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19:37
学人君按:年份戛然交接,世界变幻莫测,这一年,我们在人的脆弱中发现思想的韧性,在远处和近处的哭声中反思知行合一的实践,在区隔中尝试共同体的重建,在失落与破碎中探索沟通与联结的可能,而阅读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一种古老的联结方式,也是生活中寻常感与永恒感的宝贵来源。
冬日严酷,但知识温热。2020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50余名不同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挑选出本年私人书单,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后分期推出,凡200余本。第二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全球史”,文中分全球史与区域史、二战及其之后的世界两大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理解。
本期荐书学人
(依照荐书顺序排列)
孟钟捷 周 俊 马 勇
胡 琨 鱼宏亮 李永峰
蔡 翔 万昌华 严 泉
- 全球史与区域史-
《企鹅全球史》
作者:[英]J.M.罗伯茨 / [英]O.A.维斯塔德
译者: 陈恒/黄公夏/欧阳敏
东方出版中心,2020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著名历史学家罗伯茨的巨著修订版。罗伯茨是英国历史学家中十分善于沟通象牙塔与公众的一位,曾参加过BBC多部历史纪录片制作。他的其他作品,如《企鹅欧洲史》《企鹅20世纪史》都广受好评。这部《企业全球史》也不例外。作者——还有修订者维斯塔德——回应了学界最近二十年在全球史研究领域的关怀,尽量克服欧洲中心论,关注多元发展的脉络。该书文字简练,但视野广阔,思想精到。
《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
作者: 森谷公俊等
译者: 徐磊等
北京日报出版社,2020年
周俊早稻田大学招聘研究员
此套丛书选译自日本讲谈社的《興亡の世界史》系列(共21卷)。2019年,台湾翻译出版了繁体中文版(共21卷)。众所周知,在欧美的历史叙事中,往往将西欧作为中心。而在中国的历史叙事中,则将中华作为中心。所谓“中心”,实际上就是重己轻他的本位主义。然而,讲谈社的这套世界史丛书却将亚洲这一空间网络视作叙事的主体,把西欧和中华都进行了相对化处理。因此,丛书的主线基本是在“从亚洲看世界”和“从世界看亚洲”这两者之间来回切换。对于中国大陆的读者而言,这套丛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史实,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读者跳出国别史的传统框架,重新理解亚洲(特别是大陆的内亚和海洋的南亚)这一更为广域的空间。同时,这也是“从中国看世界”转向“从世界看中国”的视角切换。
《通俗第一次世界大战史》
日本早稻田大学出版部 编
王坤 译
东方出版社,2020年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两年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年纪念,国内外都有相当规模的学术活动。这场战争是现代世界的真正开启,也是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十九世纪长达百年挫折后重回世界中心之节点。现代中国与世界的进步与问题,许多方面都可以看作是一战的遗产。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个并没有远去的过去。稍感遗憾的是,关于一战的中文著述,少且不甚稳定,现在这部由日本学者有意识为大众编写的欧战史翻译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中国人重建对这场战争的准确认识,矫正或补充原先那些稍感偏狭的观点。
《战争的战争: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
作者:[德]约翰内斯·布克哈特
译者: 马绎 译 / 孟钟捷 校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0年
