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
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它值得活。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还乐意再活一次。
——罗素
他是当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
也是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学家之一,
孙中山先生曾评价罗素为当时“唯一了解中国的英国人”。
伯特兰·罗素(1872-1970)
他有众多头衔,不仅是现代英国著名的逻辑学家、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还是大英帝国勋爵、帝国功绩勋章获得者,生前为皇家学会会员,曾于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重要的作品,以及对人道主义理想与思想自由的不懈追求”。
罗素的目的一直是替公认的信念找寻理由,不管这些信念属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常识当中哪一个领域。他的方法永远是从坚实可靠、不容置疑的命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用最少量的假定重建知识的大厦。
——张金言(《人类的知识》译者)
1.《西方哲学史》: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引领你进入西方哲学的殿堂,一部书读懂西方哲学
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一本珍贵的书……在我们如此枯燥乏味而又残酷的这一代,能出现这么一个聪明、正直、勇敢而同时又幽默的人,实乃幸运。这是一部超越派别和意见冲突的、最适宜于教学的书。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
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罗素根据其在美国讲学时的讲稿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也是罗素重要代表作之一。该书也是被盗版最多的图书之一。
2.《人类的知识》:罗素后期哲学思想最系统的阐述,罗素哲学见解的最后总结,罗素最后的一部专门哲学著作
“既然人们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短暂,观察事物又不免带有个人偏见和局限性,那以人们又是怎样得以获知他们的全部知识的?
相信我们的知识这种信念有一部分是幻觉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除了依靠感官之外,还必须知道些什么?”
这是罗素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也是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
——伍德(罗素传记作者)
罗素的目的一直是替公认的信念找寻理由,不管这些信念属于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常识当中哪一个领域。他的方法永远是从坚实可靠、不容置疑的命题出发,并以此为基础,用最少量的假定重建知识的大厦。
——张金言(译者)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考察个人经验与科学知识整体之间的关系。
3.《罗素自选文集》:最能体现罗素风格的、极其精彩的自选集
了解罗素、研读其著作的最好的敲门砖
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奴性,因此当我们对现实世界作出判断时,必须从思想中清除奴性。
贫穷只是症状,而奴役才是病根。
在这个世界中,一个民族若要得以生存,就必须具有勇气。
尽管好奇心的强度和广度在人到成年以后会逐步减弱,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它的质量却能够得以改善。
本书选自《神秘主义与逻辑》、《人类为何战斗》和《自由之路》等最能体现他风格的作品。
4.《哲学大纲》:罗素唯一的一部通论哲学的著,全面展现了罗素哲学的整体面貌
“哲学起源于对真实知识的一种异乎寻常的执著追求。”
罗素在写一本客观心理的书。
——约翰·B·华特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爱、美、知识、生活的乐趣:无论我们的眼界有多宽,都会是我们所喜爱的。如果哲学能够帮助我们感觉到这些东西的价值,它就在人类的集体工作中扮演了一个给黑暗的世界带来光明的角色。
——罗素
本书的一个中心论题就是发展出一个行为主义的知识定义,用它来处理不同的问题,以考察它的局限性。
5.《为什么我不是基督教徒》:罗素关于宗教最著名、最率直的著作
罗素认为宗教信仰是简单的信仰,要受或然性、科学、逻辑和历史的审查,而审查后,它们可能会被发现不合格。
——西蒙·布莱克本
