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39:37
各位好呀!今天的你是被各种各样的网课平台所支配,还是已经默默地走上了工位,开启了搁置已久的工作呢?追逐着春天的脚步,我们为你带来了40本新书,希望能够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让阅读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春日万物萌动,是最适合恋爱的季节。《页页情书》收录了茅盾文学奖得主王蒙先生进入21世纪以来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既有反映北京郊区农民在改革开放后情感天翻地覆的变化;又有描摹北京高档别墅区富人生活状况的千姿百态;还有表现城市丧偶老人晚年相亲的幽默遭遇。这是“人民艺术家”王蒙用生命的甘苦与丰盈的牵挂编织的页页情书。
久居在室内的时光,身体与心灵都渴望一场旅行。《西出阳关:丝路纪行(一)》《乘慢船,去哪里》《从故乡出发,从世界回来》既能带你环游陆上丝绸之路,探访丹霞地貌的壮阔;也不乏江浙初春的草长莺飞、层峦叠嶂。沿着通往故乡的脚步,在美好的作品里开展一次趣味无限的“云旅行”吧!
“一年之计在于春”,能够在莺歌燕舞的春天恣意地学习也是一件人生乐事。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将在《失败者》和《无知者》中就当代艺术领域的各样话题提出前瞻性的洞见;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从多年博物馆收藏、策展、运营等角度为我们揭示何为《博物馆之美》。
在少儿图书方面,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鲁米尼航海记》《太空旅行者少年科幻小说系列》 让孩子即使身处室内也能怀有勇闯天下的初心。《麦乐尼的梦幻岛》《沙漠里的驴子》《借婚纱的少年》《银狐和女孩》将带领孩子们感受世界的爱与善意,培养更加富饶的内心世界。
1、2月份的新书还有许多,往下翻翻总能遇到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广西师大出版社2020年1月&2月新书书讯
01人文社科类
《对决人生:解读海明威》
著者:杨照
本书是一部深入浅出、全方位解析海明威作品的长篇导读。杨照以其擅长的“历史学读法”与“文学式读法”抽丝剥茧,揭开海明威文字下潜藏的巨大冰山,破解其简明到极致的美学风格密码,阐发《老人与海》中所传达的高贵人格价值。附录的《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经典名作,以老人与大鱼搏斗的故事为核心,将极简的场景凝缩为人类孤处绝境的隐喻,刻写出沉勇坚毅的抗争之魂。
《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修订版)》
著者:杨照
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作品,同时也是震撼二十世纪文坛的奇书,《百年孤独》宏大繁复,引人入胜,而本书是对这部文学经典的解读。在书中,作家、文化评论家杨照以历史学和文学的双重视角,借由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马尔克斯的生活经历,探问魔幻现实主义的内在逻辑,追寻马尔克斯的文学源头,解读埋藏在《百年孤独》复杂奇谲之下的痛与真。
《简·奥斯丁传》
著者:[英] 克莱尔·托马林
译者:周春塘 朱玉
本书是英国知名传记作家克莱尔·托马林所写的简·奥斯丁传。作者聚焦于奥斯丁及其身边的人,关注其生活与创作之间的关联。关于奥斯丁直接的文献资料其实不足,托马林采用烘云托月的方式,关注奥斯丁庞大的家族,甚至不怎么相干的邻人,以迂回的方式不断接近真实的奥斯丁。同时,托马林也知道这种传记模式的局限,她的审慎恰恰为我们勾勒了奥斯丁所生活的年代的诸多细节以及对于其作品的意义。这本传记在英国出版后大获好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
著者:[俄]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
译者:耿海英
本书系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别尔嘉耶夫从人、自由、恶、爱等问题出发,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系统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别尔嘉耶夫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是真正的思想盛宴。” 他认为,“思想”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起着巨大的核心作用。别尔嘉耶夫称陀思妥耶夫斯基为自己的“精神之父”。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同源,使得这一带有俄罗斯特色的诗学阐释令人惊异地充满了诗意的激情。
