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13:21
又到了年末编辑部书单的发布日。这一传统从2016年至今,今年迎来了第六份编辑部私人书单。
我们做这份书单的初衷,既是对自己一年的阅读行为进行一次梳理和总结,也希望给年末诸多书单推荐和书奖评选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份书单当然不够全面也很具个人特色,一定对部分好书有所遗漏,可能对一些寂寂无名的作品关注不足。但是,书单上的每一本书,在编辑部之内都至少有一个人把它从头到尾读完,也愿意认真写下一段还算真诚的推荐语。阅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希望它也走进了你的生活。
今年的界面文化编辑部书单有一些变化,我们首度推出“温故书单”,即一份旧书推荐。虽然对文化记者来说,很多时候工作里不断接触的、阅读的都是新书,但我们知道重读和温故同样重要。所以,今年编辑部每个人依然推荐了10本书,其中包括1-3本非今年出版的新书。除了这些书本身,我们也希望与大家分享重拾它们的契机,以及这些书对于当下而言为何重要。最早的一本出版日期可追溯到25年前,这或许也是书籍和阅读力量的另一种体现。
今年我们新开了一个叫作“编辑部聊天室”的新栏目,每个周日会选择一个话题和大家一起展开聊聊,有当下流行的文化事件,有我们稿件中涉及但没完全延展开的观点,还有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在思考讨论的现象,如果你刚好对其中一些话题感兴趣,也很欢迎来和我们互动。另外,“重返九十年代”系列我们也在缓慢推进中,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操作过的最难的系列,每一篇长稿都要花费许多心力,请原谅它的出稿速度,但这个系列里每一篇稿件的质量应该都还不错。
2021年我们依然保持着一个小而美的团队,每个人都努力把自己的兴趣与平台需求结合得更好,也努力探讨多元有价值的话题。如果这些过往稿件有给过你一些启发的话,我们的工作也就多了些许意义。
编辑部书单是2021年界面文化年终盘点系列的第一篇,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从逝者、劳动者、环境、文学出版等角度和领域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希望你们能喜欢。
毕竟,阅读时,我们在一起。
重点推荐
(排名不分先后)
- 1 -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
作者:[日] 清水洁
译者:王华懋
版本: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2
大学生猪野诗织很早就因和前男友分手后长期遭人跟踪骚扰,而向埼玉县警上尾署求助,虽然极力表达了自己可能被杀害的恐惧,警察却只是训斥了她,将之当作一般的情侣吵架。随后,她在埼玉县JR桶川站遭人持刀刺死。时任《Focus》周刊的社会记者的清水洁发现案件中有太多古怪不合理之处,于是一路追踪,寻找凶手。在这个过程中他意识到,日本警方和记者俱乐部的结构是一样的——俱乐部认为案子怎么样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警方发表了什么内容;警方却认为,只要逮捕到“凶手”就好了。通过对真相的不断追问,清水洁不仅追查到了曾经扬言杀人却被警方选择性无视的重大嫌疑人,还揭发了埼玉县警的丑闻,使得多名警界人士被处分。他的报道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推动了日本《跟踪骚扰行为规范法》的出台。
书里讲述了清水洁进行追踪调查的很多细节,例如曾经为了寻找被嫌犯搭讪过的女生,在车站问了约三百个女孩子,结果真的找到了。这些过程令人备受鼓舞,在一些时刻也激励了我。此外,清水洁接受我采访时有两段话令人难忘。一段话是,记者和媒体的职责是放大微弱的声音,“照本宣科地报道当权者想说的话,那就不是一位记者,而是形同于信鸽或电话线”。他也说,在日本许多人在网络世界中寻找令他们舒适自在的天地,必要的是“心情舒畅”而非“真相”,例如很多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的回避态度。作为记者,“我们只要罗列事实,将无法反驳的内容坚定地传达给对方。这就是真相的力量”。受教了。(推荐人 潘文捷)
- 2 -
《美国不平等的起源》
作者:[美]伊莎贝尔·威尔克森
译者:姚向辉 顾冰珂
版本: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1
在本书中,作者伊莎贝尔·威尔克森指出了美国种族主义与印度种姓制度的同构性,并将视野延展至广泛意义上的社会不公。她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平等归根结底是一个名叫“种姓”的社会建构:它假设一个群体因为某种天生条件而比被定为更低等的其他群体更聪明、更有能力、更有资格,并据此分配谁更拥有权力、资源、尊重和权威。这是一套被安装在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的程序,它可以是肤色/种族,也可以是性别,还表现为财富阶层、宗教信仰。
和之前我读过的其他自由派知识分子分析党派政治的作品相比,《美国不平等的起源》看似将问题根源归咎于一个已经被讨论烂了的问题——种族歧视——但作者的阐释很有说服力。比如威尔克森在分析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指出,要理解为何白人工人阶级会违背自身利益支持特朗普,就需要看到许多选民对“身份”和“地位”的珍视。他们宁愿牺牲眼前的利益(比如失去医疗保险),也要保住位于种姓制度顶端的象征性地位。
回到种族主义的问题,不少人认为这是美国人或黑人与白人的事,但其实我们也身处其中。在我看来,白人至上主义是西方帝国主义扩张时期以来强加给全世界的最糟糕的思想遗产之一。正如书中所说,白人与黑人之间人为形成的这道鸿沟亦迫使亚裔、拉丁裔和原住民这些中间种姓与非洲裔新移民在这个两级制度之中寻找自身定位,讨好支配种姓(白人),服从他们制定的规则,远离和鄙夷被支配种姓(黑人)。这种“排序”或许现在依然残存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影响我们对自身和他者的看法。对种族主义想要有更多了解的读者,也推荐《天生的标签:美国种族主义思想的历史》(伊布拉姆·X.肯迪著)、《法律的颜色》(理查德·罗斯坦著)和《偏见》(珍妮弗·埃伯哈特著)。(推荐人 林子人)
- 3 -
