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
关于书的书你读过吗?
1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作者:毛姆
豆瓣评分:8.6
北京联合出版社
标签:毛姆、随笔
毛姆是个非常聪明的作家。也是个非常认真的读者,也只有他敢说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们的文笔不好,但“伟大作家需要的不只是文笔,而是激情和叙述欲”。此书前两章就是整本书的精华。
书摘:
#如果那些不喜欢的书,就把它们丢进垃圾桶里吧!既然它们不能给你带来阅读上的愉悦,读起来还有什么用呢?
#太多被人热捧的畅销书竟然不能让你有所收益,不去读它们也并没失去什么。
#人们读书的目的应该是享受,我觉得那些把读书当作任务的读者是缺乏智慧的。
在探讨了英法俄美作家的写作技巧的同时,还穿插了各种当事人不为人所知的隐秘故事。对司汤达、列夫托尔斯泰、简·奥斯汀等文学大家之流的调侃也是一针见血的有趣和假正经。
2
《为什么读经典》
作者: 伊塔洛·卡尔维诺
豆瓣评分:8.5
译林出版社
标签:自我修养、经典
卡尔维诺的书阅读顺序很重要,因为他的书真的挺难读的,太有深度了。
书摘:
#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经典作品是一些产生某种特殊影响的书,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3
《我与兰登书屋》
作者:贝内特瑟夫
豆瓣评分:8.4
人民文学出版社
标签:文学、小说
贝内特文笔也很流畅,行文幽默有趣。兰登书屋创始人回忆录,对二三十年代欧美文坛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读。
有一点很重要,这是一本生意人写的书,角度是生意人的角度,虽然有不少内容其实挺流水账的。
还有,贝内特是以入股的方式进入出版界的,一开始就站在常人难及的位置上。
看书的时候,别当鸡汤喝了。
4
《怎样读书》
作者:胡适
豆瓣评分:7.7
三联书店出版社
标签:读书、文学
“此书聚集了胡适、蔡元培、王云五、林语堂、丰子恺、朱光潜、马寅初等当时就令人瞩目、现在更令人追怀的学者、文化人士。在读书方法的问题上,他们中有人提倡要有系统,有人却认为兴致更加重要;有人会在眼、口、心、手等部位的运用上逐一叮嘱,有人则将自己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苦读经验倾囊相授。”
中国人把读书看得太苦亦太尊贵了,于是与世界事物脱离了关系。读书与散步,踢球,看电影,游山玩水,并不冲突,而且是互有补充。
对比现今,他们以一颗赤诚之心做学问要来得更加严谨,字字句句直抒胸臆还能时刻保持谦逊和独立的精神,无一字半句虚言,读书的方法论至今也有不少借鉴意义。
5
《非普通读者》
作者:艾伦·贝内特
豆瓣评分:7.9
译林出版社
标签:读者、幽默
假如你知道一大摞自己应该阅读的书,却一本也没读,那或许你就和英国女王有点共同之处了,最低限度也是和作家艾伦·班尼特笔下想象出的那位英国女王有了共同语言。
若然为阅读附加上众多理由那么阅读本身已经黯然失色。例如令自己吸取更多,令自己思维更广,令自己更有责任,等等陈腐的说法基本都可以可丢掉,而纯粹地为了阅读而阅读。
而书中的女王到后来大致也知道了这一点:阅读能打破这一切莫须有的所谓理由。贯穿全书的英式幽默与戏谑,不是我嚼得出的味道,可是收尾的最后一句却有力地使我瞪了一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