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情有许多种解释,小编最认同的一种解释是: 恋爱的实质其实是寻找自我的性别在世界里的认同,一旦一个人寻找到理想化的异性对象,人的性格条例就会起作用,把与之相关和呼应其特性的人物纳入自己求偶的行列中,然后凭着这些理想开始培养感情,这种感情其实与亲情,友情或者其他感情没有区别,只不过加上了自带的浪漫气质和想象空间而变得神秘和新鲜。
但这依然没能解释什么是爱情,就是你理想化的对象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也就是你喜欢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小编觉得爱情是没有理由而言的,也不存在是非道德观念,有时候爱了就是爱了,就如古希腊的一个神话,母子乱伦的禁忌之恋“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刺瞎了双眼,流放了自己。
通常这种畸恋晦涩而沉重,在道德伦理的压力下,会让深入其中的人异常痛苦,显现出恶之花似的绚丽,又如同入蛊的美酒,让人欲罢不能,一旦踏入畸恋的氛围,通常都比一般恋爱更加偏执坚定,更加义无反顾,结果也更加惨烈。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5本由作家自身经历改编的小说,在这些爱情里(或许有的不能称之为爱情),我们可以见到其中暗藏的人性,体会他们不为言说的痛苦。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今年4月底发生了一件震惊媒体的 “房思琪事件” :2017年4月27日傍晚,台湾作家林奕含于自家卧室上吊自杀。因为在童年时被补习老师性侵,从高中开始,林奕含患上重度抑郁症,在自己26岁的时候,饱受抑郁症折磨的她终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林奕含也是在今年的二月份出版了这部改编自自身经历的作品,一个令人心碎卻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
性、权利、升学主义──青涩的表皮、变态社会的日常!
如果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我们要怎么假裝世界上沒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來,我被逼到涂在墙上。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來。那感觉像溺水。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痛苦的际遇是如此难以分享,好在这个世界还有文学。
小小的房思琪住在金碧輝煌的人生里,她的脸和她可以想像的将來一样漂亮。补习班国文名师李国华是同一栋高級住宅的邻居。崇拜文学的小房思琪同样崇拜饱读诗书的李老师。
有一天李老师说,你的程度这么好,不如每个礼拜交一篇作文给我吧,不收你周点費。思琪听话地下楼了。老师在家里等她,桌上沒有纸笔。
思琪的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思琪才十三歲,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
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段?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
这是一部惊人而特別的小说,小说作者既具有高度敏锐的感受力、又是一个近距离目击者,使这整件事像一个「幸存的标本」那样地被保留下來。整本书反复地、用极度贴近被侵害者的视角,直直逼视那种「別人夺去你某个珍贵之物」的痛苦──且掠夺之人是以此为乐。
《情人》
这部作品是王小波生前最为喜欢的作品之一,白马君最喜欢的就是这部小说的叙事方式。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地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就如这段话一样,小说一开篇,就进入了一种意识流、浪漫的叙事方式。
杜拉斯是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凭借《情人》闻名于世,她有众多情人,最为惊世骇俗的是她70岁时,认识了不到27岁的大学生杨·安德烈亚,杨成为了她的最后一个情人,一直陪她走完了82岁人生。
杜拉斯是在16岁那年遇见了一个中国男人李云泰,李成为她的第一个也是终身难忘的情人,这部小说讲诉的就是这一段经历:小说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有夫之妇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如果你想要了解杜拉斯,一定非要读这部作品不可,杜拉斯是二十世纪法国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有魅力的作家,其特立独行的性格,使她成为一个在法国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作家、一个现实生活中难以模仿的女性。有评论说,杜拉斯作为一个女人,你可以爱她,也可以恨她;而作为一个作家,她的艺术魅力则无可抵挡。杜拉斯是一位永远可以被阅读的作家,她的文字和她的面容一样,留给我们的是一种苍茫而恒久的美。
《恋情的终结》
格雷厄姆·格林曾被指控为间谍作家,一生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达二十一次之多,然终未获奖。
小说讲诉的是在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进而斯和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对婚外恋人,被飞来的炮弹中断的了恋情,它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不知就里,妒恨交加地度过了两年。因怀疑她另有新欢,莫里斯请私人侦探调查,结果从萨拉的日记中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追悔之余,他提出要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此时萨拉已最终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她的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恋情的终结》是格林最具自传性质的小说。嫉妒的情人,无能的丈夫,捉摸不定的妻子,这样的三角关系看起来似乎颇为老套,但与一般的爱情小说不同,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之情,而是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
《洛丽塔》
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
洛一丽一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
这部作品一开场就惊艳到了我,恐怕没几个人能够把自己恋人名字的发音记得如此准确,“生命之光,欲望之火”这种感觉大概就是对恋人最美好的赞颂了。
虽然这部作品不是根据作者的自身经历改编,却是以一个中年男子的口吻讲诉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因为白马君实在是喜欢这部作品,所以把它归入书单里了。
这部小说曾被批评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小说:因为一位论者自觉找到了被这种含混性掩埋了的真义,称《洛丽塔》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另一位论者却发现:《洛丽塔》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所以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男主人公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小说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
《魂断阿寒湖》
渡边淳一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陌生,他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渡边淳一迈向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是高二时候的一段刻骨的初恋,这段初恋就被他写进了小说《魂断阿寒湖》。
这是一个多角恋爱的畸恋小说,讲的是十八岁的天才少女画家时任纯子,在离奇失踪后的四个月后,被发现自杀在寒冷的阿寒湖边。冰雪保存了她依然姣好的容颜。20年后,纯子当年高中时期的恋人、已成为著名作家的田边、怀着对初恋的追忆,回到当年的家乡调查纯子之死……
于是,我们看到在青春的背后隐藏着计谋;在爱情之中裹挟了功利。田边走访了和纯子关系密切的五个男人和纯子自己的姐姐。他惊异地发现,原来在纯子看来,男人不过是她向上的阶梯。她的青春美貌和才华,使得每一个和她交往的男人都认为纯子最爱的是自己,只有纯子的姐姐兰子说出了纯子的心声:纯子最爱的是自己。然而,一个青春美丽的天才少女画家,为什么会在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突然走向死亡?这背后到底有着什么秘密?这是一个感伤的青春爱情故事,这是一枝早凋的美丽玫瑰。
渡边淳一先生一改往日专写中年人婚外恋的叙述风格,开始追忆自己的青春年华。这个悲剧结局的故事里带有渡边先生自己生活经历的影子,因此它将带给我们更加震撼人心的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