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恰如那风中芦苇: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知识人篇)


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26:27



  学人君按:年份戛然交接,世界变幻莫测,这一年,我们在人的脆弱中发现思想的韧性,在远处和近处的哭声中反思知行合一的实践,在区隔中尝试共同体的重建,在失落与破碎中探索沟通与联结的可能,而阅读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一种古老的联结方式,也是生活中寻常感与永恒感的宝贵来源。
  冬日严酷,但知识温热。2020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50余名不同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挑选出本年私人书单,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后分期推出,凡200余本。第三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知识人”,文中分知识人随笔、知识人研究、知识人传记等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理解。
  往期书单:
  时过境未迁: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中国史篇)
  从世界看中国: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全球史篇)
  本期荐书学人
  (依照荐书顺序排列)
  唐小兵 马 勇 俞诗逸 杨海亮
  鲁枢元 刘成晨 维 舟 王 聪
  张智义 尤小立 丁 东 谢志浩 赵肖荣
  萧功秦盛邦和刘业进田方萌江晓原
  - 知识人随笔 -
  《九十年代反思录》
  作者:王元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元化先生生前是上海知识界的领袖,其在古典文学研究、思想文化史和当代思想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这本《九十年代反思录》最能说明其作为一个思想者和知识人的精神底色,作为20世纪中国革命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反思者,其对于五四的启蒙心态、革命的激进主义、非此即彼和追求所谓彻底性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的思考在今天仍旧有其价值。王元化先生关于学术与思想关系的思考对于越来越碎片化、学院化的当今学界生态也很有警醒意义:“我不认为学术和思想必将陷入非此即彼的矛盾中。思想可以提高学术,学术也可以深化思想。不可想象,没有以学术为内容的思想,将成为怎样一种思想,而没有思想的学术,这种学术又有什么价值?”
  这种沉潜往复、从容含玩的思想品格和学术品质才能够滋养一个知识人的心智生命和精神人格,元化先生对于胡适为人处世“不降志、不辱身,不说时髦话,也不回避危险”的原则极为认同,他也引述《圣经》的话“你要做世上的盐”比“你要做世上的光”更好,因为光还为自己留下了形迹,而盐却将自己消融到人们的幸福中去了。王元化先生说:“作为中国的一个学人,我佩服那些争作中国建设之光的人,但我更愿意去赞美那些甘为中国文化建设之盐的人。”这也是他自己的家国情怀与生命化境的自然流露,在他诞辰一百周年的今年重温这句话尤其令我们感动敬佩。
  《陈乐民作品新编》
  作者: 陈乐民
  东方出版社,2020年
  马勇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陈乐民先生是当代中国学养深厚的大学者,学贯中西,打通古今,既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学术根基,又有丰富的外交活动。读其书,想其人。这才是中国学人所需要的境界,理论与实践,内圣与外王,道问学与尊德性,有学问的思想家与有思想的学问家。这套书将陈先生先前出版的一些文集重新整理,大致反映了陈先生几十年的学术成绩,包罗中西。而我更喜欢阅读的是其中带有史料性质的回忆性文字,比如《在中西之间:陈乐民自述》,就透漏出许多很有意义的历史信息。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新编”没有做成望而生畏的厚重外观,而是很久不见的小开本,适宜携带,随时阅读。
  《一个民族的精神史》
  作者: 许纪霖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俞诗逸 编辑
  一个民族的精神史,离不开知识分子对于真理的探索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在思想最为激荡的近代中国,他们关心着民族发展的命途,渴望在时代的潮流中实现自我的价值。然而由于理念的差异,和个人心性的不同,面对时代的潮流,这些知识分子各自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如何考察,并解读这种历史的复杂性,是值得学人考察的话题。
  许纪霖长期从事知识分子研究,对于这一群体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善于从个案着手,挖掘历史人物与所在时代的张力,而这种张力,往深层介入,就是挖掘一代人的精神轨迹。《一个民族的精神史》选取了十三篇人物研究,他们中间,既有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者,也有激进的左翼人士,尽管如此,他们的底色仍然是知识分子。通过记录他们复杂的心路历程,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的精神深度与缺陷,进而加深我们对历史的思考。
  《书架上的近代中国》
  作者: 唐小兵
  东方出版社,2020年
  俞诗逸 编辑
  这本书涵括范围甚广,读来却无驳杂的零落和逻辑的松散,有赖作者清晰的问题意识。他在后记中点出了此书的两条主线,一是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与命运,二是城市文化相关历史著作的研读和分析。近代中国处社会大变革之际,新陈代谢之迅疾,前所未有。知识人身处这般变局,亦不能幸免。在传统士大夫偃旗息鼓之后,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知识人登上舞台,搅动天下舆论,开启蒙先声,而后又卷入翻腾不息的革命浪潮里,起伏不定。知识人所处的城市,也在变局中逐渐蜕变,中西文化在这里冲撞融合,激荡出新的活力。
  两条主线将单一的书目篇章串联起来,组成可资参考的思想谱系,并从时间、空间、社会、人物等角度着眼,试图呈现出近代中国的多重面相。此外,书中所呈现的对人性的思考,也透露出一位历史学者的人文关怀。性情,于无形中影响了唐小兵的书评写作,使其文章兼具感性与理性,哲思与温情并存,成为了具有生命力的书评写作。
