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在教书时,会记得读书吗?
老师,您在进行教学实践时,会有理论基础的架构吗?
老师,您在与学生相处时,会有困惑和思考吗?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一期的好书推荐栏目中,中教君为老师们送来5本与教学相关的图书。这些书们仿佛带着一种温度,像一个有经验的老朋友,为我们讲述如何教书、如何读书、什么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如何当好老师、当好班主任、当好校长。
在新的学期,老师们,快定下一个关于读书的小目标,和中教君一起读书、一起感受教育的温度吧。
关于教学,我们应该读什么?
很多老师都想在教学中为自己补充一些营养,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但由于教学负担重、任务多、没时间精挑细选,便逐渐把看书的习惯抛在一旁。但是逐渐的,当备课、上课、班级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开始怀疑:是不是我们的专业能力还需要继续提高,文化底蕴还需要不断加深呢?
那如何提高专业能力,如何加深文化底蕴?如何让自己持续升级成为真正的名师?这时读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老师们究竟应该选一些怎样的书呢?
在这一期的好书推荐中,中教君将为大家推荐5本适合老师、校长、教育工作者看的书,分别是:《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教育的另一种可能》《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教书·读书》《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
在现行学校教育大背景下,学校教育者该如何纠正一些弊端,保有师道的尊严、承担育人的责任?
到底什么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教育者应该如何将学生所需要的知识传递给他们,又如何帮助他们塑造健全的人格?
作为《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历年教育特稿的精选,这些特稿以媒体特有的敏锐重寻课堂生命,叩问师道尊严。用故事化、细节性的叙述和一幕幕纪实镜头,真实地再现学校中发生的教育故事,传达出教育肩负的使命和教育者的深切关怀。从横向上展现不同课堂、不同教师的面貌和特色,从纵向上追溯历史上的学校和教育者,在不同层次的对比中来找寻最接近教育本质、真正面向学生需求的教育方式。
一堂堂引人入胜的课堂、一个个魅力非凡的教师、一所所承载理想学校……一幅教育承传与突围的全景图就这样呈现在我们眼前。
在这些动人的故事背后,是教育者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问和践行。
教育的另一种可能
在现行教育大背景下,教育者尤其是家长如何突破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势?如何探索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在大环境下如何做有个性的教育?
在书中,一位位特立独行的家长、一个个砥砺前行的家庭、一部部震撼人心的悲喜剧……呈现了一幅教育承传与突围的全景图。
本书用故事化、细节性的叙述和一幕幕纪实镜头,真实地再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舞的场景。而在这些动人的故事背后,是教育者冲破传统思维定势的非凡勇气和探索。特稿以媒体特有的敏锐来探讨各种教育模式的利弊,发现教育的不同可能。
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
如何接手新班,稳步开局?
如何经营班级,民主管理?
如何张弛有度,站稳课堂?
如何突破传统,招招创意经营?
如何增强领导力,团队协同共建?
……
职业赋予班主任多重角色,“轻轻松松”似乎只是虚幻的愿景。如何寻找有条不紊的节奏,开辟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全国知名班主任田冰冰老师自2007年开始,不断与国内二十九个省市的班主任进行线上线下的沟通和交流,梳理总结出大量接地气的实操策略,规划出了班主任轻松治班、共同成长的专业发展路线图。
跟随本书“轻松治班”五步路线图,你就能破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密码。
教书·读书
《致青年教师》作者、退休教师吴非说:“认识冷玉斌老师多年,一切有关他的信息,都是读书和教书的事。学生必须跟真正的读书人在一起,才有可能获得教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的冷玉斌老师,记教书事,述读书味,冷眼热心,笔端常带温情与善意。冷老师 “教”“读”相长,极具借鉴价值。
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到底决定于两件事。一是实践与反思,即“教书”,二是学习与汲取,即“读书”。固着眼于此,本书精选冷玉斌老师教书与读书之文近30篇,有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教材解读、读书札记、童书评论等,案例丰富,内容多样;既有专注学科的思虑,也有面向教育的言说,更有落脚人生的省察,视角独特,思考独到。
本书适合中小学教师培训与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也适合教育管理者阅读。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当孩子们享受着免费教育、同事们沉浸于职业幸福时,当他们感念快乐的校园生活而由衷地喜欢附中时,当学校办学质量快速提升从而具有较大区域影响力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校长”的职业价值,感悟到坚持的意义,才发现我的梦正是大家的梦。——姚跃林
如何办一所学生喜欢的学校?
