通相处、读书写作、会友人、抗癌治疗以及直面死亡等。外甥女赵蘅用日记、追记、现场速记图及图配文的形式记录了杨先生生活中的琐琐碎碎,人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想要表达的是对杨宪益这位“翻译整个中国”的大家的见地和态度——不同凡响的思想和伟大而纯粹的人格。书中有作者珍藏的多张珍贵摄影照片、作者亲手绘制的现场速记图及彩色精绘图,让读者多方位地了解翻译大家的人生历程,品味他的人生感悟。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摩登大观园:当20世纪中国女性遇到媒体》
游鉴明著
涵芬楼文化
商务印书馆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何平
内容简介:长久以来,传统中国女性给人的印象多半是无声的、顺从的、不轻易抛头露面的。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女性的思想与成就渐渐有了不一样的发展。20世纪的女性,开始呈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崭新风貌,中国女性在公共场所的曝光率不断升高,“独身女性”“女球员”等过去难以想象会出现在女性身上的角色在20世纪初开始形成,并冲击着社会的观念,引起了社会大众广泛关注。随着近代报刊媒体的兴起与社会关注,有关新女性的一举一动都被捕捉下来、呈现在大众面前。
想要明白当时人如何看待新女性,又如何建构女性新知,必须经由各种报刊的多元论述。本书特别选择游鉴明从2001年迄今的个人研究,研究时间自清末到20世纪中叶。全书共五章,分成“媒体论述中的女性”“媒体·知识建构与女性”两部分。透过本书可以看到,不管是20世纪初期或中叶,还是中国大陆或中国台湾,媒体中的女性论述或对女性知识的建构穿越了时空。本书透过多元搜集的报刊史料与不同角度的言论文章,将当时大众的女性形象再现于今日的读者眼前,并借由对这些现象的探讨,使我们得以建构更完整的概念。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 教育
《北美学踪:从温哥华到波士顿》
唐小兵 著
也人·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系历史学者唐小兵的北美访学录,记录了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与哈佛大学的遐思见闻。从温哥华的UBC,到波士顿的哈佛大学,相隔十年的访学经历,串连起一位青年学人的学思历程。初次访学的局促与好奇,再次访学的从容与稳重,以及对异域文化的观察与反思,对文化名家的探访与交流,使本书既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又呈现出多元的文化视角,为读者了解北美学术文化与人文世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导览窗口。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历史
《细说史记三千年》(全10册)
王嗣敏 著
华夏出版社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细说史记三千年》计10册。有以下特点:
1、以学术为骨架:创作参考近百本学术著作,上千篇研究论文;非戏说、乱弹历史。例:《吴越争霸》参考《吴郡志》《吴地记》《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文献。
2、以故事为血肉:用剧本的手法写作大人物与大事件;读了一段就不舍得放下。例:以360度手法创作管仲、伍子胥、商鞅、秦始皇、汉武帝等,全景看人。
3、以战略为视野:看历史上的有为之君,如何明察时代信号,排除困难,解决主要矛盾。例:《秦史之谜》立体呈现秦的农业、军事、外交、人才、政治、管理的战略、思路、方法。
4、以策划为神经:看最顶尖的头脑,如何分解一个任务,运筹谋划,把事情做到两面皆光。例:《长平之战》时秦方之伐谋、伐交、伐兵、攻城、选将、用人等,给人启发。
5、以细节为组织:细致考察今人陌生、古人熟悉的历史关键细节,避免误读历史。例:《霸主之路》详解古人的姓氏文化;《楚汉战争》详解刘项战略布局等。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
小庄著
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史航
内容简介:放大历史细节,在人生和时代的交汇路口,看跨界天才如何抉择。
