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19:27
学人君按:年份戛然交接,世界变幻莫测,这一年,我们在人的脆弱中发现思想的韧性,在远处和近处的哭声中反思知行合一的实践,在区隔中尝试共同体的重建,在失落与破碎中探索沟通与联结的可能,而阅读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一种古老的联结方式,也是生活中寻常感与永恒感的宝贵来源。
冬日严酷,但知识温热。2020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50余名不同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挑选出本年私人书单,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后分期推出,凡200余本。第七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社会学、心理学,文中分社会学理论、阶层与群体、种族与性别等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理解。
本期荐书学人
(依照荐书顺序排列)
伍 国 辛允星 吴万伟 陈行之郭于华 陈映芳 唐德鑫 江晓原刘成晨 田方萌 李永峰 本 力李红升 鲁枢元 孟钟捷 盛邦和
- 社会学理论-
《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
作者: 苏国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伍国 阿勒格尼自由文理学院副教授
读苏国勋教授对韦伯思想的研究,获益颇多:
1)韦伯的出身和思想:上层家庭,精英教育,终身精神贵族,为学术献身,内心纯粹,不妥协,与任何现实政治均不合作,均采取批判态度;2)韦伯思想构成极为复杂,但是和这种独立、坚定的贵族精神不无关系。这些成分中包括: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人文主义,科学客观主义,国家主义,以及认识论和个人气质上的悲观主义。但是,韦伯的国家主义并没有滑入绝对国家至上,因为他对政府仍然有批判;3)理想型。这是社会科学概念化的重要步骤。理想型具有实证的社会政治基础,然而又是一种概念抽象,例如卡里斯玛和卡里斯玛共同体:一个以群体性的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群体;4)区分先知和祭司,政治家和官僚,强调职业的、超越意识形态的官僚群体,现代官僚制,会计制,理性的法律制度,可计算的管理方式,技术方法,理性计算,以及形式主义(程序)的重要;5)政治家是一种特殊的人,他们具有创新精神,个人魅力和斗争性。他们热情,有责任感,有判断和洞察力。以此来看成功的企业家,道理其实也如此,大政治家和大企业家一样,学历和学位对于他们来说不是首要的;6)韦伯和英美自由主义的区别在于,并不认为民主是终极,而认为民主具有现实功能;7)认识论或者历史观念上的因果多元论。因果并非单线,而是多元,互为转化的,个人意志的因素也极为重要;8)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应该保持价值中立;事实和价值的分离;9)完美是没有的,真,善,美,神圣,彼此冲突,科学有局限性;10)理性分为形式的理性和实质的非理性或者取决于立场和角度的相对性;11)反对社会革命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认为官僚体系将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中;12)现代资本主义和新教伦理之间的逻辑关系;13)现代化是一个脱魅的过程。
尽管出版于三十余年以前,此书对于想要初步而又较全面地了解韦伯思想的中文读者仍有极大帮助,苏国勋教授的评述也允当而精彩,特别是指出现代的形式理性化不仅有其限制,自身也包含实质非理性因素这一吊诡。
《组织社会学十讲》
作者:周雪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伍国 阿勒格尼自由文理学院副教授
周雪光教授的路径是一种和经济学、管理学密切相关的组织社会学,对人文社科学习者非常富有启发性。首先,他指出经济学有下列假定:1,资源稀缺,越用越少;2,人有自私的本性,总是做出理性选择,追求利益最大化;3,寻求最佳方案和最佳配置;4,追求合法性和效率;,5,以金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具有绝对作用。