《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
作者:[波]奥尔加·托卡尔丘克
译者: 林歆
版本: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8
奥尔加·托卡尔丘克今年引进出版的小说和我都想推荐,包括有悬疑色彩的长篇小说《糜骨之壤》和原名为《众鼓齐鸣》的小说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不过最喜欢的还是这本改编自苏美尔神话的《世界坟墓中的安娜·尹》,故事的主体是名叫安娜·尹的女神下地府巡游,她的挚友为了救出她向诸父寻求帮助,结果却遇到了种种阻碍。
我喜爱她运用古老神话反思现代生活的姿态,并展现出真正的创世的智慧,其中有一种女巫式的通灵感。她的语句也是那么地不可思议,我摘抄了不少,像是人类内部的构造与城市如此相似,看起来广阔伟岸,实则空洞虚无;诸父命令女子不可与男子平起平坐,因为她手掌更软弱、头也更软弱,虽然她能够给予生命,但却被认为不知如何处置生命。
托姐书写中的神秘和灵性值得一提再提,她在二十一世纪这样写作的姿态,令我想起赞美蟋蟀鸣叫而讽刺官员演讲的美国作家梭罗。我不赞成很多人认为她小说中的神话、星象、神秘术属于写作的修辞或元素的看法,仿佛她的泛神论是“热爱大自然”一般的陈词滥调或是什么环保文学的招式。托姐当然是了解星象如何运作的,很多人不明白的是,她运用的星象学或神秘学不仅仅是一种分门别类的知识,而是在召唤与我们当下认知方式完全不同的、被我们早已遗忘的理解世界的门径。她也不是一个活在过去的民俗文学作者,她反对的都是我们熟悉的东西,其中有一些讽刺极其微妙,像是中产阶级消费观、脑满肥肠的成功者以及无法想象虚构的平庸心灵。读她的小说,可以理解她的热爱之下是疯狂反抗以及对现世庸俗的反思,同时了解到她想传达的智慧,太多的知识也许会变成智慧的障碍,功名利禄会让人如同做了感官摘除手术。(推荐人 董子琪)
- 4 -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作者:[德]娜塔莎·沃丁
译者:[德]祁沁雯
版本:新星出版社 2021-3
阅读这部非虚构作品的体验是令人难忘的,几乎每隔几页,你都会被作者揭开的秘密往事所震撼,惊叹于人的命运竟会如此难料,惊心动魄。在书中,作者娜塔莎·沃丁开启了一段连她自己都无从下手的寻母之旅。她的母亲1920年出生于乌克兰的马里乌波尔,童年时挣扎在前苏联的内战、大清洗和饥荒中,成年后又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国家社会主义的残酷岁月。在娜塔莎10岁那年,母亲自杀,留下的只有空白和谜团。通过互联网,娜塔莎开始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母亲的线索,试图拼凑出她过去真实的生活,却在无意中打开了家族历史的黑匣子。原来,母亲曾在二战期间作为强制劳工被迫前往德国,更令人惊诧的是,在动荡的二十世纪,她的整个家族几乎没有一个人是正常死亡的。
二战之后,关于犹太人大屠杀的历史书写层出不穷,与此相对的,非犹太裔强制劳工的历史却鲜有人知。这些强制劳工的数量至今仍是谜团,据说在600万-2700万之间。在此意义上,本书也让“东方劳工”这一长期被遮蔽和遗忘的群体得以被大众重新认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如何从根本上形塑了个体的生命。正如作者所言,我们并非在历史之外,而是在历史之中。(推荐人 陈佳靖)
- 5 -
《变成种子的小孩》
作者: 开开 编著
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21-4
不知从几岁开始,儿时的记忆逐渐失去水的流动性与光泽,凝结为一种固体,故事依旧清晰可见,却没有波光跃动。那是关于什么发生了的记忆,像睁着眼却没有知觉的肉体。《变成种子的小孩》召回了我的童年奇想。这本书的创作者是一群四到十三岁不等的小孩,在独立出版人开开的陪伴下,他们绘制了类型繁多的故事,有的似一日三餐平淡喜乐,有的如社会新闻严肃沉重,还有一些,则是时而晦暗时而绚丽的幻梦。都兰笔下的小小人叫来一辆救护车,所有被新冠怪物击倒的人都被接走,唯独小小人被遗忘。我记起自己在那个年龄也曾想象过死亡,白天我问母亲,一个生命的死是否与其他生命的生和长有关,比如我长到大了,你就老了,而外婆就会被推向死亡,夜晚我看风吹动窗帘,幽蓝色的光与黑,像一只陌生的手夜夜探视,时间一到,屋内人就会随它而去。
这本书收录的故事大多与当下热门社会议题有关,比如说性别歧视、暴力、社交媒体等等。成年人或许还在讶异,天真无知的孩童怎么讨论这些话题,而孩子们的清晰与尖锐早已超越了大人的陈词滥调:小孩被人世间的暴力迫害致死,却不曾想阴间依旧是恃强凌弱的世界,为了不再被欺辱,从此变成凶恶的厉鬼。比起“善有善报,恶有报恶”,比起“正义终将来临”,孩子们所说的不更直中要害吗?如果一面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一面渴望童稚化,我们是否已经忘却了自己身体里的那个小孩?(推荐人 赵蕴娴)
- 6 -
《老何所依》
作者: [日] 垣谷美雨著
译者:吕灵芝
版本: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9
其实更喜欢直译过来的书名“我没有钱养老”,因为小说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着钱展开的:精打细算的笃子是一名财务,唯一的娱乐消遣是在1000日元(约人民币56元)一节的社区花艺课结束后,与好友皋月去吃一份不太贵的甜品。好不容易攒到1200万日元,却由于丈夫死要面子,在女儿的婚礼和公公的葬礼花掉了大半。更糟糕的是,在这个节骨眼,夫妻两人纷纷失业了,而笃子听说养老可是需要6000万日元。
光看前半部分,这似乎又是一本读起来让人不太愉快的作品,但垣谷美雨在描写因没钱导致的种种烦恼时,语调诙谐轻松,读起来并不苦闷。其中笃子的心理描写尤为有趣,在小说的同名改编电影里,笃子一角由天海祐希饰演,阅读时下意识地将她的形象代入到了文字内,想到女王大人突然意识到“今天才周四而不是周五”时流露的绝望神情,或是发现好友居然舍得买“贵一倍的台湾香蕉”时的惊讶样子,实在很难不笑出声来。
小说最精彩的地方是后半部分,当笃子不再将自己埋在一个又一个的金钱数字后,生活在最绝望时迎来了实则一直都在的转机。在养老这个问题上,读完笃子一家的故事后,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一些不同的领悟。除了探讨养老制度与养老金问题外,垣谷美雨在书中对女性角色的多面描写也是一大亮点:做事总有独到之处的皋月,家中竟然隐藏着一个大秘密;长久印象中懦弱的女儿沙也加,在结了婚后却性格大变;在养老院时木讷无趣的婆婆,干起“副业”后的自信谈吐与干练姿态,让笃子几乎不敢相信这是同一个人。(推荐人 叶青)
- 7 -
