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策纵,陈永明、张静 日期:2016-02-03 10:54:31
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对五四运动的研究,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的著作。除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自由、民主、科学之风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知识界的震荡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本书简介:
《五四运动史》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作者简介:
周策纵(1916—2007),著名历史学家。抗战时期在中央政治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战后赴美国,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员,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研究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曾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古根汉学术奖、美国科学院学术奖,专长研究中国哲学、五四运动史等领域。
周策纵作品集1.忆己怀人2.文史杂谈3.《红楼梦》大观4.经典训诂5.弃园诗话
目录:
出版前言
中文版自序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繁体再版自序认知·评估·再充
英文初版自序
第一章导言
五四运动的定义
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上编运动的发展
第二章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
国内爱国分子的国耻感(“二十一条”的刺激)
海外留学生改革的热忱
第三章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出版前言中文版自序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繁体再版自序认知·评估·再充英文初版自序第一章导言五四运动的定义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上编运动的发展第二章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国内爱国分子的国耻感(“二十一条”的刺激)海外留学生改革的热忱第三章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新青年》杂志的创办北京大学的改革新式知识分子的联合与《新潮》杂志的创办新式知识分子的改革观点反对派的批驳和答辩青年对新思潮的响应1918年5月的抗日请愿第四章“五四”事件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民众对合约的反对情绪惊破迷梦的巴黎消息学生的特性和组织“五四”游行示威从东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第五章事件的发展:学生示威与罢课北京政府当时的反应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成立与知识分子的动员其他城市学生的支持总统的惩罚令与蔡元培的出走学生大罢课第六章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政府向学生寻求和解的失败6月2、3、4日的大逮捕6月5日上海的罢市和罢工“五四”事件的解决:内阁垮台与拒签合约事件解决后政府试图分离学生关于事件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七章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新式知识分子之间团结的增加《新青年》《新潮》改革观念的风行新出版物的急速增加与旧刊物的改革偶像破坏浪潮的高涨新知识的、新社会的和新政治的团体新式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大众教育对新文化运动支持的不断加强第八章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日本的反应西方的两种态度的对照:赞同和疑虑苏俄的吸引力第九章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分裂的主要思想集团问题与主义社会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对峙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西化参与政治第十章社会政治的后果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女性解放教育改革学生运动后来的趋势下编主要思潮分析第十一章文学革命旧文学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白话文的提倡对文学改革的反对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第十二章新思想与对传统的价值重估旧思想的核心新思想: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及达尔文主义新方法:实验主义、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影响“打倒孔家店”第十三章新思想与后来的论战疑古重估遗产与整理国故非宗教运动东西文化问题论战科学与玄学论战第十四章结论:繁多的阐释和评价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一场启蒙运动——自由主义者的观点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来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的批判由列宁影响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阐释“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谁?“五四”运动的真正本质——一种仅供参考的阐释再评价“五四”运动的成就与不足对“五四”运动的进一步思考附录一、“五四”时期社会力量简析二、参与“五四”事件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三、参加“五四”事件的大专院校四、有关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的数据大事年表(1914—1923)注释译后记前言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这是汉朝《盐铁论》中“文学”引用孔子说的两句话。王充的《论衡·对作篇》也引用过。我多年来都把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用来勉励我的学生和年轻的朋友。我在20世纪50年代草写英文《“五四”运动史》时,这两句话对我也起了鼓舞支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特地标举出来,觉得也可用来和国内的读者共勉。
