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利安·巴吉尼 :闾佳 日期:2016-06-13 23:05:33
好吃·联合京城*餐厅,精美特辑生动再现经典料理。 好看·《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作家朱利安·巴吉尼畅谈饮食哲学。 16位明星大厨,22道经典菜品,附送52页全彩四色印刷精美料理特辑。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不但告诉你身而为人应该怎么“吃”,而且教你思考怎么“活”。 有机种植、动物福利、公平贸易、节食减肥……所有关于饮食的纠结逐个破解。 沈宏非、陈晓卿、黄磊、朱虹、姚新中、欧阳应霁、殳俏、张际星,联合重磅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本书简介: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讲述了饮食的哲学,人是一种会吃、会思考、会享乐的动物,而餐桌正是我们可以同时做这三件事的地方。为什么食物对我们那么重要?我们和食物的关系是什么?我们选择要吃什么,其实涉及人性的本质层面:动物性、感官、社会、文化、创造性、情绪和知性。对饮食的认真思考,需要考虑到和自然的关系,和其他动物的关系,和其他人的关系,以及和我们自己的关系。所以说,关于饮食的思考,其实也涉及如何做个有德行的人,以及决定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作者深入饮食传统和文化,提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哲学思考,探讨的部分议题包括但不限于如下: 吃素比吃肉慈悲?吃得越清淡越好? 跨国大企业等于万恶资本家? 纯手工制作比机器量产好?传统古法胜过创新料理? 把食物吃完才不算浪费?吃到饱可以吃但不能带走?减重关乎意志力?……针对上述反思,《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将一一加以辩证与厘清。
作者简介:
哲学博士,英国知名哲学普及畅销图书作家,《哲学家杂志》共同创办人,多家著名报刊特约撰稿人,包括《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新政治家》等,还担任英国广播公司第四电台固定嘉宾。著有畅销书《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简单的哲学》《一头想要被吃掉的猪》等。 他的书总是能切中当代人的思想和伦理困惑,以生动的故事或语言作为思想实验场景,为人们提供多种哲学选择的可能性,打破传统的思维框架,另辟险峰。《卫报》称:“他拥有一颗清明的心智,这让他在哲学普及书籍的领域中格外杰出。”
目录:
]
主编有话说我所享受的吃的美德
中文版序吃,深刻的哲学体验
前言生活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生活?
第一部分采集
如果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也就不知道它是什么。
01敢于求知
02别一味自足
03时间的果实
04超越有机
05屠宰也有关爱
06公平贸易
07大即是无良?[
目录:
]主编有话说 我所享受的吃的美德 中文版序 吃,深刻的哲学体验 前言 生活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生活?第一部分 采集 如果你不知道它从何而来,也就不知道它是什么。 01敢于求知 02别一味自足03时间的果实 04超越有机 05屠宰也有关爱 06公平贸易 07大即是无良?第二部分 烹饪 一顿饭开始得可远比下第一筷子早。 08撕掉食谱 09传统的真谛10高科技的实践智慧11例行公事不无聊12慷慨撒上一撮盐 第三部分 人如其不食你不吃的东西,同样塑造了你这个人。 13抵挡自助早餐的诱惑14减肥的自控力15不反弹的意志力16禁食 第四部分 好好食牲口给料,人吃饭;只有知性的人才知道怎样吃。 17认真对待盘中餐18知好也知歹19米其林餐桌的美德体验20每餐饭都是一段光阴21一人食22欢宴的喜悦23及时行乐不快乐 结语 好好吃,好好生活译者后记前言[前言]
生活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生活?