周雪光认为,博弈论关心具体的人及其想法、互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经济学逐渐向社会学过渡,关注人在特定环境下如何思维。以经济学为参照,社会学没有统一和公认的分析框架,只有具体的理论的观点和角度,所以社会学界争论很多。由于对宏观阐释框架的审慎和回避,默顿提出中层理论,即分析现实中的因果机制,而统计学只描述,并不解释因果问题。周雪光认为应当把“有限理性”作为一种研究思路: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信息也并不充分不对等,没有能力考虑所有选择。我个人对此印象特别深刻,也极为赞同。另外,这和杨小凯在《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一书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作者:[美] 格尔哈特·伦斯基
译者:关信平 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
辛允星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人类社会从来都不是“平铺”的,而是“分层”的,所谓人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那么,社会如何分层?这是社会学的一个古老话题,且至今仍然炙手可热。一般来说,财富、权力与声望被视为社会等级划分的三个核心标准,而《权力与特权》一书则主要是从权力的维度上展开对社会分层理论的分析。与本领域的其他研究成果相比,本书最大的两个特点是:一、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分析对象横跨狩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几乎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二、论证过程中取材十分广泛,涉及欧美、印度、非洲等世界各地的状况,充分展示了广阔的全球视角。因此,本书可以带给读者很强的理论厚重感。
《Just Hierarchy:
Why Social Hierarchies Matter i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
Author: Daniel A. Bell / Wang, Pei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20
吴万伟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和清华大学教授贝淡宁(Daniel A. Bell)及复旦大学汪沛合著的《正义层秩论》主张在中国和其他地方进行儒家政治和社会价值观改革,推崇融合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贤能政治优势的体制。本书为家庭成员之间、公民之间、国家之间、动物物种之间以及人与机器之间的正义层级秩序体系辩护。他们认为,层级秩序体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人类社会采用的正常和高效的防御机制。没有哪个社会能够在没有层级秩序的情况下存在,道德和政治哲学家的重要任务就是评估哪些层级秩序体系是正义的,哪些是不正义的。
作为“左派儒家”和“左派道家”,贝淡宁和汪沛希望看到中国拥抱现代价值观如职场上的男女平等、经济公平、环境保护主义、宽容另类生活方式等,但他们认为中国应该能拒绝西方的病态思想如大规模选举民主、全球治理、为动物和儿童争取平等权利以及允许私有大企业控制强大技术的政治体制。该书可以说是贝淡宁的《贤能政治》(2015)思想的进一步发展。针对引起最大争议的“垂直的政治等级体系”的贤能政治,他们认为,依据儒家传统改造中国,对任意性权力的“宪法”性限制,政府最高层的“一把手”权力伦理以及荐官问责制,地方民主机构定期征询民意,勤政爱民等儒家价值观的教育等都不仅能赢得国内民众的爱戴和拥护,而且能增强软实力,为中国模式赢得在海外的吸引力。
《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作者:[美]查尔斯·霍顿·库利
译者:包凡一/王湲
华夏出版社,1989年
陈行之作家
作者是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美国社会心理学创始人。除了本书之外,他还写了《社会组织》和《社会过程》两本书,从而构成他一系列社会学著作中有名的“三部曲”。这些作品贯穿着如下观念:生命是单独的整体,要了解它必须从整体进行观察;生命的意义必须从过程中去发现;构成社会制度的思想和惯例互为关联变化无穷,决不能用机械的方式将它们固定下来。换一句话说,社会不是许多个体的简单结合,个体和社会(也可以说我与他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社会无止境的变化过程中,个体与社会经常相互影响并改造对方。我认为在所有社会学著作中,库利这三本书的观点,是最为明晰透彻,切中肯綮的,不妨把它们作为进入社会学的最初几道台阶。
