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3-01-25 01:45:02
收获文学排行榜由《收获》文学杂志社创办于2016年,已成功连续举办四届,以其权威、多元、公正与客观在海内外聚集起重要影响。
榜单分为长篇小说榜、长篇非虚构榜、中篇小说榜、短篇小说榜四个榜,通常经过两个月的海量初审和一个多月的严格终审,在每年岁末之前,将本年度最值得品读、最值得关注的华语原创文学作品呈现在公众面前。
2019年12月24日,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在安徽蚌埠龙子湖畔的古民居博览园举办颁奖仪式。
颁奖典礼现场
《收获》主编程永新(右)为获奖作家邓一光(中)颁奖
2019年收获文学排行榜榜单
长篇小说榜
1
《云中记》阿来
《十月》2019年第1期;十月文艺出版社
颁奖词:
《云中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阿巴祭祀亡灵的过程,重述发生在汶川的地震灾难,是一部超越灾难文学的祭祀诗。生与死、历史与现实、自然灾害与生态关切、传统礼俗与现代更新等诸多命题交织隐现于作品之中,为行将消失的村庄立传,为已然逝去的生命招魂,在生死的烛照下重新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反省的方式让灾难变成民族精神重建的独特骨骼,确立了健朗的灾难书写伦理,歌吟一支浩瀚肃穆的安魂曲。
作家获奖感言:
我亲历了汶川地震,亲眼目睹过非常震憾的死亡场面,见证过最绝望最悲痛的时刻,也亲见人类在自救和互救时最悲壮的抗争与最无私的友爱。因此常常产生书写的冲动,但多次抑制这种冲动,是因为我没有找到恰当的语言。为此,还得承受常常袭上心头的负疚之感。
这次地震,很多乡镇村庄劫后重生,也有城镇与村庄,与许多人,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我想写这种消失。我想在写这种消失时,不止是沉湎于凄凉的悲悼,而要写出生命的庄严,写出人类精神的崇高与伟大。在写到一个个肉身的殒灭与毁伤时,要写出情感的深沉与意志的坚强,写到灵魂和精神的方向,这需要一种颂诗式的语调。在至暗时刻,让人性之光,从微弱到强烈,把世界照亮。即便这光芒难以照亮现实世界,至少也要把我自己创造的那个世界照亮。要写出这种光明,唯一可以仰仗的是语言。必须雅正庄重。必须使情感充溢饱满,同时又节制而含蓄。必须使语言在呈现事物的同时,发出声音,如颂诗般吟唱。
这样的语言在神话中存在过,在宗教性的歌唱中存在过。当神话时代成为过去,如何重铸一种庄重的语言来书写当下的日常,书写灾难,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科学时代,神性之光已经黯淡。如果文学执意要歌颂奥德赛式的英雄,自然就要与当下流行的审美保持一定的距离。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史诗》一书中说:“史诗——无论古老或现代的史诗——所具备按下义性特征是英雄精神,这股精神就是凌越反讽。”他还说,无论是但丁,弥尔顿还是沃尔特·惠特曼,都充满了这种精神。如果说但丁和弥尔顿于我多少有些隔膜,但惠特曼是我理解并热爱的。布鲁姆说,惠特曼式的英雄精神“可以定义为不懈”,“或可欣赏之为不懈的视野。在这样的视野里,所见的一切都因为一种精神气质而变得更加强烈”。
我出身的族群中有种古老的崇拜体系,是前佛教的信仰,它的核心要义不是臣服于某个代表终极秩序和神圣权力的神或教宗,而是尊崇与人类生命同在的自然之物。这种信仰相信与血肉与欲望之躯同时存在的,还有一个美丽的灵魂。同时拥有这两者,才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们的神也是在部族历史上存在过的,与自己有着血缘传承的真正英雄。这种信仰与纯粹的宗教不同之处在于,后者需要的只是顺人,而前者却能激发凡人身上潜在英雄品质。
这和斯宾诺莎提倡的自然神性是契合的。