40个跨界大师故事,一场别出心裁的科学史发现之旅。果壳联合创始人小庄多年科普写作合集,用专业的好奇心,带你迈过论文与天书的门槛,颠覆你对科学、艺术与文化的常规认知。看到研究故事背后更真实、复杂、立体的“人”和他们不设限的人生,在更宽广的世界中找寻新的起点与可能。
你将会看到:和胡克吵架的牛顿、涉嫌造假的奥杜邦、了不起的统计学家南丁格尔、多重天才纳博科夫、头号科学粉丝拿破仑、加缪和诺奖生物学家的神仙友谊……
以及半道转行搞动物行为科普的超模、投稿假论文成功钓鱼期刊的科学记者、150年前就为同工同酬讨薪的女天文学家……
“天才有时候只不过比别人多跨出了一步,可是差异并不在这一步上,而是他知道往哪里跨。”
人文社科 |翻译| 历史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法]雅克·勒高夫 著
栾颖新译
涵芬楼文化
商务印书馆
2022年6月
提名评委:夏烈
内容简介:方济各(Francesco d’Assisi,1181/1182—1226)是从12世纪转向到13世纪的历史时期中的关键人物。他推动了当时的宗教、文明和社会的发展,推动了一个现代的、充满活力的中世纪的诞生。方济各将朴素与威望、谦卑与积极、平凡的身体与非凡的影响力结合起来,满足了同时代大部分人的期望。他在城市中活动,给城市带来了和平,而非内部的纷争。他坚持“以贫为乐”,主张利用金融和市场进行慈善事业。他还呼吁平等,给妇女和儿童以应有的地位。方济各比任何人都更能激发历史学家的研究欲望,也使他在过去和现在都被视为典范人物。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是法国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关于方济各的一部力作。虽然书名只涉及方济各,这本书讨论的却不仅仅是方济各,而是从12世纪到13世纪的整个中世纪的状况的缩影。此书并非传统的充满奇闻逸事的人物传记,勒高夫力图在研究方法和理解视角上进行创新——把方济各视为整体史的研究对象。
这本书可以算是历史学专著,也可以算是大众读物,它介于两者之间。勒高夫的引导式写法有助于读者在读罢此书之后真正地收获关于中世纪历史的知识,也如勒高夫所言,贫困是人类社会始终要面对的问题,方济各的精神和言行或许对我们仍有启发。
人文社科|翻译| 文化
《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
[日]榊淳司 著
木兰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买房让日本人幸福了吗?”“买房今后也会让日本人幸福吗?”回答当然是“Yes”。必须是“Yes”。而且必须一直是“Yes”。
人口减少、经济下行、市场泡沫化、全国房价下降……即使这种现实摆在眼前,很多人还是被一个无法用理论解释的冲动和执念所束缚:“我要买房。”然而,现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住宅建后平均使用寿命”日本是三十年,美国是五十五年,英国是七十七年。也就是说,工薪族花费毕生积蓄、历经多年还清房贷之后,你的房子很可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老化贬值甚至沦为废墟。
此外还有因房屋质量问题而发生邻里纠纷、不期而至的房产泡沫、高层建筑给老人和孩子带来的安全隐患、缺少民主化管理导致业主委员会失效……
本来应该是给住户带来幸福的房子,也有可能变成你的负累乃至噩梦。这些问题是否可以规避?我们又能做些什么?从业三十年的日本资深房产顾问的良心告白,揭开房产中介绝不愿意透露的行业秘密。
人文社科 |翻译 | 非虚构
《发光的骨头》
[英]凯特·摩尔 著
刘畅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周立民
内容简介:镭,众所周知,是居里夫妇发现的一种元素。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元素曾在20世纪初的美国引领了一股时代潮流。镭可以杀死癌细胞,由此被认为是一种健康元素。商家推波助澜,民众为之疯狂,镭产品一时热销。然而,镭并没有区分癌变细胞和健康细胞的能力,它也会给人体带来致命伤害。
镭有荧光效应,被用于描画夜光手表上的数字。从事描画表盘这种精细工作的基本是女孩子。这群不谙世事的姑娘在对镭的辐射危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毫无防护地工作,然后一个接一个地生病,受尽痛苦折磨,悲惨死去。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企业拒绝承担责任;官员、专家、律师无视镭姑娘的悲惨遭遇。这些底层女工的健康和性命一文不值。害人性命的镭公司却能逍遥法外,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最终,勇敢的镭姑娘们站了出来,团结一致,在支持者的帮助下,赢得了她们的正义和尊严,也警醒了世人,镭并不是健康神话。不过,她们的故事不止于此。