照理说,我们生活在食物的黄金时代。长久以来跟家务琐事挂着钩的烹饪,在全新的审美下变成了一项创造性的享乐。高档餐馆的质量持续走高,真正优秀的餐馆数量也在增加。营养学,如今虽不甚完整,却也让我们很好地窥视到了健康饮食应该有的样子。就在不久之前还显得充满异国情调、难于获取的食物调料,如今每家超市都买得到。以人道方式饲养的动物、以可持续性方式生产的产品,获取方式也前所未有地方便了。
可人们心底始终存在着挥之不去的疑虑:所有这一切,会不会其实毫无实质性意义呢,就像全世界美食家朝拜的神庙—米其林星级餐厅奉上的芦笋泡沫?怀疑论者对新食[前言]生活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生活? 照理说,我们生活在食物的黄金时代。长久以来跟家务琐事挂着钩的烹饪,在全新的审美下变成了一项创造性的享乐。高档餐馆的质量持续走高,真正优秀的餐馆数量也在增加。营养学,如今虽不甚完整,却也让我们很好地窥视到了健康饮食应该有的样子。就在不久之前还显得充满异国情调、难于获取的食物调料,如今每家超市都买得到。以人道方式饲养的动物、以可持续性方式生产的产品,获取方式也前所未有地方便了。 可人们心底始终存在着挥之不去的疑虑:所有这一切,会不会其实毫无实质性意义呢,就像全世界美食家朝拜的神庙—米其林星级餐厅奉上的芦笋泡沫?怀疑论者对新食物主义的狂热和过激行为越发感到不满,作家史蒂文·普尔(StevenPoole)捕捉到了这种逆反情绪,写出了奇妙辛辣的讽刺之作《人非其食》(YouAren’tWhatYouEat)。就连正经的美食作家,如亚当·戈普尼克(AdamGopnik)也对此表示关切:“就因为把食物变成了一件更时尚的东西,结果吃反而成了更微不足道的主题。”追随最新菜式、潮流餐厅、饮食时尚、营养建议、烹饪书或厨房小工具的冲动,演变成了一股自发的势头,人们反而忘了一开始为什么要关注饮食(当然,说不定我们从来就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食物复兴里缺少了一味药,即严谨地思考为什么食物至关重要,人类跟食物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没有这样的食物理念,我们的实践就会变成种种互相矛盾的时尚、常识、偏见和合理化欲望的大杂烩,新的饮食文化也会凌乱不畅:星期五晚上点外卖,星期六早晨上农贸市场;晚饭吃本地产甜菜,早餐却喝起优质进口橙汁和咖啡;吃升糖指数低(low-GI)的全麦面包,却同时搭配着高脂肪的手工奶酪。 本书试图通过阐述一套连贯、彻底、适用面广泛的饮食和生活理念,理清这团乱麻。它的论述重点,不是规矩和原则,而是美德,而美德这个词,我广义地用它指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的性格、习惯、特点、技能或价值观。这些东西,不见得都来自我们熟悉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的词汇表太有限了,恐怕不能找到更合适的说法去表达。举例来说,有能力恰如其分地欣赏艺术,属于美德的范畴,但似乎并没有一个词可以概述这种能力。 我主张吃的“美德”,而不愿提“规矩”。因为规矩太死板,无从应对与食物(甚至是生活)有关的大部分复杂问题。如果你的行为建立在规矩之上,而这些规矩,你打从开头就知道注定会扭曲甚至违背,那么结果往往是虚伪的、混乱的。然而,美德在本质上更加灵活,更容易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变化的时代。此外,美德不仅仅是让人按照他人制定的准则做事,还更多地培养个人进行自我选择的能力,故此更具促进意义。 本书的每一章,都以饮食的某个方面为重点,同时关注与之挂钩的一项美德。这些美德又与本书的最高主题息息相关,即搞清楚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才能发挥完整的自我—我们是思想和身体的生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心与灵的生物。理解这四者如何构成整体,并不是只有食物这一把钥匙,但它是最贴切的一把,因为它涉及人类本性的每一个重要方面:动物性、感知性、社会性、文化性、创意性、情绪性以及知识性。