斯宾诺沙说:“同深挚的感情结合在一起,对经验世界中显示出来的高超理性的坚定信仰,这就是我的上帝概念。照通常的说法,这可以叫做‘泛神论’的概念。”
表达或相信这种泛神的价值观,必须配合以一种诗性的语言。我熟悉这样的语言系统。进入《云中记》的写作时,我可以从我叫做嘉绒语的第一母语中把那种泛神泛灵的观念——不对,说观念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泛神泛灵的感知方式转移到中文中来。这并不是说把这个语言系统照搬过来就可以了。一种古老的语言,它已不能充分胜任从当下充满世俗性的社会生活中发现诗意与神性,它的一些特殊况味也很难在另一个语言系统中完美呈现。更何况,在书写地震时,它还会与一整套科学的地理术语相碰撞,这其中,既有可能性的诱惑,同时也四处暗伏着失败的陷阱。
虽然如此,我还是把这种语言,这种语言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作为我的出发点。
使我能随着场景的展开,随着人物的行动,时时捕捉着那些超越实际生活层面,超过基本事实的超验性的、形而上的东西,并时时加以呈现。在这样的情境中,语言自向便能产生意义,而不被一般性的经验所拘泥。不会由于对现实主义过于狭窄的理解,因为执着于现实的重现而被现象所淹没。
这种语言调性的建立,古典中文给我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一个人的生命与周遭事物相遇相契,物我相融的伟大时刻。
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那样的时刻。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样的时刻。
这样伟大的时候,是身心俱在,感官全开,是语言与情感和意义相融相生,而中国叙事文学“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方法从未取得过这样伟大的语言胜利。
《云中记》这本书,在表现人与灵魂,人与大地关系时,必须把眼光投向更普遍的生命现象,必须把眼光投向于人对自身情感与灵魂的自省。此时,中国作事文学中汲汲于人与人关系的那些招术就失灵了。只有中国诗歌中那些伟大的启示性召唤性的经验,正是我所需要的,这种在叙事状物的同时,还能很好进行情感抒发与控制的能力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发现,中国文学在诗歌中达到的巅峰时刻,手段并不复杂:赋、比、兴,加上有形状,有声音,有隐而不显的多重意味的语词。更重要支撑,是对美的信仰。至美至善,至善至美。至少在这本书里,我不要自己是一个怀疑论者。我要沿着一条语词开辟的美学大道护送我的主人公一路向上。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
巨大的灾难,众多的死亡当然是让人“语还哭”的,但灾难的书写不能仅止于绝望,更要写出“行且歌”的不屈与昂扬。
这种叙写与抒发可以同时兼顾的优越特点,我认为正是中文所擅长的,需要珍视与发扬的。《文心雕龙》中说:“傍及万品,动植皆文”,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尽管我们对如何完成一部小说有很多讨论,但更多还是集中在内容方面。而我向来以为,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最最重要的还是语言。有人写作所需的材料与构想,最终要等待的还是特定语言方式的出现。在写作进程中,语词间时时有灵光跳跃闪烁,一个写作者就是一个灵光捕手,手里有的只是一张随时可以撒开的网,在语词的海洋中捕捉灵光。一网下去,捕捉住了什么,打开看看,在意外之外,捕住了什么?通感。象征。隐喻。或者只是一个准确的词。或者是一个形象全出的字。暗示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暗示。瞬息之间,那个被无数次使用而又麻木的词又活过来了。那个老旧的字,站在那里,摇撼它,它会发出新的声音,新的声调带着新的质感。如此,一个有着新鲜感的文本渐渐生成。语词是它的地基,语词是它的门户,语词是它的穹顶。