  《历史的绝笔》
  作者:叶永烈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
  杨海亮 业余文史研究者
  一般的作家、学者,都是不配“著作等身”的,但对于勤奋、高产、优质的作家叶永烈却是盛名之下,其实相副。可惜,还在读着这本《历史的绝笔》,叶先生已于2020年5月辞世。“这些人,这些事,这些泛黄的信件,这些时代的悲欢,已成历史的绝笔”,可人去魂在书留香。
  叶先生所收藏的信,最早的,来自启蒙恩师、散文作家杨奔;“图文并茂”的,要算秦瘦鸥;书法最漂亮的,当属流沙河;论文字之美,首推柯灵;而最“花哨”的,是梁实秋夫人韩菁菁……还有陈伯达、施蛰存、张乐平、苏步青等好多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知名作家、艺术明星、科学大家。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篇人物特写,每一篇人物特写都是一段悲喜人生。正如叶先生所言:“大历史,小故事,讲历史,谈文化。这本书以我透过一封封名人书信所讲述的小故事,折射了时代。”80多篇,600余页,读来大长见识、大有感悟。
  特别一提的是,叶先生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后又以写知名人物、历史传记为主,还有大量的游记,都是独树一帜、不同凡响。读惯了叶先生的科普作品、传记作品,读读这本以散文笔调写成的“绝笔”,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
  作者: 陈夏红
  法律出版社,2016年
  杨海亮 业余文史研究者
  我是在读过陈夏红博士的《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与《出没风波里:江平和他的时代》后,才接触到这本《风骨:新旧时代的政法学人》。陈夏红博士的写作有一个基本态度——“同情并理解”。所以,字里行间,你不会觉得有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品头论足、臧否月旦。
  《风骨》所选的新旧政法学人有钱端升、吴恩裕、曾炳钧、严景耀、雷洁琼、于振鹏、戴克光、黄觉非、徐敦璋、费青等10人。这十位先生,对于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建校初期来自北大、清华、燕京和辅仁的庞大学术群体来说,“确实是这个群体中最熠熠生辉的名字”。然而,“最熠熠生辉的”他们,却在形形色色的运动中浮浮沉沉,以至于大好的年华、卓越的才情在大大小小的风波中烟消云散。
  全书以十位学人个人的生命沉浮为主线,尽可能地还原他们的学术与人生。其言其行,其命其运,“恰如那风中芦苇,虽未对抗,亦不屈服”。就他们矢志不渝地追求法政理想而言,他们彰显了新旧时代政法学人的风骨。
  《依旧相信》
  作者:陈平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9年
  杨海亮 业余文史研究者
  陈平原教授是做学问的行家里手,大部头接二连三、令人目不暇接。治学之余,陈先生也爱撰写短文,“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这本《依旧相信》便是证明,证明陈先生是一位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文学者。
  书中收录的短文有70余篇,分“文学教育”、“学术评论”和“序跋与书评”三辑,长的不过万余言,短的只有近千字。钱钟书先生云:“眼里只有长篇大论,瞧不起片言只语,甚至陶醉于数量,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那是浅薄庸俗的看法。”相对陈先生的宏篇巨制,《依旧相信》里的文章似乎少了分量,可文章的价值并不完全取决于篇幅,而在于是否有新知识、真趣味,是否有启人心智的思想、引人共鸣的情感。
  读陈先生的随感杂谈,听陈先生的长吁短叹,在这个充满喧嚣与骚动的年代,你会“依旧相信”——相信文字的魅力,相信学问的力量,相信思考的价值。
  《我的世界观》
  作者: [美]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译者: 方在庆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
  赵肖荣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思政部讲师
  中文版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是学者方在庆从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翻译而来,在德文版基础上,增加了20多篇反映爱因斯坦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文章,同时增加了爱因斯坦1922年在京都大学发表的著名演讲《我如何创立了相对论》和其他几篇文章。本书共收录爱因斯坦文章146篇,涵盖了他对人生理想、世界观、和平、犹太人问题以及科学创造等观念与见解。
  1905年的爱因斯坦,远离学术中心,是瑞士联邦专利局的一名小公务员,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用今天的网络语言形容那个时期的爱因斯坦差不多也是个996青年,挈妇将雏,生计维艰。但是,爱因斯坦却在工作之余专注于自己钟爱的研究,发表了五篇论文和21篇评论,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狭义相对论的理论,改变了人类对于物质、时间、空间和能量的传统看法。两年后,在认识到这一理论的先天缺陷后,经过8年的孤军奋战,创造了广义相对论这一被认为是人类认识大自然最伟大的成果。
  人们熟知爱因斯坦是个天才和伟大科学家,但这只是他的一个侧面。他同时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人道主义者、世界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一位悲天悯人的智者。从少年时代开始就酷爱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发表相对论之后他多次从哲学角度谈论物理学发现,他还善于利用自己的名声维护世界和平,帮助人类发展有益的事业。
  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以杨振宁的大作《爱因斯坦:机遇与眼光》为序,在试图回答一个26岁的默默无闻的公务员如何改变人们传统的物理观念时,杨振宁认为“孤持、距离和自由眼光”几个相互联系的特征是爱因斯坦抓住机遇的关键因素。读读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定会更近距离地感受到他的“孤持、距离和自由眼光”!