认真思考食物,要求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动物及彼此的关系,以及人自身身心的统一。而且,哲学思辩很容易让人如坠云雾,食物却是人的根基,再没有比吃喝更根本的需求了,所以,就算让食物和哲学纠缠在一起,也用不着担心忘记大卫·休谟的意见:“在哲学当中,好好做人。” 本书的脉络就是从人际道德的大问题,转到食物对我们来说不那么为人熟知的,很多时候也更私人、更日常的方面,以及饮食方式怎样塑造自我。第一部分(“采集”)涵盖了近来食物道德辩论中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主题,如有机、可持续性、动物权等,关注的是怎样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生活的问题。第二部分(“烹饪”)是我们怎样奠定对错、好坏判断的基础。第三部分(“人如其不食”)和第四部分(“好好食”)代表着转向人本身,强调培养有助于我们做出良好选择、让生活丰盈滋润的性格与习惯。 我的初衷就是把更好地思考、更好地生活、更好地饮食全都打包放在一起,所以,这本书既可以放在厨房,也可以放在书房、床头或者客厅。其实,本书可以说就是要解决一个老问题:“生活是为了吃饭,还是吃饭为了生活?”食物既不仅仅是单纯的生活手段,也不是生活本身的终极目的,它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得好,就意味着把食物放到它应有的位置上。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知道怎么吃,也知道怎样生活。馋而不吃则罔,吃而不思则殆。
沈宏非
《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美食工作者
美味,我所欲也;美德,亦我所欲也。热爱美食的人,往往会被陷于道德困境之中。过去食物匮乏是这样,今天美食复兴也是这样。巴吉尼在《吃的美德》里,尝试寻找一条独特的道路,那里不仅有美味,也有美德。
陈晓卿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
馋而不吃则罔,吃而不思则殆。沈宏非《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美食工作者美味,我所欲也;美德,亦我所欲也。热爱美食的人,往往会被陷于道德困境之中。过去食物匮乏是这样,今天美食复兴也是这样。巴吉尼在《吃的美德》里,尝试寻找一条独特的道路,那里不仅有美味,也有美德。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纪录片制作者,美食专栏作家想不到“吃”这个我们最熟悉的事情,竟然关乎道德、品格、个体与群体、人与自然和社会,甚至是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反正《吃的美德》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书,因为它说什么都会说到“吃”。黄磊著名演员,“黄小厨”品牌创始人和主理人确保质量和味道的食物才能让人心生愉悦,对待吃饭这件事情也需要以美德为基础,《吃的美德》帮助我们深刻理解了“知道如何吃,就知道如何活”。朱虹美食评论家《吃的美德》将关于“吃”的复杂哲学思考回归简单,以通俗的语言梳理棘手的道德思辨,使之通向人的心灵合一,对如何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把握道德观的多元立场,在“吃与不吃”引发的多重困惑面前进入理性的自由王国颇有启迪。姚新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越吃越烦恼,越吃越沮丧——似乎不应该是“美食家”在公众面前流露的情绪和发表的言论,但事实上,如若有天竟然对吃喝失去兴趣,那可就大事不妙了。吃喝需要理论基础,稍稍饿着也更能思考——这就是我翻舔《吃的美德》的原因。欧阳应霁美食家,作家,漫画家吃的美德,或者说吃的哲学,或者说吃的世界观,也许不是直接奉上一块牛排或端上一碗热汤,却可以送给头脑一份甜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是吃喝而已嘛”,人们习惯这样说,但愿意真正思考一下吃喝这样的人生小事的人,他们的人生种种,一定也充满了认真的趣味吧。