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往往是以鸦片战争作为起点,而上海的崛起,正是几乎完全与这一历程相同步。自从《南京条约》中将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后,上海便开启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历程。无论是在晚清民国时期,还是在共和国时期,上海的城市建设水平,和人口来源、社会阶层、城市文化的多元化程度,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当中,都是首屈一指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想理解中国城市的社会文化变迁,就不能不首先读懂上海。
小编特意整理了近年来中国大陆出版的关于上海城市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几本好书,供相关领域的研究者、爱好者和关注者参考: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版)
谈到上海城市文化史著作,李欧梵先生的这本《上海摩登》,是不能不提的一本论著,仅仅以中国大陆而论,这本书就有北大社、上海三联、人民文学等多个版本,而这本书最新的一个版本,出自浙江大学出版社。
在这本书里,李欧梵先生从声光热电、电影院、咖啡馆、工厂和施蛰存、张爱玲等人充满现代色彩的文学作品入手,为我们展现出民国时期上海的绚丽景象,也令人信服地给出了“上海是中国现代性的发端和源起”的结论。而这本专著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问世,也正是那个时期愈演愈烈的上海怀旧潮流和民国城市文化复兴的一个完美注脚。
(美)裴宜理《上海罢工》(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美国学者裴宜理先生的代表作,征引史料丰富,分析详实严谨,是一本关于上海社会史研究的名著。在笔者看来,这本书至少有三大优点:第一是摆脱了单纯的阶级分析视角,从地缘、行业、性别、社会关系等多重视角分析工人运动;第二是摆脱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束缚,从史料本身出发,还原上海工人运动的多元面向;第三是采取长时段的分析方式,把上海工人运动的分析时段,从传统的三十年现代史,延长着鸦片战争之后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之中,甚至在结语中,对中共建国后的情况,也有所论述。这本书对于上海工人运动的相关论述,不仅有助于理解上海的左翼传统与工人阶级面向,对于理解中国革命与发展的脉络,也大有裨益。
姜进《诗与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5月版)
提起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人们自然而然想起的是百乐门里的灯红酒绿、大光明电影院的欧美原版电影、霞飞路上的时尚万千和十里洋场的笙歌燕舞。无论是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还是张英进等学者主编的《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这些关于上海都市文化研究的经典论著,无一例外地都把关注重点放在电影、文学、流行乐等充满现代性的文化形式之上。被这些论著所忽略的是,以地方方言为语言载体、以传统文化为创作基础的地方戏曲,在当时上海的市民文化娱乐生活之中,同样占据着重要位置。民国中后期上海最为流行的地方戏曲,非越剧莫属。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姜进的这本《诗与政治》,正是全面阐述和分析上海越剧在二十世纪里演化与变迁的最新论著。正如书中所言,越剧在二十世纪的上海经历了从乡村到城市、从男班到女班的脱胎换骨。从浙江嵊县农村的草台戏班,到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最为流行的地方戏曲,越剧的百年演化,跟中国二十世纪里的现代化进程交相呼应,丝扣相连。
张济顺《远去的都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4月版)
谈起老上海的都市风情,人们往往聚焦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面貌,李欧梵先生的《上海摩登》和叶文心女士的《上海繁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那么,伴随着1949年的政权鼎革,曾经风情万种的老上海发生了哪些变迁?作为“冒险家乐园”的老上海与人民政权控制下的新上海之间,有着怎样的顺承与割裂?这些问题,我们或许都能从张济顺教授的《远去的都市》一书里找到答案。
关于新旧上海的对比研究,学术界历来有集权主义、现代化和革命史观这三种叙事路径。所谓集权主义,主要强调建国后国家对上海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控制;所谓现代化,则是把1949年以后的上海变革,放在晚清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大进程之中加以考量;而所谓革命史观,则是我们无比熟悉的强调革命与解放的宏大历史叙事。在《远去的都市》这本书里,作者张济顺并没有陷入上述任何一种叙事路径的窠臼,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全面吸纳各种叙事路径的合理之处,考察政权鼎革对于普通上海人的生活影响。鉴于上海的高度都市化,张先生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劳动人民、文化人和小市民这样三个群体身上,而这三个群体的背后,分别对应着上海的全国工业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和全国最大的商业性都市这样三种界定。通过这样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群体选择,足可管窥上海都市文明在新政权下变异与延续的全貌。
在对于这三类群体的考察过程中,作者张济顺采取的是福柯式的社会史研究方法,即围绕一些极具都市特征和权力控制意味的特定场所展开研究,比如劳动人民之于里弄,文化人之于报社和大学校园,小市民之于电影院。里弄里张贴的政治性标语、报社中召开的思想改造会,以及电影院里不同国家电影的排片变化,在作者的笔下,都成为了研究上海变迁的极具价值的注脚。
汪朝光《影艺的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9月版)
汪朝光老师的这本书,聚焦于民国时期的电影检查制度,而其中的主体内容,都跟上海紧密相关,毕竟上海是民国时期中国电影工业的中心和最发达的城市。在这本书里,他详细介绍了民国当局电影检查的主要动因(基于道德教化——针对低俗和武侠电影;民族主义——针对辱华镜头)以及当时《电影检查法》的主要内容(不能有损中华民族尊严——针对辱华镜头,不能违反三民主义——针对左翼电影,不能妨害善良风俗和公共秩序,不能宣扬迷信等)。民国时期当局的电影检查方略与管理策略,以及当局与电影生产方和观众之间发生的种种博弈,给我们观察这一时期上海的城市文化与社会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维度。
(美)张英进(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考察民国时期的上海城市文化,电影绝对是其中最重要的面向之一。张英进主编的这本论文集,聚焦于民国时期上海的电影和城市文化,并将上海电影纳入民国文化史的大框架之中加以讨论,力图呈现一个丰富的、多维度的早期中国电影文化史。全书收入了张英进、张真、李欧梵等美国知名学者的论文,分为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性的想象(舞女、影星、娼妓)、身份的建构(民族主义、都市主义、泛亚洲主义)这三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讨论民国时期上海的电影文化与城市文化特质。透过这些记述,民国时期上海的摩登消费方式、色彩斑斓而又光怪陆离的社会氛围,以及纷繁多元的城市文化特质都尽显无余。
江文君《都市社会的兴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7年9月版)
江文君先生的这本书,从社会史的视角,梳理近现代上海历史上,中产阶层的崛起与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各种职业团体、社会组织和文化组织的兴起过程,无论是前者之于社会分层,还是后者之于组织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作者都将史料的梳理与分析,跟相关社会学的理论回顾、综述和对话有机结合在一起,研究的完成度和创新度都相当不错。本书无论在史料整理,还是在理论自觉与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方面,都为关注中产阶层、社会组织和上海城市史的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了足够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