我个人从库利作品尤其是本书中获得过极为重要的营养,一定意义上,我是经由库利才进入社会学堂奥,从那里欣赏到让人流连忘返的美景的。当然,我仅只是一个作家,一个企图通过形象塑造诉诸对人与社会的观念见解的人,除了文学之外,对任何其他学科的涉猎都带有对人与社会加深探询和理解的目的,有时候甚至是技艺性的目的,所以不太可能形成对某一专业学科譬如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系统性见解。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有理由对读者说:即使你不准备成为社会学专家,也应当读一读这本书,我敢保证你会获益匪浅。
本书译文通晓流畅,毫不做作,这在今天尤其显得可贵。读到精彩处,除了默默感谢作者睿智之外,我还总是想着,真应该好好谢谢译者付出的心血。
- 阶层与群体-
《尘肺农民工口述记录》
作者: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大爱清尘基金会联合课题组
知识产权出版社,2020年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不是一本理论性书籍,而是挣扎于社会底层人们的叹息;这不是重大恢弘的叙事作品,而是罹患重病的农民工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推荐此书,不是为了让读者关注和阅读书籍,而是为了使社会的目光投向这些身处绝境却不为人所见的普通人。
据估算有超过6百万之巨的尘肺病农民工群体,他们为了改善生计和子女教育等迫切需求而外出务工,就职于矿山、工地等涉尘场所,在法律不健全和缺少劳动保护的情境下罹患尘肺病,继而又因结构性地位低下而陷入贫病、救治、维权三大怪圈不能自拔,挣扎在无法呼吸的生死线上。
尘肺之痛是整个中国之痛,这是基于休戚与共的社会联系的事实,他们与我们本是同一社会的成员,关注和帮助他们就是关心你我共居的社会,就是改善社会生态使之良性发展的具体行动。一个正常的社会和制度环境应该是有温度的,我们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
《近代家庭的形成和终结》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译者:吴咏梅
商务印书馆,2004年
陈映芳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本书是新世纪初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日本社会学名著译丛”中的一本。上野千鹤子在中国主要以女权主义学者被定位、被接受。但她首先是一个战后成长起来的优秀的社会学者。这意味着日本战后民主主义和60年代左翼思潮是她的重要底色,而其研究是以日本战后兴起的社会史研究和实证社会学研究为学术基础的。否则,仅凭女权主义的观念或方法,她的具有政治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气质的国家研究、性别/家庭研究等的学术成就是难以想象的。
虽然这本书有上野的鲜明风格,但“近代家庭”在日本并不是她个人的议题。对“近代”的反思和意义建构,是日本知识界持续数十年的重要主题。这其中有关“近代家庭”的学术建构,则是由社会史和社会学界战后几代学者积累而成的重要贡献(其中对“传统文化论”式的日本家庭论的反思性研究成果,可参见该丛书中藤井胜的《家和同族的历史社会学》)。相关的研究揭示了60年代开始爆发的日本各种家庭问题的重要根源——明治以降日本政府根据国家工业化和国民管理的需要,将家庭改造成了男女分工、公-私区隔的国家的下位单位。这样的视角也让家庭问题讨论避免了简单的文化辩护/文化批判或现代性归因等学术套路。
《简斯维尔:一个美国故事》
作者:[美]艾米?戈德斯坦
译者:徐臻
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
唐德鑫旅东南亚学者
简斯维尔,美国威斯康星州南部古老城市之一,一座人口约6.3万人的小城。这里曾诞生过两个著名产品:派克钢笔和通用旗下的雪佛兰汽车。一战后,这里因通用汽车的装配厂而兴;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这里也因装配厂的倒闭而衰。
2008年圣诞节前夕,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正式关闭了位于简斯维尔的大型装配厂。9000多名员工正式失业, 85年历史的工厂悄然关门。仅6.3万人口的简斯维尔,1/3的家庭失业,超半数的家庭财务状况恶化,半数的家庭购买食物困难,2/3的家庭关系紧张,大部分居民的房产贬值。
“简斯维尔现象”反映了美国五大湖地区,由传统工业重镇转向“铁锈地带”的事实,也反映了全球化后工业时代美国工业优势丧失的无奈。早在六七十年代,五大湖地区的一个汽车装配厂的普通工人,其薪酬待遇就足以支撑他住大别墅、买两辆车、养活一家人、送几个孩子读大学。随着“铁锈地带”的形成,美国有些中产阶级却无奈的沦为了底层阶级。
这是一本故事性很强的采访实录。通过时间线的串联,作者叙述了几位主人公在08到13年的“悲痛”经历,他们分散在不同的阶层:有工人、有政客、有银行家、有老师学生、有男有女。
