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作家文摘》5月好书榜(文中有福利)


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0:57:41



  《作家文摘》每月推出好书榜,致力于推荐优秀的社科图书,以非虚构纪实类作品为主。在阅读中构筑起牢固而辽阔的精神王国,才能抵御外界的纷扰。
知三联书店■《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八十梦忆》
  刘梦溪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高仓健,我的爱》
  [日]小田贵月著 陈多友译 花城出版社
  ■《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朋友圈》
  石楠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许倬云讲授 冯俊文整理 广东人民出版社
  ■《钱壮飞传》
  杨敏瑞著 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美]巫鸿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法西斯的破灭:二战22个历史特写》
  [英]凯瑟琳?马什编著 王小欧译 中国画报出版社
  ■《辽宁传》
  祝勇著 华文出版社
  在本文留言处留下您的精彩评论,根据点赞数和留言质量选出3名的读者,将随机获得本期好书榜赠书(截至时间2022年6月7日12:00)。
  
  魏蔚
  《作家文摘》副总编辑、编审、记者
本月推荐好书:《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八十梦忆》《高仓健,我的爱》
  1
  《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是对38位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人的访谈,采访者以学生为主。书中回顾北大中文系的发展变迁,重温几代学人的风姿与神采,是北大中文学人的一次回顾、总结和反思之旅,沿着先生们学术与理想的历史轨迹,可以触摸“活的历史”,感受“真的精神”。
  
  
  书名:《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2-1
   北大精神
  白惠元:在您的北大故事里,我还想提一个插曲:您的夫人也是北大毕业生。那么,您怎么理解“北大精神”?调入北大之后,您觉得北大就是您想象中的样子吗?
  陈晓明:我太太是北大的,她考北大的时候,高出录取分数线40多分,她在家常常“欺负”我,问我:你行吗?这一句话,我就被她打趴下来了。(笑)时代在变化,百年的北大历经了风霜,它自身要经受住很多考验。我想,北大始终是会有一种精神,一直贯穿下去,一直沉在心底,一直将这个作为自我期许。老校长蔡元培说“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我觉得这是北大始终不变的一种精神。所以在北大,大家坚持独立思考,同时允许别人发表不同的观点。就像我们当代文学教研室,大家做法都不一样,但大家都相安无事,绝对没有因为方法不同就相互轻视,这是北大的包容精神。澳门大学文学院院长朱寿桐有一年到北大参加四校博士生论坛,他说了一段令人非常有感触的话:他参加王瑶先生的纪念会,看到北大的七八十岁老先生们坐在一起,那么平和,那么谦让友善,他感到非常温暖,甚至有点惊讶。这一点,我们现当代做出了一个表率。谢冕老师是极为宽容的一个人,他的好朋友像张炯、孙绍振,与他的观点并不一样,但他们关系都很好。
  2
  《八十梦忆》
  编辑推荐:
本书是刘梦溪先生最新书稿,概述其对学界先贤学术思想的研究、讲述其与中外学界名人的交往、评点诸多学人的学术观点与著作,兼及自己的学术研究历程。书稿成于作者八十周岁,故曰“八十梦忆”。
  
