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翠云 日期:2021-12-15 08:16:39
本书第一章集中于第一个层面,即“语言学批评在中国”,考察西方语言学批评三大流派在中国的研究状况以及中届学者对其进行的拓展和改造。第二、三、四、五、六章集中于第二个层面,即“中国的语言学批评”。其中第二、三章着重从历时层面考察中国语言学批评的本土理论资源及发展历程,展示中国古代文论、现当代文论对文本语言形式的关注程度。第四、五、六章着重从共时层面探讨中国语言学批评是如何把文本形式分析与审美文化分析相结合的,即在这一结合过程中他们采取了哪些策略,是从何种角度进入的。第七章从中西比较的视野探究中西语言学批评不同品格的原因,意在揭示语言、文化以及思维方式对文学批评的影响和制约。
语言学批评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但对它的整体研究几乎处于缺席状态。本书第一次多角度、多层面对其进行了历史的与逻辑的研究和探讨,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中国语言学批评的学理渊源、发展历程、建构方式及民族特色,确立了中国语言学批评不同于西方语言学批评的独特性,从而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对语言学批评的忽略与轻视,丰富与拓展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内容,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内容翔实,语言清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