本书作者凯特·摩尔通过阅览受害者的日记、信件、法庭发言,并且访谈受害者亲友,走访有关现场,翻阅律师、医生留下的档案和报纸的相关报道等,严谨细致地梳理,深入挖掘这段被埋藏的黑暗历史,从镭姑娘的角度,以极强可读性的纪实叙事风格,生动再现了这群鲜为人知的悲剧主角和她们所经历的痛苦挣扎、顽强斗争。
人文社科|翻译|艺术理论
《编剧十二法则》
[英]朱利安·霍克斯特 著
冯永斌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创作没有捷径,但法则能让你少走弯路。这本指南将编剧技巧提炼成12个关键要素,深入讲解编剧的基本知识与法则,加深你对剧本的理解。
作者首先带你了解当下流媒体时代电影行业及剧作的变化,再一步步学习如何发展故事、塑造人物,直至修改和打磨,让你自信地创作出自己的完整剧本。法则建立起来,有时候就是为了打破的。本书洞悉电影业的发展,在解析经典剧作方法之外,也介绍超越法则的创新编剧做法,鼓励你自由地进行创作,争取在银幕上走出独属于自己的道路。
作者既讲解经典剧本,如《异形》;也观察行业新作,如《乔乔的异想世界》。不论你是新手,还是在行业中摸爬滚打过的成熟编剧,都从中发现好莱坞大片、低成本电影以及更多类型影片的剧作技巧,激发无限灵感。
人文社科|翻译| 诗歌研究
《神的舞者:致T.S.艾略特》
[英]特德·休斯著
叶紫译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肖惊鸿
内容简介:本书是休斯对现代主义诗歌运动领袖、诺奖得主T.S.艾略特的集中探讨,包括纪念艾略特的致辞,也包括休斯一生研读艾略特的心得。休斯称艾略特为英语世界的诗歌大师、真正伟大的诗人、预言者、一个独特的音源,但休斯也坦言,谈论艾略特并非难事。
书中,休斯从全新角度辨析艾略特与莎士比亚、叶芝、济慈、华兹华斯等诗人的异同,论及《四个四重奏》等名作的核心特色,简洁而大胆地总结了艾略特“独特”又“普遍”的诗歌艺术,诠释了何谓“真正的伟大”。
更重要的是,休斯独创地从形体结构和音乐结构入手,对《荒原》这部现代诗歌里程碑作出了与众不同的把握,并立足于这部“始于死亡、终于重生”的作品,放眼《圣那喀索斯之死》等早期诗作,找到最初的“客观对应”与“诗人假面”,挖掘艾略特式诗歌模式,勾勒一代先知的心路历程,阐述了艾略特如何接受重生使命的召唤,穿越宗教、神话、历史和一片现实的废墟,在隐秘的生活中进化“诗之自我”,穷尽人性的内涵,最终完整地传递出作为厄洛斯之声的诗歌之声,成为“神的舞者”。《神的舞者》是一位诗人对另一位诗人的解读,也是一种伟大对另一种伟大的致敬。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历史
《粤菜北渐记》
周松芳著
东方出版中心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是著名饮食文化学者周松芳专述粤菜在晚清民国之际北渐之情状的新作。作者广搜史料、下笔精准,笔墨所至,令人折服。虽为粤菜食志,却能容纳大千,其间不乏文人学者、政商名流之轶闻逸事,更见区域盛衰、风气嬗变,可谓一部意蕴深长的饮食文化生活史。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经典
《<老子>通识》
郭永秉著
中华书局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张明扬
内容简介:《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等,是先秦时代极为重要的一部典籍,后成为道家学派的经典文献。在流传过程中,从老子其人到《老子》其书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老子》五千言,言约旨远,意蕴深刻,想要读懂读通并非易事。
复旦大学中文系郭永秉教授所撰写的《〈老子〉通识》,用浅近的学术语言,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多版本互补互证,在此基础上从老子其人,《老子》其书的性质、要义要语,今天的读者应该如何阅读《老子》,以及《老子》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面对复杂传本我们应该如何选择等诸多方面,层分缕析,引领大众读者走入奇异玄妙的《老子》。
人文社科|翻译|科普
《随椋鸟飞行:复杂系统的奇境》
[意]乔治·帕里西著
文铮 译
