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07:11
绿茶按|每月,我会从出版社或作者朋友寄来的书中,遴选30本分享给读者,一年来,分享有360本。而每年过眼或大致翻翻的书应该两千本左右。多年来,每到年底参与很多好书榜评选,不同的榜单有不同的选择角度,好在全年的翻书生涯,为年度的评选做了一些前期功课。
今年,我邀请了几位老友,想以绿茶书情的名义做一个独立的好书榜,没有赞助,没有奖金,也没有落地发布会。只是想借这个由头,和老朋友聚聚,聊聊这一年的读书生活。所发布的这份入围书单,在我每月分别榜单的基础上,评委们又有一些补充,最后产生108本基础书单。我们将在这108本书单中,先做一轮投票,选出30本入围决选书单。1月8日,评委们将在彼岸书店,最后做终审评议,选出绿茶书情好书榜2021年度十大好书。
本届好书榜邀请了:解玺璋、史航、刘柠、杨早、邱小石、韩浩月、庄秋水、丁杨等八位老友一起参与评委工作。并谢谢邱小石兄设计了好书榜LOGO。
绿茶书情好书榜
2021年度108本入围书单
十二月
《王安石及其新政》
[美]刘子健 著 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2年1月
以王安石变法为主线,将北宋中后期的历史分为变法、反变法和后变法三个阶段,完整地叙述了北宋后期士大夫政治全局的演变。指出,王安石的理想是实现儒家的道德社会,在这一点上,王安石与他的反对者并无二致。问题在于王安石希望通过改造、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以实现这一理想。由此,作者着重分析了王安石的官僚体制改革,聚焦吏役次官僚制,考察新政的政府运作,重新阐释王安石变法的重点及其失败的原因。
《当经济遇上法律: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
邱澎生 著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明清中国的一些商业城镇曾经发生经济组织、经济法令乃至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的变动,进而促成当时的制度变迁。针对苏州商人团体、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的种种经济组织,还有重庆债务与合伙诉讼、明清商业书的传播,邱澎生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借以呈现当时中国在“经济组织、法律体系、文化观念”三者间的密切互动,希望能进而论证这些变化如何共同构成明清中国的“市场演化”。
《苏联解体亲历记》
[美] 小杰克·F.马特洛克 著 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2月
1991年12月25日,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上方悄然降下,俄罗斯三色旗取而代之,苏联从地图上消失了。作为苏联蕞后几年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马特洛克站在第一现场带领我们回溯那动荡多变的年代。透过亲历者的叙述,切尔诺贝利、东欧剧变、八月政变、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不再是教科书上定义模糊的名词或符号,而成为生动的事件和活生生的人物。
《崇礼博物散记》
刘华杰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崇礼是冬奥主会场,马上会吸引世人的目光。这片广袤的草原,有着独特的人文与生态环境。刘华杰教授数十次赴崇礼考察,拍摄植物、勘察地质、记录民情、寻访遗迹、探究历史,从博物学家的视角,以丰富的图文史料,展示了一个真实的、立体的崇礼。
《床下的旅行箱》
巫昂 著 新星出版社 2021年12月
诗人巫昂的侦探小说。侦探以千计接受了一件神秘委托:案件资料的照片上,一男一女裸身背对背坐着,两人的背部被缝合在一起,仿佛蝴蝶的一对翅膀。这项委托将他引至香港,带到了鱼龙混杂的重庆大厦。在委托人为他安排的房间里,他意外发现了一只大号的破旧旅行箱,箱子被一把带R字的锁锁着,里面到底装了什么?以千计能冲破层层迷雾,找出案件的真相吗?
《铁袈裟:艺术史中的毁灭与重生》
郑岩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12月
一次将艺术和历史打通的开放性、综合性研究的尝试。艺术史著作卷帙浩繁,博物馆更是包罗万象,对特定题材、风格、技术、流派的展示,井然有序,眉目清晰。我们几乎忘记了所面对的只是碎片的碎片,更忘记了碎片所经历的种种劫难。本书试图重新关注碎片这一特定的形态,瓦解了艺术品的完整性和视觉边界,也因此引导出一些不为我们所注意的新问题。
《消失的图书馆》
叶锦鸿 著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12月
每座图书馆背后都有一群书籍守护者。在动荡不安的年代,这些守书人与图书馆之间的故事尤为鲜活、动人。作者以守书人、藏书人的身份,走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将这些图书馆诞生、变迁和遭受劫难的历史娓娓道来。作为文化旅行者,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守书人与图书馆、书籍之间的传奇故事。
十一月
《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
柏杨 著 东方出版社 2021年11月
柏杨用了十多年翻译《资治通鉴》,这个版本流传范围很广,是很多人阅读和了解中国史的重要参考。接着,同样采用纪事本末体,对《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进行了重编,套用袁枢的“纪事本末”体。全书 900 万字,十卷。使读者可以轻松地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楚了解,适宜当代读者阅读《资治通鉴》的读本。刚刚开箱,制作精美。
《孙应时的学宦生涯》
黄宽重 著 后浪丨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年11月
孙应时虽正史无传,泯然众人,却在家族结构转型、官僚系统运作、士人群体自觉与道学主潮汇聚等多维交集上,构成以往学界较少关注的多棱面的典型性,为理解南宋中期政治、社会与学术展现了独特的新视角。全书颠覆性地将一个富涵典型性的小人物设为细描精绘的主角,旨在彰明小人物对大历史的合力作用,让这幅南宋中期政治全景图呈现得更逼真、细致与丰富。
《故事法则》
施爱东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11月
民间故事是一种结构稳定的功能组合、一个自组织系统,一棵生命树。故事一旦开始其生命进程,就会自己生长、自己嫁接、自己开花、自己结果,也会随时空的改变而变异,随生命熵的增加而消亡。在故事中,英雄具备什么样的性格、离开家乡时需要哪些装备、神奇助手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叛徒为什么总是英雄的叔父、误会为什么总是不能避免,所有情节都有一套相对稳定的结构或套路,而所有的套路,都是特定功能相互制约的结果。
《诗仙酒神孤独旅人》
詹福瑞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11月
早年天才,辞亲远游,蹉跎岁月,献赋谋仕,供奉翰林,李杜相识,安史入幕,赋歌而终……李白的一生既富有传奇色彩,又不失世俗烟火气息。在浪漫与挥洒、挫折与苦闷、功名梦想与求仙情怀之间,李白思悟着生命的况味。李白对个体生命本质的深刻体认,给其心理带来巨大的焦虑,同时也为其人生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动力。詹福瑞曾为国家图书馆馆长,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名家,对李白的研究更是执着,这是对李白诗文的一次空前梳理。
《晚清北京的文化空间》
夏晓虹 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1月
不同于主要作为新知识、新生活方式集散地的上海、天津、广州等口岸都市,“晚清北京”的意义更在于新旧共生、士庶交涉、旗汉杂居,传统政教与近代文明相交融。这一文化空间,既不失其固有的政治资源,更在清末“中西学战”、新旧社会冲突、上下关系变化、中外习俗更迭等一系列文化转型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象征意义。本书将晚清北京视为一个“文化空间”,探讨其间各个社群在各种场合运用多样表达方式的共生关系,力图交织呈现晚清北京这一特殊历史横断面的文化生态和城市性格。
《反战之战》
[美]乌娜·A.海瑟薇 [美]斯科特·J.夏皮罗 著
索·恩 |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21年11月