《食物探险者:跑遍全球的植物学家如何改变美国人的饮食》
著者:[美] 丹尼尔·斯通译者:张建国
19世纪的美国,食物品种单一,人们吃饭只是为了果腹,并不是为了享受美食。没人会想到在新世纪来临前,一位植物学家会给美国人的餐桌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意大利的无籽葡萄、克罗地亚的甘蓝、巴伐利亚的啤酒花、伊拉克的海枣、中国的桃子、智利的鳄梨……这些都是“食物间谍”戴维·费尔柴尔德带回美国的“战利品”。当然,他发现的不只是食物,也将埃及品种丰富的棉花引入美国,从而带动了新产业的发展;他从日本引进樱花树,粉嫩的花朵至今装点着华盛顿的街区。
戴维·费尔柴尔德一生到过50多个国家,为美国引进了成千上万种植物。他的环球旅行经历不仅满足了自己永无止境的探索欲,也丰富了美国人的餐桌选择,使美国农业得到了极大发展。他见证了美国“镀金时代”和19—20世纪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他传奇的一生是那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世界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的缩影。
《东京蠹余录》
著者:尹敏志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神保町,是世界最大的古书店街,自明治年间起,这里便书肆林立,文风鼎盛。晚清以来,大量中国人来到神保町淘书,其中有腰缠万贯的清朝公使,也有囊中羞涩的留学生;所购有珍稀古本,也有新学书籍。本书作者近年亦负笈东渡,求学期间出入于东京的大小书肆,将实地考察与史料积累结合,写就此书。
本书既是访书记,又是书店史,所写的十三家古书店,从江户时代末期的文求堂书店,到平成时代的光和书房,跨越一个半世纪;学者、书商、政客、作家,各色人物粉墨登场。鲁迅、郭沫若、王国维,岩波茂雄、内山完造、吉川幸次郎……他们的故事,就以这些古书店为背景展开。
《致白瓷》
著者:[日] 黑田泰藏
译者:张逸雯
黑田泰藏的白瓷作品享誉国际,他的“白”被誉为是一种带有禅意的白,隐含深邃静谧的意境。此书是他第一本回忆录。首次揭露作者与民艺大师岛冈达三的交往、发现白瓷的经过,以及对陶艺的思考。
“我开始这份工作,至今已过去五十年。最初的二十五年我尝试了各种手法,却没有一个坚持长久,始终在试错。虽然我很早就知道自己对“白瓷”有特殊的感情,却到四十五岁,才觉得差不多可以开始。当时我给自己定下‘拉坯成型、器皿、单色’的三个条件,并由此获得了巨大的自由。”
《华丽食物志》
著者:[日] 涩泽龙彦
译者:邹双双
本书由一系列带有考据性质的小品文组成。全书共分为四个单元:单元一“华丽食物志”为东西方与食物有关的奇闻逸事;单元二至四,分别以西方绘画、日本传统文化、日本现代文化中的一些现象为主题,阐发作者的观点和感想。
《博物馆之美》
著者:陈履生
30年从业经历,探访过全球370余家博物馆、美术馆,陈履生先生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的实践,从收藏、策展、运营等角度描绘了“理想中的博物馆”;作为艺术家,陈履生先生陈拍了数以万计的博物馆摄影作品,以摄影讲述世界各地博物馆的建筑与光影之美;作为普通观众,他感叹于伟大的历史遗存,流连于博物馆艺术品商店、咖啡馆,也被博物馆志愿者的热情打动。
《五十年代的尘埃》
著者:[美] 唐德刚
五十年代唐德刚在纽约发表的作品之精选,多为遗忘多年后重新整理发现的作品,故而称之。其中《梅兰芳传稿》既是唐德刚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之一,几十年来在海外反复刊载,被评家认为是所有写梅兰芳的传记、文章中最出色的。文章如名剧,屡屡上演,屡屡为人喝彩,当真像梅兰芳演《贵妃醉酒》一样了。《我的女上司》等几篇小说的有趣,除了能让我们一窥五十年代留美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更可以令读者领略一位优秀史学家的人生洞见和生命态度。《俄国的苍蝇和皮匠》由唐德刚根据老友何炳棣的一次旅行而记,文字亦十分有趣。
《史学与红学》
著者:[美] 唐德刚
《史学与红学》收录了史家唐德刚在史学理论、研究方法和红学方面的札记共计十七篇,论及史学与文学的关系、小说与历史的关系、海外中国作家的本土性、汉字拉丁化等议题。作者认为,“文史不分”是传统东、西方史学异曲同工之处,优秀的史学著作往往也是卓越的文学精品,主张史以文传,避免僵硬执拗地治史,并强调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书中细述李宗仁回忆录成书过程的篇章,可见其在口述史学方面用功之深;作者对《红楼梦》里避讳问题的集中讨论和“以经读经”分析曹雪芹的“文化冲突”的文章,也颇有创见。
《书缘与人缘》
著者:[美] 唐德刚