  书名:《八十梦忆》
  作者:刘梦溪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2-1
  我们该怎样向大师致敬
  大师级人物是大时代的产物,需要长期的文化积累。文化积累加上时代思潮的刺激,是大师产生的适宜土壤。20世纪前半期,历史转型,思潮激荡,古今中西重新开始对话,一批学富五车、心系家国的学术精英群体活跃在中华大地。严复、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熊十力、钱穆、张舜徽、钱锺书等,可以列出一长串名字。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先生已经是晚一些的风流余绪了。
  陈寅恪先生一生追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曾经说过,学说有无错误,这是可以商量的,个人之间的观点交锋,不必芥蒂,但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学术研究,如果不把真正的问题讲出来,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是做不成学问、搞不好研究的。只有保持学术独立,学者人格才会立起来。关键是学术要远离“商场”和“官场”。季先生讲过,学术和心术有关,做学问不要骗自己,不要骗读者。做到这一步,是有德,否则就是缺德。
  我多次讲过,20世纪的大师级人物得天独厚地具备两方面的根底,一是传统文化和国学的根底,一是西学的根底。国学根底,我们后来者不容易赶上了。西学根底,宋儒和清儒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我说那是乾嘉之后中国学术的又一个高峰期。当然,有高潮就有低潮,学术流变的路漫长而崎岖。
  当时的学人,由于传统文化和国学根底深厚,无论走遍几洲几洋,文化的根性都不改变,文化的自信力永不丧失。你看王国维、陈寅恪,穿着服饰绝不跟着时代潮流走。辜鸿铭就不用说了。当然更主要是思想信念和文化信仰不动摇。“天而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王国维的话,是何等信仰,何等力量。
  3
  《高仓健,我的爱》
  编辑推荐:
  本书中,高仓健全部遗产唯一继承人、被称为“高仓健最后爱过的女性”小田贵月,首度公开与其相处的第一手记,揭开“神秘同居”的真相。以还原“与高仓健的对话”之形式贯穿全书,小田贵月用高仓健的原话及自己的真实文字记录,讲述生活管理、职业自觉、人生感悟,以及对电影生涯的回忆,为读者解答了一些“高仓健电影世界”的谜团。
  