简斯维尔不仅仅是一个美国故事,“简斯维尔现象”也是发生在美国五大湖“铁锈地带”里的许多个家庭故事。简斯维尔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技术迭代迅速的全球化后工业时代,世界处处都有“简斯维尔”。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我觉得一定意义上,读懂了简斯维尔,也就读懂了美国社会的基本面。为什么特朗普会在上一次大选中获胜?为什么特朗普看似“反常识”的政策却会受到美国平民社会的拥护?为什么会出现“黑命贵”运动?等等,这本书都可能看到蛛丝马迹。
《乡下人的悲歌》
作者: [美] J.D. 万斯
译者: 刘晓同 / 庄逸抒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年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本书是关于特朗普基本盘选民——美国下层蓝领白人——难得的真实写照。多年来世人都以为美国人民沐浴在富裕幸福生活的阳光中,并且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对幸福生活的想象投射在“美国人”身上,以为美国人民就是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幸福。但是本书作者,一个侥幸从下层爬出来的“成功人士”,用非常朴实而流畅的文笔,为读者描绘了美国千千万万“乡下人”的真实生活:贫困、失业、懒惰、吸毒、卖淫、滥交、根本无法享受良好的教育,对未来生活毫无信心,也完全不知道外面的世界……
此书中译本2017年初版,到2020年已经第11次印刷,显然颇受欢迎。事实上,本书在美国也同样畅销。一个与世人想象完全不同的美国,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失控,无疑是对本书真实性的一次悲惨背书。
《北冥有鱼:人类学家的田野故事》
作者:郑少雄主编 / 李荣荣主编
商务印书馆,2016年
刘成晨桂林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方法是社会学的看家本领之一,而了解田野中的“故事”可谓是“方法”的一种派生,或者是延续。这本书,我在2020年6月购得,可惜也是很早就知道,没有下手,最终还是“无法忍住”。该书从封面来看,就比较relax,里面还有赵汀阳的漫画,这个哲学家给该书配上的话,仿佛有“非哲学”的意思。里面包括相处之道、文化逻辑、行走与责任、素描与速写等部分,是一个文集,而作者,部分居然还相识。他们从自己的角度谈了自己做田野的一些故事。读起来好玩,当然也是一种经验的学习,以及某种感受力的提升。
- 种族与性别-
《女性叙事与记忆》
作者:金一虹
九州出版社,2007年
陈映芳上海交通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这本书的作者长期来一直在坚持做女性口述史的采集工作,这本书被编入在荣维毅、荒林主编的“海峡两岸女性主义学术论丛”中,但我在网络上、豆瓣读书上都很难找到它的痕迹。看起来它在图书市场上缺乏卖点,在学术界也不太能入学者们的法眼。可是,我被它深深吸引,有特别的阅读感受,那有点像看贾樟柯的电影,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叙事,处处有搅动人心的细节和语言。
而且,从20年代的女大学生、民初女性、跨越不同时代的女教徒、1937-38年的南京女性,到60-70年代的铁姑娘、今日年轻的80后女性……一个个人生故事,听着确实是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的记忆和感受,而不是什么“主义”的注脚,也不是学者“为了理论”的经验素材(虽然作者是位很有成就的女性研究学者)。这样“叙事”其实很难,它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对自身学术意图的警惕和克制,对访问对象自己的身份认同的尊重,对她们的生命意义感的真诚理解。作者在后记中说,这本书是被主编催出来的,而她也因为十几年积累了大量的口述资料,深感对这些记忆有一份责任,“……鲜活的生命就在已经开始泛黄的纸页上跳跃,时时灼烧着我的手我的心,提醒着我:我们不是你的私产……”这是口述史研究者的一种难得的境界。
《Why Borders Matter:Why Humanity Must Relearn the Art of Drawing Boundaries》
Author:Frank Furedi
Routledge,2020
吴万伟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本书是肯特大学社会学荣休教授,英国《尖刺》杂志专栏作家弗兰克·菲雷迪(Frank Furedi)教授继2019年《恐惧:推动全球运转的隐藏力量》之后推出的新作。本书首先以特朗普的美墨边界“筑墙”引出流行的反边界言论和人们对边界的担忧如助长种族主义和仇外心理,意在解释为什么消除边界被这么多人视为文化理想,同时试图探究人们对物质边界的排斥和对赋予人类生命意义的象征性边界的社会疏离之间的密切联系。随后的章节讨论了象征性边界如健康与疾病、男性与女性、儿童与成人、私人空间与公共领域如何成为众矢之的。