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巨型鸟群没有指挥,为什么在极速中阵型变幻莫测?看似复杂无序的表象下,是否隐藏着简洁普适的恒定规律?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突破性发现,道出复杂系统背后的简单秩序,更深刻影响信息优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本书中,乔治·帕里西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自己获得诺奖的关键性成果。生动有趣的研究经历与巧思,带我们重返科学探索的第一现场。这里没有一条公式,只要带上好奇心,就能与一位思维与众不同的物理学家,一同飞入复杂系统的奇境,感受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科学的确定之美。
人文社科|翻译|社科
《梦境密语:1000种梦的解析》
[英]大卫·丰塔纳著
梁冠男译
创美工厂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王祥
内容简介:《梦境密语:1000种梦的解析》是一本精彩绝伦、丰富细致的解梦图书,涵盖了梦境的超现实逻辑和深层心理象征的各个方面,是带你通往梦境深处的综合指南。前半部分是历史上关于梦与潜意识的研究小史,以及探索、解读、控制梦境的基本原则和技巧,脉络清晰,简单易懂;后半部分为实用性解梦名录,上千个具体词条解析梦中符号的象征意义,堪称英国版“周公解梦”。无论我们做过的梦多么怪诞,都能在其中找到理解它的钥匙。
大量精美全彩插图,科学全面解析梦中符号的象征意义,英国心理学会成员知名心理学家专为大众所写,关于梦的入门级经典读物。
人文社科|翻译| 社科
《天堂的颜色:火药帝国时代的祖母绿》
[美]克里斯·莱恩著
朱慧颖 刘珊珊译
万川文化·中国工人出版社
2022年7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在伊斯兰帝国留下的瑰丽宝石与首饰中,祖母绿因其颜色和尺寸而引人注目。对于莫卧儿人、奥斯曼人和萨非人来说,绿色是天堂的颜色。本书作者克里斯·莱恩利用广泛的资源,追踪了16至18世纪从南美洲腹地向人口稠密的亚洲都市输送祖母绿的全球贸易网络,并揭示了伴随着祖母绿生产的血腥征服战争和强迫劳动制度。这是一个关于贸易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转型的故事,讲述了地球两端不同社会的成员如何为几千磅并不全然完美的绿色石头赋值。
人文社科| 中文原创 | 散文集
《星星上的盐》
鲍尔吉·原野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本书精选鲍尔吉·原野最新创作的散文作品成集。这些散文充满了美和善的特质,在对一草一木细致描写中写出了人的悲悯情怀,写出了对天地及一切自然之物的尊重和爱。这些散文关注自然生态,描写精妙有着朴素的大美风格,原野的作品纯洁朴实,没有虚浮的华丽,没有空洞的说教,更多的是自然流淌的生活感悟和天真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念。充溢着赤字般的情怀,对青春生活的美好追忆,印透着对往事的怀念,纯真、善良的文字像清泉般流淌在字里行间。
人文社科|翻译| 社会学
《白人的工资:种族与美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美]大卫·R·罗迪格 著
郭飞 李越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在美国,民权的核心含义和种族这个词通常传达出对黑人的关切,将其与白人的社会结构进行关联是不寻常的。按照惯例,美国白人不会将自己和种族两个字联系起来,因此,种族主义通常是关于“他者”的问题。诺贝尔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意识到了这一现象,她指出由于学术研究都集中在种族主义上,因而忽视了其对白种人的内在影响。而本书就是少数关注这个研究盲点的著作之一。作者罗迪格通过分析种族主义在19世纪白人工人阶层形成中的重要性,从而介绍了一种广受欢迎的质疑白人身份的新兴学术研究。
劳工史学家罗迪格将大众文化、语言和政治融入他的新马克思主义分析框架中,他不关注白种人特权中的物质利益,转而考察工人组织自身在建构白种人意涵中的作用,具体阐明了种族优越感是如何塑造劳动者观念的。罗迪格认为19世纪中期低技能的新兴的工业工人力图将自身与黑人区分开来,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某种社会合法性。
本书从成为白人和社会暗示的视角重新检视种族,从而提醒读者关于种族的社会划分是基于某种社会地位的,但此种社会地位不是中立或客观存在,而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