如何做学生最亲密的朋友?
如何开展文化建设?
······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理性的温度,分别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教育的呼吁、在教学及管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直面教育现场的理性思考。
正如作者所言:在我的“教育理想国”里,有真实的故事,有对现实的理性反思,有充满矛盾的妥协,有理想化的探索。
立足教育现场,姚校长从一个个鲜活的个案入手,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充分展示了对人性美、批判思维、个性化教育的呼吁与追求,立足服务的理念, 致力用合适的教育办学生喜欢的学校。不乏诗意的理性反思,也有眷注生命的深情叙写,处处彰显教育之美,人性之美。
全国著名班主任、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指的是在纷繁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还能呈现出一种有条不紊的节奏、胸有成竹的气度和举重若轻的技巧……要做到这一切,需要真诚的教育爱心、丰富的教育智慧与高超的教育艺术。田冰冰老师正是具备了这样的爱心、智慧与艺术。”
下面这篇精彩选段来自《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我们一起去看看具有多年实践与反思的田冰冰老师在面对班主任工作中令人眼花缭乱的难题时,是如何游刃有余的完成班主任工作的。
班级出现突发事件,班主任该怎么办?
摘自田冰冰《轻轻松松当好班主任》
书摘
每个班级都偶尔会出现搅扰班主任工作心态的“大事”。面对突发事件,班主任应首先让自己平静下来,理性介入,同时尝试多方借力,改变闭门管理的传统状态,才有可能解决好问题。
记得几年前,我班上发生了一件让我震惊不已的事情。一个工作日的清晨,我刚刚吃过早饭,正准备批改作业,走廊里传来了一阵高跟鞋的响声。门被推开了,我抬头一看,是班上一位同学的妈妈。她说:“田老师,不好啦,听其他家长说,班上出现了帮派组织,新来的转学生组织了一个‘斧头帮’。班上很多男生都说最近班里的风气很不好。”
面对类似这样的突发事件,班主任该怎样处理呢?让我们借助这样一个特殊案例,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充分调查,了解真相
班主任无论是从家长还是校长那里获得了信息,都要有在学生群体中调查的意识,充分聆听学生的描述,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偏听偏信。在收到来自家长的“班上突现斧头帮”的线报后,我以问作业为由,和班上几位比较老实的同学谈话,悄悄摸了一下斧头帮的底细。班主任在调查问题、了解真相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专心致志地听学生讲,不轻易插话,不轻易评判。
(二)轻松幽默,解构组织
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了错误的认识时,班主任要保持头脑冷静,要先想办法帮助他们改正对问题的不恰当认知,帮助孩子辨析清楚这些行为为什么是错的,同时还要给孩子指出一条正确的路,帮助其建构对相关问题的正确认识。拥有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班主任的行为才能变得冷静、理智,师生间才能实现心与心的沟通。
通过和学生的谈话我摸清了斧头帮的底细。一节班会课上,我进班就开始点名,学生一个接一个被叫上了讲台,全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斧头帮成员到齐了吗?”“没有!”孩子们一开始有些慌神,明白我的意思后连忙检举。经学生七嘴八舌地检举,上讲台学生的总数增至十二人。我在一番问询后发现,一个小小的“斧头帮”,竟然还有组织、有分工、有帮歌。悲观派的家长要是知道这些,还不紧张到崩溃!