  - 知识人研究-
  《王元化及其朋友》
  作者: 蓝云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
  鲁枢元 作家、文学评论家
  记得唐德刚在哪里说过,在世界思想界大师辈出的果园里,胡适只能算是一个不大的瓜,但在中国他一定是最大的瓜。王元化先生在他所处的这个思想贫乏、学术固化的荒原上,无论如何都是一株枝干傲然、生气充盈的高大乔木。
  今年是元化先生的百年冥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学馆举办纪念会,我有幸应邀赴会。此前,我已经在书店购买到这本书;到了会上,又得到作者蓝云女士的一册签名本。在会上,蓝云女士动情地说,她有两个父亲,一位是王元化在中共上海地下文委工作的亲密战友、生身的爸爸蓝瑛;一位是她从小偎依在其身边的精神父亲王元化。尤其是到了晚年,在王元化染病期间,蓝云就成了形影不离的“侍者”与“护法”。
  蓝云的这本书记录了王元化晚年与海内外贤达、同契、弟子、后学的交往与言谈,既是文字清畅、声情并茂的散文,又是记述真切、细微毕现的史料。
  我在80年代曾亲聆先生的教导,由于种种原因,我在先生这里成了一个“逃学的学生”。尽管如此,先生的人格、情怀还是融化在我的血脉里,促使我保持对学术的敬畏、对时代的反思,不媚时邀宠,不曲学阿世,尽力持守一个人文学者的底线。
  《胡适研究十论》
  作者: 耿云志
  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杨海亮业余文史研究者
  耿云志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胡适研究会名誉会长。耿先生从事胡适研究40余年,这本《胡适研究十论》精选了有关胡适研究的论文10篇。
  论文中,有的概括胡适的生平活动,如《胡适一生的五个阶段》;有的叙述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主要领袖所起的作用,如《引领文学革命》;有的介绍胡适与他人的关系,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梁启超》等;还有的谈了胡适有关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几个重要观念等。10篇论文,早的写于1979年,晚的写于2018年,时间跨度正好与耿先生的胡适研究历程吻合。
  耿先生主张胡适研究应始终秉持学术良心,以平实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和报告成果,用说理的态度与人共享知识和真理。读完“十论”,可以充分感受到耿先生心口如一、言行抱一。
  《胡适考论》
  作者: 席云舒
  商务印书馆,2020年/配图有误
  杨海亮业余文史研究者
  耿云志先生说:“胡适研究的进步,人们对胡适的了解程度的提高,是衡量改革开放的进步的天然尺度之一。”应该说,经由改革开放40年,随着大量的研究胡适的论文发表、论著出版,相当多的人对胡适有了比较接近真实的了解。这也意味着要在胡适研究领域出新出彩越来越难,但也并不等于胡适研究的空间越来越小。相反,有好的角度,有新的材料,照样能把胡适研究向前推进一步,甚至开拓一个新的空间或新的时代也不无可能。席云舒的《胡适考论》即是一个例证。
  席云舒收集了许多英文文献,包含胡适英文作品、胡适英文演讲等,可谓发掘了许多“新材料”,也自然有了许多新发现。如,书中《康奈尔大学胡适的成绩单与课业论文手稿》便是建立在大量新发现的旧材料基础上考证完成。此外,席云舒的博士论文《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思想研究》曾获首届海峡两岸“胡适奖学金”,且是唯一的一等奖,而评选方是台北“中央研究院”胡适纪念馆,可见“含金量”不低。这也证明了席云舒在胡适研究上的努力和实力。
  潘光哲先生说,“席云舒是胡适研究领域里新生代的佼佼者”。这本论文集是席云舒有关胡适研究的成果结晶,对于胡适研究者、文史爱好者,以及一般读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非常年代》
  作者: 赵园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9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赵园老师是我极为敬重的学者,虽然仅仅在北京长谈过一次,但其学术作品和历史随笔都是我一直跟踪阅读的,而且常常对我自身的研究有学术刺激和思想激荡的作用。作为研究现代中国文学和明清之际士大夫群体及思想史的名家,在中国社科院文学所按规定退休之后以一己之力,钩沉史实,心灵入史,参考借鉴多方学术成果,反求诸己而直面其青年时代经历过的“正午的黑暗”,撰写了这部上下册的研究文革文化与知识分子的巨著,其对于顾颉刚、吴宓等人的个案研究之前就在上海《书城》等期刊陆续读到,如今结集出版,将这一页之前为政治史、社会史等研究视角所遮蔽的文化史和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史、心灵史乃至精神史都纤毫毕致地呈现了出来,有助于我们深度理解毛时代的苦难、荒诞与苦闷的各种形态及其根由。
  这就如同最近上演的讲述文革时期文化生活的《一秒钟》那样,也是对于即将消逝或被软埋或者被重新化妆的当代史的一种“续一秒”的救赎。如其这一段对知识人与政治关系的反思洞察了权力的奥秘和人性的幽暗:“强调知识分子的依附地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性角色(有用/无用),为知识分子划分层级,做意识形态定性(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轻易斥某学科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等等,却又网罗著名学者进‘梁效’一类御用写作班子,在某些场合(如批孔、‘评法批儒’)中令其扮演文学侍从的角色——亦不妨视为玷污。知识人对知识人,一向更少宽容,更难有‘了解之同情’。”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 项飙 / 吴琦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
