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30:52
《作家文摘》好书榜深耕多年,每月一期,广受读者好评,我们致力为读者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阅读参考,推荐思想有深度、品位有高度、文字有力度的作品。书单的评选参考了专家学者、出版人、媒体人等推荐意见,以及图书的销量与影响力,敬请小伙伴们多多关注哦!我们会把每月《作家文摘》好书榜入榜书目做成书单,公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7月好书震撼来袭!快来看看你喜欢的作品有没有入榜哦!
在本文留言处留下您的精彩评论,点赞数前2名的朋友,将随机获得我们本期好书榜赠书(截至8月2日12:00)。
《你和我》
万方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直面真实的回忆录,曹禺之女万方,穿行在岁月之间,以毫无保留的姿态讲述父母的过往。这里有民国闺秀的爱情,曹禺与巴金一生的友谊,家书里的父女深情……背后是两个显赫家族的百年际遇和20世纪众多知识分子的风流聚散。
前妻
我爸爸和前妻郑秀是清华大学同学,是他追求郑秀的,追得非常热烈。田本相在写《曹禺传》的时候采访了爸爸的老朋友吴祖光,吴祖光说:
在清华时曹禺追郑秀追得发疯,清华有树林子,他们一起散步,当回到宿舍时,曹禺发现近视眼镜丢了,丢了都不知道。他们曾经有过一段甜蜜的恋爱史。
吴祖光后来还参加了1937年他们在长沙举行的婚礼,回忆道:
曹禺、郑秀结婚我在场,是在长沙的一个小酒楼上。余上沅是我的表姑父,我正上大学,余上沅叫我来做校长秘书。曹禺为什么要和郑秀结婚,我都感到奇怪,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境界毫无共同之处。结婚时只请了一桌,由余上沅做证婚人,是个很正式的结婚仪式。
在江安,街边的茶馆里,我爸爸在看妈妈写给他的信,四周闹哄哄摆着龙门阵,他心无旁骛,忽然妻子郑秀从身后出现,伸手要把信抢走,爸爸怕连累妈妈,争抢之下他干脆把信塞进嘴里,吃下去了。是的,他告诉我他吃了妈妈的信。他说经过那次当街的大闹之后,他彻底下了决心,无论如何要离婚。这是他亲口对我讲的有关前妻郑秀的事。
《人生由我》
[加]梅耶·马斯克著中信出版集团
本书是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的自传。外表强大如女王的她,一生并非一帆风顺:承受丈夫的家暴,24岁时破产,成为单身母亲,直到头发变白的时候才走红。不过,她历经坎坷,出走半生,归来时仍有“人生由我”的独立与豁达。
身处地狱的婚姻
就在我们的蜜月期间,他第一次动手打了我。当他开始对我拳打脚踢的时候,我简直吓坏了。我很想逃走,但我做不到,因为他拿走了我的护照。当我们回到家里的时候,我本想把蜜月的经历告诉我的家人,但我觉得太难堪了,根本无法开口。不久开始晨吐,我意识到我怀孕了。显而易见,嫁给他是个错误,但现在一切真的无法挽回了。
埃隆出生之后,我又有了金博尔和托斯卡,3年零3周内我接连生了3个孩子。自从有了孩子,我全面停止了模特工作,我不认为在未来我还能继续这项事业。就算我接到了模特工作的邀约,遍布全身的瘀伤也只能让我选择放弃。
《巨变:中国科技70年的历史跨越》
陈芳董瑞丰著 人民出版社
70年中国科技创新之路,哪些注定刻入中华民族的记忆?荣耀与遗憾背后,创新大国的“关键一招”在哪里?谁是担当民族脊梁“最亮的星”?本书用往事的勾勒、细节的还原,致敬一路走来克服艰辛的发现者与发明者,书写中国科技创新的逐梦史诗。
中国已经成为DNA科学的重要角色
1999年,杨焕明和一批中国科研人员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的名义申请加入“国际测序俱乐部”。申请得到了批准,国际组织的负责人将其称为“北京中心”。当年9月,在英国伦敦近郊,第五次人类基因组测序战略会议上,杨焕明代表“北京中心”做专题陈述。此时距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的完成时间只有不到一年,这是一次最后确定各国科学家任务的会议。
杨焕明志在必得。他不卑不亢地向国际同行展示了“北京中心”的科研能力,聆听者一致认为,中国科学家掌握了基因测序的技术关键,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会议最后确定:中国承担1%的测序任务,也就是3号染色体上3000万个碱基的测试任务。……
《人间值得:十四位大先生的人生解答书》
冰点周刊编东方出版中心
本书通过睿智的观察和真实的笔触描摹了那些逐渐逝去的文化名人,还原那些熟悉而陌生的大先生,从细微处窥探他们的品格,思索过往的时代。他们的人生曾经是艰辛的、坎坷的,但他们是坚持的、不朽的。
周传基拍好了自己追悼会上用的短片