《潮汐图》
作者:林棹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在一年末尾能读到这样一本小说,不能不说如受馈赠。从主题到主角,从设定到语言,《潮汐图》没有一处不令人惊喜甚至惊吓,然后惊觉中文还可以这样用,故事还可以这样写。小说主角,一只清末的雌性巨蛙,无由来地落在读者眼前,就牵着你往前游——看到听到十三行光景,那些洋人番语,那些穷人病人,那些想要走的和努力来的,汇聚在珠江口,与蛙的生命交叉;进而去澳门,英国东印度公司,是好景也是奇景,是博物求知也是无穷掠夺,是坚船利炮打开的阵地也是殖民势力斗争的战场;最后去大英帝国,见识动物园博物馆,见识动物与人的被剥夺,蛙过完它不可复制的孤独一生,完成想象和情感的引领。西洋风景画和古早粤英词典启迪了林棹的写作,《潮汐图》也启发了我虚构可以达到的广阔、语言可以实现的丰富。(推荐人 黄月)
- 8 -
《钦天监》
作者: 西西
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1
很意外,还能读到西西的新小说。此前,因为《缝熊志》和《猿猴志》的转型,再加上身体的原因,料想她已很难再回归文学创作。《钦天监》的写作耗时五年,皆由手写完成,再经西西友人扫描后传至打字公司,和其他小说不同的是,西西用的是左手写作,因为她的右手在患癌治疗后留下了后遗症。还不同的是,以前西西的小说都是先在报刊上连载再出单行本,如今却已不再有这样的空间了。
这是一部历史小说,讲的是康熙朝钦天监里发生的故事。钦天的说法来自《尚书》——钦若昊天,指的是敬佩、顺从苍天。在听着这些和宇宙万物有关的故事时,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一再能感受到人类之渺小,像书中所言,我们,不过比蝼蚁稍稍大些,区区转眼就一世了,我们知道些什么呢。不过,尽管说我们只是坐井观天,但知道自己坐井,不再自以为是,已是一种进步。
人们在研究天文地理时,需要一道假象线作为工具,而在《钦天监》中,这条假想线也会成为现实中的沟壑,有时候甚至比真实的线还要多,比如主人公阿闳的妻子就抱怨女孩子不能去上学。西西也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这些线虽是假想,在世间却无处不在。她尝试表现古人对宇宙繁星的想象、对人世的认识,也希望今天的人可以获得启示。
如果想要讨论书中文学技巧性的部分,抱歉,无甚特别,不过是以阿闳的口吻从儿时时光缓缓到写到其知天命之年。但这看似简单的文字读完却让我很感动,如此沧桑却又如此清澈,这是要一生都保有一颗澄明之心的人才会写出来的文字。(推荐人 姜妍)
分类书单
(排名不分先后)
原创文学
《家庭生活》
姚鄂梅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2
四个家庭,四种不同的支离破碎。之前没有读过姚鄂梅的作品,但她显然是把讲故事的好手。你能读出她写作时的底气,仿佛她是这方墨池的掌控者,笔下的人物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幽暗的过去,也偶尔在更加吊诡的当下短暂冒泡,直到故事快结束时真相才完全浮出,给予看客或奋力或突然的一击。姚鄂梅说她要“以写作为杖,执着于向人性深处的东西靠近”,在《柜中骷髅》与《游刃有余》两篇中,她无疑做到了这一点。(推荐人 叶青)
《读书与跌宕自喜》
作者:马雁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21-2
这世界麻木占据优势,有的小说安全得透不过风,透明而动荡是危险的。马雁的诗文就属于后一种。诗人马雁,生于1979年,逝于2010年。这本书是马雁的读书笔记与日记。她写出了她自己——有时是上课走神的学生,有时是城市中的诗歌少女,有时又是在建筑中穿行的波西米亚人。生活是她笔下常常出现的词语,她写自己迷恋青春热闹的生活,喜欢将所有迷恋的人都拉一起胡作非为,也在真正进入生活之后认识到生活的困难和烦恼,以及人们不得不在重复的节奏中沉默下去。(推荐人 董子琪)
《海边的房间》
作者: 黄丽群
版本: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8
黄丽群的文字极具张力幽美,但其中又透着凉气,作者似乎早已看透世间种种,冷眼观察文字如刀般剖析世俗,常常读完一篇要回神良久。有些作者是热爱文学努力想要成为好的小说家而勤加练习;而有的人可能未必志在于此,只是偶尔落笔,却在字句中透出带有天生这方面的才华与资质。黄丽群刚好是后者,对于小说书写其实她并没有企图心,甚至带着一些些散漫,在台湾地区连连获奖收获许多赞誉她反而会觉得不安与尴尬。写作对她而言可能只是一种偶然的际遇,更多想要解决自己的内在拉锯和矛盾。(推荐人 姜妍)
引进文学
《坠物之声》
作者: [哥伦比亚] 胡安·加夫列尔·巴斯克斯
译者: 谷佳维
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1
巴斯克斯的文字是节制的、温和的、平静的,他的叙事节奏是缓慢中带着些淡淡的忧伤。但是他笔下的故事却是带着强烈的哥伦比亚色彩——枪支、毒品与暴力,那些伤疤慢慢在波澜不惊的叙事中缓缓展开。曾经满怀理想,想要建构的年轻人会身心俱疲地变成自己过往想要反对的那种人,人们以为能自我掌控,能独立自主,能做出决断,但往往那只是错觉。就像书封里那只缓缓缓缓落下的蝇虫一样。(推荐人 姜妍)
《巴黎评论·女性作家访谈录》
作者: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译者:肖海生 等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2
访谈集最大的好处是直接听到作家的声音,玛莉莲·罗宾逊的神学真的有点道理,她说世间所有事都有想象力,人的经历之所以意味着什么是因为它确实是冲着你来的。毕肖普的浪漫体现在她会连夜徒步去荒凉的海滨,在那里游泳。珍妮特·温特森对自我处境的认识充满智慧,认为人们想要逃进山里和逃离大山冲进城市找一份工作一样疯狂,不过是对自己所在之处感到不自在,便转向极端的解决方案。有人吐槽为什么要专门有女作家专辑,这问题问得跟为什么要专门将农民工写诗两者并立一样急躁,表面好像是在支持女性和工人,实际上是让她们一点突出自我的可能都备受怀疑和检视。请先去看看她们聊了什么写了什么,再消解别人的题目可以吗?(推荐人 董子琪)
《克拉拉与太阳》
作者:[英]石黑一雄
译者:宋佥
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3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她相信太阳是万事万物力量的来源,一心一意想要成为主人乔西的朋友,陪伴在她和她的家人身边。与常见的探讨技术奇点的科幻故事不同,石黑一雄选择透过克拉拉单纯利他的视角来观察和描述人类世界的复杂,试图洞察出人之所以区别于机器的本质,即“人心”的奥秘。这也使得整部小说宛如童话般纯真却又发人深省,它以温柔之声提醒我们,机器人不是人类的附庸,它们本身就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推荐人 陈佳靖)