  刘成晨 桂林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这本书是一本对话录,说到底就是对谈,我在一个书店得知了这本书,并全价购买了下来。同时,在授课中,我一直是以“科研”为导向,进而我也一直向学生们强调“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经历”,乃至“生命史”,来做研究,可能这样的做法是最容易出经典的。因此,该书的标题与我的观念是不谋而合的。该书共分为了三个部分,包括北京访谈、牛津访谈和温州访谈。粗略读了其中的一些对话后,一些知识或想法还是很给人启发的,毕竟作者也是牛津大学的教授,也是在牛津大学获得的博士学位。正如项所述,“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从这里出发,在这本书中游走,我们或许真的能够感受到,个体在社会结构乃至全球结构中的那种存在,包括我们可以借此思考知识共同体、全球化、民粹主义、人类学的方法论等,受困的思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无以借助其他的思考来摆脱。而这本书,不仅是经验的介绍,也是另外一种风景的“展示”。值得一读。
  维舟 作家、书评人
  本书由项飙近年来的三次访谈组成,体现出充满反思的趣味:如何借助对自己的重新认知、理解,来反思更深远的意义。这既是中国社会现阶段的大问题,也是项飙自身的写照,那就是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走,超越自我——如果不经历这样的新认识,也就很难继续向前。
  不过,项飙在这里谈的乍看是中国,其实是“在世界格局下中国的意义”。也因此,在他这里,“中国”被视为一个有自己独特性的个体,代表着一种另类的选项和可能,相比起“与世界接轨”的渴望,他更担心的是全球化“带来新的矛盾困境”,所谓“单一化之后非常危险”,隐约指向的恐怕也是全球化的压路机,因为他担忧的是“怎么样使生活的状态不要被单一化为金钱关系、利益关系”。
  也因此,他反复提到“乡绅精神”,要重建地方社会的脉络,给边缘也赋予意义,而不是整齐划一地都想挤进中心去,主张正确的出路是立足本土,保持多元性,但同时在全球的视野与框架下审视自我的价值和意义——实际上,这非常像一个立足自我、面向世界开放的个人,既有全球眼光,又很中国化,至少他本人就是这样的写照。
  俞诗逸 编辑
  这是一本很不寻常的访谈录,始于漫谈式的开场,终于一个尚未完结的答案,吴琦和项飙像是暂时完成了一次思想实验,穿插着终极问题和现实问题的思考,将社会现象、思想学术放在一个宽阔又不失焦的讨论语境中对话。
  对话录的意义在于话题的公共性和持久性,吴琦的想法很有创造性,“要对沿途遇到的问题,有狩猎般的决心和精确。在思想和实践之间来回摆渡,参与创造周围的小世界”。为此他和项飙聚焦于思考方法的实践,这种方法,不再局限于研究领域,而是能够让更多人学会一种思考方式,从而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项飙善于将个人的经验与群体的世界进行联系,无论是早期“浙江村”的田野调查,还是之后有着全球视野的IT产业研究,项飙都很注重“在地性”,即一种个体、群体与区域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反思自己的问题意识,并将这一反思总结出来,成为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的定位,在大环境中发现值得被信赖的小社会、小世界。
  -知识人传记-
  中国
  《五十自述》
  作者:牟宗三
  鹅湖月刊社,2014年
  王聪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在现代新儒家中,牟宗三先生曾被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为是“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牟宗三(1909-1995)出生于山东栖霞,求学于北京大学,最终在港台开枝散叶、卓然成家。民国时的势局板荡、思潮风起,抗战后的举世浮沉、大厦将倾,以及后来的半生飘零、故乡难返,都使得他的“为往圣继绝学”更显孤怀闳识与悲情意味。他的个人命运,同样是当年那个百折不挠的家国命运的缩影。
  牟宗三立足儒家而又学贯中西,重新构建了宏大的儒家哲学体系,并淋漓尽致地体现于多达千万字的著述中。那些著述,是牟先生不世出的哲学智慧的反映,但也因其艰深难解而使一些读者无法深入其堂奥,最终望而却步。于是,这本篇幅不长且较易理解的《五十自述》,就成了管窥牟宗三的学思生涯的最佳钥匙。在《五十自述》,有童年的虑致与青年的颖悟,有爱情的萌动与亲情的流露,有朋友的夹持与师长的教诲,也有文思的显现与哲思的翻涌。一代大家的成长历程、性情展露与学问脉络,尽在其中。
  《上学记》
  作者: 何兆武 口述 / 文靖 执笔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
  张智义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何兆武教授的这部口述浓缩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它叙述的尽管只是1920年代-1940年代末不足30年间他学生时期的陈年往事,却蕴含着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对整个20世纪历史的反思,对我们重新认识过往、观察现在以及展望未来都有着重要的启迪,这大概是这本书能够激起读者广泛共鸣的原因。这本书同时又是很个性化的,何先生不惮于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忌讳议论先贤的道德文章,既树立了理性的尊严,又使自己的性情展露无遗。在目前这个功利滔滔的世界上,何先生对知识与真理的热诚仿佛一股清泉,可以冲洗那些被熏染的心灵,使其复现润泽。这也是老一代知识分子风范的存照。任何津津乐道于名人八卦消息的解读,都大大偏离了何先生的志趣。久已厌倦标签化历史著作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丰富、鲜活的历史体验,特别是今天“上学者”和“治学者”,或可藉此思考一下,学应该如何上、如何治。
  《黄河青山》
  作者:[美] 黄仁宇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
  刘成晨 桂林理工大学MPA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