《五四运动史》的英文本,已出过好几种:1960年哈佛大学最初的精装本,台湾虹桥书店的地下影印本(包括精装和平装两种),稍后有斯坦福大学的平装本,最后哈佛又收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这是汉朝《盐铁论》中“文学”引用孔子说的两句话。王充的《论衡·对作篇》也引用过。我多年来都把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用来勉励我的学生和年轻的朋友。我在20世纪50年代草写英文《“五四”运动史》时,这两句话对我也起了鼓舞支持的作用。所以在这里特地标举出来,觉得也可用来和国内的读者共勉。《五四运动史》的英文本,已出过好几种:1960年哈佛大学最初的精装本,台湾虹桥书店的地下影印本(包括精装和平装两种),稍后有斯坦福大学的平装本,最后哈佛又收回权利,自出平装本,至今已出了好几版了。后出各本有一二处修正,但没有多大改动。中文译本比较复杂,从各中译本的序言中可以看到,这里不必详说。不过应该提一提1996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子平先生等五人合译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这是从英文原题直译来的,但我在英文题旁,早已自题中文书名《五四运动史》)。这是国内的首次中文全译,译文很流畅,我该感谢译者和出版者的努力。只可惜人名和专门名词颇有差错。这一方面由于我未见到译文的定稿,主要原因还是译者未见到1963年哈佛出版我的第二本书《五四运动研究资料》(ResearchGuidetotheMayFourthMovement)之故。从那书里都可找到《五四运动史》里所有的专名中文。其实我的原稿本来是一部书,哈佛出版社顾虑到印成一书太厚,又因中文太多,会影响销路,所以临时分成两书出版。这后面一书现在已经绝版了。我很希望以后能在国内翻印重版。我虽对那个译本做有相当长的《正误表》,但未能夹入书中同时销售,又未早提醒译者,都算是我的不是,真愧对读者。这次的版本,应该是比较最完备的中译本了。前面七章基本上是最初在威斯康星大学几位研究生分别翻译的,原在香港《明报月刊》分期刊出,后来由明报出版社和台北桂冠图书公司先后分别出版成上册。这部分译文是经过我自己校改过的。第八章以下,因原译者毕业分散,又各忙于工作,致有耽搁。但后来终于全部译完,丁爱真出力尤多。只因我近一两年来十分忙碌,修改未完,没有交付出版,是我万分对不起译者和桂冠与明报两家出版社。现在由北京大学欧阳哲生教授安排该校一批青年学者把第八章以后完全译过。我虽未见到这一部分译稿,相信他们会忠于原文,对读者做出满意的交代。我该感谢他们和出版社的热忱和努力。这里我也要再谢谢翻译前七章的以前的几位学生,后来都各有自己的成就了。丁爱真原任爱荷华大学的永久教职,现专门从事小说、散文和美术创作。王润华现任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并获得新加坡国立大学永久教职,是东南亚的主要诗人和作家之一,对中国文学批评、比较文学和欧美小说著译很多。洪铭水原任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永久教职多年,现任台湾东海大学文学院长,出版有英文关于袁宏道和晚明文学思潮的专著,对台湾文学和《红楼梦》也都有研究。陈永明现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发表了许多哲学和文学著作,经常在香港电视台有主讲节目。陈博文现任纽约公共图书馆分馆主任,她在这个大图书馆工作多年,贡献颇多。钟玲现任台湾高雄中山大学文学院长,是著名的女诗人和小说家,英译过李清照的诗词全集,著作丰富。这些人还是学生的时候,在今天难于想象的、万分困难的环境下,发大愿心,自动去合力翻译《“五四”运动史》,真可说大有“诗人疾之不能默”的精神。出版前言《五四运动史》根据曾任教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著名教授周策纵(TsetsungChow)所著的TheMayFourthMovement:IntellectualRevolutioninModernChina译就。本书英文版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方世界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自它问世之后,才真正引起国际学界对五四运动的关注。20世纪末,中文繁简体版相继出版,引起极大反响,使五四运动开始脱离那些宏大的“意义”,而展现其中的历史细节。周策纵先生出生于湖南祁阳,抗战期间毕业于重庆中央政治大学,1945年开始担任国民政府主席侍从室编审(秘书),蒋介石当时的一些重要文稿便出自他的手笔,如台湾“二·二八”事变后的《告台湾同胞书》。后因对国民党的前途非常失望,他毅然辞职赴美留学,从此潜心学术。正如周策纵先生在序言中提到的,他是成长于“五四”余波下的一代人,他自己的人生轨迹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因此,研究“五四”对他而言,不仅是历史学家的职责,更是出于个人的情感。“不求得宠于当时,却待了解于后世。”这是周策纵先生写作此书时的原则,只求真理与事实,也正是“五四”精神的体现。经哈佛大学出版授权,后浪出版公司在该书面世半个多世纪之后,重版中文简体版。本书前七章来自周策纵先生在威斯康星大学的几位研究生,第八章以下,则由北京大学欧阳哲生教授率领一批青年学者完成。由于本书译者众多,存在许多译名不统一、引用不一致、语言习惯不和谐的问题,在此番重版时,我们已尽力进行核对修订,以期为读者呈现一个令人满意的读本。在此,感谢欧阳哲生老师在重版期间给予我们的支持与帮助,还特别寄来了《五四运动研究资料》(ResearchGuidetotheMayFourthMovement),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体例上,本书沿用英文版的结构,所有标注引文来源的注释皆附于正文最后,而作者对观点的阐述说明,则置于页下。由于本书篇幅浩大,注释部分保留原有译稿中的格式,仅作微调。来源于中文资料的引用,都核实还原为中文(包括人名、报刊名、书名);而英文资料也做了简要翻译,便于读者了解。本书详尽还原了那场以1919年5月4日为原点,席卷中国并对后世造成深刻影响的运动。其中涉及大量人名、地名、报刊名、书名、社会团体名,若有漏误,敬请读者不吝指正,以期再版时及时更正。后浪出版公司已出版了周策纵先生以下著作:《周策纵作品集1:忆己怀人》《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周策纵作品集3:〈红楼梦〉大观》《周策纵作品集4:经典训诂》《周策纵作品集5:弃园诗话》,感谢关注。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美国《东方学会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