哈罗德·布鲁姆列出三条好小说的标准,第一条就是“审美的光芒”。我想,这个光芒必然是来自语言。
最后补充一句,前面说,嘉绒语是我的第一母语。这种语言,是我最初进入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的路径。当我开始写作,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用中文写作。我更喜欢把许多人称为汉语这种语言叫做中文,因为它也是全中华共同使用的语言。在这个意义上,我把中文叫做我的第二母语。我的幸运在于,这两种语言都在不同方面给了我伟大的滋养。
2
《人,或所有的士兵》邓一光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
颁奖词:
在关于时局、战争、成长的书写之中,在顽强的普遍意见与复杂的历史言辞之间,《人,或所有的士兵》通过多向度的视角,努力探寻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感受,以及这感受对周遭产生的影响。由此尝试抵达的,不是笼统的共有记忆,也不是人身处时局的习惯性困顿,而是如何面对世界之中的自我,以及这个自我极为具体的人生处境,并由此牵连起对更广阔世界的认知和沉思。
3
《大地双心》徐皓峰
《收获》2019年第3期
颁奖词:
《大地双心》的叙述谨严有度而又自由如风,风行大地之上,人间区隔的朝廷、武林、梨园、学界、文坛于风无碍,穿梭贯通,吹万交响。作品上演了一场中国近现代的大戏,虚与实相激相生,知识与想象相助相成,摇曳多姿又浑然一体。《大地双心》写下的是对一个逝去时代的独特思考,让一部与历史相关的小说不是凭吊,不是叹惋,而是一种吁求,一种期望未来能够从过去汲取能量的努力。
4
《你好,安娜》蒋韵
《花城》2019年第4期;花城出版社
颁奖词:
《你好,安娜》通过经典化的笔触勾勒出三位女性之间隐秘的互文关系:她们互相潜藏又各自成长,与那个动荡年代的气息同构又相斥,人性的重量与晦暗在其中相互催迫、竞逐,跌宕起伏于后来的时代。作品见证了一个人是如何带着秘密、创痛以及罪感一路走来,或失去勇气,或不断成长,终究,一种浩荡与爱自虚空深处冉冉升起。
5
《月落荒寺》格非
《收获》2019年第5期;人民文学出版社
颁奖词:
《月落荒寺》借德彪西乐曲之名,写尽中年人的存在与迷失。小说洞穿现实表象,刻画了当代人的普遍生活样态;作品跨越时代之囿,触摸到了命运的飘忽、荒芜以及神秘性。作品的叙事宛如身处台风眼,表面平静,周遭却风起云涌,由此形成了这部作品复杂、迷人的叙述调性,从人间烟火中蒸蔚出绚烂的精神火焰。
长篇非虚构榜
1
《你和我》万方
《收获》2019年第4期
颁奖词:
《你和我》巧妙地编织了三条时有交叉的线索,在被深情回忆和逼视的个人史、家族史的背后,见证了时代风云和命途多艰;那些被裹挟或试图做出抗辩的人生中,充满着骄傲和自尊、软弱和悲哀。作品中,曹禺等人既是真实、重情的父母亲,也是复杂、难解的文人群像,他们生活和写作,怀抱理想、向往自由,但又不断受挫。那些在退却中黯淡、在时光中寂灭的,惟有在文字和记忆里长存。
作家获奖感言:
仔细回想,写这篇非虚构长篇的念头大约是十年前出现的,动念的原因很单纯,就是想写我妈妈,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之前我一直被一种观念所控制,就是所谓的隐私吧。我总觉得妈妈和爸爸的事是他们俩的私事,在各种采访中,包括田本相先生写曹禺传的时候,我都拒绝谈。很难说清转变因什么而发生,但确实发生了,我觉得我要写妈妈,与其让别人道听途说地写,为什么我,她的女儿不写呢?问题是怎么写?其实有一点我是很清醒的,要写就要真实,否则就不写,我不能容忍一点自我欺骗。所以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敢不敢。就是说足足花了十年时间,我才有了面对真相的勇气。