  这本书并不是什么新书,但我在2020年6月才购买,之前一直有看到,却因价格而迟迟没有“动手”。该书,也是一个“生命史”的展现,谈到了“自己的浴室”、“我所付出的代价”,尤其是后一部分讲述了很多回忆性的东西。作者在历史学界的地位毋容置疑,但这本书从学术的侧面,给我们展示了另外“一个黄仁宇”。该书的前文附有大量的作者图片,文章也比较好读,因为作者是用文学的笔法来回忆早年从军,而后壮年到美国打工、求学的经历,并还“多余”地检讨了中国近代革命的问题,把中国历史的进程也论述了一番,还说“国民党的内部,个人交情很重要”等等。既有描述,也有批判,既有浅白的文字,也有卡夫卡的笔风蕴含其中。可谓玩味、蕴思。
  《王元化传》
  作者: 吴琦幸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
  尤小立苏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现在的大学生对王元化基本是陌生的,正像对五四史实的陌生一样,而王元化恰是以“五四之子”为自我认同的。前不久,王元化诞辰一百周年,其学生和精神追随者发表了数篇文章诠释王元化的思想、学术和精神。诠释就是追步,也是对思想家、理论家和学者最好的纪念。
  依笔者陋见,王元化精神遗产的核心就是反思。反思不仅需要勇气、眼光、智慧,更是一种超卓的理性能力。没有反思的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力不足。
  王元化提出的“有思想的学术,有学术的思想”曾引起讨论,因为从理论层面说,思想与学术是无法真正分开的。但是,它一方面是针对性的言说,所针对的是上世纪90年代“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李泽厚语)的现实,是在对激情澎湃的80年代的实际体验之后的理性反思。
  另一方面,此言也是对中国学术走向的一种担忧。犬儒化学术根本是漠视思想的,这一点无须多言。在技术至上的时代,思想也极易从学术中滑出。纯粹的“技术”占据上风的表现,在理工科是实验设备决定成果的高下,在社会科学是套用现成的理论框架,在人文学科则是将对于现实和人的反思排除在研究之外。而这一切又都是在现代科层制、公司化管理衍生出的指标下完成,并且为许多人带来荣誉和利益,因而被有意遮蔽和维护的。
  知其人,读其书,知其人生,读其传记。要了解王元化其人,其反思意识产生、变化和升华的背景和轨迹,自然应从阅读王元化入室弟子吴琦幸教授所著《王元化传》开始。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叶嘉莹 口述/张候萍 撰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
  张智义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本书为叶嘉莹第一本传记,由本人口述,张候萍撰写,讲述其自1924年出生起至近年的人生经历、诗词创作、学术研究和师友交游。全书共九章,前六章按时间顺序分阶段(家世、青少年、大学、台湾时期、北美时期、回国)追述叶氏一生经历,第七章是对其学术思想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第八章记述前几章中未能提及的师友交游;最后“结束的话”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并对此前很少提及的婚姻生活作了一些追述。
  叶氏一生经历并不复杂,并无太多“故事”可说;但因着她对中国古典诗词之执着热爱,以及时代、环境之机缘巧合,使其经历有了别样色彩。本书虽以“谈诗”为名,却亦是诗外之物,可为上个世纪以来国家兴衰,文化变迁、修正之脚注。因作者的性别身份,使得此书还可看作是一部新旧时代冲突中的女性奋斗史。此外,因常年穿梭于海峡两岸、香港、澳门、北美等地讲学及参加学术活动,叶嘉莹的交游极广,与顾随、台静农、周汝昌、南怀瑾、周策纵、杨振宁、程千帆、邓广铭、冯其庸、饶宗颐等大量知名学者、文人之间的唱和往来也大有看头。
  《雁过留声:我的青葱岁月》
  作者: 金雁
  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丁东 作家、出版人
  常有朋友和我问起,有什么新书可以推荐。回答这类问题,前些年我张口就来,愿意把自己的心得让朋友分享。近几年,我越来越难以回答。我看得中的书,往往出不了。能出的书,我又看不上。庆幸的是,这本《雁过留声》成为少见的例外。可以有把握说,近期值得推荐的就是这本。
  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前半生的经历,是姥姥、爸爸、妈妈,是同事、老师、丈夫,是做饭、缝衣、种地,是曾为知青、售货员、中学老师的日常生活,是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考研、留学的一路奇遇。这么多故事,如果让小说家演绎,可以铺陈出三部曲、四部曲,而金雁笔下只流出十几万字的篇幅。言简意赅,又不乏史家眼里的生动细节。不论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学历高低,学界内外,都可读可看,不难获得某种共鸣、些许启迪。书中的几十幅插图,也出自金雁本人之手。历史学家写散文不奇怪,文史本不应断然分家。现在有不少文科教授,文科博士,只会写论文,不会写散文,其实不正常。
  《七十述学》
  作者: 刘梦溪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
  谢志浩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志浩业余描绘百年中国学术地图,百年中国,薪火五代。第一代有严复、罗振玉、王国维,第二代有马一浮、陈寅恪、钱穆,第三代有钱锺书、费孝通、季羡林,第四代有李泽厚、余英时、张光直,第五代有葛兆光、何怀宏、梁治平。这里的“五代”,除了第一代年龄差距较大,其他各代之间,大体上遵照“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
  这样一来,出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的学人,比如刘再复、刘梦溪,既不能说属于二十世纪三十代出生的第四代学人,也不能说属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第五代学人,不好安放。笔者在梳理俞荣根先生的学思历程时,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弥补以往学术地图的缺漏,提出了一个新说法——“第四代半学人”。这么一来,更能在学术地图上妥善安置刘再复、刘梦溪、王学泰和俞荣根几位先生。