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之一。它重新构建了欧洲的国家形态与国家间关系,奠定了一系列近现代世界运行的主要观念与制度。但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它作为宗教改革的后续发展或一场欧洲大战的定位,极少如作者那样,首先“将和平置于所有论述的中心”,聚焦于讨论“战争进程中的和平尝试与和平机会”。这种以“战争史”来切入“和平史”的书写模式让人眼前一亮。该书的视野宏大却不失细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于各国和平追求的成败得失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评述,特别让人能够联系到当下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极有启迪意义。
《欧洲:欧洲文明如何塑造现代世界》
作者: [西] 胡里奥·克雷斯波·麦克伦南
译者: 黄锦桂
中信出版社,2020年
胡琨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任何历史叙述体系中,过去数百年世界文明进程被欧洲所深刻塑造,这一论断,想必不会引起太大争议。文艺复兴孕育的知识型社会、科学、经验主义和市场经济萌芽,与航海家和探险家冒险精神碰撞,开启了欧洲文明突飞猛进的扩张之路。时至今日,广义上的欧洲不再局限于欧亚大陆西隅一角,而是囊括其后裔建立的南北美和澳洲诸国,他们不但占据地球上最为广褒富饶的土地,把控全球经济命脉;其政治模式、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与科学技术至今亦仍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
欧洲文明的发展与扩张,对人类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扩张过程中对其他国家和文化的碾压,甚至滥杀和种族灭绝,引发的冲突从未停息,甚至愈演愈烈;作为华人,更是能深刻体会在欧洲文明霸权下坚持自己身份认同和诠释世界方式所带来的张力。
本书作者因其身世,一直游走在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三种文化之间,有超越民族国家的强烈欧洲认同,尝试在梳理欧洲文明共性的基础上考察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的发展、扩张和整合,以及与世界其他文明的相互关系。在这一视角下,相信读者会对大航海时代、法国大革命、殖民潮、两次世界大战、犹太等族群流亡和欧洲一体化等重要历史事件,以及“世界将向何处去?”有更多思考。
《征服西伯利亚:从叶尔马克到白令》
作者: (俄罗斯) М.И.齐保鲁哈
译者: 杨海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
鱼宏亮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谈到外蒙古的独立,许多人都以为是近代的事情。大多数官方教科书都从晚清和近现代谈起。这是一个绝大的误读和错误。实际上,俄罗斯是十七世纪才有了统一政权的一个小公国。但是这个国家从草创开始,就定下了一个规模宏大的东扩计划。十七世纪起,俄罗斯在与明朝和清朝的接触中,就一直以窥视蒙古和东北为主要目标。为了配合这一国家战略,十七、十八世纪的俄罗斯历史学与汉学,也建立其了一套与其相对应的历史叙事模式,他们将与明朝和清朝的外交活动与蒙古的贸易活动分开叙述,目的是营造俄罗斯与蒙古交往的独立线索,进一步为吞并蒙古做准备。这种历史叙事和扩张思想甚至赤裸裸地写进俄罗斯的经典教科书《俄国史教程》之中。而我们对其却所知甚少。经过三百年来历代沙皇坚持不懈的扩张战略,很遗憾,到了近代,蒙古终于被其分离出去。对于这三百年的蒙古分离史的认识,我们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公众认识都很不够。俄罗斯历史学家齐保鲁哈所作的这部《征服西伯利亚》的著作,提供了一部俄罗斯如何吞并周边民族和领土的案例。为我们认识这三百年征服史的具体过程,提供了具体例子。
- 二战及其之后的世界 -
《希特勒与德国人》
作者: [美] 埃里克·沃格林
译者: 张新樟
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
李永峰四季书评主编
我们正在经历着历史的转折。过去这么讲,可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这两年,无论左中右,恐怕都不会反对这个说法。身在历史中的人,能理解这种转折吗?研究思想史的大师埃里克·沃格林,把目光聚焦在了二战前的德国,他想解释,在那个世界史的转折时刻,像希特勒那样的人,为什么能够在德国获得统治权。那是因为作为魔鬼的希特勒,难以解释地引诱了德国人吗?不是的,作为一个边缘人的希特勒,他是被几百万选票主动选上去的。希特勒的掌权源于整个民族的糊涂。人与精神的疏离,从而导致了人的非人化。这样的人,失去了现实体验,被民族、国家等等套话牵引着,无所事事、发布命令或者教导他人,他们因为精神上的无知,被精明的政治人物利用,推动历史走向了悲剧。在下一个历史阶段,他们也并没有进行精神批判,而只是继续用一些套话反省。所以,民族的糊涂依然继续。在疫情初期阶段,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与现实进行观照。