本书以“书缘与人缘”为名,是史家唐德刚(“我的朋友唐德刚”,胡老师胡适的收山小门生)多年读书与日常见闻文章的集合,共三十二篇,其中谈到了胡适、顾维钧、张学良、刘廷芳、吴开先、刘绍堂、杨振宁等人,又论及《传记文学》《鲁拜集》《唐诗浅探》等书,于普通的细节中展现出历史的风貌。作者写人、评书,都把自己放在其中,穿插不少逸闻趣事,信笔所至,洒脱不羁,其中可见50年代到80年代美国华人学者生活的艰辛以及他们对传统文化深沉的热爱和极佳的人文素养。
《战争与爱情》
著者:[美] 唐德刚
故事从中国与美国关系正常化之后开始展开,三天两夜的时空,以倒叙法写了半个世纪中国的变动,“虽是小说,也是个人所见所闻若干真实小故事的综合报导”。它只为多难的近现代中国,那些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小人物的噩梦,做点见证;为失去的社会、永不再来的事事物物,和惨烈的“抗战”,留点痕迹。在这部六十万言长河著作,唐德刚率先提到“慰安妇”历史,后来“慰安妇”问题趋热,日本人也注意到了此书的材料。这是大时代的写照,中国人的故事;既是纪实小说,也是口述历史。
《西方法律名案讲座(近现代部分)》
主编:郭义贵
本书精选了二十多个西方近现代著名法律案件,对每个案件的产生背景、审判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评述,并提炼了知识点、重难点,设置了思考题。本书试图通过这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件,体现西方法律文明发展的脉络和进程,反映其与西方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对当今的我们不乏启示或借鉴意义。
《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
著者:黄宗智
中国新型的正义体系乃是一个结合三大传统的产物:一是古代的“中华法系”,尤其是其主导性道德价值和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二是调解机制在革命传统中的大规模推广,包括由国家法律和民间正义之间的互动而产生的宽阔半正式第三领域正义,也包括其为民服务和社会公正理念;三是从西方引进的形式主义个人权利法律。今后的发展进路不在三者中的任何单一方,而在更好、更精准地融合三者,朝向一个新型的、可能成为新的“万世之法”而推进。
《法辨:法律文化论集》
著者:梁治平
作者追随法国法学家孟德斯鸠,而力图推陈出新,以“用法律去阐明文化,用文化去阐明法律”的原则,开创了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先河,奠定了比较法律文化研究的基础,是为法学理论的一部经典之作。本书联系古今中外的法律传统和法律现象,用深入历史文化中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问题的关切。这些文章曾经以其锐利之思想、清新之文风而引人瞩目,不但令众多外行一窥法理堂奥,得以亲近法律,同时也使法律学子领略了法律写作的另一种样式,耳目为之一新。
《礼教与法律:法律移植时代的文化冲突》
著者:梁治平
本书是一部深具现实关怀的法律史佳作。作者站在当下回顾清末这一法律移植时代的变迁,又从清末反观当下的法律文化。书中简述了《大清钦定刑律》的立法过程,清晰展现了与之相伴的著名论争——清代礼法之辩,阐述了论争的主要内容和论争双方的基本观点,就其中涉及的若干问题分别进行了讨论,由“礼法之争”看近代中国的法律移植与社会转型,并把这一事件置于更大的历史视界中观察与分析,求取其历史的、社会的意义,以为今日之观照。
《清代习惯法》
著者:梁治平
本书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作者依据清代官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国初期的司法调查等第一手材料,对清代习惯法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探究。其讨论的范围,由清代习惯法的渊源、背景、流变,和习惯法的性质、形态、功用,到清代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直至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习惯法研究在社会理论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旨在反映清代习惯法所在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以关照现今在法律实践上的问题。无论是从材料上,还是从内容上,该书都堪称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典范。
《报章里的中国记忆》
