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秀波 日期:2016-05-27 10:56:37
《上天赐予的一场戏:吴秀波的表与里》为吴秀波出道以来的**本写真文集。2010年暴雪前的深冬,拍摄于巴黎的街道、转角酒吧、近郊古堡与楼顶之间。吴秀波从影以来至2011年的心灵记录。
作者简介:
吴秀波,演员,1968年9月5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曾做过歌手、电视剧监制、音乐编辑、商人等。1996年发行专辑《爱之战》,于2002年回归表演。2010年凭借《黎明之前》一举成名后,2012年主演的《心术》再成热播大剧。此外,主演的《请你原谅我》《兄弟门》《道可道》《相思树》《嫁衣》《剑谍》等,都得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
目录:
我是谁
“文艺愤青”的年月
爱●信仰
持与修行
善良
放下
名字
名声
成功
恐惧
父亲
孩子
一个人
死亡●生命
偶像我是谁
“文艺愤青”的年月
爱●信仰
持与修行
善良
放下
名字
名声
成功
恐惧
父亲
孩子
一个人
死亡●生命
偶像
女人
兄弟
音乐
戏子
角色/角色不是演员
演戏
罗伊/刘新杰
昨天
采访
自由
旅行
未来
《兄弟门》
《黎明之前》摘自:我是谁
我不“善于”与人为敌,我是个挺“圆滑”的人,我用比较安全的方式来达到我的目的。
我是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所处的年代是和平而安全的,父母又是双职工,都有收入,所以从小就没有风险意识,也不认为丧失了一份工作,会面临多大的生活灾难。时间倒回十几年,我也是个“八〇后”,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状态。
如果有一百个人,我一定是最后那三十个人之一,我一无是处,生活中没有什么特别的。
我是一个挺笨的人,挺简单的人,在现实中其实做什么都不是很利落,不善于跟人交流。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爬上火车的蜗牛。因为恰巧有这样一个行业,能把表演变成跟其他人沟通的方式,所以我被大家认可了。
小的时候,我也是一个心灵“弱小”的人,不会期盼有奇迹发生--自己会变得多么强大。所以总是希望周边的环境会越来越好,总希望放眼看去全是好人、好人和更好的人。慢慢大了你会发现,你可以做那个你希望的人。
小的时候下学回家,家里就我一个人,脖子上挂一把钥匙,走来走去,没人交流。晚上听父母在吵架,我基本上把自己反锁在屋里,觉得很无助。每天父母不在家的时候就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完完全全就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瞎想。听《岳飞传》那段时间,每次睡觉前我都想象自己骑着马,拿着那杆长枪,走在荒野上。只有在那个时候我才觉得,那是我的世界,因为他们都睡了。
长大以后我还是那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只是现在偶尔出来走走,还走在一个特安全、特招摇的地方,那个地方叫舞台。我是一个“壁垒森严”的人,挺禁锢的一个人,所以生活里我天性特别不容易解放。可能就是因为生活中这种状态太多了,天性的好多侧面有对自由的渴望和挣扎。突然间有一个地方告诉我:放心吧,这儿安全。全是假的。拍戏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全出来了,放出了一百零八将,飞出去的全是魔鬼。
摘自:父亲
那时候没有“外交官”这个词;那时候如果你爸是熟食店卖肉的,別人会觉得很厉害。我父亲可能拥有的是知识和文化,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和文化不算什么。而且我父亲也羞于拿知识和文化跟我交流。他一生都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小时候,觉得我的父亲没有别人的父亲那么强大,那么能给我带来快乐。因为总看见别人的爸爸把孩子举过头顶,哈哈笑着,拿胡子扎他。我从来没有,那时候会觉得失望。再大一些,男孩会到反叛期,会调皮,很多父亲会教训他们的儿子,甚至于暴打。可是那个时候我爸一声不吭,于是我特得意:哈哈,我爸才是我真正想要的那一个。
然后再大了,他几乎失去了在我生活里的位置。因为我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我自己来做决断,我听不见他的教诲。但这不是他的问题,因为我从来没有发问。因为从小到大,我没有这样一个概念,有什么需要去问爸爸。
等他去世了,我会慢慢开始理解他,因为我也有了儿子。我会想:他究竟是怀着怎样一颗平静而安详的心度过了这一生?他看起来平静而邋遢。我知道他是一个美好的人。非常非常美好,他放弃了一切争取自由的机会,他放弃了自己所有的想法。他让我知道什么是承担。我为我一度瞧不起他而羞愧。他非常伟大。
摘自:演戏
它解决了我生命里的大部分问题,比如我无法和自己沟通的时候,就需要借助表演。
对于工作的专注,恰巧释放了我在表演上的压力。在和角色交流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生命交流的快乐时,我才发现,演戏原来是这样。
我一部戏大约要拍五百场,镜头条数大概在三千到四千条。每拍一个镜头都要放下利益得失、喜怒哀乐,回到零。长时间地这么做好像一种修行,如果你给自己下一个命令,尽量平静而愉悦,生活会改变许多。
我能为演戏活着,但我不能为了活着演戏。简单地说,我能为一件假的、不存在的事付出我的生命,但是我绝不能为我的生命“付出”虚伪。
一个好演员首先得是一个安静的观众。你们想看戏吗?我把我的眼睛借给你们,我把我的耳朵借给你们,我把我的手借给你们,我甚至把我的嘴唇都借给你们,我带你们去。有时眼睛所表达的并非眼睛所看到的,而是看这双眼睛所“想”的。
其实一出戏是由观众和演员共同完成的,我借助的只是我的身体、我的表情、我的感受,但是怎么理解是观众自己想象的。说得简单一点儿,就像画不是一个人画出来的,是一个画的人和一个看的人共同完成的。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观点和所处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主体从来就没变过,只不过所处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就有了恶魔与天使、邪恶与善良……我觉得人性很复杂,我理解它就是兽性和人性的“调试比例”。如果我们能够本着拍《动物世界》的角度来拍摄人,我觉得这个世界才是一个准确的世界,一个比较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