  
  书名:《高仓健,我的爱》作者:[日]小田贵月著 陈多友译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年:2022-3
  我觉得日本完全被落下了
  “张艺谋会不以为然地把一个镜头重拍50次。他们实在太认真了,结果导致伤到了胃。
  “或许张艺谋已经摸透了那些新人演员的脾性,深谙用人要领。他敦促那些毫无演出经验的演员要坚持再坚持,毫不妥协,连轴转地拍摄。看到这些,我不由得在想,所谓演员,究竟是个什么命呀?
  “张艺谋每天就是一边啜饮着普洱茶,一边雷打不动地拍摄着电影,还好,总算没有累趴下。不过,由于他身上没什么肌肉去支撑身体,一不小心便闪了腰。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愿趴下,太有定力与韧劲了。确实会有这种导演呢,看着就让人不得不佩服。
  “我曾觉得雷德利·斯科特(《黑雨》的导演)也是一名霸气的司令官。张艺谋比起他也毫不逊色。我想,世界通用的人才就是他们这种工作狂人吧。
  “而且,张艺谋导演不会过度拘泥于剧本。毕竟演这部电影的人都是外行,首先得仔细地观察他们的动作,然后判断怎么引导才能让他们轻松地讲出台词来,或是怎么做才能使他们的动作神态更自然。一旦有好想法,马上就做调整。工作人员们也不抱怨,都有条不紊地跟着走,说明大家很有灵活性和体力。
  “据说,结束一天的拍摄工作之后,主要的工作人员就会聚集起来开总结会。例如,今天什么地方拍得比较好?若有拍得不好的地方,又是什么负面因素造成的?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听说,他们经常一讨论就是几个钟头。
  “我曾经问过张艺谋:‘你究竟几点钟睡觉啊?’对方用莞尔一笑充作回答。于是我想,这个人肯定几乎不睡觉。
  “他总是把经过大家商量并修改好的第二天要拍的剧本内容,在深更半夜或是一大早发给翻译张景生,小张立马翻译成日语,送到了我这里。总之,变化比翻书还要快。我问工作人员,是因为这部片子很特殊吗?但是在张艺谋眼里,这种情况是极其常见的。
  “看到这些,我觉得日本完全被落下了。至少我重新认识了张艺谋,他是多么年富力强,还充满了旺盛的斗志。”
  娜拉
  《作家文摘》副编审、记者
  本月推荐好书:《钱壮飞传》
  4
《钱壮飞传》
  编辑推荐:
  作为“龙潭三杰”之一的钱壮飞,是隐蔽战线上重要的人物,为中国革命作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周恩来说:“要不是钱壮飞同志,我们这些人都会死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钱壮飞同志在对敌斗争中立下的丰功伟绩,的确使我们的党少走了弯路,全党将永远纪念他。”本书首次完整地介绍了钱壮飞的革命生涯。
  书名:《钱壮飞传》作者:杨敏瑞 著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年:2022-4
  钱壮飞镜头里的亲人们
  钱壮飞拥有一个温暖欢乐的大家庭。1919年医专毕业之后,钱壮飞和自由恋爱的张振华在北京定居并生下长子钱江。远在浙江湖州的母亲范氏,将老家的房屋财产全部变卖,带着徐双英和孙女钱椒椒来到北京,与钱壮飞团聚。
他们当时的生活虽谈不上富裕,却也不再窘迫。医院的工作并不紧张,革命形势还不像后来那样严峻,一大家人生活在一起,衣食无忧,其乐融融。钱壮飞热衷文艺,摆弄些棋琴书画作消遣,也喜欢时髦的东西,流行照相就去学摄影,流行电影就去开电影公司——一方面是革命工作掩护需要;一方面也是真心喜欢,有天赋和兴趣,愿意投入和付出。