人们拒绝国家之间和社会内部的边界,与此同时也在摆脱社会生活各方面文化规范的束缚。就连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遭到质疑。此外,本书还讨论了边界悖论——既蔑视筑墙又渴望筑墙,尽管人们对国家安全的呼吁持敌对态度,但许多人仍致力于设立边界机构以保障自己的身心安全。作者认为有关边界的对立观点是文化价值观冲突的重要原因,人们对边界的争论往往反映出对国家身份、公民身份、多元文化、家庭生活和传统习俗的矛盾态度。当今时代令人印象深刻的症状是在文化上推崇拒绝评判,导致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边界模糊不清,实际上,文化领域的边界和象征性边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Human Diversity: The Biology of Gender, Race, and Class Hardcover》
Author:Charles Murray
Twelve,Hachette Book Group,2020
田方萌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穆雷可能是美国最有争议性的保守派公共知识分子。无论观点正确与否,他的确长着“反骨”,敢于挑战权威和公众。1994年,穆雷同心理学家赫恩斯坦联手推出《钟型曲线》一书,阐述遗传因素在阶层分化中的作用,引发了美国学界关于种族问题的大辩论。十多年后,我在华府一次会议上见到穆雷,他依然不改己见。此书是他综述当代遗传学、神经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旨在表明人类个体和群体间的多样性,以批驳那种追求一致的平等主义。全书分三大部分:性别、种族和阶级,其中性别部分的论述力度最大。当代女权主义者受到社会建构论的极大影响,他们至少应当直面穆雷提出的论据,而不是仅仅将其看作一种“男权话语”。
《Discourses of Race and Rising China》
Author:Yinghong Cheng
Palgrave Macmillan,2019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多年来,国人习惯于抱着隔岸观火的心态,将种族问题看作西方的社会现象。旅美学者程映虹指出,早在晚清中国就产生了种族话语和种族意识,并带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民族性的身份危机迫使当时的知识人将黄种人看作与白种人平等的种族,同时贬低了黑种人和红种人(印第安人)的才智。在中国人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种族身份一直是建构国族认同的要素之一。今天,网络上关于种族话题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自身的问题、公众的不满和某些个体的焦虑感。
- 信息时代-
《秘密生活》
作者:[英]安德鲁·奥黑根
译者: 陈红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0年
李永峰四季书评主编
中本聪的出现与消失,是这个时代最离奇的事件之一。注意到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第二章,对澳大利亚“中本聪”克雷格·怀特(Craig Wright)的报道。作者是最接近怀特的记者,也见证了怀特如何从最有希望证明自己是中本聪变成了再无翻身可能的“骗子”的经过。作者相信,怀特就是那个发明比特币的中本聪,或者说至少也是中本聪的三分之一。组成另外三分之二的两个人目前已去世。但怀特在关键时刻却又使用了拙劣的伪造材料,让整个证明行为变成了笑话。作者认为怀特是故意的,他表面上急切想证明自己是中本聪,但实际上却让所有把他和中本聪之间可以建立联系的证据都给污染了。作者最后提出,怀特或许比中本聪更重要,他是自我戏剧化同时自我掩藏的产物,一种互联网时代新的人格表现。另外一个具有这种人格的则是比怀特名气更大的朱利安·阿桑奇,书中另一主角。
但这本书最让我震惊的则是第三个主角罗纳德·平恩。2020年,世界因疫情而进入了居家隔离时代,从社交到工作,人们都把自己隐藏到了屏幕后面。当人与人之间不再面对面,我们所交往的这些活跃于屏幕ID背后的人,还会与我们以前所见到的那些人有一样吗?在最近的美国大选中,各类操弄网络民意的动作曾出不穷,有机构更动用AI技术虚构表达意见的受访者。表面上看,那些AI合成的受访者,语言、动作、外貌,乃至情感表达等等,与常人无异,但有技术发现,他们的虹膜不是正常人类的虹膜。也就是说,我们在社交网站、乃至媒体上,所能看到的一些意见表达者、评论员、意见领袖,背后可能是人工智能,而不是真实的人类。他们已经影响了某些人的政治意见,乃至影响了选举结果,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