1928年盛夏的一个炎热下午,全世界的国家领导人为了消除战争而齐聚巴黎。当天签署的《非战公约》,几乎被世界上所有国家批准。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战争在全世界成为非法行为。但承诺转瞬即逝。《反战之战》将《非战公约》置于自17世纪至今的漫长历史中,分析阐述了诸多律师、政治家和知识分子的思想,如雨果·格劳秀斯、西周、萨蒙·列文森、詹姆斯·肖特维尔、萨姆纳·威尔斯、卡尔·施米特、赫希·劳特派特。它重新审视了那个使战争非法化并为世界带来空前和平的国际体系。
《以书会友:十八世纪的书籍社交》
[英]阿比盖尔·威廉姆斯 何芊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1月
在十八世纪的英国,由于印刷业的蓬勃发展,书籍成为自我提升、家庭娱乐和邻里社交的重要工具。本书聚焦十八世纪英国中产阶层的阅读生活,关注他们如何获取并阅读书籍,阅读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以及大众阅读偏好与书籍出版甚至是文学体裁发展间的互动。作者用文学性的笔触,重现了十八世纪的阅读场景,进而使我们窥见当时的社会心态与文化风尚。
《〈水浒传〉的诞生:怎样的强盗书》
孙述宇著 后浪|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年11月
将《水浒传》置于宋金战争的背景中,精彩地运用史料考证与文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打破过去读者一般认为的水浒故事以北宋末年淮南盗为原型的印象,揭示《水浒传》的来历与南宋抗金的历史,尤其是与岳飞及南宋初年民间武装抗金的忠义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岳飞的精忠报国与冤狱或许是《水浒传》创作的一股推动力。用大量笔墨检视小说中的人物、地方、事件与真实历史和地理的关系,检点小说原型人物的悲壮事迹,也分析了《水浒传》的艺术特色,进一步论证历史真实的人与事在《水浒传》中投下了大量影子。
《法治的细节》
罗翔 著 果麦文化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21年11月
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或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多维度培育法律思维,助力法治社会的构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法治之光。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
十月
《中国历史文化地理》
陈正祥 著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
历史地理学家陈正祥代表作之一,兼具现代地理科学的专业视角和宏阔的历史视野。作者重视从正史、方志、游记等各类传统典籍中汲取素材,纵论中国大地上的大江大河、名城古迹,展现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时代变迁及相互影响,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精神特质的塑造。本书论及北京、洛阳、扬州等中国古代重要的城市历史,也涉及长城、黄河等影响中国历史的区域。
《作文六要》
王鼎钧 著 商务印书馆 2021年10月
王鼎钧先生金针度人,授人以渔,愿意把自己多年的作文心得与众人分享。他总结自己的实践和体会,整理、提炼出作文的六个步骤:观察、想象、体验、选择、组合、表现,并称其为“六要”,犹如画家的“六法”,佛家的“六度”。他认为,以后无论何种文学思潮汹涌而过,学习写作的人仍然要以这“六要”为基本功夫。层次分明,步步深入,多重呼应,环环相扣,是六堂殊为难得的大师写作课,对青少年如何作文及入门者如何写作等都会有所助益。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袁一丹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10月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书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 著 商务印书馆 2021年10月
李劼人一生颇为传奇,写作、经商、从政均有建树,这在同时期的作家中极为少见。他经商的时间长,占据了人生的重要时光,而三者又密不可分,可谓是生路步步紧逼,命运暗中牵引。本书从李劼人早年在《四川群报》当主笔讲起,包括留学法国、筹办纸厂、开“小雅”饭馆、遭遇绑票案,抗战期间工业内迁、“文协”在成都成立分会、乐山遭遇轰炸、嘉乐纸厂谋求发展,以及抗战结束后四川工商业面临的巨大变化,以嘉乐纸厂的兴衰历史为线索,寻找李劼人先生笔下遗失的故事。
《转世的桃花:陈超评传》
霍俊明 著 小众书坊 |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21年10月
陈超是当代诗人、诗歌评论家,2014年10月31日,他以飞翔的方式决绝地离开人世,给中国诗歌界留下难以弥和的伤痛。作为他的学生和朋友,诗歌评论家霍俊明用多年的时间,收集大量翔实的一手资料追忆和评论了陈超及其所处的那个诗歌鼎盛时代。书中所涉国内一线诗人北岛、舒婷、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等近百位,感情充沛,语言生动,理论性强,既是对陈超一生的总结,又是对中国诗歌的反思和指引。
《中国儒学三千年》
马勇 著 孔学堂书局 2021年10月
孔子与儒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文明之根。学者马勇先生虽从事近代史研究,但他学术底子是中国思想史,这部儒学通史积蓄他40年之功,给3000年中国儒学的发展做了鸟瞰式的描述。按照时间顺序,逐一介绍各个时代的儒学大师的主要成就与观点、儒家流派的基本情况、儒学与其他思想流派的交流与互补,勾勒出了3000年中国儒学的枝枝叶叶。
《<史记>与<汉书>:中国文化的晴雨表》
[日]大木康 著 田访 译 三联书店 2021年10月
《史记》与《汉书》。作为“正史”的头两部,性格迥异,却都对后世有着巨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于贵族社会对骈文的爱好,《汉书》获得无与伦比的地位,而从中唐以后,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更加受到青睐。从这个角度讲,《史记》和《汉书》可谓中国文化的晴雨表。
《两宋王朝史》
张邦炜 著 汉唐阳光 |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
以理性平和的格调、浓淡相宜的笔触、丰赡翔实的内容,铺展开两宋320年、18个皇帝波澜起伏之画卷。对太祖太宗创建北宋立定规模,真宗仁宗因循守旧,英宗神宗变旧图新,哲宗绍述熙丰,徽宗钦宗矛盾,高宗偏安东南,孝宗壮志未酬,及南宋后期政治日趋昏暗至亡国等两宋历史诸多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颇为客观、中肯的评价。
《商贸与文明》
张笑宇 著 一頁folio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0月
3000年前,有一批投身挣钱的商业民族认为,交易比打仗好,金钱比暴力好,增长比归零好,因此他们发展出了约束暴力的制度。现代社会的源头,其实在这里。“零增长秩序”与“正增长秩序”是透视世界文明史的一对核心范畴。正增长秩序从最初的几个孤岛开始,在斗争中不断捍卫自己,也曾遭受过倒退与挫折,最终在 17 世纪赢得胜利,并彻底地改造了我们所有人的世界观,真正开启了新时代。
九月
《武则天研究》
孟宪实 著 壹卷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个案研究无疑蕴藏着丰富的政治与文化的解释空间。然而,梳理武则天的研究史我们会发现,对武则天的评价,似乎从来就没有脱离过《新唐书》《资治通鉴》,而这两部书无疑是受到某种政治正确的影响,本书每一章的讨论皆是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女皇的故事,为什么武则天成为了绝唱?唐史专家孟宪实与古今学者展开对话,抽丝剥茧,力图还原最真实的武则天。
《乡里的圣人》
王东杰 著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颜元被认为是中国近世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关键人物。学界之前对他的研究有两个问题:一是对其思想进行“现代化”误读,二是在深度上开掘有限。本书从思想史、生活史相交融的角度,讨论了一个“乡里的圣人”所具有的思想史价值。相对于传统思想史以“新观点”的提出作为衡量尺度的做法,本书试图提出一种将“平庸的思想者”纳入思想史研究中的思路。
《北京的人力车夫》