殳俏悦食中国创始人,作家关于吃,有人觉得是一日三餐,能准时预见的幸福;有人觉得是锦上添花,对辛劳的奖赏;有人觉得盘中之物乃上天恩赐,珍贵无比……不同的人对于吃都有着各自的情愫和思考。食物承载的不仅仅是唇齿之间的味蕾体验,还是记忆,是情绪,是失去,是寻找,是治愈,是真相,是先知,是哲理……不要小看这一方餐食,寻渊探根,用心感悟,皆是智慧。食物不入口,你永远不会知道其中滋味;《吃的美德》不读完,你永远不会理解其中哲理;人生也一样。张际星美味关系创始人,知名餐饮品牌营销专家朱利安·巴吉尼拥有珍贵的天赋,将深奥的思考说得动人。在这本很棒的书里,这位迷人的作者将餐桌上的愉悦和哲思作了完美的平衡。亚历山大·麦考尔·史密斯(AlexanderMcCallSmith)英国知名小说家一场给心灵的大师飨宴,能满足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哲学家和饕客。弗朗辛·塞根(FrancineSegan)食物历史学家,《哲学家的厨房》(Philosophers’Kitchen)作者巴吉尼的任务是要让我们每个人思考我们吃的食物:更了解它,思考我们选择食物时所采取的伦理立场……如果他的目的是要我们更加认识食物,反思我们自己的主张,那么本书大大成功了。《每日电讯报》(DailyTelegraph)巴吉尼将其擅长的怀疑论与辩证法带入“新的饮食正统文化”,也就是我们接受到关于可持续、有机、时令和本地产的相关议题,高明地拆穿了其中虚伪的论调和矛盾。《泰晤士报》本书富有趣味,论证充分,取材丰富,呈现出迷人的思想。《观察家报》朱利安·巴吉尼揭露了大型食品工业与连锁餐厅的邪恶自大,以及有机食品与当地产食品的优越感。《卫报》刺激心灵和味觉。《爱尔兰时报》(IrishTimes)[精彩样章]21一人食 我读研究生时,搬进了北伦敦的一所房子做房客。房间的设计用意是尽量配置齐全,它面积适当,一个角落里装着淋浴器和水槽,另一个角落里放着冰箱,还有个双火头的炉具。这房间里只缺了一样东西。我问身为大学讲师的房东能不能帮我找到,我自己去买个便宜货也行,但希望房东帮我出这笔款子。所议的这件家具是一张折叠餐桌——我吃饭总得有个坐的地方吧。 她的反应出乎我的预料。她看上去真的挺吃惊:我,一个单身男青年,会想要坐在桌子边吃饭。或许是我有些奇怪。她之前的房客甚至不知道炉具能不能用,因为他只吃外卖。不光年轻人这样,有调查表明,近1/4的英国家庭没有餐桌;有餐桌的家庭里,不到半数用它来吃饭。这或许又跟如下事实扯得上些联系:英国约有760万人(约占总人口的15%)独自居住,也就是说,1/3的英国家庭只有一个人。 我们的文化里有一种强烈的暗示:吃得好和单身不挂钩。所有好吃好喝的典型意象,几乎都是社交性质的:和家人一起进周日午餐;两个人的浪漫晚餐;热闹的晚宴舞会,葡萄酒加上轻松的谈话交流。再想想独自就餐的刻板形象:可怜的单身汉泡着方便面;老姑娘吃着热量控制的便餐;孤独的退休老人,用汤锅热着汤。大众眼里唯一视为愉悦的独自就餐就是充满愧疚(重重地强调“充满愧疚”这一点)、暴饮暴食地守着一整箱的巧克力或者冰激凌,而这又极有可能被人看作是排解悲伤的绝望可怜手段。如果一个人在餐馆独自就餐,则会被认为有人爽约,或者是就餐者出公差有一笔丰厚的预算。尽管最近几十年里烹饪书籍出得如火如荼,但只有一本重要作品是以单身下厨者为目标的,就是迪莉娅·史密斯的《一人食也得乐》(OneIsFun),书名清楚地暗示,大多数人觉得一个人吃饭不开心。 在我成年后,单身的日子多过跟人结伴的时候,硬币的两面我都体验过,并不想夸大自己生活和吃饭的乐趣。有些人真的更喜欢独自生活,而另一些人却觉得一个人非常难熬,宁可跟不合适的人一起生活。大多数人都处在上述两种情况之间的某个位置。我单身的时候这么说,现在也这么说:如果你偏巧是单身,犯不着假装这是心满意足的理想状态。拥有一段良好的关系,或者跟你合得来的人共处,这非常好;但要是卡在一段可怕的关系里,或者遭到无法容忍的室友折磨,那就再糟糕不过了。他人既是天堂,也是地狱,而地球上也有一些快快乐乐的无人孤岛。 若要赞美孤独生活的种种优点,人们往往爱谈到独立性或者自给自足,但在我看来,这些东西本身并不必然是好事。把两者说成是不可或缺的美德,你就否认了建立与他人相互依存的良好关系带来的更大回报。此外,这种必要的美德,很容易烟消云散——因为,说实话,大多数人都会很高兴地为了合适的伴侣,牺牲大部分的独立性。独处真正考验的德行是内在的。