我在文中说:有些事只有相信才存在。是这样的,就如伟大的《罗生门》所启示的,每个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真相。但是我更相信,对真相的好奇、探寻,是人的天性。反过来说,真相是存在的,完完整整地存在着。然而,纵使我有万分的决心、勇气和真诚,我也只能找到它的一部分。对我来说,那是真实的一部分,这就够了。
写完这本书,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隐痛,我发觉自己变得比以前强大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好。最后我要感谢我的朋友李小林,感谢责任编辑钟红明,最感谢的是《收获》,从我的第一篇小说到今天,一点不夸张地说是《收获》看着我成长。还要感谢各位评委,谢谢你们。
《你和我》明年将要由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书,我期待有更多人,读者朋友,通过《你和我》去接近真实。
2
《南京传》叶兆言
译林出版社 2019年8月
颁奖词:
《南京传》自由穿越于现实和历史,将学养注入饱满结实的文字肌理,秉持文化与平民的双重视角,兼具文学的审美畅达与历史的考究严谨,以文人之风度和汉语之雅致重现一座城市的辉煌,以极大的耐心和宏阔的视野重温一个民族的文化脉络,检点这块既老又新的土地多灾多难却生生不息的生存密码,是中国当代文学城与人缔结精神密约的典范。
3
《寂静的孩子》袁凌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6月
颁奖词:
经过四年坚韧的采访,《寂静的孩子》以克制却动人的笔触,在留守、超生、拆迁、疾患等生活状态之中,书写出一个个孩子和成人的努力。作品底色悲凉,却也闪烁着真切的行动以及不断折叠的梦想,那些被文字挽留的细微的看不见的存在和情愫,似乎外在于我们,却又在最深处内在于每一个具体的人,进而激发我们思考何为辽阔的尊严与生命。
4
《祭奠阿里》卢一萍
《收获长篇专号·春卷》2019年3月
颁奖词:
《祭奠阿里》以足够开阔的思想视野和对丰富历史文献的调查功夫,怀着无比崇敬的情怀走近一群沉默的军人,真实记录了1950年代初期解放军先遣连翻越昆仑山脉孤军进藏的悲壮经历,以硬朗而又凝重的叙述,让阿里既是一个考验身体极限的地域,又成为一个寄寓神圣的殿堂,从历史的遗忘里提炼出人类超凡的英雄气度,赋写了一曲当下颇为罕见的英雄史诗。
5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曾维浩
《花城》2019年第6期
颁奖词:
《一个中国人在中国》充分打开真实的生活经验,走近沉默的历史关节,将个人成长中的转变、抉择和心灵感受,同国家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发展关联起来,试图在个人与时代、集体记忆之间寻找一种整合方式,以普通见证者和亲历者的视角为大历史和时代作注脚,提供了当代历史中一个中国人的生存标本。
中篇小说榜
1
《开屏术》田耳
《鍾山》2019年第4期
颁奖词:
让骄傲的孔雀应声开屏,这样的奇巧淫技,现实中未必有,小说中不妨在。《开屏术》以工匠精神缓慢稳实地铺展想象空间,基于写实间杂夸张因而略显荒诞,讥时讽世但主体平和宽厚,在揭示时代荒诞的同时又透露出人世的温暖。
作家获奖感言:
我99年开始写小说,2005年在《收获》发表短篇《衣钵》后打开了发表的局面。像是黑暗中看到光亮,看到成为作家的可能。《收获》排行榜四届以来,我也三次上榜。上次上榜的《一天》是极度写实的风格,这两年我则做了由实转虚的努力。《开屏术》仅有一个原型人物的背影,其它放开虚构。写出来又得到收获排行榜及时的鼓励,在此深表感谢。今天来到现场,发现比许多文学奖更为隆重,妙就妙在仍叫做排行榜,如果唤作“收获文学奖”,拿第二次就会显得贪得无厌,但叫做“文学排行榜”,则可不断努力,不断争取。
再次感谢《收获》,再次感谢在座各位!