[美]史谦德 著 袁剑 等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1920年代,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给中国带来了混乱,与这场巨变相关的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城市中。史谦德检视了1920年代的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以及思想、资本、技术的剧烈运动所造成的变化,剖析了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都城。通过考察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揭示出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深刻感受的。
《印度青年狂想曲》
[印度]司妮达·普拉姆 著 于果果 译
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9月
印度目前约有6亿25岁以下的年轻人,约为印度人口比例的一半,然而并不是每个印度青年都能成为软件工程师。他们面对着普拉姆概括的三无问题:未受过教育、待业、没有工作能力,困境就此滋生。本书聚焦雄心勃勃的印度小镇青年,选取了几位有代表性的青年和青年团体为切入点,普拉姆深入这群年轻人的生活,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深度体验及长期跟访,以冷峻和巧思描绘他们的梦想、渴望、焦虑、愤怒、困境、抉择与成就。
《游走在边际》
孙歌 著 商务印书馆 2021年9月
“游走”不仅发生在物理空间,从东北亚到东南亚、西欧甚至北美,而且更多的是在思想和感知能力上穿透思想与知识的边际,探索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作者置身历史中思考,对边际问题进行跨文化交流和讨论,并不断向读者揭示“游走”的收获——置身边际之处,才能不断面向他者而重构自身;努力揭示世界的多样与个体的有限,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者。
《庄子讲义》
陈引驰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9月
陈引驰教授在复旦大学开设的“《庄子》精读”课是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本书即以课程讲义为基础,结合多年来研究成果,可谓是其《庄子》研究的全面体现。从《逍遥游》《秋水篇》《齐物论》《养生主》和《外篇》逐段讲解,选目与次序均精心设计,重在贯串与打通。第七章统讲《庄子》的美学观念,第八章讲《庄子》对后世的影响。全书统合,形成对《庄子》来源、其人其书本身,以及对后世影响的完整阐释。
《丝绸之路大历史》
郭建龙 著 天喜文化 | 天地出版社 2021年9月
自张骞凿空西域开始,历朝历代都有层出不穷的使者、僧侣、商人怀着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从中国出发,或穿越西部高山戈壁,或远渡重洋,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广阔的世界,他们带回来的物质和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世界。丝绸之路由此诞生。这是一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两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国视角下的丝绸之路形成、兴盛、演变和衰弱的宏大历史。在当下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是决定着人类文明走向的未来之路。
《我的生平》
[意]吉罗拉莫·卡尔达诺 著 王宪生 译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卡尔达诺自传,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个对斑疹伤寒做出临床描述的人,死后出版的《论赌博游戏》是部概率论著作,被认为对现代概率论有开创之功,他还发明了许多机械装置,包括万向轴、组合锁,他对流体力学也有贡献。学术研究之外,他一生经历跌宕起伏,书中,他毫不保留的写下自己,或许在这些字句中我们可以窥到这位学者的心路历程。
《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
方继孝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9月
陈梦家前半生充满着激情与浪漫,后半生却写尽屈辱与坎坷。收藏家方继孝通过自己收藏的书札、文献及相关史料,绘制出陈梦家与闻一多、胡适、梅贻琦、容庚、唐兰、夏鼐、王世襄等19位名家的交往图景。展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明式家具收藏家短暂、璀璨却又坎坷的一生。
《四库全书寻踪记》
韦力 著 故宫出版社 2021年9月
韦力的寻踪系列有关于大主题,也有关于个体人物和书籍的,这部《四库全书寻踪记》就是对于这部大书的全方位寻踪。既有对《四库全书》存放处七阁的寻踪,也有对关涉《四库全书》编撰的人物寻访。从不同侧面为我们梳理出一部大书,它自身的命运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阁的命运,也间接呈现出一幅别样的中国藏书文化面貌。
《六神磊磊读金庸》
六神磊磊 著 果麦文化 |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年9月
六神磊磊读金庸是少数一直没有取关的公号,虽然不是每篇都看,但在碰到热点时,就想看看磊磊怎么拿金庸武侠来评点当下。六神磊磊对金庸作品的细致入微解读和剖析,是让人惊佩的,读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这是一个阅读者最了不起的地方,也是六神磊磊只所以能一直保持持续产量,一直可以拿金庸说事的原因。书不在读多少,而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够从中读出多少。
八月
《北纬四十度》
陈福民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8月
“北纬四十度” 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也是一个伟大的纬度,这条地理带与万里长城生死相依成就了彼此,它穿过整个北中国,那是中国壮丽的山河。本书以漫长的华夏历史为经,以北纬四十度地理带为纬,以长城为标志,北纬四十度地理带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族群与生活方式,那些不同的族群相互打量着对方,想象着对方。深情凝视了几千年,终完成了不同文明类型的融合。
《知识生产与传播》
刘龙心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8月
历史如何被重新书写?新的历史知识如何建立?历史学家如何操作不同的社会网络,传播新的历史观念给一般广大群众?因着民族主义、战争动员而逐渐趋于单一化的叙事方式,是不是摧折了历史原本复线多元发展的可能性?本书从知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国家的观念如何制约着近代以来的历史书写,以及标榜着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和制度化的学术机制,又是如何为历史书写的公正品质提供保证,从而使人们相信学院生产的历史知识为真。
《书问京都》
苏枕书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8月
“书问”者,书信也;“书问”者,问书也。2012年至2021年,跨越十载,在作者从游学之地京都寄回故乡的信札里,四时更迭,人事代谢,但不变的是她对书的热爱与对知识的痴迷。此番收录的四十一通信札,见证了作者读书、买书、访书乃至写书始终如一的热忱。四时祭典与三季书市,种莲观鸟并访古读书,记录被现代文明人过滤掉的“无用知识”,关注往昔与今日断续飘渺的联系。
《田野:一位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
张经纬 著 微言传媒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21年8月
从甘南到福建,从大凉山到黑龙江,作者曾与赫哲族大爷一起冰上垂钓,买鱼皮衣;在瑶族村寨遇到神秘的师公;在大凉山西苏角河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新西兰遇到人毛利人赠他美玉……这是青年人类学者张经纬的田野随笔的集合——读起来,有冒险,却不猎奇;经历坎坷,却不鸡汤。“人类学家成长”过程,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从沟通碰壁,到学会同情、同理,并在每一次不尽如人意的“田野”中学会坚强与自立,找到与自己、与世界和解的方式。