  闲暇之余,他会带全家去逛公园,畅游于山水之间。在中央公园,留下了他们一家珍贵的照片,照片上是他深爱的妻子、孩子和母亲,照相的是钱壮飞自己,他在照片上写着:壹玖贰陆年寒食节,阖家遨游中央公园——这是钱壮飞仅存于世的几幅书法之一。
  郑红革
  《作家文摘》资深编辑、记者
  本月推荐好书:《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朋友圈》《中国绘画:远古至唐》《法西斯的破灭:二战22个历史特写》
  5
《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朋友圈》
  编辑推荐:
  本书以文学传记的形式,以作者对刘海粟生前的近距离采访,全面呈现了刘海粟一生的交友故事。他们当中有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在艺术之路上给予的启发,有与傅雷、郁达夫在海外漂泊辗转时的患难友谊;有刘海粟对学生(如潘玉良、刘抗)的提携,有见证徐志摩的爱情,亦有与徐悲鸿的论争等等。游走在文学圈与艺术圈之间,勾勒出刘海粟在艺术史之外真实、立体的形象。通过他与师友的相识相知,展现了刘海粟为复兴中国艺术而建立上海美专,结识、培养大批中国现当代杰出艺术家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书名:《艺术大师刘海粟的朋友圈》作者:石楠著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年:2022-3
   10年不来往
  傅雷坦诚、固执,认定的理决不轻易改变,即或是为了孩子的事。傅聪小的时候,傅雷不让他上学,亲自教儿子文化课,请上海乐团一位意大利学派专家教他钢琴指法,请乐团指挥教他乐理。傅聪在楼上练钢琴,他在楼下译书,听出了差错就上楼去打。有次他用瓷盘子砸,把傅聪鼻子砸开道口子,留下一道很深的疤。海粟劝他:“你应该送傅聪去上学,过集体生活,让他全面发展。你不能那样打了!”
  傅雷不服地反诘着他说:“我管我自己的儿子,你也要管?”
  “他还是个孩子,管教不能太过分!”
  傅雷大声反驳他:“我可不听你那一套!”
  “你这是虐待!你会后悔的!”
  “我决不后悔!”
  为此,他们10年不见,却又相互思念。傅聪、傅敏常到海粟家来和他的孩子们玩,有一天,海粟摸着傅聪鼻梁上的疤痕问他:“你爸爸后悔了没有?”
  傅聪微微一笑说:“他早悔了。有一天,他把我抱在怀里说:‘孩子,原谅阿爸吧!你刘伯伯说得对,我不该这么打你,这近乎一种虐待啊!我永远也赎不了这个罪!’阿爸流泪了。我抱着他也哭了,说:‘阿爸,你是为我好才打我的,早不痛了,没事的!’伯伯,我阿爸想您呢!”
  “你回去告诉你阿爸,伯伯也非常想念他。”
  第二天,傅雷就给海粟打电话:“海粟,我要来看你!”“我全家欢迎你!”
  经过这次波折,他们的友情更加深了。
  6
《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美术史家巫鸿的最新著作,全面讲述了从远古时代至唐代末期的早期中国绘画的发展、不同时代绘画的风格和特点。作者在本书中有意识地突破卷轴画的范围,把“中国绘画”的概念扩大,在材料上把彩陶、壁画、屏幛、贴落和其他类型图画都包括进来,以其敏锐的图像分析能力全面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考古学成果,改变既有的绘画史叙事模式,呈现出不同时代、不同平面上的不同图像之间的内在勾连。
  