2
《鲛在水中央》孙频
《收获》2019年第1期
颁奖词:
《鲛在水中央》将一个杀人者与被害人的亲人置于面对面的情境之中,试图建立起一条心照不宣的秘密通道,隐匿的一切在人物内心深处反复彰显,对话与潜对话构成某种戏剧性效果,罪恶感虽然逃避了现实的审判,但不得不承受更为致命的灵魂拷问。故事的叙述如同在刀刃上行走,冒险而不失从容,尖锐而隐含悲悯。
3
《青霉素》尹学芸
《收获》2019年第3期
颁奖词:
《青霉素》以“王云丫”半儿童半成人的视角,迷宫式地叙述了赤脚医生刘正坤被强悍霸道的母亲控制后的心理畸变。小说描摹的是鸡毛与蒜皮,蕴藏的是时代的诡谲与心灵的明灭,其叙事举重若轻间张力阔大。
4
《诗眼倦天涯》徐皓峰
《收获》2019年第5期
颁奖词:
《诗眼倦天涯》以清简别致的语言,诡谲绚烂的想象,创造性复活了一个疆域广袤与多民族交融的时代风貌。鲜血与尊严、爱情与权谋、家国与异域、山河与风物纵横交错,是万象亦是一念,成就一幅极富戏剧性却又清淡幽远的美学图景。
5
《成人记》薛舒
《长江文艺》2019年第1期
颁奖词:
《成人记》讲述一个母亲如何拉扯智障儿长大的故事,但故事的核心,不是苦难,而是心智不同的人之间的理解如何成为可能。借助灵动有力的叙事,作品向我们展现爱和语言之间深切的关联。其叙事,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自我封闭,而是始终向着他者展开的探索。
6
《下降流》禹风
《人民文学》2019年第2期
颁奖词:
《下降流》是一部质询人性的尖锐之作,以大海深处的下降流作为隐喻,通过两组人物在潜海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巧妙地诠释了爱与占有、嫉妒、牺牲之间的复杂关系。表面上看,它们都是生命之海中难以预测的下降流,暗地里却指示了不同的生命情怀,以及这种情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伦理。
7
《我们的师傅》凡一平
《十月》2019年第4期
颁奖词:
《我们的师傅》的叙事有一种近年来小说创作中久违了的好看,我们仿佛重新置身于某种透明的作为中性感光底层的现实主义,不再有导游一样的叙事者喋喋不休地告诉读者什么,而是事件、对话和人交缠在一起自行向前。读者不自觉地跟随,突然被一种巨大的温柔击中,并愿意停留在那个相濡以沫的世界里。
8
《音乐家》陈春成
豆瓣 2019年7月
颁奖词:
《音乐家》也许还未展现横空出世的惊艳感,却十足见出年轻写作者的诚意与用心:搭建一个异乡世界,并对此世界内部极权状态下人的生活与心性进行体贴入微般地探索,而且在颓败与虚无的时潮中暗示生活的“应然”:无论在何种困顿中,唯有内心的自由馈赠我们真正的未来。
9
《有粮之家》丁颜
《花城》2019年第5期
颁奖词:
《有粮之家》写甘肃回民地区“永泰和”粮号的乱世遭际,却令人欣喜地避免了汉文化传统中熟滥的以相互倾轧为主题的家族叙事,而是写出了一群有信念的人在生死边缘的相互扶持与守望。作品的信仰、忠贞以及平等,超越个体,也超越时代,深深扎根于赖以生长的那个民族的血脉之中。
10
《外婆要来了》姚鄂梅
《清明》2019年第3期
颁奖词:
《外婆要来了》用质朴而利落的语言,专注于讲好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关照了生育和贩婴,又弥漫着情欲和金钱;它勾勒了妇产科周遭的众生相,又描摹了一个女人的精神成长史。作品容纳了广阔的生活图景,却没有旁枝逸出;响应了严峻的社会事件,又不执迷于说教;于讲故事者的本分中隐现讲故事者对世事的苦心。
短篇小说榜
1
《炖马靴》迟子建
《鍾山》2019年第1期
颁奖词:
《炖马靴》写的是一篇抗战故事,但主题仍然是作家一直倾心探索的人性奥秘。战争、野兽、险恶的自然环境,根本上都是个人生存的问题,而一个人能走出困境,也许真正可以依靠的只有那种个人身在其中也难以估摸的亘古不变的善意。
作家获奖感言:
作家就像厨师,针对不同食材,采取不同的烹饪方式,或者煎炒烹炸,或呛焖蒸煮。这次我面对的食材是战争年代敌军的一双马靴。我在寒夜燃起篝火,用雪水和松枝炖它,让人性的蒸汽在印着人迹和兽迹的雪原弥漫,升腾。感谢《收获》杂志,感谢收获文学排行榜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并给它以肯定和鼓励。
今天是平安夜,将《炖马靴》结尾的一句话送与爱着文学的朋友们,作为祝福:“人呐,得想着给自己的后路,留点骨头!”