《觅圣记》
韦力 著 齐鲁书社 2021年8月
你心中的孔子是什么形象?是标签化的“至圣先师”,还是古板、学究,爱教训人的孔子;是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宋国“大宗”贵族血统的孔子,还是《论语》中那个有脾气,爱较劲,甚至和弟子闹情绪的可爱老头;又或是周游列国如丧家狗的孔子,甚或是影视剧中英俊潇洒,帅气逼人的孔子?韦力先生笔下的孔子,抛开所有一切的预设,从典籍和现世中寻找孔子留下的点滴痕迹,既有曲阜孔子故里的孔庙、孔府、孔林,也有各地纪念先圣的文庙、孔庙、夫子庙、文宣王庙、至圣庙等;既有孔子周游列国时的不同地标,如“子畏于匡”的匡地,也有《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闻《韶》之处等等。韦力先生的《觅圣记》就像一部“活”典籍,把儒学传统落实在实地、实物中,而不是那些难啃的典籍或是呆板的说教。
《公共卫生史》
[美]乔治·罗森 著 黄沛一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8月
从流行病学的古老源头,到职业健康、母婴保健、营养学的兴起,从人口统计的诞生,到第一次国民健康调查、第一套地方卫生行政体系、第一个国际卫生组织的破土,卫生学泰斗、医学社会史先驱乔治?罗森细数公共卫生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展现政治、经济、科学、思想背景下的卫生大历史,讲述一个关于挫折与前进、迷茫与奋战的故事。
《戛纳往事:电影节辞典》
[法]吉尔·雅各布 主编 王雅伦 译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8月
这是一本关于戛纳电影节的大百科。全书以词条形式编排,收入了作者参与、执掌戛纳电影节数十年的经历和趣闻。包括著名导演、经典电影、明星以及电影节运作的台前幕后。雅各布主席掌管戛纳电影节四十余年,将其从一个欧洲的区域性电影节逐渐打造成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顶级电影盛会,成就了无数经典电影和著名导演。
《商旅安否:清代重庆的商业制度》
周琳 著 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8月
清代的重庆是长江上游日益崛起的商业城市,也是一个重建之中的移民城市。在这样的城市中,商业会以怎样的方式运行?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行业的人们又会通过怎样的互动来塑造一个独特的商业秩序?本书以清代《巴县档案》的商业诉讼案卷为主要素材,回答这两个问题。书中勾勒出清代重庆商业制度的三个演进阶段,并提炼出清代重庆市场中“以差(厘)驭商”的运行逻辑,即地方官府和商人都参与其中,而政治权力才是清代重庆商业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伦敦日记》
[苏联]伊万·迈斯基 著 全克林 译
新民说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8月
苏联驻英大使伊万·迈斯基于1932—1943年间在伦敦写下一批珍贵日记,记述苏联在英的外交活动,见证了众多二战重大历史事件,讲述了迈斯基与丘吉尔、劳合·乔治、韦伯夫妇等多位英国政要的交往,更以生动笔法,带人们重临议事厅的演讲现场、海军部深夜密谈的房间、空袭阴云下的伦敦街道……
七月
《草原帝国:拓跋魏王朝之兴衰》
陈正祥 著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7月
拓跋魏也就是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是北朝第一个王朝,王朝386年建立,534年灭亡,持续了148年,主要势力范围为中国北方游牧地区,可谓名符其实的草原帝国。历史地理学家陈正祥讲述了拓跋魏王朝几百年间的兴衰沉浮,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水热、地势条件对北魏迁移、扩张、迁都之影响,使这一段历史展现出了更丰富的面向。
《祥瑞:王莽和他的时代》
张向荣 著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7月
生于西汉末年的王莽,幼年丧父,并没有得到作为外戚家族成员的优待。他从一介儒生,以其周全的为人处世之道,一跃成为家族寄予厚望的后起之秀。他借助“祥瑞”之说,重返朝堂;又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步步高升,最终合法建立了新朝。那他又是如何在短短的十五年里,就从“天下归心”的“哲人王”成为了一个“天人共弃”的篡汉者?
《阿富汗访古行记》
刘拓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
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书中除了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也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的扎实积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生动的叙述中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
《汉兴:从吕后到汉文帝》
李开元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7月
李开元“历史叙事三部曲”的后一部,关注从刘邦建国到汉文帝时期的历史。重点讲述汉帝国建立后的政治进程,围绕皇族、外戚与汉初军功受益集团的矛盾,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的重新解读,引人入胜地评述高祖、吕后(及惠帝)、文帝三朝的朝野大事。延续了《秦崩》《楚亡》的叙事风格,将读者带入历史的现场,亦注重将自己的研究融入通俗写作之中。
《六朝文明》
[美] 丁爱博 著 李梅田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7月
六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的时代,政权割据、战争频发、人口迁徙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正是在这个所谓的“黑暗时期”,中国的艺术、技术、思想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创新和发展。得益于民族融合与南北差异,这一时期的服饰风格、饮食习惯、墓葬雕塑、音乐舞蹈等无不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差异。美国资深汉学家丁爱博以考古出土实物为基础,对照传世文献,既宏观阐述了六朝的政治与社会,又细致描绘了六朝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一幅全景式的六朝图卷。
《浪漫地理学》
[美]段义孚 著 陆小璇 译 译林出版社 2021年7月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 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沙漠和极地冰原,检验着自己身体和精神的忍耐力……
《金钱的社会意义》
[美] 维维安娜·泽利泽 著 姚泽麟 等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
钱就是钱——大多数普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确实,在一般观念中,金钱是一项没有感情的工具,它将社会关系简化为冷漠疏离的金钱关系。著名的社会科学家泽利泽质疑这种假设,她在本书中说明了人们如何自创货币的形式,以及人们如何透过使市场理论家困惑的方法,设定金钱的用途,将各种金钱形式与亲友关系网路融合,并终极改变了人们花钱与存钱的过程。
《爪牙:清代县衙的书吏与差役》
[美]白德瑞 著 大学问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
这本书接着讲清代贱民阶层中的书吏与差役,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爪牙们所扮演的角色是我们了解清代等级制度特别重要的部分。这种倒置关系是清代等级制度的反常现象,贱民等级假借国家权力,上下其手,穷凶极恶,反而成为凡人阶级老百姓的严重灾难。在清代现实社会中,何谓“良贱之别”?良民与贱民,谁遭受的压迫更强烈?谁在国家机器面前更无力?