  刘梦溪出生于一九四一年,生在旧社会,学在新社会,可以说是新中国第一代小学生,新旧时代转换不可能不在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刘梦溪的根底,既得益于“家学”,也得益于“师承”。《三字经》和《百家姓》,刘梦溪朗朗上口,过目成诵。刘梦溪诸位高中老师的学识和风度,当代中国一所县城中学,几乎绝迹。一九六一年刘梦溪入中国人民大学,虽然,并不是特别喜欢,但,得遇王方名、吴小如、冯其庸先生,刘梦溪与冯其庸先生,亦师亦友,交谊颇深。何洛先生特许,好学深思的刘梦溪可以在文学研究班听课,朱光潜、宗白华、萧涤非、余冠英、季羡林诸位学问大家,走进了刘梦溪心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
  刘梦溪一九六一年入学,一九六六年毕业。大学五年间,政治运动不断,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挡刘梦溪的茁壮成长,大学三年级,刘梦溪就在《光明日报》发表《探春新论》,开始崭露头角,由此可见,那时的大学,毕竟还是有一张平静的书桌。
  刘梦溪先生带着审美的心情,回顾所来径。一部《七十述学》,如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更可贵者,刘梦溪在叙述点拨过自己的老辈李一氓、赵朴初、季羡林时,一股同情之了解和温情之敬意,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曾彦修访谈录》
  作者: 曾彦修/李晋西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
  萧功秦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作者是50年代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五七年春夏之交,他为了凑齐上交给上面的拟划右派的人员名单,就把自己填了上去。于是成了“右派状元”。书中披露了不少共和国历史上的珍贵的重要细节。这是一个有常识理性与良知的共产党人在艰难岁月中与命运搏斗的真实记录,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半个世纪的丰富而厚重的中国史,很具有可读性,也令人深思。
  《清华园的记忆》
  作者:李相崇 李昕
  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
  丁东 作家、出版人
  最近,李昕和已故的父亲李相崇,在上海三联书店联名出版了一本新书《清华园的记忆》。此书由父子二人的四篇文字构成,份量最重的是李昕对父亲人生的长篇叙述。儿子对父亲的解读,激活了父亲留下的回忆性文字,看似波澜不惊,静水深流,却让我们听到水流深处的响声,十分耐人寻味。
  此书以李相崇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一个洗心革面、改造自我的知识分子的苦涩人生。平心而论,李相崇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中,既非最幸运者,也非最不幸者。他掌握九国语言,著译甚丰,1946年进入清华外文系任教,1950年代院系调整后任清华外语教研室主任,从50年代末到整个70年代,进入人生的灰暗期。1980年代重任清华外语系主任,主编《大学英语》和《英语教学与研究》近二十年,直到90高龄,是一个在中国大学外语教学中踏石留印的人物。许国璋说:“跟你比起来,我们这些人只能叫做英语教授,你才是外语教授。”
  他的专业成就,并非本书展示的重心。本书的重点是,一个一贯倾向革命,追求光明,追求进步,“看过很多马列的书,懂得不少社会主义的理论,年轻时思想很激进”的知识分子,要求加入共产党,写得最多的文字,就是向组织交代自己的经历。因为在北平军调部当过翻译,就被视为社会经历复杂;因为发言时棱角鲜明,就被引申为冒犯了校领导;因为过于忠诚老实,向组织交代了一生经历中并不重要、并非污点的细节,却给本人、家庭和儿女带来了接连不断的长期厄运,以至于李昕一度与大学失之交臂。窥一斑而知全豹。李相崇的命运,对于人们理解清华园,理解半个多世纪中国大学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是一个极其鲜活的标本。
  西方
  《梭罗传:瓦尔登湖畔的心灵人生》
  作者: [美]罗伯特· D.理查德森
  译者: 刘洋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在当代中国的文艺分子那里几乎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就如同湘西有沈从文这位伟大的作家写下的《边城》而使其故乡凤凰这座小城成为闻名于世的地理空间,哈佛毕业的美国自然主义作家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也成为了一个文艺作家和自然主义者、环保主义者等到了波士顿必定去朝圣的物理空间。这本传记是关于梭罗最权威也最细致入微的写作,将被层层神秘主义光环所笼罩的梭罗放回到其成长的生命处境与身处的时代语境里,结合其创作、日记、书信等文本,重构了哈佛毕业生梭罗的家庭、疾病、初恋、亲情与友情等,尤其展现了依附于巨星作家爱默生而崭露头角的梭罗,是怎样在不断的阅读、深思与写作中形成自己的独树一帜的风格,它能够给在凡俗的日常人生中焦虑不安的我们带来一种灵魂的静定。
  瓦尔登湖就成为了一座他心灵中的圣地,也成为了他不断借助对自然的观察与想象而回返自身的精神深处的媒介。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等待被发现其惊异之美的瓦尔登湖,就如梭罗所言,每一片树叶都是一部史诗。人生何其短促,更要如宗白华所言慢慢走欣赏路边的风景。作者富有洞见地指出:“梭罗一直未能弥合对沉思式的精神生活的渴望与积极而具体的现实存在带来的冲动之间的矛盾。当然,梭罗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够时常对这两种冲动进行客观的审视。他会问自己:‘为何不过一种艰苦的生活?’梭罗曾宣称,他走向森林,‘主要是为了从容地生活,去面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
  《马克斯·韦伯传》