主编:刘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载报道了多种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从多角度反映新中国发展征程的典型性的人和事。本书重新打开、编排和解读共和国发展进程中的那些重要报章,从新时代的高度回望历史,温故开国大典、扫盲运动、土改、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国号国旗国歌国徽国庆日的诞生、西藏民主改革、核试验成功等各种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件,重新回放了波澜壮阔的新中国成长史。本书以“旧报新读”的形式,为70年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蓝图描画的伟大征程立传传音,激励人们记取70载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不凡历程,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02文艺类
《页页情书》
著者:王蒙
本书收录了进入21世纪以来王蒙创作的12篇中短篇小说。既有反映北京郊区农民在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迈入新世纪后生活与情感天翻地覆的变化,如《山中有历日》《小胡子爱情变奏曲》等,又有描摹北京高档别墅区富人生活状况的千姿百态,如《悬疑的荒芜》《岑寂的花园》等,还有表现城市丧偶老人晚年相亲的幽默遭遇,如《奇葩奇葩处处哀》等。郊区农民新生活的千变万化,别墅区富人新世纪的奢华情趣,城市丧偶老人新情感的艰难曲折,处处反映21世纪后中国城乡出现的人们衣食住行及意识、观念上的变化,每一篇小说都堪称情趣与哲理并存,体现了作者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不愧为“人民艺术家”。
《走河:恒河逆旅人》
著者:谢旺霖
三十岁那年,作者到了印度。后来,他又退了博士学业,一去再去。起初,他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去印度,又为什么“走河”。直至多年后,当他用文字艰难回顾那些旅程时才发现,原来,曾经那一连串不明所以的步履,正是为了带领他度过八年漫漫写作的长日,以及日后更为漫长的时光。
《走河》讲述作者只身前往印度,沿恒河及其支流行走,一路溯河而上,最后抵达恒河源头的故事。从大河出海口到大河源头,作者写尽了旅途中的试探、寻径、前进、孤独、执着、荒谬与惊险。他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真实所见的印度,以及印度的平民、苦行僧、外国背包客,形形色色的大城小镇、贫穷村落,寺庙圣地,宗教节庆……他冷静地看待印度社会的繁华与贫穷并存、信仰与世俗交织的热闹生活,在极简用度、回归本真的流浪途中体味心灵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接近。
《失败者》
著者:邱志杰
《失败者》包含邱志杰2003—2016年在中国美院所做的富有穿透力的剧场脚本,参观和考察韩国、印度与中国台湾、西藏、曲阳等地所撰写的极具思想力的艺术笔记,还有书法、素描和艺术市场等深度文论。全书配有约300幅彩插,文字质朴,却精悍有力。作者以“失败者”的愿力与无尽的勇气投身于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思考,具有宽广的世界格局与浓重的中国情怀,展现了当代艺术家彪悍无畏的创作底色。
《无知者》
著者:邱志杰
《无知者》,是邱志杰2003-2015年在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任教期间一系列的教学札记,附有100多幅镜像版画。作者禀持“无知者”的立场,力克偏见,葆有谦卑,倡导“总体艺术理论”,发展出一套以社会调查和理论批判为根基的创作、教学和策展计划,就当代美术学院的体制、艺术教育的本质、艺术创作能量与规划、课程设计与写作等提出前瞻性的洞见,拓展出全新的艺术格局与文化能量。
《乘慢船,去哪里》
著者:马叙
本书主要为旅行散记,共分三辑。第一辑“近似虚构的旅行”主要叙写作者在青海、井冈山、横峰等地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颇具文化意味;第二辑“乘慢船,去哪里”则将视野放回江浙地区,记叙近几年来在江浙各地的行旅见闻和思考;第三辑“河山海四记”以河、山、海为主要叙述对象,讲述与河、山、海相关的早年生活和行旅故事。
《从故乡出发,从世界回来》
著者:陈统奎
本书是一部讲述当代青年离开大城市、返乡创业并取得显著成绩的纪实文学作品。在多数人蜂拥至大城市的时候,作为一个名校大学生,他却对故乡心存眷恋,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改造故乡,并通过创业带动故乡经济发展,最终使故乡有了崭新的面貌。
《西出阳关:丝路纪行(一)》
著者:小重山
没有什么比古代丝绸之路更能激发我们探索世界的欲望。本书作者耗时一年,亲历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17座城市:洛阳、西安、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25万字,数十幅高清图片,再现丝路上的城市、文明、民俗与特产。