2
《迟到的青年》黄锦树
《天涯》2019年第6期
颁奖词:
《迟到的青年》讲述弃子的一生。在无根的大地和海洋上飘零,时间皱褶如掌纹,一次次的迟到是对现代和国族的反讽。他的哀告有泪,变形中又镌刻着汉语的密码,这是他华丽而隐秘的纹身,在回旋和反复中成就为动人的叹息和故事。
3
《天台上的父亲》邵丽
《收获》2019年第3期
颁奖词:
《天台上的父亲》由父亲的自杀身亡,引发一家人对他一生的生命轨迹的追溯与回忆,貌似写实的叙述中嵌入了许多荒诞因素,使人们熟知的历史空间转化为发人深省的艺术场域。人与人之间在表层的关切之下渗透着彻骨的冷漠,在不经意间勘探出现实的荒凉。
4
《沙鲸》李宏伟
《小说界》2019年第4期
颁奖词:
《沙鲸》以紧致的小说语言,从紧张的父子关系入笔,驰入二次虚构的世界,驱动狂放的想象力,在虚实间自由进出和游弋,以虚构之虚构,文本之文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可能。
5
《核桃树下金银花》弋舟
《青年作家》2019年第10期
颁奖词:
《核桃树下金银花》借书写一次邂逅,使人重新置身于具体的事物中,恢复与他者有机、有情的联系。小说的主题类似神启,同时对物理人情有近乎实证式的体察,能将超越性的精神领悟落实于日常生活的细密纹路中。
6
《起夜》双雪涛
《收获》2019年第1期
颁奖词:
《起夜》是一篇暧昧而又迷离的小说,交织着各色人等的不同隐疾。小说的叙事几乎无懈可击。从开头到结尾,力量和书写行进的控制,人物设置和事件走向,都对读者的情感、智力造成强烈挑战:它不到达真相,而是引起迷乱,从而触动关于存在的深思。
7
《伶仃》蔡东
《青年文学》2019年第3期
颁奖词:
《伶仃》以极端真切的方式写出了丈夫出走后妻子的“伶仃”况味:主人公的哀伤与痛楚并没有直白地呈现,也无法直白地呈现,有些生存之惑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即使给出答案,接纳的过程也如刀尖上的行走,正是困惑在我,解惑亦在我。
8
《火车》宁肯
《收获》2019年第5期
颁奖词:
《火车》以昔日少年的野性引领读者搭上呼啸而去的火车,一起捕捉北京琉璃厂到永定门火车站的流年碎影,捕捉少年心灵的幽明与童真。在历史与人性的深处,在民居大院与京城外的故事空间,火车汽笛的鸣响化为小说的时间之声,渐成小说那束理想之光,粗粝而温暖,荒凉又澄明。
9
《天使》张惠雯
《文学港》2019年第7期
颁奖词:
《天使》是一次天使式的写作,在高处,目光高而冷。作品体现了高超的用词技巧,只一个词,就把本来庸常的情感和欲望,处理得干净,透明,让人的内部散发出天使般的光芒。
10
《荀滑脱逃》朱山坡
《青年文学》2019年第1期
颁奖词:
“蛋镇电影院”系列中,各色人等携带着各自鲜活的声音、性情、气息生机勃发地登场,小偷荀滑也是如此。危急时刻他冲向电影屏幕上奔驰的火车遁去,十一年后又从《东方快车谋杀案》的火车上归来。作家既点燃了文学的奇想,又安插了密实的现实理据。而这遁去与归来亦正是一个关于孤独和开放、封闭和流通的辩证隐喻。
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榜单
长篇榜
1
《应物兄》
李洱
《收获》 2018长篇专号秋卷、冬卷
2
《考工记》
王安忆
《花城》
2018第5期
3
《山本》
贾平凹
《收获》 2018长篇专号春卷
4
《捎话》
刘亮程
《花城》2018年第4期
5
《修改过程》
韩少功
《花城》2018年第6期
6
《景恒街》
笛安
《人民文学》
2018年第11期
7
《北上》
徐则臣
《十月·长篇小说》
2018年第5期
8
《灭籍记》
范小青
《作家》2018年第4期
9
《外苏河之战》
陈河
《收获》2018年第1期
10
《借命而生》
石一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4月
非虚构榜
1
《沈从文的前半生》
张新颖
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2月
