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思倩 日期:2016-09-05 19:13:46
作者透过画笔去寻访、记录京城手工艺人的手艺与生活,用画笔导览的方式让读者真实地接触到不易发现古老手工艺,让读者明白先人的智慧和生活巧思。跟着“幸绘”去旅行,在*市井气息的街巷,遇见19位京城守艺人、19座手作空间、19种人生态度。本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隐于市的老手艺、老店铺,以及手艺人平凡而动人的故事,透过幸绘温情脉脉的手绘,让读者不自觉地走进旧京的庶民日常生活。
本书简介:
幸绘手工艺侦探团寻访了北京城内数十位手工艺人,如兔儿爷张忠强、木版年画张阔、田家鸽哨、木雕段大爷、广义修笔店、胡同剃头匠、聚元号弓箭等等,为京城手艺文化留下了一幅幅珍贵的手绘画卷。幸绘的目标是,带着画笔去散步,从眼中、手中、心中去认识旅途中的手工艺故事,让任何人都可以开始采取行动,去关心身边的手艺文化、街道风景、城市肌理,使自己居住的地区变得更好。
作者简介:
何思倩,幸绘计划发起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现在在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任教,非著名、非自由设计师。曾经很努力地做过一些设计,画过一些商业插画,讲过一些课……现在想想,日子是否过得太草率太着急了,是否应该好好慢下来,带上画笔去旅行,关心身边的市井匠人、街道风景、城市肌理,品味时光給我们的馈赠。前言
我开始喜欢上北京,是从认识北京的大小胡同开始的。研究生毕业以后,终于从校园里钻出来,几乎每个周末,我和鹤先生都会骑脚踏车串胡同。行前鹤先生会认真看地图然后设计骑行路线,我们从地安门骑到鼓楼,到宏恩观体会旧时庙会的今时缩影,从车公庄骑到西四的正阳书局找几本绝版的古籍,再骑到东四喝一杯手工酿啤。长此以往,我自认为捕捉到了这座城市的许多秘境,北京于我而言,也变的愈加有趣。我们骑车不为锻炼身体,只为用身体去体会城市的温度。在路上偶尔会遇上一阵突然的雨,那时候我们就会躲在胡同口长长的屋檐下,看路上的行人跑去街角处室内小菜摊避雨,偷听老板和顾客的对话,欣赏长长的雨滴从旧时的屋瓦上落下来,雨停了之后突然发现天气大好,彩虹也偷偷跑出来。什么叫城市的温度呢?这大概就是吧。虽然同在北京,但胡同里和胡同外几乎是两个世界,胡同里你可以经常看到人们包了饺子就拿到隔壁,顺便借一点小米回来熬粥,或是看到放心让食客赊帐的老板。某一天我骑车在东四南大街闲逛,一处“广义修笔店”的招牌吸引了我的视线。地处东四南大街的门脸房,转租出去一个月至少能有万儿八千的房租,开一家修钢笔的店铺,怎么看,也不是个聪明、赚钱的做法。张广义说,“有人总担心我没有收入,其实我修笔,并不是完全为了挣钱。他们可能不懂,真心实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种感觉很自在。”对于一些人来说,修笔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可以不存在,但对于83岁张广义来说,修笔是他人生的头等大事。“我83岁了,但每次修笔,都好像是第一次。我还可以做得更好。”爷爷从二十岁时从事这门手艺,时至今日却依然不认为自己臻于至善,他每天仍然感到欣喜,爱着自己的工作,并将一生投入其中。曾几何时,拥有一支钢笔是一种时尚,一种身份的象征。后来,短信微信代替信件、电脑输入代替手写的温度,偌大的北京城也只剩下最后一家店、一位八旬老人在守护的自己的修笔技艺(记忆)。先不谈修笔,大工业生产时代,我们很多东西都不再拿去修了,让我们养成了对物品用坏即弃的习惯,不再像从前那样的修补物品、反复使用,不再珍视身边的物品。这种态度甚至蔓延到了人与人的交往中。近年来,匠人这个形象频繁出现在新闻、散文或影视作品中,工匠精神这个词似乎也经常被曲解和误读。据我的观察,大家对于匠人有两种极端的想象。一种是,凡是提到匠人、手作、手工艺,脑海中冒出的形象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在安静优雅地低头打磨物品。这样的理解似乎是把匠人“明星化”、“神仙化“了,实际上他们穿的是脏了破了也不可惜的旧衣服,工作坊也并不风雅。另一些人对匠人的手艺抱着“千年手艺后继无人、即将走向灭亡”的想象,以局外人的身份对匠人的贫苦生活抱着怜悯、疼惜的态度。通过这几年在全国各地与手艺人的接触,我看到更多的是手艺人身上的坚持、从容与对职业的爱。他们精湛的技艺之下反射出了他们的希望、责任、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往事的调侃……我们试图用手绘和影像、文字记录下他们大隐隐于市的匠人生活,忠实地呈现他们不为人知的匠作生活和精妙绝伦的日常手作。这本书里记录的民间手艺人并不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更不是工艺美术大师。他们制作的物品都是日常生活必需品,这些物品带着匠人的体温,蕴涵着丰富的生活智慧与人生哲理。而对于我笔下的守艺人生,读者又将怎样看待呢?看惯了大人物的你是否会喜欢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呢?带着期待与一丝丝不安,我们将这本书呈送到你面前。何思倩 二零一六年八月九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