  
书名:《中国绘画:远古至唐》 作者:[美]巫鸿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年:2022-3
  魏晋至唐早期画作为何遗失
  虽然我们从文献中得知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不少著名画家,画史也保留了他们不少作品的题目,但这些作品在随后的社会动荡中完全遗失了。今天我们阅读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约815—约877年)对早期绘画收藏及其反复遗失的记载,仍会有不胜唏嘘之感:
  汉武创置秘阁,以聚图书;汉明雅好丹青,别开画室。又创立鸿都学,以集奇艺,天下之艺云集。及董卓之乱,山阳西迁,图画缣帛,军人皆取为帷囊,所收而西七十馀乘。遇雨道艰,半皆遗弃。魏晋之代固多藏蓄,胡寇入洛,一时焚烧。宋、齐、梁、陈之君,雅有好尚。晋遭刘曜,多所毁散。重以桓玄,性贪好奇,天下法书名画,必使归己。及玄篡逆,晋府真迹,玄尽得之……玄败,宋高祖先使臧喜入宫载焉。南齐高帝科其尤精者,录古来名手,不以远近为次,但以优劣为差。自陆探微至范惟贤,四十二人为四十二等、二十七秩、三百四十八卷。听政之余,旦夕披玩。梁武帝尤加宝异,仍更搜葺。元帝雅有才艺,自善丹青。古之珍奇,充牣内府。侯景之乱,太子纲数梦秦皇更欲焚天下书,既而内府图画数百函,果为景所焚也。及景之平,所有画皆载入江陵,为西魏将于谨所陷。元帝将降,乃聚名画、法书及典籍二十四万卷,遣后阁人高善宝焚之……
  由此观之,自汉代以降,历代君王都花费了大量精力和物力搜求古今名画,将之据为己有,但实际上却是在不断为这些作品的集体毁灭准备条件。结果是到了今日,魏晋至唐代的早期卷轴画即使仍有存在但只是凤毛麟角;而传世摹本往往混杂了后代的风格和趣味,无法作为研究早期绘画史的可靠基础。
  7
  《法西斯的破灭:二战22个历史特写》
  编辑推荐:
  本书介绍了二战中日本如何侵略别国领土,进而挑起与美国的战争;由大规模、多线行动产生的技术创新和战术,以及残酷的战斗,如何彻底改变了战争对军队、政府机构以及民众的意义;这场战争是如何彻底摧毁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政治格局,并对当今世界持续产生着影响。
  