  作者: [德]玛丽安妮?韦伯
  译者: 阎克文/姚中秋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盛邦和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马克斯·韦伯,德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1896年韦伯的学术生涯走到一个高峰,这一年他被母校海德堡大学聘为教授。这时韦伯才32岁,是海德堡大学最年轻的教授之一。美好的前景向他招手。然而就在一年之后,也就是1897年,他的锦绣人生发生了突然的变故,患上了严重的精神官能症。何为韦伯的病因?韦伯所处的时代无论普通市民社会还是知识阶层都已发生严重的撕裂。资本制度及与它齐头并进的工业化创造了人类的经济奇迹,建立市场社会,诞生市场政府,并产生与此社会相适应的新教伦理精神。同时又打破中世纪“田园”的宁静,在制造令人窒息的工业污染的同时,也制造社会污染,制造了数量庞大的失业大军与穷人队伍。德国何去何从,是返回中世纪的田园,还是守护资本制度的成果?玛丽安妮在《马克斯·韦伯传》一书中这样认为:“人们说着同样的语言,但却很难彼此理解。先是老一代人为不同的政治信念而分裂,然后是年轻人与老一代人行同陌路。韦伯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他没有办法去弥合社会的撕裂,而他自己却先被撕裂了。”
  《埃德蒙·柏克:现代保守政治教父》
  作者: [英]杰西·诺曼
  译者: 田飞龙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
  刘业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本书作者杰西·诺曼(Jesse Norman)是英国议会保守党议员,英国智库“政策交流”(PolicyExchange)资深成员。本书英文版2013在英国出版,一时间洛阳纸贵。在译介为中文的柏克传记中,本书是一本既通俗又不失专业水准的著作。正如考德维尔写的《哈耶克评传》,考德维尔本身就是一位职业经济学家,对哈耶克思想的理解深刻,文笔又好,因此《哈耶克评传》是哈耶克传记中最好的一本。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我在其中整合进了某些重要的新发现。……本书是对柏克生平与思想(本书分两部分,分述柏克生平与思想)的一种个人化解释,侧重于我本人作为一个实践型政治家在哲学与经验上的自身背景。本书呈现了作为普通人的柏克和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柏克。”
  作者开篇即将柏克认定为“过去300年以来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一流的哲学型政治家”。如果简要概括柏克的政治立场,他终身反对专断权力和不正义;他是人的基本权利和盎格鲁-美利坚宪法传统的坚定拥护者。柏克的思想光芒穿透政治复杂性的隐秘之处,很少有人堪与比肩;他的不朽篇章永久地成为关于政治家技艺的最高分析。
  《柯布自传》
  作者: [美]小约翰·柯布
  译者: 周邦宪
  华文出版社,2018年
  鲁枢元作家、文学评论家
  小约翰·柯布(John B Cobb,1925-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著名生态思想家,“绿色GDP”的最早倡导者。晚年,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与房产资助国际生态运动。今年2月11日是他的95华诞。他曾告诉记者:让我悲哀的是,我没有留给儿孙辈一个像我出生时那样充满希望前景的世界。在辞世之前我想要做的一件事即改变人们的观念,为迎接生态文明时代的降临奠定思想基础。为此他曾开导那些大学里的教授们:要认真寻求并分享那些在备受威胁的地球上生活与行动的智慧,而不该沉迷在大量不相关的信息与数据中。
  柯布出生在日本,少年时代在广岛度过,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柯布是怀特海的再传弟子,毕生致力于传播发扬师祖的过程哲学思想。他的母亲与曾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求学的宋庆龄姐妹为同窗好友,他对中国给予厚望,无论是在克莱蒙特的蜗居里,还是在中国大陆的论坛上,经常一身曙红色的唐装,他坚信“生态文明的希望在中国”。
  本书译者周邦宪的文字功力甚佳,他的译后记《谁能将千年的风霜化为婆娑的微笑》,与旅美学者樊美筠、王治河夫妇的代序言《我们这个时代所稀缺的贵族精神》相映成趣,为此书增添许多靓丽的色彩。
  《椰壳碗外的人生: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回忆录》
  作者: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译者: 徐德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
  田方萌 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2014年春,安德森在清华大学演讲,台下挤满了师生。我当时也在座,第二年就听说他去世的消息,读到这本传记才真正了解了他的人生。他于1936年出生在中国昆明,之后就开始了不同语言和国度的穿梭旅程,他在知识上也经常冒险跨越学科的边界。安德森的一位朋友称,他是自己的熟人中“唯一一个阅读与其研究领域无关的书籍的人”。安德森通过此书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生涯,也留给年轻学子们一个忠告:在研究中跳出椰壳碗,留意头上的巨大天空。
  《约翰·托兰自传:我眼中动荡的20世纪》
  作者:[美]约翰·托兰
  译者: 郭强 / 张顺生
  浙江文艺出版社,2020年
  田方萌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托兰84岁时写出这本自传。他的人生可以分为两段,42岁前一事无成,之后成为历史读物的畅销作家。他出过14本书,大多涉及二战史,中国读者可能最熟悉其中一部《日本帝国的衰亡》。托兰曾经想当编剧,最终发现自己不是故事大王。他大器晚成的秘诀在于一双腿和一对耳朵——他既愿意不辞辛劳地满世界跑,又甘心不厌其烦地听别人讲。他是20世纪历史大戏的记录员,在大幕落下后借助不同角色的口述,重现了他们的戏码和桥段。