“老师,他是打手。”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一个男孩。“哦!打人的人叫打手,那打扫卫生的人也可以被称为打手啦!我看你们这个斧头帮,不如改成‘扫帚帮’。”
全班同学笑成一片。
我们继续就这件事情展开讨论。我问:“你们认为什么是黑社会?”有的同学说黑社会就是欺负人的组织,有的同学说黑社会就是骗人钱财的组织……各种稚嫩的看法让人啼笑皆非。我以全国各地出现的黑社会的恶行为例,告诉学生黑社会是通过暴力手段非法谋取钱财,给广大人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的犯罪组织。
“你们认为他们是黑社会吗?”“是!”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我继续说:“我们来比较一下他们和黑社会的不同。他们有杀人越货吗?”“没有。” “这个斧头帮是以谋取钱财为目的吗?”“不是。”“他们有打死、打伤过人吗?”一时间议论声四起。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们把人打哭过。”众生一愣,随即都开心地笑了。经过这么一比较,大家都发现所谓的“斧头帮”,不过是学生天真的游戏罢了。
“你们有没有人愿意退出斧头帮的?现在可以向前走一步。”我问道。学生纷纷大跨步向前,毫不犹豫要脱离这个组织。
(三)重组机构,用人所长
拆分学生的帮派组织并不能解决问题。要帮助学生重新建立对问题的认知,并扶上马,送一程,关注后效。同时,班主任面对突发事件中的关键人物要尽量从善意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注重用人所长,把孩子引到正确发展的道路上来。
在瓦解掉斧头帮的组织后,我话锋一转,开始赞扬这些同学,让同学们大跌眼镜:“我对这件事情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同学能够在学习之余组织起自己的队伍,足见他们精力旺盛,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还能看出他们当中很多人十分有才华。”啊?!组织帮会也能体现出才华?!众生愕然。“我们这个‘扫帚帮’啊(众生笑),有组织有分工,这不得了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他们的思路很清晰。”我说。
“我告诉过大家,思路清晰的人是能做大事情的!这么有组织能力的人不当领导,谁当领导呢?”班里一片惊叹声,学生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继续说:“编帮歌的同学,歌是编得太歪了。但我从中看出了他的文学才华,他能主动写东西,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同学们瞪大了眼睛,既兴奋又好奇地重新审视着他们。
“这个帮不能散!”我斩钉截铁地说。“你们只需改变一下航向,立志为大家服务,就会受大家欢迎了。”不知是谁鼓起了掌,这掌鼓得很好很及时。“提一个小问题,我刚才说的‘扫帚帮’,觉得还是很不雅。换成什么名字更合适呢?”我问道。大家稍加思考,便从“卫生帮”“卫生团”“雷锋帮”和“雷锋团”中确定了“雷锋团”这个名字。
我开始给各位帮派成员分配任职。帮主荣升团长,负责全班的卫生管理工作;团长自选一位助手任副团长,职责是保障大家能及时喝到纯净水;其他成员负责班级的日常卫生保洁。
下课铃响了,伴随着铃声,我带领“雷锋团”全体成员庄严宣誓:“作为雷锋团的一员,我郑重宣誓,我要尽我所能,为人民服务,为同学服务。请大家监督我的行动。”宣誓后,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是我知道,未来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一层启示:及时记录,深入思考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我有很多感悟。对于处于问题漩涡中的学生,我们要尽可能地加以保护。在引导转化学生的过程中,要努力寻找并充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长处,而不是抓住学生的弱点不放。通过“调查—解构—辨析—重组”这样一个可以移植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灵活应对,多方向化解问题。
班主任不妨将在工作中遇到的教育案例及时记录下来。在记录教育案例和教学随笔的过程中,你会不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决策与教学手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课堂,是否适合自己现在的学生,是否符合新时期的教育规律。有时,班主任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流于表面的、肤浅的。而一旦我们将某个案例、某个问题、某件事情通过文字来表达时,就会对这一具体问题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由小到大、由表及里,揭示出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深化研究的目的。
第二层启示:敞开门解决问题,增加教研意识
这个案例曾经在2013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的评比中被评为精彩育人瞬间。我有时会把它当作我教育生涯中的一个精彩案例来讲解。有一次,我在一次讨论会上提出这个案例,没有想到,当时每位老师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精彩建议。这也带给我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呈现出来的精彩案例常常是站在独立完成的角度上去思考和拆解问题,而事实上有时候遇到的问题的难度已经超出了我们的个人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只能让我们无限扩大突发事件给班主任本人带来的冲击和烦恼,甚至伤害班主任对教育工作的信心和热情。
我们作为学科教师,集体教研已成为一种基本的工作习惯。然而,当我们以班主任身份出现的时候,常常忘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忽视了集体教研的力量,要面子思想严重。面对班级的突发事件,班主任更应该带着问题回到办公室,和同事们开展办公室教研,听一听其他同事的建议,并将他们的建议进行合理重组,筛选后成为自己处理问题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