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写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
01《活着为了讲述》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世界上再无第二个大作家如他一般坦诚,即使回忆会自我虚构成主观意愿的形状,马尔克斯始终有勇气记住并书写下每一丝黑暗或光亮,活着的步履即是记忆的密码;当《百年孤独》仍尘封于《家》的草稿,这段不完整的自传已勾勒出其所有创作的基本大纲和大致轮廓,素材的养成和灵感的促发,在那所永远熙熙攘攘的大宅内,已然敲定日后发光的事件,最好看的部分也正是幽魂环绕、生死难辨的故宅往事,老马的母亲大概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有趣的母亲和妻子;大部分作品的人物原型和原始情节都可以在现实中追溯,因为我们对这些故事都太熟悉了,以致于产生再次跌入虚妄的幻觉,而那片土地上曾真实发生过的风云际会、惊天骇闻,却宛如只是梦境的回声,另一个维度的「马孔多」。特别喜欢老马特有的幽默感,直接,简洁,形象,语言节奏把握之好,少有人比肩。
02《人类群星闪耀时》
[奥] 斯蒂芬·茨威格
《人类群星闪耀时》内容:涌动着匪徒、探险家、叛乱者兼英雄血液的巴尔沃亚成为第一个看到太平洋的欧洲人;仅仅一秒钟的优柔寡断,格鲁希元帅就决定了拿破仑在滑铁卢之战中失败的命运;七十多岁的歌德像情窦初开的男孩爱上了十几岁的少女,求婚未遂之后,老人在萧萧秋色中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流亡国外的列宁不顾自己的荣辱毁誉,乘坐一列铅封的火车取道德国返回俄国,十月革命就这样开启了历史的火车头……
我想起了陈丹燕对茨威格的评价,大意是有时细腻的让人不得不喜欢,有时却觉得他太小气,此言真是深得我心。他的人物传记太人本主义,每个人物的行动都充满意义必然性和阐释,虽说是鼓舞人心的激励瞬间,却让人只看到了茨威格的本质而没有看到他笔下的那些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我最爱的昨日的世界之所以非常杰出大概是因为他真正把目光对焦在自己,即使是写里尔克等人的段落,也都是和自己交往中的而不是被他的人本理解模式化的伟大或者其他,尤其是在陀和托的两篇,这种伟大化让我无法接受。
03《渴望生活:梵高传》
[美] 欧文·斯通
因为大多数人是灰色,所以人们喜欢一切更浓烈的生命,这样公认的璀璨,有时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或者证明了什么,相反,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失去,且失去的远比别人要多得多。投射,移情,获得安慰,用别人的不幸来安抚自己的幸运,在别人的痛苦中寻求理解。有时候对,有时候错,其实喜欢本来就是一种无法清晰的感觉,正像人们永远也无法清晰的了解某个个体,包括自己一样。所以,说喜欢梵高,无论是喜欢他的画,他的人,他的命运,他的狂热,他的忧郁,或者仅仅是他的某一幅作品里或某一段遭遇里流露出来的那一样打动你的东西,都好。反正,这喜欢对他无效,也无法构成打扰。这喜欢只对喜欢他的人有效。
04《苏东坡传》
林语堂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0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 海伦·凯勒
高中的时候读的,其实现在已经记不太清具体内容,但是当时每当学习很累很烦闷,甚至题做不出想哭的时候,就会翻两页看看,真的是曾给我力量,陪我走过了青春年少时最艰辛最苦闷的一段时光。
三本书加一篇散文,道出了上世纪最励志人物的故事。如果看不见,听不见,那么这个人心中的世界,必定是经过筛选的世界,她身边的人定会帮她过滤掉很多黑暗面,只留下美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