  
书名:《法西斯的破灭:二战22个历史特写》
作者:[英]凯瑟琳?马什编著王小欧译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年:2022-5
  破译德国海军密码“鲨鱼”
  1942年几近年终之时,德国的U型潜艇U-599,在巴勒斯坦海岸被皇家海军“花火号”发现,“花火号”随后发射了深水炸弹。这一次,轮到U型潜艇的船员们明白,一切都完了,他们的船正在下沉,他们必须弃船。
  安东尼?法森中尉、一等水兵科林?格雷齐尔和汤米?布朗向潜艇游去,看到潜艇内仍有一些灯亮着,他们惊讶地发现了一个4转子恩尼格玛机(德国人用来通信的机器)和一本当前恩尼格玛机的密钥簿。他们勇敢且巧妙地将机器、密钥簿及双字母组附录表用防水材料包裹起来,并抢救了出来——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发现有多么的重要。
  他们竭尽全力,终于设法找到了一直在潜艇外守候的16岁海军汤米?布朗,并将机器与密钥簿一起递给了他。这是法森和格雷齐尔的最后一举,因为他们在U-559沉没时与其同归于尽。两人死后都被授予了乔治十字勋章。
  这个宝藏——对英国破译者来说就是这样——被送到布莱奇利园一所位于白金汉郡的乡间别墅,情报总部在战争初始时就被设在其中。驻扎在那里的人都知道,他们现在获得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以再次破译代号为“鲨鱼”的德国海军密码,而这将直接影响“二战”的结果。
  王晓君
  《作家文摘》资深编辑
本月推荐好书《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辽宁传》。
  8
《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编辑推荐:
  许倬云先生忧思于当今世界的疫情,以及瘟疫蔓延下混乱的世道人心。先生在这本书中围绕时代特色、思想与文化变迁、多元文化的融合、科技智能的进步转变、中外文明的比较互动等一系列主题展开,选择各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节点,以对话的方式,还原鲜活案例的时代背景与历史源流,生动展现先生作为史学大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史学观念与关注时下的人文关怀。本书堪称许先生90年人生思想之总结,亦可视为他对这个时代的问题和出路的总体性回应。
  腾讯新闻副总编辑李伦先生评价说:在这本“十日谈”中,许倬云先生涉及了广泛的现象与议题,始终持有中西比较的眼光与意识。他以“易”为前提来建立思考,来观看世界范围内知识与思想的变化与融合,来使我们将自身的存在历史化,并由此相信“并不存在历史决定论,历史只能永远追寻、矫正和改进”。
  
  书名:《许倬云十日谈: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作者:许倬云讲授冯俊文整理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2-3
  读书是为自己“心之所安”
  
  “十日谈”的课程进行了十个星期,我们讨论的主体是中国文化问题,比较文化研究还并不是主要课题。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回头看看“十日谈”的记录就能发现,每一次的讨论,实际都以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地区正在发生的疫情作为背景。这次的总结谈话,希望大家注意到这个大动乱将会带来的全球性恐慌。
  在全世界惊慌失措的局面之下,如果我们将世界问题和中国问题合在一起看,中国能不能在世界混乱之中独善其身呢?中国能不能更进一步,想想如何帮助世界其他民众,大家共同缔造一个真正和平大同的社会?
  这个是我所盼望的。当然,这个愿望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要花很长久的时间。担下这任务,完成这任务,是我对中国、对大家的盼望。
  我这一生生在中国,长在外国。我接受的学校教育前半段在中国台湾,后半段在美国。我的研究生涯几乎有三分之二在美国, 三分之一在中国台湾。看上去我的生活是流离失所,但也因为这种“流离失所”,我对各个地方都有一些自己看出来的问题。
  我愿意跟大家一起讨论,让大家指出我所讨论、想要提出的问题其困难的关键点究竟在哪里?当下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我们应如何避免许多盲点,使我们中国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一步步实现真正的日新月异,让人类关怀逐渐提升到一个新境界。
  我想提出一些过去没讨论过的课题,那就是地理环境、人群结构、经济历史以及群体互相接触时彼此采取的态度。这些是历史上的人类从小社群、一个个家庭亲属集团或者是共同生活的集团,逐步走向世界大同的过程。每一个国家或族群在历史上都有过一定的阶段和经历。阶段不一样,类似的事情也不一定以同样的方式出现,也不一定会以同一个方式去处理。但世界永远处在变动状态之下,如《易经》所说,“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相。所 谓“易”和“不易”,“易”就是变动,“不易”就是不会改变……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我们经常不得不改变。我们唯有以这个预设的条件为前提,才能够不断考量“世界永远不 变化”的“教条”。世界上重要的宗教,没有一个不是经过一次次经历改革,才发展而成其面貌:任何论述体系,都需要因时、 因地的修正,才能适用于当时当地人心的需求,解答当时当地人所面临的疑惑。
  “文化”是一系列的理念。你可以称它是智慧,而智慧建立在知识之上。我们如何处理知识,从知识提升成智慧?如何将个人认识转换成集体的智慧,这一过程是很重要的工作。
  声音乐节,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假面》《美哉龙潭》,国庆七十周年快闪活动和综合文艺晚会,还有汉服节、新春集市……这简直就是一个梦幻里的乡村。
  9
《辽宁传》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关于辽宁的书,更是一部关于中国的书。辽宁刚好处于几大文化板块的衔接带上,像一个绳扣,把蒙古人的草原文化板块、中原汉民族的农耕文化板块连接起来。辽宁就像从中国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谈论辽宁,就是谈论中国。作者以地域为切片写就辽宁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的故事,从历史、文化、交融、发展、未来等多个维度为读者呈现一个立体的辽宁。读懂辽宁,读懂中国。
  作者祝勇用侦探一样的眼光探寻历史。他将辽宁的历史和文明放置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大的参照系中去,使《辽宁传》获得一个更加立体的维度。
  