罗纳德·平恩,是本书作者虚构的一个人物。他根据一个年轻人的坟墓,虚构出了如果这个年轻人还活着,他会有什么样的生活轨迹。然后根据这些生活轨迹来丰富和坐实这个虚构的人物。在用各种手段,一步步获得了明确的面孔、地址、护照、税号、国家保险号码、折扣卡等等后,罗纳德·平恩用比特币购买毒品,去论坛里针对枪械发表意见,“他”有了朋友,也建立了生活“圈子”。“他”的人格逐渐明确。短短30天后,作者暂停了这个实验,想消灭罗纳德·平恩的存在,但互联网只要有痕迹留下,某些东西就永远无法清除。距离罗纳德·平恩的实验六年过去了,在人们都开始居家隔离以后,真实身体的面对面日渐不重要。这六年里,又有多少新的罗纳德·平恩被发明出来了?当这些种种虚构的人活跃在我们的生活周围时,我们工作的同事、我们喜欢的偶像、我们所追随的领袖、我们寄托情感的网上朋友乃至恋人,都还有实在的肉身吗?这样一个人类社会,肉身还重要吗?在2020年的阅读里,这本书最令我震动。
中本聪的真身是谁,恐怕永远也不可能再有明确结论了,但是中本聪在互联网世所留下的记录,已经让他具有了难以磨灭的人格。后中本聪时代,基于互联网、基于区块链,速朽的肉身,与互联网记录所塑造出来的人格相比,可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人类社会真的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知识与权力:信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
作者: 乔治·F·吉尔特
译者: 蒋宗强
中信出版社,2015年
本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主编
1959年,“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在《明日地标》(The Landmarks of Tomorrow)一书中,首次提出知识工作者的概念,并预言人类将进入知识社会。德鲁克的这些预言已经成为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人类已经全面进入知识社会,知识创新成为商业和人类发展的核心内容。除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改变,以及新技术、新经济对社会的重构之外,其中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信息技术正在重新定义组织和权力,乃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这种变化的趋势说来也有几十年了,但是经济学界的回应相对迟缓,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来自圣塔菲学派的阿瑟教授——他的《技术的本质》《复杂经济学》等将技术作为重写经济学的切入点。作为《技术的本质》在湛庐阅读精读班的领读人,本人特别推崇阿瑟教授的研究。这本书打开了一个“组合创新”和“域”等视角来观察经济规律的新天地,如果对互联网、新能源这些“新域”带来的奇迹还有疑虑的地方,此书一定能让人有茅塞顿开之感。但遗憾的是,对于传统的经济学的诸多经典问题,“复杂经济学”还有待继续拓展。
好在今年有幸读到乔治·吉尔德的《知识与权力:信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
说来也是相见恨晚。先从乔治·吉尔德新近的《后谷歌时代》一书,我才开始关注到这位上世纪80年代就已名声鹊起的经济学家。我还为这本书写了一篇书评《区块链将带着世界“复权”》,他的“从马尔科夫链到区块链”的大胆预言现在看来仍然令人兴奋。
但乔治·吉尔德更早一些的《知识与权力:信息如何影响决策及财富创造》更令人兴奋。至关重要的是,该书把握住了“学习曲线”这个知识社会的基本规律。
学习曲线也被称为经验曲线,该理论认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再产出规模和销售额增长的同时,企业家的知识也会保持增长。所以每当产品或服务的销量翻一番,其制造成本就会下降大约20~30%。更为人熟的摩尔定律就是更极端的一个情况。这为知识在经济学理论从所起的基础性地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并且这一角度回应了萨伊定律、货币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增长理论等诸多经济学流派的观点,以及监管、自由市场、创新、投资、税制等经济学的经典问题。这本书可与《技术的本质》共同作为知识社会的经济学的入门指南。
《永久记录》
作者: [美] 爱德华·斯诺登
译者: 萧美惠 / 郑胜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
李红升国家信息中心