去世前15年,周传基就拍好了自己追悼会上用的短片。这位电影学院的教授站在原本用来摆放遗照的位置,西装革履,戴着金丝边框的眼镜,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乱,就像平时上课的样子。左右两侧悬挂着“挽联”,上联“想干啥干啥说干就干啥都挡不住”,下联“爱骂谁骂谁想骂就骂谁也管不着”,头顶横批上写着“唐(堂)吉诃德先生千古”。
“我拍自己的追悼会,就是想在我死之后,把我活着的时候没敢说、没想说的话,全都说出来。”周传基对着镜头笑,又叮嘱:“我死了以后,不要什么遗体告别。追悼会上就放这个短片就行,让大家看看我骂人的形象。而且只能听见我骂,却骂不着我了。”
《他们给我写过信》
张昌华著商务印书馆
“年龄最长的当数苏雪林、顾毓琇,他们写信时已届期颐之年。苏雪林有封信写了三千余字,用了两种色笔,我后来查《苏雪林日记》始知这信她断断续续写了十多天!顾毓琇在三年内给我写了八十五通。写的最简短的是杨振宁,一句话。言简意赅地回答了我的诉求。足矣。张香华、董桥的信连电子函均在百通之上,都是书稿事。”作者与这些师友书信往来的背后有故事。
顾毓琇的家国情怀
顾毓琇给我的信中充满家国情怀,每每谈完书稿后,总要论一番国际大事,诸如中国进入WTO谈判、两岸关系、美国总统选举、诺贝尔奖评选、他与领导人会见,以及对故旧冰心、钱锺书等近况的关注。
他总爱说,对中国的未来“本人充满信心”。很有趣的是,他给我的那么多封信,信纸大多是A4大白纸,繁体竖写,中国风格。他给我的信,也不全是谈书稿,有时当他生活中遇到一件高兴的事,诸如新书出版啦、获奖啦、某某大学赠他名誉教授衔啦,他喜欢马上写信来,有时还把相关资料一并附上,让我也分享他的快乐。有时兴之所至,录诗词旧作或写新诗作请我“指正”,或寄一些大小不一的书法作品,给我“把玩”。凡他认为重要的信函,署名处都要钤上印章。一个充满着童趣的百岁老人。某周一,我同时收到他两封信,打开一看,内容都是大同小异。
《行话:一个作家和他的同行及其作品》
[美]菲利普·罗斯著蒋道超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美国文坛第一人菲利普·罗斯作为一个好奇的读者和刁钻的同行,采访了全球各地的7位杰出犹太作家。他们谈自己也谈同行圈子,探讨个人所受的创作影响与文学主张,在经历过奥斯维辛、大屠杀、抵抗年代或远走他乡后,如何与自己和解。作家对话作家,直面一个时代的生存危机。
与米兰·昆德拉的谈话
这个采访是由我与米兰·昆德拉的两次谈话内容浓缩而成。这两次谈话是我阅读过他写的《笑忘录》的翻译稿之后进行的——一次是他第一次访问伦敦时进行的,另一次是他第一次访问美国时进行的。他两次旅行都是从法国出发;自1975年以来,他与妻子就流亡在法国的雷恩。他在那儿的大学任教,现于巴黎任教。在我们谈话期间(1980年),昆德拉偶尔讲几句法语,但大多数时间讲捷克斯洛伐克语。他的妻子维拉给我们当翻译。
罗斯:你认为世界的毁灭将很快来临吗?
昆德拉:世界正在走向毁灭的看法古来有之。
罗斯:所以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
昆德拉:恰恰相反。如果一种恐惧在人类的心里存在久了,那么就一定趋于发生。
罗斯:在我看来,这种关心似乎成了你最近一部书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即使那些绝对幽默的故事也如此。
《读毛泽东札记二集》
陈晋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一部呈现毛泽东读书做人的内修之道和治国理政的经验智慧之书。毛泽东是怎样一个人? 他是怎样看待鲁迅如果活着会怎么样的问题? 他深厚的主观素养和非凡的历史功绩有什么联系?毛泽东是如何从前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的?
党内领导层的诗人群体
回到党内领导层的诗人群体。他们的诗性之风和创作状态,大都保持到了晚年。
1973年冬天,80岁的毛泽东以老病之躯整理自己的诗词定稿,说明他内心对其诗人定位还是在乎的。也是在这一年,他写了最后一首作品《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
笔者前些年曾看到朱德亲属向四川仪陇朱德纪念馆捐献的一批朱德遗物,其中有本1976年2、3月号的大字合订本《诗刊》,是为当时的一批老同志特印的,朱德在上面亲笔写有“1976年4月30日读完”字样。新编本《朱德诗词集》收入最晚的一首诗写于1976年2月,那时他已经整整90岁,离去世不到半年。
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徐特立和谢觉哉早在延安时期便成立了“怀安诗社”,新中国成立后仍时相唱和。董必武1975年 3 月 5 日创作《九十初度》,称“五朝弊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不到一个月后即逝世。
往期精彩文摘推荐:
赠书 | 六月书单,这里有一份宝藏书单“拍了拍”你
赠书| 最近读什么,看这一篇就够了!五月好书清单请查收
责编:王斯涵
审校:娜拉
谢谢您点“在看”,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