以独特的视角,散文的笔法解读人类史上伟大的商贸通道。各文章既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篇;既有历史回放,又有现实镜头。历史典籍和文物建筑相互印证,展示了丝绸古道的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
《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
著者:王鼎钧
王鼎钧从事文学创作长达半个世纪,出版著作近四十种,《春秋花果:王鼎钧自选集》是从他既有的作品中精选集结而成的。本书精选王鼎钧散文、杂文、小品等二十八篇,分为三辑,第一辑直指本心,第二辑直指地心,第三辑直指文心,包括《竞争五帖》《疏压四帖》《我们还得思考》《海上尺牍》《匆匆行路》《看不透的城市》《崔门三记》《古典诗变奏》《声音》等篇章。
王鼎钧的文学作品往往围绕历史背景下的个人、人性、现代性等方面展开。如《竞争五帖》,就如何竞争这个问题从五篇小文章展开论述,通过细致入微的体察和智慧的省思,教人要加强发挥自己的优点,没有优点要培养和学习。
《韩素音的月亮》
著者:[日]茅野裕城子
译者:王中忱 金海曙 周颖
本书收录了茅野裕城子的《韩素音的月亮》《蝙蝠》《淡交》《西安的石榴》四部中篇小说。《韩素音的月亮》的主人公园子是那种所谓饱餐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最香甜部分、满足于快乐消费的女性,在一个“艺术家沙龙”上,一位对她一见钟情的导演约她相会,后来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经过阴差阳错的笔谈,成了床上朋友。后来园子敏锐地嗅出超越了人种、国界的爱情和身份认同的相克。最后园子和导演分手,但同时决意留在北京,果敢地开始了寻求再生契机的行动。《蝙蝠》和《淡交》鲜活地传达了移住东京和纽约的“少数民族”心情的一端,越过国境之后的青年面临着认同危机。茅野裕城子的小说叙述的大都是年轻女性的跨国爱情故事,其中涉及不同文化间的误读和沟通、遭遇他者和自我认同等问题,但作者本人却很少对其间的意义进行探究,甚或可以说她是在有意地消解意义,尤其是本次收录的她的近作《西安的石榴》,这种倾向越发明显。
《中国册页》
著者:黑陶
《中国册页》一书,是作家黑陶的散文集,该散文集主要表达了一个文化行者在祖国大地行走的文化感悟。作家黑陶用汉字的各种表达形式,呈现了一个作家自由而诗意地潜游于大地深处的心灵史。中国式的空间、深刻的地理感、强烈的人物个性,雄心勃勃地涵纳于书页之间。宏观壮丽的山河风景、微观生动的音容神貌、深邃悠远的往昔历史、灼热复杂的当代现实,一一展现于文字的缝隙之中。黑陶这位虔诚的汉字旅人,用心触摸走过每一寸土地,呈现真实而令人动容的大地河山。一页页翻过,就像翻阅一本地道而纯正的中国册页。
03青少儿童类
“毕淑敏双语美文”系列
著者:毕淑敏
译者:朱虹 刘海明
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的女作家毕淑敏和著名翻译家朱虹、刘海明一起为青少年读者打造的双语美文系列。作者以充满母爱光辉的文字、丰富真切的人生经验、透彻心扉的成长期盼,为孩子们开启一堂堂有趣而真挚的心灵成长课。作者从心灵成长的不同方面引导孩子遇到问题勇敢面对,妥善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灵谜题,陪伴青少年读者度过人生的美好时光。同时,中英文对照阅读,译文凝练生动、准确优美,有助于读者学习英文。
《鲁米尼航海记(1-3册)》
著者:[匈牙利]尤迪特·贝格
译者:刘思捷
“鲁米尼航海记”是匈牙利国宝级童书,以少年儿童喜欢的航海探险为背景,讲述了一群老鼠水手在海上航行时遇到的冒险故事。淘气和善良往往会将他们卷入麻烦之中,但每一次遇到困难,智慧、勇气和团结都能够帮助他们脱离险境。“鲁米尼航海记”用儿童化的、生动活泼、通俗流畅的语言,塑造了性格鲜明、童趣十足、令人过目不忘的角色形象,讲述了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的海上冒险故事,故事传达的是勇敢的冒险精神和绝境中智慧、坚持和团结的力量,富有教育意义。
“鲁米尼航海记”系列共10册。前四册为《鲁米尼航海记1 风之女王号》《鲁米尼航海记2 拯救白霜领地》《鲁米尼航海记3 征服者霍德里克》《鲁米尼航海记4 杰克的秘密日记》。“鲁米尼航海记”获得国际儿童读物联盟“年度最佳童书奖”,入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书单,获得匈牙利十年以来最佳图书奖,被列为匈牙利小学指定读物。
“太空旅行者少年科幻小说”系列
著者:[美] D.J.麦克海尔
[美]罗宾·沃瑟曼
[美]帕特里克·卡曼
[美]凯克拉·麻古
[美] 简·杜洛普
[美] 温蒂·玛斯
译者:孙正凡 陈枫
地球危在旦夕,黑暗即将降临。四位少年被选入阿尔法队,背负使命奔向太空深处,寻找分布在六颗星球的六种元素,集齐就能拯救世界。与此同时,还有另外四位少年乘坐另一架太空船和他们进行竞争。
这必将是一趟惊险的旅程,等待他们的是可怕的外星巨兽、诡异的机器人、严酷的生存环境……但太空旅行者不接受失败!
