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几本书,让炎热的周末有一丝清凉的书香。
一 、《诗的八堂课》
作者:江弱水
诗人写诗都写些什么?是怎样写出来?又如何去读?本书以系列讲座的形式,征引古今中外的诗作与诗论,就博弈、滋味、声文、肌理、玄思、情色、乡愁、死亡等话题,来展开有意义也有意思的讨论。每一讲都以独具魅力的作品,用别开生面的分析,给读者感性与知性的双重满足。既能用于学诗入门,也可作为诗学进阶。
这是一本讲常识的书。其中关于诗的鉴赏论的部分可谓呈现了文学这个行当处理文本精细层面的看家功夫,贴切而到位。在这样一个诗歌话语纷争和判断标准犹疑模糊的时代,出现这样一本谈诗歌常识的书是恰逢其时的,因为很多写诗的人并不懂诗歌的常识。
二、《美丽灵魂》
作者: [美] 埃亚勒·普雷斯
在世俗认可的观念与看似坚实的制度面前,“说不”是一件极需理智的头脑和道德勇气的事情。在本书中,记者埃亚勒·普雷斯以多年的观察、采访入手,以神经科学、组织行为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前沿实验成果为辅助,讲述并分析了四个普通人如何为“正义”发声的故事。
这本书是一次对“不服从”的赞歌……激发你渴望将这本书推荐给下一位读者的,正是一种细小、短暂却至关重要的发现和探讨。
——《纽约时报》
我们之中很少有人面临过普雷斯在《美丽心灵》中所记述的那种良知危机,然而,当我们遭遇这种深刻的道德困境时该如何应对?通过四个例子,普雷斯令读者置身于如此颇具争议的道德处境……普雷斯指出,这些个人并非具备圣徒式的完美品行,也不是通常的社会反抗人士。他们也将“团结、勤奋、友爱”这些社会性价值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真正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这些其余者没能如此。
——《书单》
三、《庞贝三日》
作者: [意] 阿尔贝托·安杰拉
《庞贝的三日》为读者展现的是被火山喷发彻底毁灭前的古城庞贝的“貌似真实的”恢复:地貌,建筑,城市规模,人们的生活习惯、交通方式以及快速有效地互通信息的办法。它将让读者逐一认识从那场史上最惨重的灾难中死里逃生的七个幸存者:他们的性别、名字、年龄、职业。它将为读者提供一条探察庞贝及其周边地区的真实、准确的路线:从城市的大街小巷到贵族的庭院别墅、再到山坡上的农场……
该书是作者阿尔贝托·安杰拉通过对考古地的每一个最细微的发现加以精密的、科学的观察,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融合了火山学家、历史学家、植物学家、人类学家和法医学专家的研究和意见,献给世人的一部辉煌著作。
严谨不失趣味,一部适合学者与大众阅读的好书。
四、《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
薛凤旋
精彩的《清明上河图》分解,让读者可以從细节中了解北宋都市的城市生活。北宋的都市曾经发展到惊人的文明高度,读者可以憑藉本书一一发现。
五、《哲学家与动物》
作者: [法]罗伯特·马吉欧里
人和动物的关系是永恒的论题。人具动物属性,又与动物有别。从最初的猎食与被猎,奉动物为神明,到后来征服自然,将动物视作器物工具,漫长的文明历程中,动物作为参照物,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人类的自私、虚伪和残忍,博爱、真挚与良善。
古希腊人讲“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呢?借助同类,谈论动物,都不失为好的途径。哲学家的言论或许深刻,或许浅薄,但无疑都是针对这一目标的不懈尝试。诗人有“借物咏怀”的说法,哲学家则“借动物求知”。那么读者诸君,你的“动物观”有没有形成呢?阅读此书,相信必能获取新知,找到答案了。
一部另类有趣的哲学入门书,让人眼前一亮。
阿维森纳说鸟是灵魂,飞越九重天,向上帝飞升;伊拉斯谟用”金龟子追赶老鹰“比喻弱小的个体策划圈套以击倒敌人;马基雅维利说:“猪不会折磨猪,雄鹿也不会折磨雄鹿。只有人类,会杀害人类,将他钉十字架,剥夺他所有的一切……”36篇哲学小品文,最后,“在猫的眼里看见尼罗河的源头”。
第六本:《俄罗斯抒情诗选》
作者:顾蕴璞
本书精选17-21世纪约90位诗人的400余首抒情诗。其中既有一流大诗人的杰作,也有一些小诗人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抒情诗的各种类型和一些突出的创新(包括部分图像诗)都加以兼顾,并且充分考虑到了各个流派、各种不同风格的抒情诗歌。
为了更全面也更有新意地体现俄罗斯抒情诗的面貌,编选者还特意翻译了杰尔查文的哲理诗代表作《悼念梅谢尔斯基公爵》、《午宴邀请》,以及维亚泽姆斯基的一些出色的作品,这些都是国内对在俄国久负盛名、影响颇大的名作的首次翻译。
全书以俄汉对照的方式,展现了俄文诗歌的格律以及中文译诗的巧妙。
七、《自制美学——关于艺术与趣味的观察》
作者: [美]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审美贫乏的时代,与亲切的艺术批评大家克莱门特共赴美学之约。他坚持认为,尽管现代艺术家通过生产一些如此跳脱常理以至于无法被评价的艺术品来奋力逃避趣味的审判,但趣味仍然是不可抗拒的。他坚守艺术品质的标准,并认为去探寻一种媒介最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是艺术家的责任,对此进行鉴别则是批评家的责任,而这两者都是伟大艺术的必备条件。
格林伯格为他的时代写下了一部永恒的艺术哲学,他的文笔体现着艺术美学的诸多特质。——亚瑟·丹托
八、《朝话》
作者: 梁漱溟 讲
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在朝会时讲话的笔录辑录而成。后经梁漱溟本人及其后人屡次增补再版,形成现今模样。这些讲话并非系统的学术演讲,而是对日常生活有所诏示启发的即兴言谈。内容涉及人生修养、治学方法、社会问题、学术文化,发自肺腑,亲切隽永。
书摘:(第167页)什么是修养呢?修养是一种功夫。什么功夫呢?是认识自己,使自己力量增强的功夫。或许可以说,修养是对于生命本身的认识。我们自己是活的人,是生命,要认识自己生命,认识人类的生命,而使生命之力量增强。我想这便是叫修养。
书摘:(第248页)思想是人人都有的,但有而等于没有的,殆居大多数。这就是在他头脑中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思想或云一种道理,原是对于问题的解答。他之没有思想正为其没有问题。反之,人之所以有学问,恰为他能善于发现问题,任何细微的不同的意见观点,他都能觉察出来,认真追求,不忽略过去。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颗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生活实践,则是他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自然蔚成一大系统。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