《流俗地》
作者: [马来西亚] 黎紫书
版本: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4
不同于大陆流行的其他马来文学,黎紫书的《流俗地》里面没有茂密的雨林和割胶人,也没有珍奇的动物和不同种族的流血冲突。这是一个中马地带华人社区的故事,里面的小人物大多有着残缺不全的人生,有的残缺是因为先天失明,有的残缺是因为猪油蒙心,更多的是在凡俗中挣生活被大大小小的风浪戳的破窿窿。阅读这本书,人好像站在一个远方热带城市的街角,看五十年的风雨在眼前飘过。黎紫书在这部书中摆脱了文学奖规则的束缚,像是一次作家的新生,她也愿意为书中的盲女银霞想象一个光明完满的未来。(推荐人 赵蕴娴)
《关于写作》
作者:[美]查尔斯·布考斯基
译者:里所
版本:磨铁图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4
这是布考斯基的忠实读者不容错过的一部书信集,收录了他写给出版人、编辑、朋友和作家同行的近150封信。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有明显的即时性,布考斯基在信中很少说套话,总是以满腔热情讨论着日常事件,坦率地分享他的创作洞见。长期以来,他一边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一边将生活中的卑微、肮脏,荒谬乃至疯狂都酣畅淋漓地写入作品中。对他而言,写作类似一种“无药可救的愉快的疾病”,这些通信展现了他对写作毫无保留的热情,以及在生活与作品中贯穿始终的生猛与机智。(推荐人 陈佳靖)
《迷人怪物》
作者:[阿根廷]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译者: 徐楠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4
这本书写得最好的部分全在后面,《约拿》《爱弥儿》《威克菲尔德》三篇实在太棒了,远远超过戏说童话人物这个主题。诡异的是这三个人物其实都不是怪物,应当说是作者由他们的形象展开当代文化批评。《旧约》里的先知约拿面对的是艺术文化式微、经济大潮汹涌的时代,尼尼微盛行的信念是财富才是城市发展的目标,艺术无法直接产生财富,因此不值得人们追求,艺术家也开始相信应当创造具有成本收益的作品。卢梭笔下的爱弥儿在当代如何寻找自己的本性呢,他的日常充斥着广告及电子游戏,告诉他快乐可以购买,暴力没有后果,商业化的图景让他知道自己因为贫穷而无法拥有的事物,他的世界由说唱视频被描绘成高速汽车和内衣女模的物质天堂。(推荐人 董子琪)
《树语》
作者:[美]理查德·鲍尔斯
译者:陈磊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7
去年在编辑部书单里推荐过安妮·普鲁的《树民》,《树语》和它一样巨大,好像都长成了一棵巨树的形状,同时占据空间与历史。鲍尔斯今年入围了布克文学奖短名单,他是一位认认真真写植物的作家,就像陈以侃评价科马克·麦卡锡时所说的那样,他们大概都是笃信惠特曼这句诗歌的人——“一弯草叶可比天上繁星起落。”如果你拆掉《树语》的外封,会看到内封犹如一块板材,是树木命运之一种。《树语》中有着九个人的九个命运,他们来自不同的种族和国家,个人与家族的命运总是与一棵或一种树相连。他们从始篇“树根”处长出各自的生命,又于“树干”中相逢,在“树冠”中交叉,最终在终篇“种子”汇聚进入地球的诞生,人与树殊途同归。读这本四十五万字的作品就像一次安静的林中漫步,亲眼看到与树相比人的生命尺度之微小,也便悟到美与永恒。(推荐人 黄月)
《鹿川有许多粪》
作者:[韩] 李沧东
译者:春喜
版本:鹿书deerbook/武汉大学出版社 2021-8
你没法不爱这本书。书中多篇故事都涉及1980年代韩国民主抗争历程中的至暗时刻,描绘那些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之中寻找生活意义的知识分子和普通人。这些短篇小说并不走煽情路线,字里行间却显示出作者对哪怕是最不堪的人物也怀有深切的理解和同情。(推荐人 潘文捷)
《生命式》
作者:[日]村田沙耶香 著
译者:魏晨
版本:可以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8
如果是在疫情前读这部短篇小说集,我或许感触不会那么深。但同名小说《生命式》中的一句话瞬间打动了我:“在这个所谓的世界上呢,人们把常识啦,本能啦,伦理啦挂在嘴上并对此深信不疑。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变化多端的。你所感受到的并不是最近突发的,而是从很久以前就持续变化而来的。”在这个故事中,少子化的问题已极其严重,国家推行极端社会抚养政策鼓励生育,传统家庭制度濒临解体,其中最离奇的一个“新传统”是“生命式”。村田沙耶香的每一个故事都超越了“常识”的范畴,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但故事的内里却是对某个我们关切的当下社会议题的深入思考。(推荐人 林子人)
《清洁女工手册》
作者:[美]露西亚·伯林
译者:王爱燕
版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1-9
露西亚·伯林的人生几乎和她的小说一样精彩。她的童年是一段漫长的旅途,成人后为了生计,从事过很多行业,其中有不少纯体力劳动,这可能也造就了她笔下大多的工人阶级人物与故事。伯林的个人经历在写作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让我惊叹的,是她对感官——声音、气味、触觉的细致描述,妈妈和外公“各自倒波本威士忌的汩汩声”,“我”在到达公寓时被“尿骚味、廉价葡萄酒味、过期变质的油味和尘土味熏得直恶心”,让我仿佛身处她的故事中,成为了叙事的一部分,“对,这个故事就是这样的,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呢。”(推荐人 叶青)
《有生之年一定要读的1001本书》
作者: 彼得·伯克赛尔
译者: 江唐 / 顾海东 / 王博 / 张维军
版本: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1-9
