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从2017向2018迈进的时刻,我挑选了一系列科技互联网的畅销书,让它们带着去理解正在发生的新浪潮:人工智能、互联网平台、信息爆炸、认知升级。推荐书小编选了八本书,作为这个探索旅程的路标,也希望它们能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指引方向。
我们分上下两篇,上篇四本书重点关注正在发生的趋势,下篇四本书则是我们自己该如何应对。 上篇:趋势认知
路标之一《人机平台》
「科技互联网的未来是什么?」拿着这个问题去问10个人,估计有9个会回答「人工智能AI」。
过去两年间,阿法狗战胜李世石、战胜柯洁,而最新版的AlphaGo Zero(阿法元)可以自学成才,不再需要人类积累数千年的围棋知识了。
过去两年间,人工智能也从概念变成科技互联网公司落地的战略与产品,从谷歌大脑、百度无人车到阿里巴巴会做广告图片设计的鲁班,从基于算法的新闻推送到苹果iPhone X的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并非概念,已经是我们在用的实实在在的产品。
但当下的科技互联网趋势并非只有「人工智能」这一个,我相信你跟我一样都很想看清楚全貌。因而,我们这个未来之旅的第一个路标,我选的是《人机平台》这本书,原书名是“Machine, Platform,Crowd”(也就是三个关键词:机器、平台、大众)。
作者是美国MIT两位教授安德鲁·麦卡菲、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之前他们的《第二次机器革命》也是全球畅销的趋势著作。因在关注互联网平台,我很早就读了这本书的英文版,现在中文版很快就由中信出版。
我觉得,这本书书名就非常完美地给我们展示了未来的三股力量:
机器(Machine),代表的就是人工智能;
平台(Platform),代表是苹果、阿里巴巴、腾讯、UBER这样正在崛起的平台型公司,现在全球前8大公司都是科技互联网公司,也都是平台型公司;
大众(Crowd),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熟悉互联网上的大众力量,过去有各种各样的词来说这一点:从认知盈余到参与、赋能,从众包到共享经济。
将所有人的知识力量「聚集」起来,将所有人的「动员」起来,人人为人人,是互联网的最根本的力量之一。
我认为,机器、平台、大众,或者简单说「人机平台」,是对当下科技互联网趋势的最佳解读。
路标之二《智能时代》
我们探索未来路上的第二个路标也跟人工智能有关的,我选的是吴军老师的《智能时代》。要提示的是,这本书不是一本专业书,而是吴军像写《浪潮之巅》《硅谷之谜》那样写的一本科普书,给非专业人士解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吴军用很简单的方式试图让普通人也能理解它们:
第一,要解决智能问题,实际上把它拆解为大数据和算法两个部分,也就是:
智能问题=大数据+算法
第二,普通人要跟上人工智能的理念,关键是要,从追求因果关系转向重视强相关性。这是他说的所谓大数据的思维方式。
正如20几年前开启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一样,这是一本试图让所有人都读得懂的书。在一起读的时候,我们也会参考李开复和李彦宏等人写的人工智能普及著作,对照阅读。
这次重看《智能时代》,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当我们思考人工智能问题时,也不应该纠结于,「机器是不是像人一样思考?」。我们或许应该这么说,机器永远不会像我们一样思考。
而对照读李彦宏写的《智能革命》,我的笔记是:搜索引擎的工作逻辑跟深度学习的逻辑是相似的。它们的工作逻辑都是:
“以数据为主,通过抽取其中的特征、模式,然后用这个模式给用户带来价值。”
这其实是人类学习的基本方式。
我认为,以搜索引擎作为思考的架子很有益处。现在,众多公司都在考虑进行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但是,除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少数领域之外,我们可找到的参照物有限。而如果具体地把人工智能系统和搜索引擎对照起来看,我们就有了一个已经存在的、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参照物,可以更形象、更清晰地思考。
路标之三《未来简史》
我猜你可能跟我一样也想了解,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现在的科技与社会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一两年,《人类简史》《未来简史》风靡互联网圈的,它们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厉害之处就是,从大历史观出发,在超长的时间线里看科技互联网、特别是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
我们现在的人类,都是所谓的「智人」。在《未来简史》中,赫拉利说了三句话,分别描述人类的三个阶段:第一,智人征服世界。第二,智人为世界赋予意义。第三,也就是现在,我们智人失去控制权。谁获得了控制权呢?计算机、科技、数据。他宣称,「科技已有了神一般的能力」。
《未来简史》这本书的英文名是“神人”,也就是人成为了神,而未来简史原是副题。关于神,我也是想了一下才明白的:
赫拉利之所以认为人能成为神,是因为,我们现在通过基因工程能改变人类的身体;
现在我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基于芯片、基于硅,造出全新的全球大脑。
这两者,都是在造物,都是只有神和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我再读这本书时候没有像最初那样,掉进人文主义这样的词汇的坑里面去,而是开始真的觉得读懂了:
为什么像“算法”这样一个虚构的事物,可能成为人类的主宰?