那个曾经轰动世界的事件主角的自传终于与读者们见面了。阅读自传则让我们再次重温那个比最惊险刺激的谍战片还让人刻骨铭心的“叛逃”过程,也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一夜之间暴得大名的青年人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能干出这等大事的人绝非平庸和循规蹈矩之辈。事实上,斯诺登书中的自画像就是一个如此多面、鲜活生动的人:一个天生的叛逆者、一个早熟的黑客、一个因家庭和学习经历的忧郁症患者,一个充满激情的“爱国者”,一个年轻自负的技术行家,一个隐秘王国的吹哨者,一个极富心机的脱逃大师,以及一个“国家公敌”,一个流亡者和一个寄人篱下的政治难民。
自传最让人震撼的是斯诺登的勇气,这种勇气不止表现为坦然面对失去家庭、女友和高收入工作的风险,以及从容面对不可知命运的危险,而且也表现为以一人之身与独一无二的全球霸主为敌的果敢。自传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在一个信息网络技术无孔不入的年代,基于国家安全需要的合法监控与个人隐私保护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斯诺登并未给出明确答案,但给出了一个方向,那就是这一边界不能由法律条文、法官或政府机构来单方面划定,而应由作为国家代理人的政府为一方,以隐私保护组织、第四权和罗宾汉式黑客组成的联盟为另一方,通过双方的互动和制衡来寻找那条分界线。当然,不要忘了吹哨者。
- 心理学-
《心灵与自然:应然的合一》
作者: 格雷戈里·贝特森
译者: 钱旭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
鲁枢元作家、文学评论家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贝特森(Gregory Bateson,1904-1980)与莫诺是同时代的人,我是在解读加塔利的《三重生态学》时,顺藤摸瓜读到了这本书。书中写道,1978年贝特森向他任教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校董会提交了一封备忘录,措辞严厉地批评了学校当局:教学所基于的前提是“陈旧过时”的世界观,整个教育过程简直就是一种“坑骗”。这一切弊病的根源是“将‘心’和‘物’分开的二元论”,是“培根、洛克和牛顿很久以前为物理科学制定的预设”,是将“心灵现象”量化的评价体系。在这一“陈旧世界观”指引下,大学面临的是“日益增长的不信任、庸俗、精神错乱、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对人的戕害,以及急功近利的商业主义。”这段话给我一种震撼强烈的“现场感”。
教育,似乎已经世界性地沉沦。贝特森在他的书中期待:将生物圈和人类视为一个整体,将我们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全部自然界统合起来。他还对他的女儿说:文学艺术或许可以助一臂之力,能够回应“赤裸裸的物质主义的”只能是“美”,是“一段贝多芬交响曲”。
《感情研究指南:情感史的框架》
作者: [美]威廉·雷迪
译者: 周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该书沿循着“薄荷实验”系列的选题风格,既关注作为当前研究新方向的情感史及其跨学科的尝试,又把理论探讨与书写实践结合起来。作者首先从认知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野下的情感定义出发,切入作为话语行动的“情感表达”及其作为理论框架的意义,并以“情感自由”的概念来建构重塑历史进程的认识基础。在实践层面,作者探讨了1700-1850年间法国历史中的情感演进之表现。这些个案基本都是此前历史研究者未曾关注过的,但在该书的叙述框架内被赋予了新的解说价值。这种研究思路应该值得国内学界关注。
《人生十二法则》
作者: [加拿大] 乔丹?彼得森
译者: 史秀雄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
本力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主编
动物在群体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支配地位的规范,这叫“提高社会动物性”。比如,禽类的啄序。正如人类的文化从来都是一种压迫性结构,乔丹·彼得森认为:动物的一个最根本的法则就是支配等级法则。动物会形成一种支配等级的地位,而且广泛存在更高级的动物种群中,比如哺乳动物,尤其是灵长类动物。
通过支配等级制度,使常规性的支配成为一种等级制度。服从这种等级制度,其实就是减少了更多的暴力,甚至也是一种分工合作和互惠机制的基础。
《人生十二法则》正是从支配等级法则展开,正如经济学从功利主义和“理性人假设”开始。但是在我看来,支配等级法则比“理性人假设”更加底层、稳固。所以依次归纳的十二条法则也就更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但跟许多人的理解不太一样,我认为在其中最根本的人生法则是道德法则,所以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这本书有个推荐序,其中一句话特别好,“人类尚未发展出基于现代科学的伦理”。而这正是作者乔丹·彼得森的伟大之处。