《书店四季:书店日记2》
[英] 肖恩·白塞尔 著 顾真 译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年7月
肖恩的《书店日记》续篇。新的一年,小镇和“书店”也在经历改变。女友安娜离开了,无视老板的人气店员、“女王”妮基在年底离职,肖恩说那就像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但故事仍在继续,肖恩依旧出入陌生人的客厅和书房,见证书与人的相聚与分离,新来的意大利姑娘伊曼纽埃拉渐渐融入了小镇的生活,更多书店和文艺群落在周边出现。四季轮替,时光流转,“书店”也愈加坚固地扎根在苏格兰的乡土生活之中。
六月
《诗经通释》
李辰冬 著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6月
《诗经》作者是谁?历来争论不休。李辰冬力主《诗经》是尹吉甫一人之作。并跳出风、雅、颂的既定框架,以尹吉甫一生经历重新安排诗篇次第。结论惊世骇俗。作者将《诗经》看作一个有机整体,立足《诗经》本身寻求内部规律,归纳出数条研究法则。然后运用这些法则,对每一篇诗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广泛利用文献追究诗中出现的地名、时间、人名、事件、名物、制度、风俗,并观察彼此之间的联系,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发现。最后,种种发现连缀成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不仅包含着一部周宣王复兴史与周幽王亡国史,同时也是尹吉甫的自传。
《王安石:立于浊流之人》
[日]三浦国雄 著 李若愚 张博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6月
纵观王安石六十六年的人生,几乎是在非难与指责中渡过的,他的天性与现实格格不入,他心中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永远无法调和。他主持的新法就是从“不调和”中孕育出来的,他诗作中的落寞寂寥也与“不调和”不无关系。这是王安石一生命运的悲剧,也是他的魅力所在。
《地中海的画像》
[英]厄恩利·布拉德福德 著 杨春景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6月
地中海连接欧、亚、非三大洲,自古以来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数千年来,人类在地中海的海面上航行、开展贸易、发动战争,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岛屿上建立了城市、殖民地和帝国。厄恩利·布拉德福德花了近30年,走访了地中海地区的几乎每一个角落,他发现这片海洋不仅在地理上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而且具有统一连贯的历史,这是一本完整论述整个地中海历史的专著。
《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
郭宝昌 陶庆梅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6月
京剧究竟好在哪儿?京剧到底是国粹还是国渣?……本书试图回答的就是这些看似简单、却始终未能获得清晰答案的问题,在通俗生动地阐释了京剧是一场“了不起的游戏”的背后,提供的是我们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重新认识的新路径。著名导演郭宝昌一生挚爱京剧,对京剧舞台、源流、掌故都深有研究,是著名票友。经过多年的沉淀,他和学者陶庆梅终写成了这部以全新视角透视京剧本质的著作。既有开创性阐释京剧美学本质的理论高度,又具有通俗好看传播传统文化之美的普及特性。
《教化:古希腊文化的理想》
[德] 韦尔纳·耶格尔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
耶格尔名著《教化》三卷本,第一卷为“古风时代的希腊”和“雅典精神”两部分,以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作品、希腊肃剧与谐剧、智术师的论著、修昔底德的史著等作为文献基础;第二卷从古希腊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出发,详细分析了柏拉图对话录,尤其以近半的篇幅对柏拉图的《王制》(亦译《理想国》)进行了深入的阐释;第三卷在更为广阔的希腊文化背景中,将柏拉图《法义》所体现的政治教化与神圣观念作为参照,对古希腊医学、修辞学、泛希腊城邦的政治文化、激进民主政治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
《往事分明在,琴笛高楼》
严晓星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6月
抗战之初,中国文化界的精英云集昆明,古琴大家查阜西与比自己小十八岁的才女张充和相识,从此以“四哥”“四姐”相称,互授古琴与昆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本书通过大量诗文、日记及口述、未刊手稿等资料,围绕宋琴“寒泉”与张充和写给查阜西的三首《八声甘州》,细致梳理张充和与查阜西的交往,生动展现了二人之间的真挚情谊,曲折动人。本书附册张充和抄录的《长生殿弹词》。
《陈梦家先生编年事辑》
子仪 著 中华书局 2021年6月
陈梦家集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为一身,本书详尽地搜集与陈梦家先生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条缕其生平事迹,不仅真切描绘出一代学术巨匠的人生轨迹,同时还揭示了陈梦家与闻一多、徐志摩、胡适、顾颉刚、林徽因、梁思成、夏鼐等名人的交往脉络,是一部完整的个人史,也是一部缩小的时代史。
《丹下健三:构想战后日本》
[日]丰川斋赫 著 读库 | 新星出版社 2021年6月
丹下健三被称为“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他的建筑作品改写了日本乃至世界的都市实践。自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日本混乱至极的战后复兴,到六十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七十年代因石油危机而陷入低迷,直至八十年代,因民间释放活力而酿成了泡沫经济,及至泡沫崩溃…在这种戏剧性的推进中,丹下与丹下学派如何直面民主主义、国家与文化传统,又是如何实现现代建筑的更新与升级?尘封的历史竟如此鲜活地浮出水面。
五月
《唐代交通图考》
严耕望 著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5月
严耕望史学代表作。考订唐代的交通地理沿革,以区域分卷,按京都关内区、河陇碛西区、秦岭仇池区、山剑滇黔区、河东河北区、河南淮南区分为6卷,以路线为篇,如长安洛阳驿道、长安太原驿道等路线,考论沿途所经州府军镇、馆驿津梁、山川形势、道里远近,并及古迹诗篇,引证史料繁富,考订详核。全套附带一盒地图,不能再实用了。
《晚清官场镜像:杜凤治日记研究》
邱捷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5月
晚清同治、光绪之际,浙江举人杜凤治在广东做州县官十几年,留下数百万字的日记。这本书中众多鲜活材料刷新了人们以往对晚清“基层治理”的认知。由于日记的私密史料性质,对其耙梳可见晚清地方政治的实在肌理,而非写在典章制度里的“纸上政治”。书中对官场各色人物均有描摹;亦写出地方官的种种公务——如在“刑侦”技术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审命案,在不知纳皇粮为天经地义之事的地方收皇粮,协同地方士绅士完成有限的“城市公共服务”等;对广东的民生礼俗、岁时节令也有勾勒。对研究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的学者,对于对近现代历史感兴趣的知识大众,本书都有阅读价值。
《乡下人:沈从文与近代中国》
孙德鹏 著 大学问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5月
沈从文的前后半生总被拆开来写,这是另一个版本的“沈从文的前半生”,关注1947年前的沈从文。作者从沈从文自称“乡下人”的人生经验,结合法史哲等多学科思想、小说文本对其经历与情感展开的推演想象,使得小说人物与传主形象交相辉映,实现了文学对历史的叙事性补充。并通过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对照,让人置身于进步与落后的对峙语境,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
《物画影:穿衣镜全球小史》
巫鸿 著 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
以穿衣镜为线索,运用丰富的艺术史材料,跨越欧、亚、美三洲,将品质品、绘画和影像在优选物质和文化流通的语境中串联起来。既研究穿衣镜的产生和演变,通过18世纪中国宫廷史料记载和文学、绘画、建筑中对镜屏的表现,提出大胆设想,也聚焦于19世纪发生的一个波及面更为广大的优选现象,即当摄影术在19世纪上叶被发明之后,穿衣镜在摄影中的运用以及对优选化的图像流布所带来的影响。
《美编派》
周晨 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21年5月
