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本书,品味“匠人”精神,让你拥有“匠心”
在今天分享的10本书中,你会看到不同行当的“手艺人”的故事,无论他们制作的是食物、纸书、花器,还是从事写作、绘画、音乐、电影等创作,从他们身上,你能看到优秀匠人的共同灵魂。
话说回来,成就好作品的,其实不是匠人,而是你我皆可有的“匠心”。日复一日地磨练,全身心地投入,专注做好一件事,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尝试用“匠心”来对待它。
愿望:只要拥有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我们每个人都是匠人。
匠人
[美] 理查德·桑内特 著
李继宏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匠人》要探讨的是一种基本的人性冲动:纯粹为了把事情做好而好好工作的欲望。
尽管匠人这个词让人联想到一种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消失的生活方式,桑内特却认为,匠人的领域远远大于熟练手工劳动的范围;今天的程序员、医生、父母和公民都需要了解匠人精神的价值所在。
《匠人》从古罗马的制砖工人到文艺复兴时期的金匠,从巴黎的印刷社到伦敦的工厂,都是他笔下探讨的对象。从前那些匠人的生活和他们的匠艺也揭示了一些使用工具、安排工作和思考材料的方法,进而为我们如何利用技能来指导生活提供了各种可行的方案。
纯粹:匠人遍布各个领域,又独具个性。他们内心大都纯粹,所有才有一份手作的坚持。
造物有灵且美
[日]赤木明登 著
蕾克 译
浦睿文化 / 湖南美术出版社
造物,往往能够让你完全关注于当下,整个造物的过程,因为你打心底的热爱和创造的自由让你可以心无旁骛。你在不自觉间表达自己的心境,从心底享受制作它的过程。当物体从零散杂乱变得美丽有形,就会有一种满足的成就感产生。
真正的造物者总是从容的,没有愚昧的执着,而是对着生活随波逐流。造物者的内心大都纯粹,所以才有一份手作的坚持。
“我只是从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开始做而已。不勉强自己,不为难自己,慢慢地一心一意做好当下力所能及的事就好。和到手的丝线与布匹面对面、心对心就好。”
《造物有灵且美》中的手艺人大抵都是如此。正因为这份从容,才能完全专注于当下,制作出自然质朴而又充满灵气深刻打动人心的作品。
故土:他们来了,又走了,什么痕迹都没留下…他们不在了,我的故乡也就真正没有了。我将真正成为流浪在城市里的孤儿。
匠人
申赋渔 著
浦睿文化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一幅失落的乡土中国缩影、一条流淌着近600年往事的时光之河。
篾匠、豆腐匠、扎灯匠、木匠、剃头匠、修锅匠、雕匠、花匠、铁匠、杂匠、裁衣、教书匠、秤匠、织布匠……正在凋零的乡村,渐渐失传的手艺,他们的命运传奇正一点点被遗忘。
讲述申赋渔的家乡——申村中一个个手工艺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从这些故事中,展现了苏北一个几万人大村的乡土、生活变迁,追忆了作者失落的故乡。申村的兴亡衰落,既是时代变迁,也是人世间的因缘际遇,令人叹息,深觉悲凉。
工业:德国人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最形象的理解是“智能工厂”。
德国制造:
一个国家品牌如何跑赢时间
华璐 沈慈晨 著
重庆出版社
与“中国制造”类似,“德国制造”曾经是廉价产品的标签,但经历100多年的变迁,德国制造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完美品质象征。
本书是一部“朝圣”之旅,将从“德国制造”的故事和思考中为中国制造和我们众多高端读者发掘深层次的启示。
一生:这辈子,我希望都能当个创造者。
感动,如此创造:
久石让的音乐梦
[日]久石让 著
何启宏 译
中信出版社
曾有人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本书:“一位大师的诞生。”然而这位大师的诞生,并没有任何的传奇色彩。
我们只是看见他为了保持健康的身体而坚持运动,每天进入录音室一直努力到深夜,会因为失败而沮丧,因为成功而喜悦。
一页页读下去,久石让的身影逐渐清晰,厚实,触手可及。不是高高在上的音乐家,不是性情古怪的艺术家,他只是一位对工作兢兢业业,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
“现在,我认为从事创作工作应该没有结束的一天。这辈子,我希望都能当个创造者。”
倔强:人们对自己说,即使我不这么做,也会有人这么做的。我想这句话应该这么说:谁也不做才真正没人做。
寻访行家
[德]加布里艾勒·格特勒 著
丁娜 吴鹏飞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世界之大,必然有着各种各样的行业、形形色色的人和五光十色的生活方式。
有时即使充满了好奇,对别人职业生活的窥探也还是仅限于从幕后眺望舞台那般隔岸观火的程度。
那么你可以翻开这本《寻访行家》,跟随着这名眼光锐利、心态却客观平静的女记者,走进数十位不同行业中行家的住宅与工作场所,倾听他们的职业和人生故事。
尊重:这不仅说明了书的制作,更体现一个人对一件对象的尊重可以到达怎样的一个程度。
恋上书:一本书是如何做出來的?
