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蒋洪新 日期:2021-12-15 08:11:57
 “学学半”出自《尚书·兑命》,是殷商时期思想家傅说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张。傅说向商王武丁“劝教”说:“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敩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其意有三:其一,为学之道在于谦逊、敬业、专力和机敏。其二,唯有一念始终,笃行躬践,且持之以恒,方能学必有成。其三,学同教,“上所施,下所效是为教也”。学与学乃事物之一体两面,一半谓教,一半谓学。这些思想经孔子的继承与发展,提炼出了“教学相长”“学思并重”等诸多教学原则。《礼记·学记》有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可以说,“学学半”的思想在我国教育目前一次深刻揭示出了教学相分相合的规律。在西方的语境中,教与学的关系也备受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以德国哲学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提出“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根据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提出了儿童中心论,把重心从教师、教材转移到学生,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加拿大有名教育家迈克尔·富兰(Michael Fullan)则提出,教学不是简单的teaching和learning的相加,而应该用instruction来体现其整一性。他还提出:“教学这门专业必须转变成为一种更好的学习型专业——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教师个人自身的要求,也是实践工作顺利开展的必然途径。”日本教育学者佐滕学(ManabuSato)把教学活动理解为“学习共同体”,把教师的工作过程也解释为“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他们不仅洞察了教学一体、教学相长的原则,还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与教育变革。蒋洪新,1964年11月生,湖南永州人,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现任湖南师范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