  书名:《辽宁传》
  作者:祝勇著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年:2022-3
  辽宁:典型的混合型文化
中华文明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混合型文明,这首先是由于中华文明不是单一起源,而是多点共生的。多种不同的文明体系,在发展蔓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碰撞、汇合和交融,使中华文明处于生生不息的变迁之中,并在变迁中不断优化和成长。这种混合型文明,在辽宁表现得最为典型。各种不同的族群在北方的雄关险隘间穿插交错飞扬旋转,各种各样的服饰丰富了大地的图景,辽宁好像是从中华文明肌体上取下的一个切片,从中可以清晰看到它多元文化的分子结构。这一点中国与其他地区有很大差别。尽管中华文明是混合型文明,但具体到某一地域,则可能是被某种单一文明所主导。比如,广西、云南、贵州,这里的土著居民的来往被高山深水所切断,处于遗世独立的状态,几个世纪以来,彼此不相往来,甚至对其他民族的存在茫然无知,即使只有一山之隔,也对对方的存在毫不知情。他们生活的世界有着明显的边界,不可能无限扩大。这种世代封闭的状态,很难形成区域性的文化共同体。而在内地,比如,山东、河南、安徽、河北等区域,虽然没有大起大落的地理阻碍,但由于世代的自然经济的制约,商品交换很不发达,形成了另一种封闭,一种由经济发展规模所决定的封闭。辽宁的情况有所不同。东北地区主要有三大山系,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这三大山系呈纵向排列,形成一个“川”字。其中,辽宁东部山区,属长白山支脉,有大黑山、龙岗山、老岭等分布其间;东部河流有鸭绿江,自长白山天池蜿蜒流出,此外还有清河、浑河、太子河、大洋河、碧流河等。西部有著名的医巫闾山、努鲁儿虎山、松岭等山脉,构成西部山地丘陵,它西接燕山山脉,北连蒙古高原,地形由高西北向低东南构成冲压之势,西北山高路险,东南则在山海之间,存在着一条又细又长的道路,接通东北与华北。明代在这山海之间修起一座关城,从而控制了东北与中原内陆的交通联系,河流主要有六股河、兴城河、小凌河、大凌河等。辽北大地,位于辽东山区的西部、辽西山区的东部、辽河三角洲的北部,是辽河中游的冲积平原,北与松花江平原相接,构成著名的松辽大平原,是关东大地最富饶的地区。辽南,就是辽东半岛,地理上指鸭绿江口至辽河口连线以南地区,它的整个地形,以千山山脉为骨干,北起本溪的连山关,南至旅顺的老铁山,构成辽宁东南的整个丘陵地势。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夏天,被流放辽宁的一代鸿儒、《古今图书集成》编著者陈梦雷,在吴全阳道人和铁氏弟子的陪同下,游览了距沈阳100余公里的千山,归来后写下了3000多字的长文《游千山记》,开篇写道:“余居东十有二年,稔闻巫闾、千山之胜,徒托之神驰梦想,竟未获一骋足寓目。”表达了对千山的向往之情。文中对山水寺松的描写都惟妙惟肖,他写千山之松:“里许又有罗汉洞二所,前后相属,乔松参天,从岩侧虬蟠鹤峙。盖他山松生石上者不数见,而千山之松皆从石罅攫拏而出。宿根老干为石所束,盘屈结盖,亭亭苍翠,极人工天巧之奇。”写千山之山势:“自寺门中立南望,则前此诸峰皆在平地,拱者,伏者,起者,卧者;如龙蟠者,如虎跃者,如鸟翔者,如潮涌者,千态万状,毕现目前。一望苍茫无际,惟黑山九峰微露。远天一碧,盖至此而极千山之巨观矣。”此文收在他的《松鹤山房文集》中,1934 年,金毓黻等人编撰《奉天通志》,特将此文收入。这篇文章不仅是陈梦雷在沈阳所作的重要作品,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游记文学的上乘之作。从科学的角度说,千山山脉是在地质时期的褶皱运动中,历经多次剧烈的冲撞形成的,它形式上的美,在一定程度上应当归于几次偶然的定型。但在那数亿年前的几次偶然之后,它同时拥有了仙人台、五佛顶等这些形态不同的山峰,一线天这样悠长的石隙夹道,以及无数的流泉飞瀑。在历经时光流转之后,岩石间,除了日益旺盛的花树之外,又增添了许多文人墨迹。努鲁儿虎山、医巫闾山、凤凰山……辽宁省群山并起,形成了无比壮美的大地景观。著名作家王充闾就生长在医巫闾山脚下,因而他对这座山系有着更深的体悟:我幼年时节,有一道百看不厌的风景线,那就是开开茅屋后门就会扑入眼帘的绵亘于西北天际的一脉远山。阴雨天,那一带连山漫漶在迷云淡雾之中,幻化得一点踪迹也不见了。晴开雨霁,碧空如洗,那秀美的山峦便又清亮亮地现出了身影,绵绵邈邈,高高低低,轮廓变得异常分明,隐隐地能够看到山巅的望海寺了,看到峰前那棵大松树,好像下面还有人影在晃动哩。大山高插云霄,上接穹宇,常被认为上达天神的最佳阶梯;从它的巨大体量和坚劲的线条中,则能读出对于人的藐小与软弱的嘲弄。因此,自古即有“大山崇拜”的习俗。最典型的当数泰山,其次,就是医巫闾山了。隋唐以降,历代帝王对医巫闾山都有封爵,唐代封为广宁公,金代、元代封为王位,明、清两代诏封神号。自北魏文成帝开始,历朝凡遇大典,都要由皇帝亲临或委派官员登山致祭。单是清代,包括康熙、乾隆在内,竟有五位皇帝多次朝觐闾山。起伏多变的辽宁地形仿佛一朵巨大的莲花,漂浮在江海之上。高山、平原、草原、河流、湖泊,甚至海岸线,辽宁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地理类型。在这里,“几乎所有影响环境的指标都具有过渡性,上苍将草原与农田的属性都赋予了这片土地”。更重要的是,辽宁的地理不是封闭型的,而是开放型的,一个人在东北的大地上行走,无论是从北向南经辽宁进入中原内陆,还是向西入内蒙古、向东进朝鲜半岛,都不会遇到大的阻碍。这为人们转换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一个林中狩猎者转换为田野上的农夫,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种自由的属性,使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成为中国历史诸多民族轮番亮相的自由区域,一个由北方民族共享的生存舞台。这些条件,不仅有利于形成一个经济与文化的共同体,而且塑造了辽宁人开放进取、热情开朗的性格和强悍的体魄。历史上我们只看到东北和西北的铁骑不断南驰,却鲜见南方民族扬威北方,原因也在这里。
  责编:娜拉审校:魏蔚终审:孔平    







阅读提示:《作家文摘》5月好书榜(文中有福利)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作家文摘》5月好书榜(文中有福利)下载地址

上一本:果然好麦!| 5月优选好书清单
下一本:人民出版社2022年5月重点图书推荐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