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
《假如岁月足够长》
作者:三浦紫苑
推荐指数:★★★★★
大概是最近读的书里,最喜欢的一本了。
很难想象,原来两个平凡的老头子的故事,也可以这样温馨有趣。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友情里也是如此。
全书没有什么深刻的大道理讲给你听,只是两个几十年的老伙伴互怼的幽默生活。如果说石川啄木的诗歌读了会让人心里充满悲伤,那三浦紫苑的这本书,读了会让人如沐和煦春风般暖暖的。我们总是惶恐时间的流逝,却不曾想正因漫漫时光累积,岁月才有柔情的一面。
这里有平凡的友情,也有坚贞的爱情,一切自然又美好。让人忍不住去想,等自己到了七八十岁会怎样?时不时皮一下也很开心吧!
节选
一阵风吹过,漫天不知从何而来的樱花花瓣就这么飘然落下。
“樱花也都谢了啊。”
“还有明年呢。”
“我们……还看得到明年的樱花吗?”
“这不好说啊。”源二郎用鼻子呼了一下气,吹走落在肩上的花瓣,“就算我们看不到,明年也好后年也好,樱花都会开的,这不就够了吗?”
国政心想,这话也没错。
天空被染成夕阳的颜色。Y镇细长的街道因为那些外出买晚饭以及快步往家赶的人而洋溢着生机。
经过漫长的岁月,Y镇的风景变了,但居民的生活方式却没有改变。
跟小时候一样,现在源二郎也还在国政的身边。
——《假如岁月足够长》
《编舟记》
作者:三浦紫苑
推荐指数:★★★★
仍然是三浦紫苑的作品。相比《假如岁月足够长》的逗趣,这本书更正经一些。
故事讲述的是沉闷又偏执主人公马缔,与一群人合作编撰一本浩瀚的词典的故事。编撰词典非常枯燥,但意义重大。在寂寞的编撰生涯里,马缔却收货了弥足珍贵的幸福。
这本书不但被拍成了电影,还出了同名动画,可想其影响力。我们在日常中遇到不懂的字词自然而然会去查阅字典,然而在看这本书以前,很多人大概从未想过一本字典从编撰到出版会有多难,需要多少耐心和毅力。编撰这本《大渡海》的每一位编辑,正是乘坐着似乎永远看不到岸的小船,艰涩前行。
节选
新的词语会不断产生,有些旧词会被淘汰,还有些旧词语则会在其生命周期里发生语义的改变。
想要知道语言的涵义,即是想要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想法与心情,这不正是想与他人产生羁绊的愿望吗?
所以我们必须要为活在当下的人们,编纂一本词典,我们要让《大渡海》成为一本与时俱进的词典。
语言的海洋广阔无垠,而词典便是漂浮在这片汪洋大海上的一叶扁舟,人类乘着名为词典的扁舟在海上漂泊,寻找能够确切表达自己心意的语言,那是发现独一无二的话语的奇迹,为那些想要渡过汪洋,去与他人结下羁绊的人献上的词典。
——《编舟记》
《雅舍谈吃》
作者:梁实秋
推荐指数:★★★★
雨天里,很适合读一读关于“吃”的书。
除了以前推荐过的汪曾祺老师的一系列谈“吃”的作品外(汪老师真的每本书都有谈),与其齐名的梁实秋前辈的《雅舍谈吃》也绝对值得一看。当然我内心还是更喜欢汪老一些,如果没看过的优先推荐汪老的作品,如《五味》、《人间草木》、《大淖记事》等等。
梁实秋的这本书更像一本优质菜谱。大多文段的展现形式都是:引经据典—写菜的做法—偶谈一些与菜相关的店铺琐事。当然梁实秋前辈还是很会吃的,几乎都是去的老字号店,坐上座的那种。因此整本书也非常雅致。大概就是“怎么吃才足够高雅”云云。
节选
七尖八团,七月里吃尖脐(雄),八月里吃团脐(雌),那是蟹正肥的季节。记得小时候在北平,每逢到了这个季节,家里总要大 吃几顿,每人两只,一尖一团。照例通知长发送五斤花雕全家共饮。有蟹无酒,那是大杀风景的事。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 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我们虽然没有那样狂,也很觉得乐陶陶了。母亲对我们说,她小时候在杭州 家里吃螃蟹,要慢条斯理,细吹细打,一点蟹肉都不能糟踏,食毕要把破碎的蟹壳放在戥子上称一下,看谁的一份儿分量轻, 表示吃的最干净,有奖。我心粗气浮,没有耐心,蟹的小腿部分总是弃而不食,肚子部分囫囵略咬而已。每次食毕,母亲教我 们到后院采择艾尖一大把,搓碎了洗手,去腥气。
——《雅舍谈吃·蟹》
《随园食单》
作者:袁枚
推荐指数:★★★★
如果《雅舍谈吃》还不能满足你的话,可以看看清代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跟《雅舍谈吃》可以说非常像了。简直就是一个近代版,一个清代版的区别。
不用担心看不懂,清代的文笔已经非常百话了。但本书最令我惊愕的在于,乾隆年间的吃食方式竟然跟现在差不多。不仅有现在的网红青团,还有讲西洋蛋糕的。看的时候常常忘记这是本乾隆年间的菜谱。
袁枚本人最出名的文章其实是《祭妹文》,与韩愈《祭十二郎文》齐名。文章很短,文笔极其感人,可以读一读。唯一的问题是,雨天读这个,或许太过悲凉。所以还是乖乖看菜谱吧。
节选
清明前者,号 “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最好,一旗一枪,绿如碧玉。收法须用 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石灰,上用纸盖札住,否则气出而 色味又变矣。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 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
——《随园食单·茶酒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