人文社科|翻译| 科普新知
《制造弗兰肯斯坦:玛丽·雪莱背后的科学》
[英]凯瑟琳·哈卡普 著
辛苒 译
我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姚海军
内容简介: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于1818年创作了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誉为科幻小说之母。两百年来,“弗兰肯斯坦”早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符号,代表了异化、怪物行为或“危险科学”。英国著名科普畅销书作者凯瑟琳·哈卡普秉持她的一贯风格,在本书中将科普和文学巧妙融合,从科学史的角度拆解《弗兰肯斯坦》,详细讲述了制造怪物的过程所涉及的近代生物学、化学、医学、电学等自然科学成果。
本书还讲述了玛丽·雪莱的人生遭际与创作传奇,包括小说的创作缘起、玛丽与丈夫雪莱如何共同完善小说的过程,以及小说问世后在当时引发的关注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可谓一部将硬核科学知识和文学、女性主题完美结合的科普佳作。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 |非虚构·手记
《无国界病人:我在美国医院治疗癌症3000天》
师永刚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朱学东
内容简介:《无国界病人:我在美国医院治疗癌症3000天》是一部癌症治疗10年的亲历手记,也是首本涉及跨国治疗经验的交流书。作者师永刚罹患罕见癌症肾上腺皮质癌,这个疾病发病率为百万分之一,国内没有太多的治疗方案和有效的治疗药物。为此,作者远赴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看病求医,经历了10年内2次手术、5次复发转移、4次急诊、6次放疗的惊心经历,最终通过参与3次新药的临床试验获得“重生”。
面对疾病,人们能做的,是尽可能充分了解它,并赢取战胜它的时间。师永刚在本书中为读者总结了成功治疗癌症需要的五大必备要素:第1,咨询一定要全面及时,了解一些前沿信息,它会帮助你判断治疗方案的利弊得失。第2,选对医院和医生,精准了解不同医院和医生针对某一类疾病,在经验和医疗条件上的差异,可以得到迅速有效的就治。第3,要做好充分的预案,每一次治疗,都要多给自己储备一些方案,以备用。第4,调整身心状态,永远要保持耐心和一个不错的身体机能,用持久战的心态抵御每一次治疗的消耗。第5,做好资金的预算和管理,以便保证一些关键治疗的顺利实施。
师永刚在美国MD安德森治疗的过程中,接触和认识了不少同样在那边治病的病友,他在书中讲述了不少病友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感知到性格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有的人特别听从医生的建议,不随意更改治疗方案,能够完全执行医治计划;有的人久病成医,对于医生的治疗方案了如指掌,并对服用的药物也有深入的研究,常常能进行部分自我诊断和治疗,再配合医生的建议,大大提升治疗效果;当然也有病人,心意不决,此一时信任这个医生的建议,彼一时又执行另外一个医生的指导,这样的徘徊反复,其实很容易耽搁病情。做一个依从性好的病人,同时,也多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这是有助于疾病治疗的。
本书用近40万字详尽记录作者3000天求医问药的治疗经历,同时也有对癌症治疗方案的很多体验和思考,既有自身的体验,也有专业的思考,更有大量真实案例做实证,是一本实用又诚恳的作品。它不仅涉及疾病的治疗,更对当下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并不断提醒读者,人没有什么可骄矜的,即便是自己的身体。
人文社科|翻译|传记
《腓力二世传》
[英]杰弗里·帕克 著
陆大鹏 刘晓晖译
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本书是西班牙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腓力二世的传记。自16世纪以来一直未被公开的大量档案材料改写了西班牙最著名国王曾在世间留下的印象。本书考察了腓力二世漫长的王储时期,他的三个主要爱好(工作、娱乐和宗教),以及他在统治时期面临的主要政治、军事和个人挑战。本书还对腓力二世领导失败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见解:他的帝国是否因太大而无法驾驭,或者具备不同才能和气质的君主是否会表现更好?这些问题将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人文社科|翻译|人类学