伯特兰·罗素论宗教的书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值得出版的。
——保罗·爱德华兹
我希望看到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教育的目的在于思想自由,而不是在于将青年人的思想禁锢在坚硬的教条盔甲里,以便使他们终身免受公正的证据之箭的伤害。世界需要坦率的心胸和开通的思想,而且,不通过僵硬的制度,不管这种制度是新的还是旧的,就能得到这样的心胸和思想。
美好的世界需要知识、仁慈和勇敢;它不需要追悔和对往昔的怀恋,或者说,不需要用很久以前无知的人说过的话来禁锢自由的才智。它需要对未来的憧憬,而不是对业已消逝的过去没完没了的回顾。
这是一本关于宗教及有关问题的论文集,内容丰富,思想极具洞见。
6.《我的哲学的发展》:罗素对自己哲学思想的总结,研究罗素哲学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伯特兰·罗素是一位没有一个哲学体系的哲学家。换句话说,他是一位属于各派哲学的哲学家……我相信再罗素的工作的背后有一个基本的目的,那就是以一种类乎宗教的热诚来寻求真理,寻求超乎人世的真理,一种离人心而独立、甚至离人的存在而独立的真理。
——艾兰·乌德
我从前以为感觉以及以感觉为基础的思想是一座囚牢,我们可以被摆脱了感觉的思想从这个囚牢里解放出来。现在我不是这样想,我认为感觉和建筑在感觉之上的思想是些窗户,不是牢狱。
这种公正不偏我们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可以走进一段距离。指明走向这个目标的道路是哲学家无上的义务。
本书是罗素写于1959年的一部著作,顾名思义,这本书是罗素对自己哲学思想的一个回顾,有其特殊价值。
7.《哲学问题》:一种关于哲学通俗性的导论,罗素一生的代表作
罗素的《哲学问题》作品,是几代哲学学生的必读之物。在该文本中,作者并没有探讨所有的哲学问题,而仅限于他认为自己可以肯定而且能有所建树的那些问题,他主要涉及的是知识论,即考察人们能说知道或有理由相信的那部分哲学分支。在此基础上,他得出了某些令人瞩目的有关所有事物的终极类别的结论。
——约翰·斯科罗夫斯基(英国)
哲学和别的学科一样,其目的首先是要获得知识。哲学所追求的是可以提供一套统一的科学体系的知识,和由于批判我们的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基础而得来的知识。
只有在心灵的食粮之中才能够找到哲学的价值;也只有不漠视心灵食粮的人,才相信研究哲学并不是白白浪费时间。
本书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对许多哲学问题的论点,可以代表他早期哲学思想的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8.《心的分析》:罗素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次转变,是他此后哲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
罗素的中立一元论思想是首次在这本书中得到系统的表述的。
在哲学上,他是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及新实在论的创始人。
——贾可春(译者)
相信某种事物被人欲望,时常会产生这么一种倾向,即正好唤起了被相信的那种欲望。正是这个事实使得“意识”对欲望所产生的影响变得如此复杂。
不过,信念之欲不同于对事实的欲望,它在个体和社会方面都是极其有力的。依据被欲望的信念的形式,它被称之为虚荣、乐观或宗教。
在本书中,罗素提出了中立一元论,不仅代表了罗素对自己此前基本哲学观点的背离,而且也是他此后所有哲学研究的新起点,此书在罗素哲学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9.《物的分析》:罗素三十年思考的产物,对物理学的哲学问题的探讨
就对知识的追求而言,罗素是当代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贾可春(译者)
科学认为,当我们“看见太阳”时,存在一种过程;这个过程从太阳开始,越过太阳和眼睛之间的空间,在到达眼睛时改变其特性,在视神经和大脑上再次改变其特性,最后产生我们称之为“看见太阳”的事件。
因此,我们关于太阳的知识是推论性的;我们的直接知识是关于一个事件的,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这个事件就“在我们身上”。
本书并没有为读者呈现物理学的宏大的公理化,而是从哲学角度理解物理学具有关键意义的概念和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10.《数理哲学导论》:罗素巨著《数学原理》的通俗读本,“简单地解释数理哲学”
这是一本需要认真研读而不仅仅是看一看的书。
——约翰·G. 斯莱特
在这本书中,罗素以他明白晓畅的笔法陈述了数学原理研究中确定的科学结果,特别包括数理逻辑方面的结果。他将数理逻辑的主要结果以一种既不需要数学知识,也不需要运用数学符号能力的形式陈述出来。
下一页更精彩:伯特兰·罗素的书有哪些?罗素书单18种(爱和知识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