不要被这本书的名字吓到,书的主编彼得·伯克赛尔是英国萨塞克斯大学英语系教授,他带领的选书团队由158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评论家、学者组成。这本书最早的版本诞生于2006年,此后每一次更迭都会保持1001本文学书的体量。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大型的有时间长度和地域宽度的书单推荐。这份书单中会不会有缺漏?肯定会,文学本来就是主观的。但是有这么个团队,做这么一件事,是挺繁琐和不易的。在书中,除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作品,也会尽量多纳入不同语言、国家的作者,翻看有很多收获。另外每本书的入选理由写作也非常用心,一定是读过书之后所撰写的,绝对不是泛泛而谈。(推荐人 姜妍)
科 幻
《力量》
作者:[英]娜奥米·阿尔德曼
译者:袁田
版本:启皓文化/东方出版社 2021-1
读《力量》完全是因为它在编译稿中出现过太多次了,当然小说的设定也足够有吸引力:当女孩们开始掌握从体内发出电击的能力,属于她们的“女孩世代”开始后会发生什么?原书名“The Power”中的power指的就是这股力量,也指权力,权力的把控者随着新力量的涌现而转变。但阿尔德曼并没有把焦点全部着眼于性别,她更想让读者探索和反思的是权力本身,以及当权力被滥用时会带来的可怕后果。(推荐人 叶青)
《机器人大师》
作者:[波]莱姆
译者: 毛蕊
版本:果麦文化/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4
今年是波兰作家莱姆诞辰百年。《机器人大师》在1994年和2014年都曾引进过不同译本,其比起《索拉里斯星》和《未来学大会》更接近童话,讲的是两个不着调的发明大师环游宇宙寻找明君实践理想却经常弄巧成拙。这部书写得相当好笑、有的段落足以爆笑且充满想象力,还有一股摧枯拉朽的朋克味儿,可太带劲了。里面有一段写电子诗人写作能力渐渐超过人类诗人,最后充满惊天地泣鬼神的力量,后来可以用三行诗爆破星球,电子诗人变成了一个带有韵律的星群爆炸引擎。今年最中意的作家托卡尔丘克和莱姆都是波兰人,波兰文学是有什么魔力吗?(推荐人 董子琪)
《气球人》
作者:陈浩基
版本:花城出版社 2021-5
可恶,又被骗了,但是……很快乐!读陈浩基的作品总是很快乐,大概除了本书里几段像男频小说的部分。不过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最初几篇是作者刚出道在约稿时写下的廉价小说。本书是作者在最初超能坏蛋“气球人”(接触生命体的皮肤,输入指令,使指定身体部位在规定的时间变成“气球”来杀人)的设定基础上,在九年时间里陆续完成的短篇连作集。《气球人》比陈浩基的其他作品更轻松,因为它不涉及社会议题,是纯粹的流行通俗小说,当然不论写了什么,他对笔下题材的深入了解和钟爱,读者一定能够察觉。(推荐人 潘文捷)
随 笔
《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
作者:[美]索尔·贝娄
译者:李纯一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3
读贝娄的散文和自述与读他的小说感受很不一样,既是更聪明,也是更坦诚。写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些字句,关于什么是经验、什么是精神,关于如何创造文学、又如何审判文学,当下读来依旧动人心弦,甚至可作具体事件的具体注脚。今年重读另一位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的《人性的污秽》时,也觉到今日之种种探讨——包括取消文化、身份政治等诸多——是古老问题的当下回响,不新也不旧,自始至终都在觉察和反思的过程中。的确还有“太多值得思考的事物”,的确有必要像贝娄一样站在写作和文学之外,觉察而不沉溺,道德而不自恃。(推荐人 黄月)
《声誉》
作者:唐诺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3
比起唐诺此前的大部头,这是一本相对来说好读许多的书,讲述和进入的方式都更亲民。书中提及的声誉、财富和权势,在学科领域,对应的是历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如唐诺所言,历史在我们活着的世界里,比起政治和经济早已是个冷去的、没落的领域。而现实世界中那些假面的声誉往往包含着逢迎与讨好,贴合着权势和财富。作者期望的声誉应该是独立清醒且不受利诱和势劫的。(推荐人 姜妍)
非虚构
《坠落与重生》
作者:[美]米切尔·祖科夫
译者:杜先菊
版本:新经典文化/文汇出版社 2021-1
作者为诸多人生轨迹被9·11事件改变的普通美国人书写了一部动人的传记。我明白了为何9·11永远改变了美国人的心灵——安全感和生活的稳定感很大程度上永远被恐怖主义夺走了。正如引言中所写,“美国历史上最致命的恐怖袭击创伤太深,留下了盘根错节的心理伤痕,使每一天的经历都划分为9·11之前和之后,每一天,人们都必须适应一个新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每一个安全检查点都带来了物理上的变化,每一次提到‘国土’,又会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在9·11之前,美国人很少使用‘国土’这个词。”最大的荒诞在于,如此规模的灾难此前只会在好莱坞电影里出现,但在阅读这些真实的故事时,会发现主角不是必然会战胜困难。对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来说,9·11的启示是——为了意识形态,牺牲“和自己立场不同的人”真的有正当性么?(推荐人 林子人)
《梅里雪山》
作者:[日]小林尚礼
译者:乌尼尔
版本: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5
梅里雪山是人类最难征服的山峰之一,1991年1月,中日友好联合登山队十七名队员在这里遭遇雪崩,全部遇难。本书作者小林尚礼不仅是罹难登山队员的队友、第三支中日登山队的一员,也是遗体遗物收集责任人。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一再深入梅里雪山,并已成功找到了十六具遗体,他与当地藏族人也从陌生到熟悉,从排斥到理解。本书不仅是对这场重大山难及后续调查过程的回顾,也是对梅里雪山的神秘风貌及藏族文化的重新审视。(推荐人 陈佳靖)
《印度青年狂想曲》
作者: [印度]司妮达·普拉姆
译者: 于果果
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9
面对贫困、性别歧视、教育资源不均与阶层固化问题,印度的小镇青年们在做什么?作家司妮达·普拉姆用7个非虚构故事来呈现他们的躁动不安。这些印度青年在某种程度上与中国青年类似,青春岁月里是铺天盖地的补习班、手机屏幕上的美好生活以及对成功的向往。但不同的是,当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将房车齐全作为奋斗目标时,印度青年的梦大到要改造国家、改变世界。尽管构筑于后真相偏执和狂想之上的高远理想可能会引得精英们发笑,但它的确成了影响世界现实的一股力量。(推荐人 赵蕴娴)