[日]松田哲夫 著 / 内泽旬子 绘
林韶安 译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恋上书》是一本与书互相认识的旅程日志。作者松田哲夫先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爱书狂”,不单爱“读书”的书,更爱作为“物件”的书。
由拆书开始,到做假样书、切纸、装桢、油印……松田哲夫一步一步展示做书的过程,配合着插画师内泽旬子的细致描绘,阅读的过程顿时成为了一次对书籍本身的敬礼。
阅读《恋》不仅知道了书的制作,更体现一个人对一件对象的尊重可以到达怎样的一个程度。作者评论说:这是一趟书籍世界的奥德赛之旅;读者评论说:这是一部人与书的爱情小说!
专一:我真的只会做导演,做其它事都不灵光。
李安传:十年一觉电影梦
张靓蓓 编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不是要教导你怎样去生活,怎样去拍电影,怎样去面对迎头而来的困难。因为生活是不需要教导的;学电影不能靠一本书;而对于接踵而至的磨难,我们根本不知道它要何时才算完。
所有的都是际遇,偶然又是注定,李安的一句话,做电影的“形势比人强”,他所得到的一切,是命运的使然,也是自己坚持到底的结果。其中变幻无数,一个三十多岁还没有立业的男人,谁会知道他现在的沉稳睿智能在柏林威尼斯奥斯卡上熠熠生辉呢?
坚持着有好戏上演,或许坚持落得啼笑人间,无论如何,这便是人生。
讲究:热爱生活,归根到底,就是“讲究”二字。讲究不是一种物化的追求,不必苛求于特定的标准,应该是一种心境,一种人“格”。
做饭
汪曾祺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
汪曾祺是一位把口腹之欲和高雅文化之间的距离拉得最近的人,他自称喜欢逛菜市场:“到了一个新地方,有人爱逛百货公司,有人爱逛书店,我宁可去逛逛菜市。看看生鸡活鸭、新鲜水灵的瓜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
读汪曾祺的书,感觉亲近,汪老对美食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如同跟挚友聊天一般,和你一一道来。汪老对生活,套用个流行词,真是有一种情怀。热爱生活,归根到底,便是“讲究”二字。讲究不是一种物化的追求,不必苛求于特定的标准,应该是一种心境,一种人“格”。
拼命:写作对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的挑衅反抗。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
写作这回事
[美]斯蒂芬·金 著
张坤 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在斯蒂芬·金的人生和创作生涯当中还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1999年6月19日,斯蒂芬·金在外出散步时遭遇车祸,伤势危及生命。而这本回顾和总结自己的一生和创作经验的书还没写完,差一点真成了斯蒂芬·金的盖棺定论。
在鬼门关转了一遭后,斯蒂芬·金在髋部粉碎性骨折、仍身受巨痛的情况下重新捡起笔来,艰难地续写《写作这回事》,坦陈:“写作对于我来说好比是一种信念坚持的行动,是面对绝望的挑衅反抗。”此书的第二部分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中写成的。正如我们小时候常说的那样,是我拼着老命写出来的。写作不是人生,但我认为有的时候它是一条重回人生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