《作茧自缚:人类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
[美]詹姆斯·C.斯科特 著
田雷 译
雅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2年5月
提名评委:徐晨亮
内容简介:本书带领读者穿越到人类早期文明国家形成的历史,著名考古学家、牛津大学教授巴里·坎利夫爵士盛赞本书:“历史就应该这么写!”
这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政治学家、人类学家詹姆斯·C.斯科特的最新著作,全书以大历史的纵横视野探究了人类社会早期国家的深层历史,主要关注两河流域也即美索不达米亚的初民国家,必要时也纳入了对古埃及文明和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这是斯科特集毕生功力,综合考古学、生物学、环境史、人口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所写作的人类早期国家的文明史。本书既有跨越数千年、游走多个人类早期文明的恢弘视野,同时又随处可见严谨、细致、令读者拍案叫绝的分析,对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这个文明史的大问题,书中提出了若干极具颠覆性的观点,并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论证。
人文社科|翻译|历史
《人类之旅:财富与不平等的起源》
[以]奥戴德·盖勒 著
余江译
中信·比较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8月
提名评委:唐山
内容简介:世界亿万生灵中,独有人类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人类的经济繁荣因何而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人口转型如何发生?全球发展水平又为何相差如此悬殊?古往今来,无数有识之士力图探究这背后的原因,尝试解答增长之谜的终极问题。
本书作者将利用独创的“统一增长”框架,带领我们回溯智人走出非洲以来的人类发展史。作者认为,地理因素、迁徙进程影响着各个社会的文化和制度,并作用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巨型历史齿轮”,最终决定了各个社会和国家跨入现代文明的时机和方式,形成了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
历史的影响深远悠长,未来却不是命中注定。历史齿轮将继续运转,因地制宜地采纳合适的政策措施和价值观,将帮助实现人类的普遍繁荣。
欢迎读者关注“探照灯好书”微信公众号,留言、点赞、点“在看”并转发本文至朋友圈,支持你喜欢或者想读的作品。
值班编辑 |小飞侠
值班主编 | 邓思懿
2022年好书评选征集中!
评选图书类型
图书主要以大众读者为对象,为中外类型小说、中外小说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类。
1、中外类型小说
长篇类型小说+中短篇类型小说集
2、中外小说
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历史、科普、新知、艺术、文化、非虚构写作和特稿、人物传记、散文、随笔
出版社荐书标准
?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版的图书(1月除外,补提上年12月、11月好书)
?中国内地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编
张英
QQ:121311324
邮箱:nfzmzy@qq.com
合作请加微信或QQ,加入工作群
文化是国家的灯塔,阅读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征。
我们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阅读的力量。
请您关注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我们会为您推荐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