书籍设计作为图书出版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往往被认为是为书籍服务的,是附属的功能,但这项艺术自有其历史和意义。周晨老师在其多年设计思想下,有着非常多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这些理念有共识,也有个性,在这本书里,借由很多书籍设计案例,为我们讲述了书籍设计在书籍或阅读世界中的意义和价值。
《从<共同纲领>到“八二宪法”》
翟志勇 著 一頁folio | 九州出版社 2021年5月
本书的核心问题意识是,现代中国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宪法,以及宪法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新中国宪法史一路磕磕绊绊,终于在以“八二宪法”为开端的改革宪法阶段稳固下来,“八二宪法”是否仍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时代的大变革?中国宪制的发展必然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看似截然的断裂,实则有内在的关联;未来中国的宪制更不可能抛弃与这笔“遗产”的历史联系,甚至可以说,只能从这笔“遗产”中生发出来。
《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
刘晓蕾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5月
《金瓶梅》属于成年人:它的世界经不起打量,处处都是破绽,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黑暗的江湖。书里的人,个个欲望丰沛,携带着丰富的秘密和深渊,一言难尽。如果我们诚实一点,谦卑一点,是能从他们身上辨认出自己的。刘晓蕾带领读者走进《金瓶梅》的世界,对这部经典名著进行文学的、有生命感的解读,领略人性的复杂和幽微。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 著 单向空间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这些年,徒步人文寻访越来越受写作者青睐,作家杨潇曾和我有过同事之谊,很欣赏他的文笔。他说,人过了三四五六岁,就像微波炉那一声“叮”,突然对历史感兴趣了。2018年,他踏上寻访西南联大之路,重走1938年长沙临时大学师生跨越三省,最后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次独特的公路徒步旅行,路上所见所闻渐渐重叠、交织,乃至对话、共振,一个层累的、被忽视的“中国”缓缓浮现。
《数星星的夜》
尹东柱 著 全勇先 全明兰 译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5月
这是一个被“掩埋”的朝鲜族诗歌天才,一份被忽视的“特殊文学遗产”。他只活到28岁,数十年来,每一首诗都在敲打人心。他生于中国,死于日本。他远离故土,失了姓氏,却以笔为戈,在28年的短暂生命中,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写作,以最单纯的文字,为最残酷的时代证言。收录了朝鲜族诗人尹东柱的91首诗歌和4篇散文,道出了在日治的黑暗年代,他对故土、人民的热爱,对独立、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到马丘比丘右转》
[美]马克·亚当斯 著 范文豪 译 商务印书馆 2021年5月
1911年,年轻的耶鲁大学教授海勒姆·宾厄姆进入秘鲁的安第斯山区,“发现”了马丘比丘。将近一个世纪之后,新闻报道将这位英雄探险家视为贩运文物的罪犯和欺世盗名的窃贼。马克·亚当斯是探险旅行杂志的编辑,他决定调查事情的真相,重走宾厄姆的艰险考察之路。他不仅熟读宾厄姆的名著《印加的失落之城》,而且参考了宾厄姆深藏在耶鲁大学图书馆的全部笔记和档案材料。从古代印加首都库斯科出发,在一位澳大利亚籍户外生存专家和几位说盖丘亚语、嚼古柯叶的骡夫的陪伴下,亚当斯带领我们进入秘鲁险恶而具有历史感的丛林当中。
四月
《博斯:人类之恶》
[法]纪尧姆·卡塞格兰 著 未读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1年4月
博斯是活跃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他有着与同时代艺术家迥异的创作风格,他以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一系列诡异奇幻的形象,影响了后世的诸多艺术家,甚至被奉为超现实主义的鼻祖。本书回溯了博斯生平并重点解读了其五件代表性作品,对于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作品中各个元素的象征意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揭示出博斯作品绚烂、丰富表象之下的深刻内涵。博斯带给世人的,不仅是奇幻与诡谲,更是对人类本质的反思与批判。
《纳粹集中营》
[德]尼古拉斯·瓦克斯曼 著 柴茁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4月
有关第三帝国的研究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深入,但迄今为止,集中营系统的整体历史仍是一片空白。基于多年的调查研究,尼古劳斯·瓦克斯曼不仅融入了学者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还呈现了对集中营功能和组织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审视集中营内的生与死,瓦克斯曼将纳粹政权及其集中营系统*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王公之泪》
[英]斐迪南·芒特 著 陆大鹏 刘晓晖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4月
1805—1905年,苏格兰克拉托的洛家族中有许多成员奔赴印度为大英帝国的殖民事业效力。在这一百年里,他们经历了诸多戏剧性的重大历史事件,也体验了远离故土的种种磨难。他们见证了英国殖民史中*惊人的暴行,一些人甚至身处其中,被对手残酷对待,同时又以暴制暴。斐迪南·芒特不仅发掘了自己祖母家族的过去,也生动呈现了很多英国人想要忘记的大英帝国在印度的血腥历史。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茅海建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4月
茅海建戊戌变法研究第五部收官之作。全书分上下两编加附编。上编集中讨论戊戌变法期间康、梁的政治思想与政策设计。下编分别围绕梁启超的民主思想、康有为与进化论、“大同三世说”以及康、梁的思想底色:中学或西学等侧面展开。茅海建教授将康有为、梁启超的全部思想史料进行排比对照“兜底翻”,以考察变法的主要倡导人——康有为、梁启超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目标,进而追问戊戌变法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
[美]伊沛霞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年4月
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篇墓志铭,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
《九王夺嫡》
郑小悠 橘玄雅 夏天 著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
帝制时代,皇位继承问题往往困扰着最高统治者,即使康熙这位英明睿智的君主,也被弄得焦头烂额:老皇帝始终不放权,皇太子跃跃欲试;老皇帝疑惧被夺权,皇太子担忧地位不稳,不安全感笼罩在各自心头。其他皇子们也虎视眈眈、蠢蠢欲动,甚至拉帮结派。明争与暗斗纷起,阳谋与阴谋交杂……康熙年间的储位之争,是强烈牵动朝局的重大事件。
《长安未远:唐代京畿的乡村社会》
徐畅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4月
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首都,东亚的政治中心,物质文明闪烁、外来文化交融;由于资料的缘故,学界对其研究远不及西陲边城敦煌、吐鲁番。近年来随着城市考古的进展,石刻墓志的刊布,唐人诗文中都市信息的再发现,长安城市社会的研究迎来了新契机,有“长安学”的诞生。就长安而言,城市与郊乡共同承担了帝国核心区的角色,作者将都城与周边乡村作为整体的“大长安”,从区域史的视角,展现既是唐帝国中枢所在,又具有地方立场的京畿区域(尤其是乡村区域)内,国家与社会力量的互动、融合及矛盾、冲突,各阶层民众生产生活、安守流动、思想信仰之全景。
《骗子来到南方》
阿乙 著 译林出版社 2021年4月
阿乙最新中短篇小说集,包含有短章、短篇、中篇、寓言、故事新编五种形式。在本书中,阿乙以简净的文字和奇妙的想象,讲述一个个荒诞而又真实的故事:骗子在骗走整座城市的财产之后,依旧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受骗者中间;老人因邻居女婿送肉愤而出走,最后却成为邻居女婿手里的那团肉……阿乙继续在他的文学之路上开拓和创新,发现更多文学所能抵达的角落。
