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04:21
社科新知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张向荣著
世纪文景
●搁置定论,厘清王莽真容,揭示两汉皇权真相;
●丰厚细节,再现政途跌宕,叩问儒家使命得失;
●新锐文史作家张向荣首部历史非虚构作品;
●罗新×刘勃×陆大鹏力荐。
作为一个颇具争议的历史人物,王莽给后世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他究竟是“天下归心”的“哲人王”,还是“天人共弃”的篡汉者?《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是新锐文史作家张向荣首部“历史非虚构”作品,得到许纪霖、罗新、刘勃、陆大鹏等多位学者、历史写作者力荐。本书截取汉宣帝到新莽这一历史片段,从“祥瑞”视角切入,剖析王莽的个人、家族和政权相关的人物事件,再现了西汉末年政治舞台的角力,塑造出各方力量的利益关系与兴衰沉浮,进而重新审视旋涡中心的王莽,以窥探他和时代的真貌。明暗线交织,同时满足专业性和公共性的阅读需求,是今年不可错失的历史佳作。
《瓜亚基印第安人编年史》
[法] 皮埃尔·克拉斯特 著
陆归野 译
世纪文景
●比肩《忧郁的热带》,击败时间的民族志书写;
●美国当代小说大师保罗·奥斯特翻译英文版并作序推荐;
●与南美丛林中最后的食人部落一同生活;
●见证出生、成年、婚配、死亡、节日、祭祀……
我们似乎永远需要故事。这本书里的故事非常精彩,它不同于我在阅读本书之前所知的任何故事。但它已经消逝许久,那个世界也已不复存在。这群拒绝“文明”、拒绝在“历史”中留下印迹的人,带着自己的文明,坦然赴死。好在有一位虽然也已离去但留下了如诗般美丽文字的作者,好在有书,中文读者还有幸拥有了一位优秀的译者,它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人类的情感:认知与历史》
[德]扬·普兰佩尔 著
马百亮 夏凡 译
世纪文景
●情感是什么?谁可以有情感?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一种社会建构?
●情感到底有没有历史,它们是否是人类学的常量?
●情感史是当前争论异常激烈的领域之一,本书是一本介绍此领域的集大成之作,不仅总结了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人类是一种情感的存在,情感的历史和人类一样悠久,但是我们对情感究竟了解多少呢?什么是情感?情感包括哪些内容?对于不同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来说,情感在多大程度上是普遍的,在多大程度上是特殊的?即使同样一种情感,在不同文化中表现形式有何差异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有关情感的知识与人类存在的基本问题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文艺新潮
《魔戒:精装插图本》
[英] J.R.R.托尔金 著
[英] 艾伦·李 插图
邓嘉宛 石中歌 杜蕴慈 译
世纪文景
●奥斯卡桂冠电影《指环王》系列原著小说;
●乔治·R.R.马丁、J.K.罗琳、彼得·杰克逊顶礼膜拜之作;阿西莫夫、阿瑟·克拉克、特里·普拉切特、厄休拉·勒古恩、尼尔·盖曼,众天才敬仰的大师巅峰;
●托尔金基金会指定译本,精装版全新修订;奥斯卡得主艾伦·李五十幅插图全新校色。
●超多随书超值“附件”:海报式中洲西境全图、拉页式夏尔地图、刚铎详图,收入"马扎布尔之书残片"图像,一套六张艾伦·李插图明信片。
这绝对是到目前为止,简体中文世界最值得收藏的《魔戒》精装版。它拥有恰如其分的设计,让书真正为翻阅、为被读而存在;它拥有资深读者盖章认可的译本,优美、专业、准确,在托尔金复杂艰深的英文和各种关于中洲世界的设定里为中文读者开辟一条不会走错的路,以通往更博大瑰丽的托尔金神话世界。
《中国人超会吃》
王恺 戴小蛮 著
刘小柱 摄影
世纪文景
●陈晓卿、毛尖、李雪琴诚意推荐;
● 55道灵魂食谱,14篇饭桌观察,6地市集采风,800余幅现场摄影作品,一幅烟火气扑面的当代中国平民饮食图卷;
●作家王恺、资深媒体人戴小蛮三年采风,遍访百年名店、人气餐厅与街头小馆,拆解美味背后的悠长历史、山川湖海、四季物候、仪式人情。
作家王恺、资深媒体人戴小蛮及摄影师刘小柱花费近四年时间,到六个城市采风,聚焦当下中国餐桌的嘈杂声色与平民智慧,以《中国人超会吃》一书呈现近四十年中国食物的图像谱系,从吃什么、如何吃,到食材的历史、做法的变化,探讨食物背后的社会变迁与物候人情。
《派对恐惧症》
[美] 卡门·玛丽亚·马查多 著
叶佳怡 译
世纪文景
●陈楸帆、淡豹推荐。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星云奖提名。入选《纽约时报》《巴黎评论》《洛杉矶时报》《ELLE》年度好书。
●作者是师承安吉拉·卡特、奥康纳、麦卡勒斯的美国新生代小说家。她以细腻敏感又古灵精怪的声音,打破科幻、奇幻、现实主义、成长小说文类界限,直面最接地气的女性话题。
●八篇故事,带来八种惊奇与洞察,有关女性生活和内心的混乱与狂喜,思考性、权力、快乐、痛苦和自我挣扎,书写生活中那些未曾言明但无处不在的真相。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它们都会促使你重新审视当下的生活选择和情感关系。
当下“女巫文学”类型的代表佳作。连续多周位列豆瓣“科幻奇幻小说一周热门榜”TOP10!狂飙的想象力和幻视般奇异但不无逻辑的意象、情节超越了单一性别视角和女性写作的刻板印象。不仅有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力,更重要的是,每篇都以独特构造探讨一个关于人之情感的关键问题,并精准切中当下读者的焦虑、恐惧与痴迷。
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
编辑:徐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