十二条法则需要探求的是“如何有意义地生活”。作者的结论是:“为善,集中注意力,修复你能修复的”,只有这样活着才是道德的。
他没有提出特别崇高的道德准则,但这种道德适合于任何一个人。这本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缓解不必要的痛苦,并把这种行为做成一种道德义务,它其实就是一种改善。因此,在我看来,作者给出了基于支配等级法则的道德路径:从自身开始的改善,就是最大的善。
《关系性存在:超越自我与共同体》
作者: (美) 肯尼思·J. 格根
译者: 杨莉萍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
辛允星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历史上,格根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被称为后现代社会建构论的奠基人与倡导者。众所周知,西方主流心理学经常以鲜明的“个人主义”假设为理论基础,将独立的个人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分析单位,社会关系则被视为一种“衍生物”;而在社会学等其他学科中,则存在着“个体—社会”这样的二元对立思维,从而导致了“心理还原论”与“社会决定论”的分野。《关系性存在》一书企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范式,为社会科学特别是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它不仅从宏观理论上解释了这种可能,而且还从人类日常生活与专业实践的角度对“关系性存在”进行了实证性研究证明。
《金华养生秘旨与分析心理学》
作者: [德]卫礼贤/[瑞士]荣格
译者:通山
东方出版社,1993年
盛邦和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荣格开始进行“集体无意识”理论的研究,他阅读大量诺斯替教(Gnosticism)资料以求命题的证明,竭尽全力而所得甚少。1928年卫礼贤将他的译作《太乙金华宗旨》交给荣格。《太乙金华宗旨》是一本中国书,说的是道教修身养性的纲领要旨,详解“道”之意义,劝人节欲修行,成为智慧有德之人,其中不乏巫术特有的奇幻描述,然其实质都可用现代精神暗示及条件反射理论予以解释。
此书明清时托名吕祖所作,与《唱道真言》《道乡集》《大成捷要》《古书隐楼藏书》等同为道教经典。荣格阅读此书认知道家元素,登临心理学研究的高地。“心灵的火花点燃了智慧的明灯,而这注定将成为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件之一。”荣格起步与卫礼贤合作开展名为“金花的秘密”的课题研究,进展顺利。荣格说:“这本手稿至少是在这一阶段,为我提供了发表我的一些关键性研究结果的好机会。”荣格进而理解老子道的学说,意识到“道”的阴阳两极的相互作用显示中国思想的“原型”。“理想的状态被称为道,它就是天地之间的完美和谐。”荣格通过对“道”的诠释,完成了对“集体无意识”的理论求解,形成荣格分析心理理论的思想基础。
往期书单:
时过境未迁: 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中国史篇)
从世界看中国: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全球史篇)
恰如那风中芦苇: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知识人篇)
通往自由的秩序: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经济金融篇)
文学需要更多诚实: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文学篇)
不要相信权力: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政治学、科学篇)
文中部分目
- 后台回复关键词,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回复『学人书单』,阅读学人独家荐书:
2018.学人书单|36位学人的100本荐书(之 文史哲)2019·50位学人的200本荐书(知识人篇)……
2. 回复『学人访谈』,提取学人精彩专访:萧功秦、方方、王笛、陈志武、周启早……
3.回复『学人专题』,深入了解学人与学界:木心是悲剧命运代表,但不是艺术大师——致郭文景兄、陈丹青兄年过九旬,他们依然关心这个世界……
4.回复『先生之风』,一览略学人风采:胡适、陈寅恪、蔡定剑、杨小凯、哈耶克……
學人Scholar
学人·思想的芦苇
投稿、联系邮箱:isixiang@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