《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
[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 著 王俊 等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
从西方哲学的发源地美丽的小亚细亚海岸,一直到中世纪后期的修道院和书斋、教堂和大学,一代代著名哲学家轮番登上历史舞台,对世界、对自我、对生活进行着探寻与思考。《认识世界:古代与中世纪哲学》,德国当红哲学家普莱希特,专门为大众读者所写的哲学史第一卷,如连载小说一般,将一位位哲学家带到我们眼前,将他们的哲学思考融入故事之中,在轻松的阅读中,帮助我们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
《我,里维耶》
[法]米歇尔 ·福柯 著 王辉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4月
1835年,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村庄里,一位20岁的青年皮埃尔·里维耶冷酷地杀害了他的母亲、18岁的妹妹和7岁的弟弟。然后,在狱中,他写了一本回忆录,为整个可怕的故事辩护。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研究19世纪精神病学与刑事司法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了这个案件。他收集案件的相关文件,包括医学和法律证词、警方记录和里维耶的回忆录,编辑出版并在书中做了精彩阐述。福柯对该案的重构,是一次对疯狂、正义和犯罪观点来源的精彩探索。
《克拉拉与太阳》
[英]石黑一雄 著 宋佥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年4月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英格兰名人传》
[英]托马斯·富勒 著 王宪生译
启真馆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是托马斯·富勒的名作之一,该书由一篇篇各自独立的小篇幅传记组成,讲述了英格兰诸郡的军人、海员、音乐家与作家等名人的故事。在每章开头,作者还饶有兴致的讲述了此郡的自然环境、民俗历史等。《不列颠百科全书》称赞本书是“英国第一部全国性人物传记词典的写作尝试”。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著 祁沁雯 译 新星出版社 2021年4月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唯一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点一点地把碎裂的瓷片拼接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天下英雄谁敌手》
刘勃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4月
三国还未归晋,曹刘已成传说。故事流传千年,方有《三国演义》。解读三国的常见套路,是用史料纠错演义;本书反其道而行之,探究史实如何被大众审美和文人趣味塑造成型——犹如看见两位美女,是如何一步步化妆乃至整容的——这无疑是极有趣的。刘勃解读四大名著,这是第二本,第一本是《小话西游》。
三月
《清代社会的贱民等级》
经君健 著 壹卷 |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年3月
贱民是清代社会最低下的庞大群体,没有法律地位,甚至没有独立人格。他们的社会地位要比普通老百姓还要卑下。“贱民”这个概念被正式法律化,则源自《大清律例》,从清代开始,贱民正式被列入等级序列中。虽然贱民阶级似乎低于老百姓凡人阶级,但贱民阶级却是国家机器和老百姓接触最直接的部分。老百姓感受到等级压迫首先来自这些比自己等级更低的阶层。贱民们打着长官和衙门的旗号,行驶着爪牙行为。
《玉山丹池:中国传统游记文学》
[美]何瞻 著 冯乃希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3月
上迄魏晋南北朝下至晚明,中国古代游记文学数量众多,写作风格多样,其写作目的又因时代、个人视角变化而差异巨大。深入挖掘游记文学的文学史、文化史意义,既是一个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又是一个方法论与文学史观上的挑战。本书通过对众多经典游记作家及其作品的细腻文本解读,结合各时代社会文化风潮的变迁,勾勒了游记文学的体裁演变,结合真实自然环境的空间特征,还原游记作者的行旅过程和观览体验。
《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
徐贲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是一种怀疑和论证、辨析和评估、探索和综合的能力,也是这一能力的实践行为。这样的“批判”既是认知的,也是伦理的,既是审慎的知识验证,也是实践理性的判断。批判性思维的根本作用在于帮助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大事小事都能尽量辨别真相,然后做出对错、是非或正邪的判断,从而增强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和理性参与力量。基本的批判性思维是不轻信和不自欺。
《受命》
止庵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3月
一口气读完止庵兄新作,很惊喜的阅读体验。用《史记》伍子胥的故事,带出主人公复仇之路,实为巧妙。书中,两个文学青年在八十年代北京城里漫游,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文化生活构成,不单单是怀旧,而是真实的生活。止庵兄为写这本书,做了很多对八十年北京人文、自然、地理的爬梳,也可谓是一种笔记式的书写,内化在小说情节中,又看不出笔记的痕迹。
《天女临凡》
[美] 马克梦 著 辛兆坤 译 后浪丨九州出版社 2021年3月
宫廷生活一直是公众的兴趣点,但充斥着大量的戏说和野史。本书充分利用古籍官修史书和时人笔记小说,兼及当代国内外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梳理了宋朝至清朝历代后妃的典型经历与事迹,围绕一夫多妻制度下的后宫关系和女性统治两个焦点,考察不同朝代选拔宫廷女性时的不同倾向、她们的生育与受宠情况、她们的品阶与晋封、她们与奴婢的关系、她们与娘家的关系等主题,探讨了宫廷后妃的生活和她们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
《文学如何教育》
陈平原 著 东方出版社 2021年3月
文学作为“专业”的魅力正日渐消退,而作为“修养”的重要性却迅速提升。当今很多人缺乏独立阅读、深入思考、自由表达的能力与兴趣,而文学教育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一环。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多年来始终关注着文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快餐时代,文学应当何去何从?当下中国以知识积累为主轴的文学教育走入了哪些误区?学文学究竟有什么用?我们应该怎样学语文,怎样读书?就文学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本书完整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为“文学教育”确立了宗旨、功能及发展方向。
《2000年以来的西方》
刘擎 著 一頁folio |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21年3月
刘擎教授自2003年到2019年撰写的西方知识界年度回顾,是我了解西方知识谱系的重要窗口,这些年一直跟读。本书为这个回顾系列的结集,围绕重要的思想争端、事件和书籍,从政治发展趋势、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等方面,呈现西方世界在20世纪前二十年的思想图景。这本书从总体上评估全球秩序的困境与未来、西方社会的现状和主流趋势,探讨世界主义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系。
《中书令司马迁》
尚思伽 著 三联书店 2021年3月
剧本《中书令司马迁》是尚晓岚(尚思伽)遗作。我们历来对司马迁都以太史公称之,很少有人关注其作为太史令的身份。而太史令乃司马迁遭受腐刑入宫做太监后,汉武帝授予他的官职。尽管中书令位高权重,是离皇帝最近的近臣,同时也是可以被皇帝当做奴仆的侍从,一个地位低贱的差事。这样的设定的司马迁,就不单单是书写伟大著作《史记》的史家司马迁,作为宦官的司马迁,他又是如何在汉武帝身边过着无底深渊般的生活,以及他如何克服这样的屈辱,必须要完成《史记》的坚强信念。
《面孔》
东君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3月
收入的四篇小说均有笔记小说的特点,叙事志人,只寥寥几笔,却风神能见。面呈异相的人、行为怪诞的人、分不清梦境与现实的人、默默无闻的诗人……他们注定湮没于历史,游走在烟火人间,与面具共生,与影子缠斗。如同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东君以古雅的汉语白描俗世众生相,在看似不经意的闲话漫谈间,那些无名之辈的面孔便如幽灵般一一浮现。