《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
作者: [美]威廉·谢里登·阿伦
译者: 张晶
格致出版社,2020年
孟钟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有关纳粹党夺权及希特勒政权的兴衰问题,向来是德国史乃至欧洲史的重点之一。人们始终好奇的是:如德意志这样的善思民族,怎么会匍匐在极端种族主义的话语下,甚至利令智昏地甘做“刽子手”?该书以一个位于汉诺威的小镇诺特海姆为研究对象,仔细剖析了纳粹党在基层社会的动员策略及其效果、平民阶层接受纳粹观念的原因及其社会分化、战争进程对小镇政治生态的复杂影响等。这样一种社会文化史的分析,让读者对魏玛德国的机制运行困境、左翼政党的行动问题、纳粹党的动员能力以及普通百姓的生活感受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希特勒的影子帝国》
作者: [阿根廷]皮耶尔保罗·巴维里
译者: 刘波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
蔡翔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博士
从国际关系这一角度,本书堪比《决策的本质》这种经典的原因就在于其所采取的着眼于各国内政角力如何落实到历史事件本身的多视角分析框架。传统的国际关系分析框架,比如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流派,就倾向于将民族国家视为一个单子化的理性行动者(unitary rational actor),预设各国有着特定的行为偏好,从这一角度出发判断国家决策。然而,没有一个国家是真正铁板一块的,各国的内政恰恰深刻地影响着国际间的外交。《决策的本质》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而在“理性决策人”这一模式之外为解释古巴导弹危机增添了“组织行为”与“政府内政治”两种解释路径,从而令后人对国际政治事件的视角更加丰富而多元。
本书同样也有这样的优点。它将国民军派与纳粹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置于各国内部各种势力的角力当中,最终形成了相互作用的解释合力。在这种分析框架之下,西班牙内战的主角们不再是抽象的西德意英法美苏,而是西班牙共和政府、西共等左翼、弗朗哥之外的国民军派、纳粹内部的外事局、保守派、沙赫特与戈林、法国左派与右派势力、共产国际等存在着不同诉求的具体行动者。从这种视角看来,有时候,某国的外交部门对别国发出的警告,或许其意根本不在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仅仅是主导外交部门的某一内部势力向国内的另一势力使绊子罢了。恰恰是这种解释,往往更能指出历史上那些冠冕堂皇的外交辞令之下的实际角力。毕竟,大多数情况下,能实际威胁到各国政治家们的力量从来不是遥远的外国,而是国内的竞争者。
或许有人会指出,这种分析框架为原本简洁的理性国家视角增添了过多不可预期的国内因素,缺乏一般化规律的凝练。然而恰如阿伦特所说,政治不就是充满了偶然性的地方?不正是因此才为人类的自由意志留下了空间?而能够为后人提供对种种偶然性的事后观察,正是史学的魅力,因为这或许能使我们更谨慎地对待未来。
《不折之鹰:二战中的波兰和波兰人》
作者: [英]哈莉克·科汉斯基
译者: 何娟/陈燕伟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
万昌华商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该书著者哈莉克·科汉斯基执教于伦敦国王学院和伦敦大学,皇家历史学会会员。原著完成于2012年,甫一出版,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就将之评为年度最佳图书,并热情洋溢地指出:“波兰到底经历了些什么?这成为二战史的一大空白……直到哈莉克·科汉斯基写出了全面的英文版波兰二战史,才成功填补了这个空白。”中文版问世之际,前任波兰共和国驻华大使霍米茨基专门撰写了序言,波兰驻华大使馆则举办了首发仪式。
二战欧洲战场的战火首先是在波兰燃起的。对波兰军队在二战中的表现,各种读物都乐此不疲地描写波兰骑兵向德国坦克发起的自杀性冲击有多么徒劳,千篇一律地将波兰军队刻画成一群被部分蠢人指挥的一勇之夫。更严重的是,同属反法西斯阵营的一些主要成员国,不是直接参与对波兰的践踏和肢解,就是出于种种政治理由默认甚至纵容对波兰的不公正待遇。因此,战后出版的关于波兰战时经历的著作,出现大量回避、淡化乃至歪曲史实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该书中,作者作为原波兰人家族的一员,运用大量史实,还原了二战中波兰人奋勇与智慧抗敌的真实历史。同时,也涉及到了他们能够建设与管理好现代化国家的问题,如果国家不是很快被不可抗拒的邻居强敌所摧毁的话。