不管是自己生活,还是与他人结伴生活,丰富的内心世界都能带给我们益处。 这个社会对于独自用餐者的偏见我这么说,并不是专指那些不需要外部刺激的事情。事实上恰恰相反。拥有丰富的内心生活,意味着你能够把自己的体验,从知性、审美或情感的角度加工到自己的思想里。如果没有这样的内涵,经验就只是走马观花,生活也变得肤浅。外部刺激可以逗乐、取悦、振奋或安抚缺乏内涵的人。可一旦把激起反应的东西拿走,这些人什么也留不下。拥有内涵的人却能够通过记忆、思考、无声的自省扩展并深化这些体验,或以之作为创造性活动的灵感。通过这种方式,人不会愈发退归自我,而是更加主动地参与周围的人和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最需要他人持续刺激的人,往往最为孤独,与世界互动最少。从本质上说,社交活动是一种分心的方式,让他们暂时忘记了内心要面对的生存挑战。空洞的人从不坐下来读书。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做饭吃饭并不能极大地为内心生活提供养料。但对有些人来说却可以。如果你对食物有些许的兴趣,那么伙食就不单单只是加油充电的机会。你会注意到菜肴里有些什么让人愉快或者不愉快的东西,下次可以怎样调整做法,或者怎样回家如法炮制。这些不是什么崇高的想法,但它们在生活里发挥着作用:探寻、关注平凡体验的丰富性和价值。 单身人士和其他所有人一样能够参与进来,从自己吃的东西里获得快感。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在说话和行动上暗示独自就餐只是为了填饱肚皮呢?这就好像是在含蓄地假定,单身人士不应该或者不能够从烹饪和餐饮中享受快乐。可为什么不能?如果说人不应该从烹饪和饮食中获得快乐,恐怕谁也不相信。那么对单身人士的既定看法,就并不可能是这个想法的外延。 碰到这种找不到合理解释的时候,我会尝试哲学家珍妮特·拉德克利夫·理查兹(JanetRadcliffeRichards)的建议。她说,不妨问问:“在什么样的信念之下,这种态度就变得合理了呢?”如果你只找得到一个似是而非的候选答案,那么,不管这种信念有多么疯狂,你都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就是所议态度背后的基础。本例中,我认为,唯一的解释就是,食物和饮食只是一种隐而不显的普遍信念的两个例子,即:单身人士不应该或者不能够从生活中获得快乐。当然,虽然我说得这么大胆,肯定不会有人当众说就是如此。 但如果你看看人们怎么谈论、怎么对待单身人士,你就知道实情就是这样。普通人就是以为,自称快乐的单身汉不是怪物,就是自欺欺人。这种偏见可以用进化学说来解释:人的亲社会倾向是我们整个物种合作需求的产物。我们对独来独往的人冷眼相待,因为他们蔑视了人赖以生存的社会性。人们还经常怀疑地对待那些说自己不想生孩子的人,原因大概也在这里。但不管根源到底是不是进化,人们确实总爱把心满意足的单身人士看成威胁。这些人不需要别人,相形之下,其他人觉得自己不够圆满。这些人满足于自己的能力,让我们对伴侣的渴望显得太过分了。这种观点或许太根深蒂固,很多单身人士不肯花时间做饭吃饭也能用它来解释:一想到自己独自生活也心满意足,他们吓坏了。他们以为,只有怪胎和怪人才能快活地独自生活,“我可不打算成为他们里的一分子”。 这些想法都是推测,但主要的观点应该没有争议。为什么我们不应该享受独自烹饪和独自就餐(如果我们喜欢食物),眼下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解释。尽管人们在原则上表示认同,但实际上,对独自就餐者的普遍歧视一目了然。 “独自一人在餐馆里感到自在,是成年人的真正标志。”哲学家巴里·史密斯告诉我,“你是最自在的人。你可以扫视房间,你看到已婚夫妇彼此之间默然不语,你看到约会中的热切青年,等等。总之,你很轻松:你用心品尝食物,享受独处的时光。” 虽然有些人可能更喜欢单独就餐,史密斯也和我一样,喜欢在良好的陪伴下吃饭,但碰到糟糕的陪伴,则是最可怕的选择。单独就餐符合我的人生格言:绝非完美,但远超足够好。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培养丰富内涵的机会;有了这种内涵,我们跟他人共享餐桌时,就会变得更得体、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