本系列书由《纽约时报》目前最炙手可热的六位畅销书作家联手创作,全套6册,目标读者8-12岁。为了加强全书的互动性,书中特别设有大量的解谜游戏,在阅读的同时可以享受剥丝抽茧,揭秘破案的快乐。让读者与主人公一起,不断获得勇气和智慧。
《徐徐道来:做个懂孩子的妈妈 》
著者:徐桂凤
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育儿工具书,是作者10年临床心理咨询的总结,介绍了父母关注度最高的学龄前儿童的各种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学成因以及应对方法。从基本的养育问题、习惯培养、情绪管理到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培养、注意力及学习能力培养、性别意识培养和性教育教育、告别入园焦虑……应有尽有,全面解答学龄前儿童育儿困惑,提高父母的育儿效能。
作者教育实践背景横跨医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分析学三大领域,书中她把自己的教育实践背景和自己的养育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家长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指导。
《下午茶的大事故》
著/绘者:[英]乔·恩普森
译者:余治莹
妈妈给小文一份购物清单,让他去商店买一些食材和水果,然后赶快回家喝下午茶。路上,小文不小心把购物清单弄丢了,结果他把“樱桃”记成了“鹦鹉”,“红薯”记成了“老鼠”,“青柠”记成了“猩猩”……于是,他带回家了几只鹦鹉、一盒老鼠、三只猩猩……最后,小文、妈妈和动物朋友们一起快乐地分享下午茶。
这是一本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故事类图画书。恩普森如魔法师一般,用无边无际的联想、肆意挥洒的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无拘无束的游戏王国,让平淡的日常活动变成了一场童年的狂欢。
《麦乐尼的梦幻岛》
著/绘者:[克罗地亚]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赛诺维奇
译者:陈红杰
从前,有一个叫梦幻岛的地方,那里的居民都戴着大大的帽子。为了保护自己不受邪恶女巫的伤害,居民们时刻戴着帽子。一天,邪恶女巫制造了一阵大风,把大家的帽子都吹走了,只有住在山顶上的麦乐尼躲过了。现在,一切都得靠麦乐尼了……
安德烈娅用柔和的色调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和平的梦幻岛,用诗意的语言述说了成长的孤独。让受伤的心得到修复,让恐惧的灵魂获得疗愈。
《沙漠里的驴子》
著/绘者:[日]小林丰
译者:林静
《沙漠里的驴子》是日本著名图画书作家小林丰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一只驴子在沙漠和战争的严酷环境中逐渐成长的故事。因为战争,驴子嗒嗒必须踏上艰苦的旅程,穿越沙漠给另一头的人运送货物。一路上,他遇到死亡也见证了新生。他懂得了在沙漠中生存的不易,但也没必要悲伤沮丧。因为这就是生活本身。生命从来不曾停息,穿透严酷的沙漠和战争环境,依旧绽放出靓丽的色彩。
本书以战争为主题,为我们讲述了战争大背景下个体的喜怒哀乐,既让孩子品尝到和平的味道,又触摸到严酷环境下生命的坚韧挺拔。
《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到幻想世界里找一找》
《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到日常生活里找一找》
著/绘者:[日]长谷川义史
译者:王志庚