  《菲利普·迪克传》
  作者: [美]安妮·R.迪克
  译者: 金雪妮
  新星出版社,2020年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
  已故著名科幻小说作家迪克(Philip K. Dick)五任妻子中的第三任,在第二、第四任妻子协助下,写下了这部迪克的传记。中译本封面右上角“他把我送进精神病院,我为他书写此生”的字样十分煽情。迪克潦倒终生,中年早逝,他的五次婚姻,在许多人的评价中都是“失败的”。不过看看这样的作者阵容,和迪克如今在科幻界的“大神”地位,想来迪克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尽管在某些迪克研究的权威人士看来,本书所述故事的真实性可能不无问题,但本书确实具有非常大胆、非常直率的写作风格。比如作者自述在30岁那年新寡,怎样打扮漂亮主动去拜访迪克夫妇,结果和迪克一见如故就此种下情根。又如迪克初次见面就对作者承认“我只是个二流科幻作家”。作者还说那时“科幻小说是不入流的”,所以迪克“极其希望自己能够取得‘主流’意义上的成功,因此也创作了不少严肃文学小说,可是那些小说直到他死后才陆续出版”。对于一个喜欢迪克作品,或对迪克的生活感兴趣的人来说,至少仅就阅读的愉悦性而言,本书还是相当吸引人的。
  《恩格斯传》
  作者: [英]戴维·麦克莱伦
  译者: 臧峰宇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赵肖荣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思政部讲师
  以《马克思传》《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等著作蜚声世界的学者戴维·麦克莱伦,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马克思传记作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这本《恩格斯传》是麦克莱伦以简短、流畅、生动的笔触勾勒恩格斯生平和思想的小传。虽是“小传”,仅仅在于篇幅小,思想深度却远远“不小”。全书分为“生平”、“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结论:恩格斯和马克思”五章,生动展现了恩格斯的生活、性格、人生和思想。第五章“结论:恩格斯和马克思”是我最喜欢的内容。作者认为,不澄清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关系,就不能真正理解恩格斯。在关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系的论述中,他反对两种倾向:一种是将两人合二为一;一种是将两人完全对立起来。作者涵盖了恩格斯一生中最重要的经历和最精彩的文献,甄别了恩格斯和马克思在性格上和思想上的差异和联系。
  作者指出恩格斯对科学的兴趣,以及当时社会对自然科学声望的追逐,都促进了恩格斯将马克思观点转化为一种世界观,一种哲学体系,一种对世界的解释,而这是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遗产所作的贡献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这对于理解马恩经典文本与后世解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发。
  这本书非常适合希冀在短时间内对恩格斯生平和思想有完整了解的读者,只消一个闲适的午后或一个安静的夜晚,就能在连贯而优美的文字中,享受一次靠近伟人的精神之旅!
  《Memoirs of a Dissident Psychologist》
  Author: Richard Lynn
  Ulster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2020
  田方萌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这本自传的作者林恩本科就读于剑桥大学,在九十高龄写下回忆录。虽然过了大半个世纪,他对四五十年代的剑桥教育还记忆犹新。林恩每每直率地谈起该校校友的八卦和阴私,不为贤者或尊者讳饰。例如,后来的左翼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剑桥读大学时一面幻想着英国也爆发一场十月革命,另一方面则不停地争取各类荣誉,有一项甚至是女王授予的,也许被奖励规训的人们内心更渴望造翻吧。
  林恩学术生涯的大部分时光用于研究人类的智力。他提出的群体智商差异理论在政治上很不“正确”,以至于退休后被剥夺了教授资格。我并不信服他的理论,同行也有很多批评,读他的自传主要是为了解在当代欧美社会,一位异见人士会经历怎样的遭遇。用传主自己的话来说:“今天,异见者不会被杀害,只是失去了生计,可见两千五百年来人类还是有些进步的。”
  文中部分目
  
  學人Scholar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知识人|经济金融|政治与法律|中国史|全球史与史学理论|社会学|文学|科学与艺术|哲学|2018年度书单·社科|2018年度书单·政经学人访谈|萧功秦|陈志武|王笛|杨炼|周启早|童之伟|唐小兵|伍国|彭小华|刘清平|展江|方方 |李银河 |樊星专题|江平|中美关系|动物福利|教育与兴趣|教育与焦虑|教育的价值|人工智能与教育|周雪光|论木心|定义木心|学术欺诈网站|金融家摩根|弱水吟|“闰土”在今天 |《二十一世纪》30周年|九旬知识人先生之风|杨小凯|杨绛|邵燕祥|赵元任|陈寅恪|尼采|哈耶克|钱锺书与陈寅恪|钱锺书与钱瑗|高华|蔡定剑|胡适|“好好先生”|余英时谈胡适
  学人·思想的芦苇
  投稿、联系邮箱:isixiang@vip.qq.com
    







阅读提示:恰如那风中芦苇: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知识人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恰如那风中芦苇: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知识人篇)下载地址

上一本:何怀宏的2020私人书单
下一本:通往自由的秩序:50名学人的年度..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