《逆流年代》
作者:[以色列]纳达夫·埃亚尔
译者:吴晓真
版本:博集天卷/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9
这本书适合与同题作品《下沉年代》对照读,后者描述了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美国社会内部在全球化趋势中的动荡不安。与之相比,埃亚尔身为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外部视角让他观察西方内部的反全球化运动有了更丰富的层次。埃亚尔指出,二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全球化格局——原材料全球开采,劳动力广泛分布,资本自由流动,以及追求和平、经济增长和互惠合作——至21世纪初已濒临结束。物质条件的恶化引发了中产对安全感、身份认同和生计岌岌可危的恐慌,这股情绪汇流成了越来越响亮的、排斥全球化及其现有权力结构的声音,也导致了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欧洲民粹主义政党崛起等一系列逆全球化现象。埃亚尔以国际政治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形形色色的人,注意到了我们时代的“逆流”,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全球化机制已在许多方面运作不畅,“人们希望能够取代它,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推荐人 林子人)
《金斯伯格访谈录》
作者:[美] 杰弗里·罗森
译者:李磊
版本:雅众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1-10
在异见分子和平权旗手的响亮身份标签背后,这本访谈录让我们看到那些具体的案件,以及金斯伯格不断强调的案件中具体的人。金斯伯格提醒我们,在一个人们对性别歧视还不那么理解的时代,她是面对着无数现实生活情境去说明道理、纠正不公的,她代理的女性原告与男性原告一样多,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对两性皆是牢笼。谈话的间奏是对时代背景、最高法院力量对比、金斯伯格生命经历等等的交代,除了为如何与政见不同的人合作、如何与衰老和疾病相处等难题提供了参考,更予人一些可贵的希望和力量。与上野千鹤子的谈话录《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一起读,两位前辈女性既有着领域、视野、地域上的差别,又有着相似的幽默、乐观与坚韧。(推荐人 黄月)
社科思想
《支配与抵抗艺术》
作者: [美]詹姆斯·斯科特
译者: 王佳鹏
版本: 三辉图书/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4
继“弱者的武器”之后,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其对东南亚农民研究的又一重要概念——“潜隐剧本”。斯科特认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有一套“公开剧本”,双方据此来维系表面的和谐,通过表演来达成某种沉默的共谋,在此之外,双方内部各有一套非公开的潜隐剧本,被统治者的可能关于偷懒逃跑,统治者的则关于特权、贿赂与操纵,这意味着潜隐剧本不仅是话语、姿态,亦是实践。
虽然这一概念是针对20世纪的东南亚农民生活提出,但对理解我们今日的生活亦有启发性。譬如它指出,公开剧本在一些地区仪式化和程式化严重,是因为统治者权力的膨胀,它对某些地区底层政治逻辑的不着行迹也提出一种可能的解释:因为公开反抗的代价过高,抗争行为总是依托亲属、邻里、朋友等关系网络来进行,这些网络有助于其销声匿迹,同时也极易被敲散。(推荐人 赵蕴娴)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作者: [美]乔舒亚·斯珀林
译者: 李玮璐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
这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传记,里面即便偶尔涉及到的私人领域的事情也都是为了体现传主的精神思想。斯珀林虽然是一位伯格迷,但他以辩证思维保持距离进行研究与书写。在书中,作者从两个维度对伯格进行了剖析,一方面是将他置于时代历史大背景中,另一方面则是从他笔下的文字反观他的内核,这样我们就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构建出更为立体的伯格本人。他的思想是多元的,他的一生也努力在二元对立中找寻第三种可行的方式,只是落实在实践中时,又必须要进行选边站的行为。(推荐人 姜妍)
《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8
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或许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学校教授的西方经济学理论究竟能否用来解读中国的经济现象?如果能,又该如何下手分析?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理论与现实脱节的问题,作者将中国政府作为分析的主角,将国家政经大事融入论述之中,上篇解释微观机制,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即使是非经济专业的读者也可以从中一窥城市化、房价、贫富差距、国际贸易冲突等热门现象背后各种要素的联动,增进对中国政治经济体系的认识。(推荐人 陈佳靖)
《精英的傲慢》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译者:曾纪茂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9