2
《田湖的孩子》
阎连科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8年8月
3
《青藏光芒》
马丽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
4
《幌马车之歌续曲》
蓝博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3月
5
“兴隆公社”系列
袁敏
2018年《收获》
“兴隆公社”专栏
6
“当代英国观察”系列
王梆
《单读》2018全年
7
《且在人间》
余秀华
《收获》
2018年第2期
8
《金乡》
哲贵
《十月》2018年第6期
9
《时过子夜灯犹明》
李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8月
10
“访问童年”系列
殷健灵
《上海文学》2018全年、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12月
中篇榜
1
《候鸟的勇敢》
迟子建
《收获》2018年第2期
2
《基本美》
周嘉宁
《收获》2018年第1期
3
《海里岸上》
林森
《人民文学》2018年第9期
4
《夹叉》
艾玛
《收获》2018年第5期
5
《小花旦的故事》
王占黑
《山西文学》2018年第6期
6
《甜蜜点》
须一瓜
《当代》2018年第2期
7
《房屋曾安静,世界曾安宁》皮皮
《收获》2018年第4期
8
《老屋》
尤凤伟
《山花》2018年第1期
9
《望湖楼》
尹学芸
《收获》2018年第3期
10
《龙门》
胡学文
《花城》2018年第3期
短篇榜
1
《逍遥游》
班宇
《收获》2018年第4期
2
《禁指》
斯继东
《十月》2018年第5期
3
《等待摩西》
莫言
《十月》2018年第1期
4
《道长》
阎连科
《作家》2018年第3期
5
《杭州鲁迅二三事》
房伟
《收获》2018年第3期
6
《球与枪》
鲁敏
《上海文学》2018年第10期
7
《特殊任务》
肖克凡
《当代》2018年第5期
8
《红尘慈悲》
次仁罗布
《长江文艺》2018年第5期
9
《相遇》
薛舒
《人民文学》2018年第2期
10
《换肾记》
任晓雯
《当代》2018年第3期
2017年收获文学排行榜榜单
长篇小说榜
1
《北归记》
宗璞
《人民文学》2017年第12期
2
《锦瑟》
范迁
《收获》2017年长篇专号秋卷
3
《心灵外史》
石一枫
《收获》2017年第3期
4
《国王与抒情诗》
李宏伟
中信出版社2017年5月
5
《唇典》
刘庆
《收获》2017年
长篇专号春卷
6
《梁光正的光》
梁鸿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7
《猛虎图》
哲贵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2月
8
《芳华》
严歌苓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9
《劳燕》
张翎
《收获》
2017年第2期
10
《白山》
卢一萍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11月
长篇非虚构榜
1
《离歌》
周晓枫
《十月》2017年第3期
2
《疼痛吧指头》
普玄
《收获》2017年长篇专号冬卷
3
《回望》
金宇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4
《青苔不会消失》
袁凌
中信出版社 2017年4月
5
《大地上的亲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
黄灯
台海出版社2017年3月
6
《中关村笔记》
宁肯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7年4月
7
《自由与爱之地:入以色列记》