其实,虚构是人类最厉害的能力,公司其实是想象的事实,而民族与国家是“想象的共同体”,猫王、吴亦凡、鹿晗、Anglebaby都是虚构。算法只是我们生活中最新的虚构事物。
路标之四《腾讯传》
我们这个探索未来的旅程的第四个路标是《腾讯传》,科技互联网的最重要特点是,它不是一系列概念,它影响我们的方式是通过一系列公司和它们的产品。
我选《腾讯传(1998-2016)》来做我们第四个路标。在过去的一年里,腾讯和阿里巴巴都突飞猛进式发展,去年底统计它们的市值时,它们分别在2000亿美元这个范围,而现在两家都到了5000亿美元,一年增长超过100%。
现在它们均是全球市值最大公司前十名。
这两家公司占据庞大的领地、成为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
这两家公司均是基础性平台,是互联网平台的极致。腾讯经历了从产品型公司到平台型公司,再到开放平台的基础性平台的过程。
我们就借着《腾讯传》这本书,来看公司、平台与产品。
下篇:个人升级
科技新浪潮的变化,不是是趋势的变化,更与我们每个具体的个体相关。我们每个人不是一个统计数字,而都是活生生的人,互联网的价值就是赋能,让我们每个人拥有更强的能力。我们接下来的四个路标是跟个人相关的。
路标之五《原则》
成功预测2008金融风暴的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刚刚出版了这本《原则》,比尔·盖茨全力推荐,风靡美国商业和科技界。这本书风靡一时不是没有原因的:你可以把这本书看成是《黑天鹅》《反脆弱》那样的投资家的思辨作品; 某种程度上,你也可以把达利欧看成是巴菲特或芒格,这本书类似芒格的思维宝典《穷查理宝典》。我半开玩笑说:
达利欧《原则》=黑天鹅+巴菲特+芒格
《原则》这本书不是在直接谈科技趋势,但我觉得,它说的「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可能恰好是我们所需要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尤其喜欢他的立场,要想尽一切办法看到真切的现实,不管那个现实自己多不喜欢——「做一个超级现实的人」。我也喜欢他说的,永远要「开放头脑」——「做到极度头脑开放」。
虽然达利欧洋洋洒洒地写了600多页的原则,但要知道,他不是理论派,他是实干派。我喜欢实干派,所以看他写的所有原则,对照自己的实践,几乎不用做太多转换。
达利欧在写下这原则时,他其实始终是以公司创始人、CEO这样的实干派的角度思考的,该思考的时候,该下狠手的时候达利欧先生挺干净利落的,是典型的美式CEO。
路标之六《深度工作》
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干扰,我们不断地在看微信、刷朋友圈、写微博。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随时在线,便利和干扰同步而来。
这带来的麻烦是,我们丧失了长时间、专注的能力,当我们要准备一个方案,当我们要写一个报告,我们想各种借口拖延。如果你有这种问题,你可以跟我们一起读读《深度工作》。从中,我延展出一个公式:
高质量工作产出 = 时间×专注度×工具
作者说要重视时间与专注度,而我从他的讨论中发现,优秀的工具应该加入公式,如果你掌握了优秀的工具,效率还会在成倍地提升。
只有谈了工具、尤其是复杂工具,我们才能和互联网和解,因为互联网不只是带来干扰,消耗我们的时间,互联网带来的是极其强大的工具。
路标之七《助推》
《助推》的第一作者是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泰勒,泰勒第一个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因而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
助推(NUDGES),是泰勒和合作者卡斯·桑斯坦创造出来的一个词,助推英文原义指的是,用胳膊、手肘等部分轻轻推或戳别人一下,提醒或引起别人的主意。现在则有了特定的含义。
我们既是因为泰勒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来读这本书的,也可以说不是,因为自从他和桑斯坦提出这个概念以来,做互联网的人就一直在实际使用着他的理念:
怎么用小小的产品设计,来改变用户的行为?
自从多年前我读到这本书,我就觉得,这是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必读:当我们做一个互联网产品时,我们在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我们也是在引导和设计人们的选择。
亚马逊等购物网站上的猜你喜欢的商品,是助推;移动APP发给你的推送消息,也是助推。
对此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讨论,但深入到深层原理的只有这本行为经济学的经典。
泰勒获得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估计会让很多人注意到这本书。泰勒的学术自传性质的《“错误”的行为》也很好看,但他学术经历太过丰富了,因而那本书不像《助推》是从单个点深入下去。
路标之八《知识的边界》
我这两年多主要做的事情是知识付费,还写了一本书《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在我看来:这是互联网带来了实物电商、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服务电商之后,互联网回归到它最擅长的地方,再次变革信息和知识。
至于当下很热的知识付费,不过是一波大浪潮开始时的小浪花,是在用价格作为信息筛选机制,是在用金钱作为刺激生产的因素。
关于互联网和信息、知识的关系,我想,没有人能够比戴维·温伯格讲得更好。当年他讲互联网上的信息本质是「小块松散组合」,我就是他思想的粉丝。在《知识的边界》这本书中,他全面阐述了互联网和知识的关系。
这里先说两个关键词:
第一,知识的网络化。
有了互联网之后,房间里面最聪明的人,不是房间里的任何人,而是这个房子,也就是,最聪明的是网络本身。
第二,专家已经被网络击败。
也可以这么严谨地说,「专家知识从专家个人的性质转变为网络的性质。」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
这本书我算是相当了解的,这次为了解读再读,有些新感受:
一是再次确认,我反复引用的过滤机制的变化、也就是互联网采用“向前过滤”的确是温伯格观点的精华;
二是,知识网络化之后,我们再也没有一个确定性的观点,观点必然变得极其多样化,也可以称为“观点的碎片化”。
现在,但凡讨论追求严密知识体系还是会吸引大量流量、吸引人点头称是,但我逐渐意识到,知识碎片化才是我们的现实,回到过去、回到远古那是不可能的事。
这就是我在2017年到2018年交接之时,重读一系列新书与经典著作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