在书中,桑德尔梳理了“优绩至上”(meritocracy)理念在西方的历史。所谓优绩至上,指的是社会与经济的奖赏应当根据一个人的才华、努力和成就这些“优绩”决定,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反映其努力和天赋。然而,这一理念在鼓舞人们努力奋斗的同时也在侵蚀社会团结,特别是导致了社会精英对社会底层的鄙夷与忽视,以及“最后一个可接受的偏见”——文凭主义偏见。这种偏见严重损害了没有大学文凭的普通劳动者的尊严,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桑德尔提醒我们注意人对尊重和认可的需求与对金钱的需求一样重要,因此不平等的解决之道需要兼顾贡献正义和分配正义,而这也事关重新构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根本运作逻辑,即把关注点从消费转移回生产。(推荐人 林子人)
《乔姆斯基精粹》
作者:[美]诺姆·乔姆斯基 编者:[美]安东尼·阿诺夫
译者:李梅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9
必须向译者致敬,既要翻政论,还要译语言学论文,真是好棒!当然这也显示出美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政治评论家诺姆·乔姆斯基关怀的广阔。这本书收录了乔姆斯基跨越半个世纪的25篇文章,剖析美国权力和世界政治,也有语言学理论与延伸思考,整本书义愤填膺又引发深省。(推荐人 潘文捷)
历 史
《法度与人心》
作者:赵冬梅
中信出版集团 2021-1
之前对赵冬梅的印象停留在宋史研究,没想到她写中国通史也如此通透明晰,读罢给人酣畅淋漓之感。在这本书中,作者从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层面勾勒出帝制中国的历史进程。从鸟瞰视角回顾这段历史前路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中国的问题,看清文化与历史如何共同塑造当下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宋元明清一路下来就是一个政治文化节节衰退的故事,那么已经跳脱出帝制循环的当代中国要如何扬弃历史包袱——比如过于重视道德以至于欠缺具体事件具体分析的能力、对异见缺乏宽容——重塑一种健康积极的政治生态?赵冬梅同期出版的另一本新书《人间烟火》也很值得推荐。(推荐人 林子人)
《追怀生命》
作者:伊沛霞 / 姚平 / 张聪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1-4
这是一部中国古代的墓志铭选集。由东汉至晚清,共有二十二位生者为逝者著下墓志铭,包括了欧阳修和黄庭坚。其中唐朝一位妻子为逝去丈夫所写墓志铭令人佩服,这位女子安慰婆婆,家中有地、足以养活家庭,家中也有书籍,足以教育孩子成才,既然生死都是天意,就没有悲哀的必要。这篇之外,我最喜爱的是唐人张绩写给自己的墓志铭,总结一生并不成功的经历:虽家境优越,博学多识,还懂得占星和剑书,但多年来只是“才高位下,无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此前,我只看过陶渊明写给自己的祭文和悼诗,在我们“未知生焉知死”、讳言死亡的环境中,谈论自己的死,实在是诗人的创举。书中还有选编者所著的说明,这部分也值得一看。(推荐人 董子琪)
《无墙之城》
作者:侯深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1-4
侯深在《帝国之河 : 水、干旱与美国西部的成长》中文版里的译笔令人难忘,今年,《无墙之城》更让人感受到历史学者拥有好文笔真是读者之幸。本书中,“无墙之城”是美国城市的核心意象,“标志着它们坚定不移向外扩张的使命,也代表着某种不同于古老城市的开放、包容气质”。作者选取了匹兹堡、波士顿、拉斯维加斯、堪萨斯、旧金山等城市讨论美国城市演化的生态悖论,其中城市和思想如何相互影响的部分尤其好看。(推荐人 潘文捷)
《奶酪与蛆虫》
作者:[意]卡洛·金茨堡
译者:鲁伊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7
读《奶酪与蛆虫》数次流泪,最能打动我的,一直都是普通人的孤勇。人类走向现代社会的核心动力就是对“平等”的追求,在意识形态领域长期被基督教把持的欧洲,它还包括承认信仰相对主义、打破(宗教)特权阶层的文化垄断和道德裁定权。有一个16世纪的意大利磨坊主,通过反复阅读咀嚼手头不多的书,在平等成为时代精神之前就自发思考这个问题,在反复的严刑拷问和死亡威胁面前依然拒绝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愿供出他人的名字连累对方。这本书也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六七十年代起风靡至今的历史学的“大众文化研究转向”。金茨堡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表示,这本书的主旨——分析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受到了意大利60年代-70年代初的政治气候和左翼在当时的突出作用的启发。(推荐人 林子人)
《美利坚的民族》
作者:[美]科林·伍达德
译者:邓德东
版本: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9
读《无墙之城》时有感于每座城市都有独特的城市精神,于是进一步查阅了本书。本书作者提出北美大陆的居民其实是由十一个民族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例如新英格兰人的清教徒思想。一开始读者可能会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比如纽约曾是荷兰殖民地,现在拥有荷兰血统的人是纽约总人口的0.2%,几个世纪前形成的荷兰特性还能保留到今天吗?作者用文化地理学家泽林斯基的“第一有效移民原则”解释了这个问题。阅读本书也能够让读者理解,美利坚建立在相互矛盾的信念之上,这些信念不仅塑造了过去也影响着今天。(推荐人 潘文捷)
《别人的动物园》
作者:[德]扬·莫恩浩特
译者:张骥
版本:凤凰联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11
在讲述冷战历史的著作中,本书的视角尤其特别。作者没有直接讨论东西两大阵营的对抗,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柏林这座城市中看似最和平的动物园。随着柏林墙的建立,东柏林动物园与西柏林动物园的竞争日益激烈,两位园长拉开了一场持续近30年的“军备竞赛”,也让我们看到政治力量的角逐如何借由动物园的建设而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两家动物园就是这座被分裂的城市的象征,它们代表着各自的社会制度,折射出东西柏林人的生存境况。(推荐人 陈佳靖)