云也退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
8
《激流中》
冯骥才
《收获》
2017年第5期
9
《兴化八镇记录:乡镇社会的解体与重建》
费振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9月
10
《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 裘山山
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8月
中篇小说榜
1
《向西向西向南》
王安忆
《鍾山》2017年第1期
2
《一天》
田耳
《鍾山》2017年第5期
3
《大乔小乔》
张悦然
《收获》2017年第2期
4
《大裂》
胡迁
《西湖》2017年第6期
5
《花满月》
方方
《北京文学》2017年第1期
6
《生死课》
胡性能
《十月》2017年5期
7
《水岸云庐》
蒋韵
《长江文艺》2017年第7期
8
《空山》
东君
《江南》2017年第4期
9
《有人来了》
须一瓜
《上海文学》2017年第1期
10
《化城》
计文君
《人民文学》2017年第10期
短篇小说榜
1
《玛多娜生意》
苏童
《作家》2017年第1期
2
《故乡人事》
莫言
《收获》2017年第5期
3
《两瓶酒》
毕飞宇
《人民文学》2017年第11期
4
《白耳夜鹭》
艾玛
《收获》2017年第2期
5
《人人都有一口漂亮的牙齿》张楚
《江南》2017年第3期
6
《气球》
万玛才旦
《花城》2017年第1期
7
《科恰里特山下》
董夏青青
《人民文学》2017年第8期
8
《自我,镜子与图书馆》李浩
《作家》2017年第10期
9
《去崇明岛上看一看》
周嘉宁
《上海文学》2017年第3期
10
《燕子衔泥到梅家》
刘庆邦
《小说月报》原创版
2017年第7期
2016年收获文学排行榜榜单
长篇小说榜
1
《朝霞》
吴亮
《收获》2016长篇春夏卷
2
《望春风》
格非
《收获》2016年1月
3
《匿名》
王安忆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1月
4
《人境》
刘继明
《芳草》2016年2月
5
《极花》
贾平凹
《人民文学》2016年1月
6
《出家》
张忌
《收获》2016长篇春夏卷
7
《大风》
李凤群
《收获》2016长篇春夏卷
8
《茧》
张悦然
《收获》2016年2月
9
《软埋》
方方
《人民文学》2016年2月
10
《陌上》
付秀莹
《十月》长篇小说
2016年2月
中篇小说榜
1
《李海叔叔》
尹学芸
《收获》2016年1月
2
《我看过草叶葳蕤》
孙频
《收获》 2016年3月
3
《风中事》
张楚
《十月》 2016年4月
4
《营救麦克黄》
石一枫
《芒种》 2016年6月
5
《空色林澡屋》
迟子建
《北京文学》2016年8月
6
《父》
陈希我
《花城》2016年1月
7
《封锁》
小白
《上海文学》2016年8月
8
《橙红银白》
旧海棠
《收获》2016年5月
9
《傩面》
肖江虹
《人民文学》2016年9月
10
《直立行走》
宋小词
《当代》
2016年6月
短篇小说榜
1
《随园》弋舟
《收获》2016年5月
2
《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跃》蔡东
《十月》2016年4月
3
《雪花禅》叶弥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6年5月
4
《万用表》苏童
《鍾山》2016年1月
5
《跷跷板》双雪涛
《收获》2016年3月
6
《灰鲸》须一瓜
《花城》2016年2月
7
《给灵魂穿白衣》田耳
《江南》2016年1月
8
《小满》艾伟
《作家》2016年3月
9
《拥抱》鲁敏
《收获》2016年1月
10
《棋语?搏杀》储福金
《收获》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