二月
《钦天监》
西西 著 活字文化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2月
小说描述了一个东西文化交锋的时代、人们思维发生大转折的时代,通过东方占星术、周易、史学与西方天文学、几何、数学、地理学等思维方式的交流与碰撞而呈现,充满智性的趣味。历史文献巧妙的穿插,史料、圣旨与奏折、明清笔记、传教士的日记和回忆录、文学家作品片断、历史公案等资料,为小说创造了多维空间。作者以近乎天真的语气探问世事、追究历史真相,叙述从容克制,于朴素中闪现智慧的光芒。
《瓦猫》
葛亮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2月
瓦猫,是庇佑匠人的神兽,看得见莽莽过去,亦守望着无尽未来。这是一本有关手艺人的小说,然而又不全是。他们经手而成的物件,是曾在这世界过往的zui好宣示。他们的命运,交织与成全于历史;他们的尊严、执着与信仰,如棱镜,折射这世上大多数的我们;他们是这时代的理想主义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遇良工,宁存故物”,一鳞一焰,皆自匠传。
《另一种士人》
[日]饭山知保 著邹笛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2月
考察宋金元三朝政权的更迭以及北方少数民族接受儒学的速度都导致了华北士人群体的仕途变得格外坎坷。在多种异质文化相碰撞时,一直抱有优越感的汉族知识分子必须要在新的形式下调整心态,重整目标,融入社会。与此同时,为了稳固统治,笼络知识分子以维持政权,异族统治者也面临着一项将儒士招为己用的艰巨任务。本书研究这个时段华北的科举情况,即在南方士人层作为南方社会领导层的地方形成的同时,北方则形成了其独有的“另一种士人层”。
一月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周思成 著 汉唐阳光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12世纪,发祥于东北一隅的女真族迅速崛起,建立大金王朝,一度跃居东亚霸主地位。这个政权在极短时间内灭亡辽国,令西夏和高丽俯首称臣,使北宋蒙受“靖康之耻”。然而自1211年蒙古军队南下侵袭开始,二十多年间,金国接连丧师失地,抵抗运动中心被迫从中都先后迁到汴京、蔡州,最终在蒙古和南宋军队的夹攻中覆亡。本书以蒙金战争期间几场重要的“围城战”为主线,呈现了金王朝从组织抵御、负隅顽抗到君死国亡的全过程。
《伊春》
赵松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年1月
赵松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的十篇小说有“故事性”,但它们并非“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真有故事的人往往是话少的。赵松要做的,是如何在沉默中让“故事性”成为水中的游鱼,变动不居、时隐时现。在他眼中,真正的发现,总会让人沉默,而理解沉默,才是理解小说的开始。他们在力图存在和被动虚化之间尽力要抓住点什么,而他们那种挣扎的能量、相关的痛苦、想象与妄念,则会交织在一起,不断生成诡异而又致幻的和声。
《法度与人心》
赵冬梅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1月
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作精读三部分构成。作者一改制度叙事的严肃刻板印象,以轻松明快的方式来思考制度变迁,理解历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别从国家故事、群体故事、个体故事讲述制度在与不同层面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关系。以开放的历史话题、充满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对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答了“历史并不一直向前”这一隐蔽逻辑。
《古史六案》
李洁非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中国有悠久的“良史”传统,有成熟的修史制度,中国史学可谓发达和厚重;即使这样,历史在中国也不能完全避免含混和疑难。一些貌似耳熟能详的“已知”历史,有的疑点丛丛,有的聚讼不休,有的根本是悬案。本书涉及的六案分别是:焚书坑儒与挟书律,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失踪、下西洋、王安石变法、盐铁会议、《老子》作者及书。李洁非从文献角度还原其复杂性,并做出了新的发现。
《梁庄十年》
梁鸿 著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月
2010年,《中国在梁庄》首次出版,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急速变化的时代下的中国村庄的变迁。十年之后,作者梁鸿再次回到故乡,重访当年的书中记述的人和事。十年当中,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又似乎全无变化: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里,一些在外漂泊的人重返此地,村庄的面貌、河流和土地都与从前不同。而人事变幻之中,梁庄和梁庄人所透露出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减当年。此次回归,梁鸿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家乡,以细腻的描写和敏锐的洞察,将梁庄的人们再次带回我们的视野,并借由对他们生活的追溯,描摹出一个普通村庄绵长而有力的生命线。
《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作家梁晓声新作,以他擅长的现实主义笔法,通过两个年轻人的奋斗故事,讲述人与命的深度纠葛,呈现不幸和幸福的多维辩证,思考人何以为家,何以为人。普通人的命运轨迹折射着大时代的变迁,记录着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也预示着我们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慎余堂》
李静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李静睿的历史小说。讲述小皇帝退位之时,四川孜城盐商余立心掌管慎余堂已有十年。余立心只想于乱世之中保全祖业,革命也好,保皇也罢,他唯求置身事外。世事渐乱,余立心的总角之交、孜城袍哥陈俊山在军阀混战中突遭暗杀,余立心决定北上京城,以寻靠山,却不知自己将逐步陷入革命之后的政局泥潭。
《花甲录》
内山完造 著 理想国 | 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战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战略要津的内山书店,吸引了中日两国各界视线,其影响力远远溢出文化圈。书店“往来无白丁”,陈望道、欧阳予倩、田汉、郁达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萧军、萧红……其中,最著名的书客当属鲁迅——他把书店当成自家客厅和便利店,连寓所的房租、水电费都由内山书店代缴。无疑,内山完造和他的书店,为严峻时代中日关系最坚实的桥梁。这部内山完造的个人史,折射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战”结束的日本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
《民族国家间的和平与战争》
[法]雷蒙·阿隆 著 王甦 周玉婷 译
甲骨文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年1月
雷蒙·阿隆政治思想名著。从承认国家间的部分自然状态开始,详尽论述了国际关系的一系列分析工具。在搭建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后,阿隆转向社会学和历史的分析。详尽诠释了自20世纪初至1960年代早期的历史,提供了这一时期的权威性调查,深入体察了技术革命和外交全球化。阿隆探索了有关治国方略的两个持久问题,阐明了一个不同于马基雅维利“幽暗”观点的,也不同于理想主义者充满乐观情绪的规范的国际关系理论。
《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
[美] 罗伯特·达恩顿 著 高毅 高煜 译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故事围绕一位来自瑞士的图书销售代表展开。1778年夏日的一天,29岁的让-弗朗索瓦·法瓦尔热开启了环绕大半个法国的公务旅行。他受雇于纳沙泰尔出版社,任务是拜访沿途书店,推销书籍、查收账目、安排货运、调查市场。在历时五个多月的行程中,他翻越汝拉山脉,沿罗讷河直抵地中海,横穿法国中部地区,途径里昂、马赛、图卢兹等重要城镇。法瓦尔热详细记录了沿途经历。这份珍贵的旅行日志无异于一场18世纪法国外省出版市场及图书贸易的导览。
-END-
出版机构或作者来信来稿请发greencha@qq.com
ID:greenteabooklist
绿茶书情|阅读需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