艺 术
《古画新品录》
作者: 黄小峰
版本: 理想国/湖南美术出版社 2021-7
书中选择的绘画作品对大众来说不算流行,但对中国古代绘画有些兴趣的人来说,却也不算陌生。作者用简白的语言,立足扎实的文献查阅,将绘画置于当年的文化背景和人文习俗下,告诉你一幅画构图、用色、物象等出现的起因,期间牵涉到的一些特定年代的特定风俗读来饶有趣味,比如由《晓关舟挤图》聚焦苏州阊门的交通拥堵问题,由交通又自然切入苏州民间每到中秋在虎丘举办赛唱(昆曲赛)的习俗。此间有些结论和已有的美术史观点相左,比如对《墨兰图》的解读,旧说认为宋人入元的郑思肖,以画“无根之兰”表达故国之思来对应其遗民形象,但黄小蜂认为《墨兰图》很可能是流水线产品。这些新观点会驱动读者自己去品味个中微奥,这也正是阅读的乐趣所在。(推荐人 姜妍)
《雕塑的故事》
作者:[英]安东尼·葛姆雷 [英]马丁·盖福德
译者:王珂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8
我们通常认为艺术史的发展过程是线性的,即一种风格取代另一种风格,这本书却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与艺术史学者马丁·盖福德打破了地域、文化和语境,围绕关于造型艺术的十八个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雕塑是什么”的对话,对史前时代至今的人类造型史进行了反思和回应。在他们看来,雕塑的本质是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他们探讨的是雕塑,但更是在物质文化这个更广大的领域内审视雕塑,以此揭示创造活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的根本性作用。(推荐人 陈佳靖)
《追逐那声音》
作者:[意] 埃尼奥·莫里康内
译者:邵思宁
版本:后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1-9
有多少人单曲循环过莫里康内的作品呢?《追逐那声音》是莫里康内最后的口述,全书是以问答形式展开的。合著者、意大利青年作曲家亚历山德罗·德罗萨(Alessandro De Rosa)是这样结识莫里康内的——他在一家电影院强行把自己的CD塞给了莫里康内,请他听一听并谈谈看法,那时候莫里康内“叹了口气,离开了”,但是随后却给他电话,建议他去系统学习作曲,德罗萨的人生也从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由于两位对话者的作曲家背景,读者可以在书中看到两位多年来对电影中音乐和声音的专业探讨,是密集和深入的对话。(推荐人 潘文捷)
新 知
《斯坦福大学奇幻地理》
作者:[法]让-马克·贝斯 等
译者:刘安琪
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8
这本书是关于一种业已失落的艺术的,一种地理图,确切地说是山高图。山高图旨在将世界上的山峰集中呈现,创造出一种虚拟的景观,在画中我们能看到比利牛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并列。不仅仅是山,河流、湖泊、瀑布与岛屿也出现在图中,虽是虚构之景,却呈现出异常丰富的真实——19世纪的欧洲人如何理解世界的中心?在乞力马扎罗之前,非洲哪座高山最为知名?地理如何与无限多的学科产生关联,科学论著又如何与视觉语言发生关系?这些地理图有其时代的局限甚至谬误,但每一幅都是艺术品,注释文字如水流如烟霞,既是想象力与心灵的碰撞结晶,也是对外部世界持续探索和比较的产物。在书架上,这本可以放在同样是今年出版的《为自然书籍制图》(楠川幸子 著)与《动物去哪里》(詹姆斯·切希尔 著)之间,前者连着过去,后者指向当下,它们都在科学类与艺术类的衔接处。(推荐人 黄月)
《传染病与人类历史》
作者:[美]约书亚·S.卢米斯
译者:李珂 等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1-5
或许是受到疫情影响,这两年关于医疗史的新书明显增多,《传染病与人类历史》是今年读到的此类作品中比较推荐的一本。卢米斯介绍了疾病病理的同时将十种传染病置于人类历史的语境中考量,指出疾病大流行除了促进医学进步,还会导致朝代更迭(鼠疫导致罗马帝国衰弱)、战争失败(斑疹伤寒的爆发加速了拿破仑俄国远征的失败)、社会文化变迁(全球各地多种宗教均创造了专门针对天花的神祇和圣人),甚至是人类的基因突变(鼠疫帮助触发了人体免疫系统永久性的变化)。他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从医疗史的角度来看,1918年流感大流行是与新冠肺炎最接近的传染病。但和1918年类似的情况又发生了,“‘开放经济’的渴望有时被置于公众健康安全的考量之上,而无能的政治家做出的糟糕决定在两次大流行期间都使许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推荐人 林子人)
外 版
《Heartstopper: Volume Four》
作者:Alice Oseman
版本:Hodder Children's Books 2021-5
这是青少年小说作家Alice Oseman“Heartstopper”系列图像小说的第四本,小说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以Nick与Charlie的恋情为主线,时而穿插些二人同学与家人的支线故事。若是严苛一些,你大可以说这不过是个只知道“不停发糖”的滥俗小言。但我还是愿意推荐它,原因在于像这样无毒、轻松、互助的亲密关系在青少年小说中属实罕见(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读的《暮光之城》系列和那些霸道总裁故事吗?)。小说中对身份认同、性同意的正面描绘与引导,对抑郁症、进食障碍等心理问题的温柔处理,再加上简单清新的画风,哪位Y世代的老阿姨老叔叔看了会不感叹一句“多希望我长大的时候也有这种书可以看”呢?(推荐人 叶青)
除了为大家推荐2021年出版的新书,界面文化编辑部书单今年首次新增“温故书单”,希望与读者我们在2021年读到了哪些旧书以及为什么觉得它们对于当下而言重要,点击今日推送第二条查看。
这一年你读到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书?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潘文捷、赵蕴娴、林子人、董子琪、姜妍、陈佳靖、叶青、黄月,编辑:姜妍,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