《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到幻想世界中找一找》是一本培养孩子专注力、观察力的视觉游戏图画书。作者用稚拙童趣的笔触、绚烂丰富的色彩、幽默搞怪的画风,围绕八个主题,天马行空地描绘了十多个关于幻想世界的场景:远古的恐龙世界、海盗混战的港湾、古代日本的闹市、白马王子生活的欧洲小镇、奇幻的海底世界、奇异的妖怪王国、奶奶小时候的学校……各个场景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交错。书中人物繁多,细节丰富,编排十分巧妙。孩子们在找寻的过程中,可以激发无限的想象力,感受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专注力和观察力。
《在哪里在哪里在哪里:到日常生活里找一找》是一本培养孩子专注力、观察力的视觉游戏图画书。作者以童真稚拙的笔触、绚烂丰富的色彩、幽默搞怪的画风,围绕八个主题描绘了十余幅关于日常生活的画:人山人海的游乐场、热闹非凡的澡堂、熙熙攘攘的闹市区、美食众多的回转寿司店、人满为患的电车、应有尽有的关东煮餐厅、加油声此起彼伏的棒球场……各个场景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人物繁多,细节丰富,编排十分巧妙。孩子们在找寻特定人或物的过程中,可以感受浓郁的生活气息,感染作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充分锻炼专注力和观察力。
《朋友》
著者:张玉清
编者:束沛德 徐德霞
《朋友》由《地下室的猫》《小百合》《我要做一匹斑马》《哦,傻样儿》《弱者刘常》《姐姐比我大两岁》等12篇中短篇小说构成。作者直面少年儿童生活与情感,特别少男少女之间的朦胧爱情。十六七岁、豆蔻年华、情窦初开,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着极大的变化,面对自身、面对同伴、面对异性,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每天都在经历着疾风暴雨般的洗礼,他们有自我欣赏陶醉,也有惶恐迷惘,不知所措。作者在真切描述青春期少年思想情感的复杂性的同时,也对他们进行精神疏导、情感慰藉和思想引导。此外,本书还包括以《地下室里的猫》为代表的,直辟人性、内涵深刻的精品力作。
《借婚纱的少年》
著者:王勇英
编者:束沛德 徐德霞
《借婚纱的少年》是王勇英短篇小说自选集,共收录包括其代表作在内的14篇短篇小说:《青碟》《借婚纱的少年》《铁马镇》《白棉布的夏天》等。在《青碟》里,少年从一只破了的青碟中重新了解自己家族中没落的做碗祖业,也了解到爷爷奶奶的情感,更是对渐渐消失了的民间匠人寄予了一种无奈的怀想。《借婚纱的少年》塑造了一个“美”少年的形象,这位少年身患绝症,自知不久于人世,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要让九岁的妹妹穿上婚纱成为漂亮的新娘,他多次借婚纱,又请“我”做婚纱,最终了却了自己的心愿,他对妹妹最深沉和诚挚的爱,这其中体现的人性之美,能够深深地打动读者。
《银狐和女孩》
著者:汤素兰
编者:束沛德 徐德霞
《银狐和女孩》是汤素兰的短篇童话集,收入汤素兰《时光收藏员》《一本书书店》和“笨狼系列”的节选等近20篇代表作。描写了各种风格迥异、个性鲜明的小动物、小精灵、仙女和孩子间发生的故事,有神秘莫测的“一本书书店”店主、个性十足的“时光收藏员”、美丽的银狐、笨笨的巫婆格里格……
汤素兰童话中蕴藏的现实主义精神尤为令人感动,她的童话中不仅仅是只有美丽的鲜花、甜蜜的糖果、奇幻的故事,还将现实社会中发生的故事拉入童话的情境:物种的灭绝、爱情的消逝、成人工作的矛盾和迷茫,甚至是贫富差距和人性中真实的阴暗面。这些故事将不仅仅让小读者对有趣的情节和人物印象深刻,更会在他们心里留下更有价值的东西,比如环境保护、珍惜和感恩、善与恶的抉择、公平与正义……
#聊一聊#
这是我们今年的第一期新书书讯
有你喜爱的书籍吗
挑一本你感兴趣的并留言
我们选3位读者送上
(于三月份寄送)
-END-
编辑丨廖茹画、蔡丹枫(实习)
这是我们为你准备的第1607次推送
如需转载注明出处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 bbt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