作者在本书介绍中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浴火重生后不久,就接连进行了六次边界保卫战争:1918年在波兹南、1919到1921年间在上西里西亚与德国冲突;1918到1919年间在利沃夫以及东加利西亚与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对抗;1919至1920年与捷克斯洛伐克围绕特申对垒;1918年到1920年在维尔诺与立陶宛作战,其中最主要的,则是1919年到1921年之间,和苏联进行的炽烈的战争,波兰人创下了“维斯杜拉河的奇迹”。
然而,身处这样一块通过凡尔赛的政治家在刀剑的斡旋中确保的疆域,面临着强邻的虎视眈眈,当时的波兰当局还是统一了国家货币,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此后,国家的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开启了工业化进程,并尝试进行土地改革。
在这一基础上,波兰也建立起了一支貌似强大的军队。到1939年9月1日为止,波兰拥有三十七个步兵师、十一个骑兵旅和两个装甲旅,以及八百多辆各型坦克。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在1932年就建立起了国家航空工业,可以生产就当时而言非常先进的战斗机,但是,为了尽快换取外汇,波兰将最好的PZL-24型战斗机用于出口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和土耳其等国,自家军队装备的则是更早的PZL-11甚至PZL-7式。当时,波兰装备的轰炸机要比德国的He-111型更为出色。
总之,波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建立的国家当中,除了工业技术能力略逊于捷克斯洛伐克之外,综合国力是最强的。
祖国沦陷之后,波兰人遭遇了难以想象的灾难和痛苦。不论在德国还是苏联的占领区,占领者都有计划地对波兰进行文化灭绝。纳粹逮捕了大量的波兰教授,将他们送入集中营,同时还规定,非德裔居民的学历不得高于小学四年级,对他们的教育目标是不超过五百的简单算术和写自己的姓名,并且对德国必须绝对服从。更有甚者,德国还积极分化非德裔的波兰人,以德国化为诱饵,诱使某些意志不坚定的所谓“积极分子”向当局告密,成为迫害自己同胞的急先锋。
波兰政府所有的工作人员、军官和家人都被逮捕、流放、强制搬迁,甚至杀害。卡廷惨案已经成了无法洗净的污迹。波兰人的国籍被取缔,产品和食物被一扫而空。数以万计的波兰人被迁徙到哈萨克斯坦人迹罕至的地区。那里“无边的草原犹如海浪般滚动,看不到一棵树木或灌木,一切是那样苍凉,难得有几只凄鸣的鸟从头顶飞过……这远离文明的荒凉之地……处处显现出贫困和荒蛮”,与此相比,流放犯人的西伯利亚还有“让他们熟悉的森林”和相对舒适的环境。在那里从事苦役的波兰人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到十五,如果不是1941年德国对苏联的攻击,这些人也许很快就会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下死亡殆尽。
由于德国发起了对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在英国的波兰流亡政府开始和苏联艰苦地磋商,克服了英方的息事宁人和苏方的百般刁难后,“西科尔斯基-迈斯基条约”在7月30日签署,这样一来,在苏联的波兰人才获得解放。
这些逃离虎口的波兰人逐渐成为自由波兰军中的重要战斗力,在欧洲各个战场大显身手。波兰在失去了国土的情况下,一直英勇作战,在不列颠海峡的上空,在北非的沙漠,在意大利崎岖的山地,在诺曼底的海滩,在大西洋的船队,在荷兰的空降场。失去了故国的波兰雄鹰始终和盟军战斗在一起,取得了无法磨灭的功勋。最终,波兰军队与英军一道参加了向德国北部进军的作战,第一装甲师在兵临德国最重要的海军基地之一威廉港之时迎来了战争的结束。
而在沦陷的故土,波兰人的战斗更是可歌可泣,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协助起义的犹太人,在苏军兵临维斯杜拉河之际进行了英勇的华沙起义。但近在咫尺的苏军却隔岸观火,任其最终被德军所消灭,这也为苏联在波兰建立亲苏政府扫清了障碍。整个二战,波兰受的苦难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深重:牺牲了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平均每五个波兰人就有一人牺牲,比苏联的百分之十、中国的百分之七都高出许多。
总之,《不折之鹰》这本书,将波兰在二战中鲜为人知的方方面面,公正、客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它告诉我们,波兰人宛如不屈的雄鹰,历经六年苦战,终于赶走了入侵者。1990年12月22日,长期以来身居陋室的波兰流亡政府第七任总统雷沙尔德·卡丘罗夫斯基亲手将珍藏的国玺、宪法以及国旗重新交到了波兰人民的手里,波兰终于获得了完全的独立。哈莉克·科汉斯基引用过的一位波兰人的话,“在波兰,二战结束于1989年”,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
作者: [日]加藤阳子
译者: 章霖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
周俊早稻田大学招聘研究员
历史是必然还是偶然?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似乎是辩论赛中经常出现的论题。但是,如果把话题锁定在日本的侵华是否具有必然性这一问题上时,或许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不假思索的回答,“是有必然性的”。然而,加藤阳子女士这本论著的主旨是试图说明,所谓战争,其实是复数的不合理决断累积而成的结果。也就是说,所谓必然与偶然,很大程度上都是源自于人们自身的自主选择。所以,正如书名的设定,“选择”一词才是真正的关键词。
其实,在讨论历史十字路口上人的“选择”问题时,反思历史已是题中应有之义。这种逻辑的前提在于,无论是在过去或是将来,个人是可以凭借自己的资质与努力,对历史的发展施加相应影响的。这似乎是在拷问今天的人们,我们在做出怎样的“选择”?对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我们是否始终在坚持?对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我们是否大胆地提出过质疑?在当代日本,加藤女士是著名的“反体制”历史学者。近期,日本新任首相菅义伟拒绝任命6名学术会议会员的问题引发争议,其中1名学者会员就是加藤女士。在此意义上而言,加藤女士可以称作是知行合一的学者。
《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
作者: [美]艾拉·卡茨尼尔森
译者: 彭海涛
书海出版社,2018年
严泉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罗斯福“新政”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近年来新的见解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批评性的看法,如美国经济史学家伯顿.W.福尔索姆(Burton W. Forsom)的著作名称就是《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立场。与已有的研究不同的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艾拉·卡茨尼尔森(Ira Katznelson)新作《恐惧本身:罗斯福“新政”与当今世界格局的起源》一书,却是另辟蹊径,尝试回到“新政”的历史过程之中,探讨那个时代美国体制演变的复杂性与可能性。
在卡茨尼尔森看来,这一时期实行的“新政”,不仅历时20年,一直持续到1953年共和党人总统艾森豪威尔执政,而且对美国确立已久的政治秩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重构。在这一反思与重构过程中,“新政”与右翼和左翼集团就美国民主制度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激烈地较量,“新政”的大部分时期充斥着黯淡和不确定性。为此,我们不禁要问,在那个至暗时刻,美国式民主在上世纪30年代是如何存活的?“新政”的制度性缺陷是什么?这些缺陷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美国社会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和成本是什么?
文中部分目
第一期私人书单时过境未迁: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中国史篇)
學人Scholar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知识人|经济金融|政治与法律|中国史|全球史与史学理论|社会学|文学|科学与艺术|哲学|2018年度书单·社科|2018年度书单·政经学人访谈|萧功秦|陈志武|王笛|杨炼|周启早|童之伟|唐小兵|伍国|彭小华|刘清平|展江|方方 |李银河 |樊星专题|江平|中美关系|动物福利|教育与兴趣|教育与焦虑|教育的价值|人工智能与教育|周雪光|论木心|定义木心|学术欺诈网站|金融家摩根|弱水吟|“闰土”在今天 |《二十一世纪》30周年|九旬知识人先生之风|杨小凯|杨绛|邵燕祥|赵元任|陈寅恪|尼采|哈耶克|钱锺书与陈寅恪|钱锺书与钱瑗|高华|蔡定剑|胡适|“好好先生”|余英时谈胡适
学人·思想的芦苇
投稿、联系邮箱:isixiang@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