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身体”在人们的言论和思考中处于缺席状态。人的身体只被视为一个躯壳,和心灵几乎没有互动。身体只是屈从于心灵和灵魂,是消极而被动的。因此心灵更多受到人们的重视,而身体被视为世俗的、肤浅的,是心灵的桎梏。
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身体”成为西方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大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精神分析学以及女性主义等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竞相涉足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至今有关“身体”的研究仍然方兴未艾。在各学科竞相以“身体”为研究对象的浪潮中,历史学也被卷入进来。英国著名社会史学家彼得·伯克将新兴的身体史归纳进“新文化史”或“社会文化史”,但中国大陆史学界对身体史的研究相对滞后。在此介绍几本身体史的重量级著作,让大家领略到“身体”的特殊魅力。
1、《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
作者:费侠莉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03年
《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是一部名闻国际医学史界、人类学界和汉学界的医学人类学名著。作者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以极为严谨的学术态度,通过披辨大量的中医典籍、医案、秘方和手册式文献,完成了这部连一般中国学者都难以企及的中医妇科学著作。作者虽然选择的是由宋及明的700年历史,但由于把握的角度新颖,以“黄帝的身体”为研究的开始,论及到身体的阴阳和性别,发现宋朝的中医妇科所关注的是“妇女以血为统帅”,重视调经的治疗原则和单独处方的艺术,怀孕和分娩成为家庭中产科活动的核心;到明代以后,妇科关注的重点转向养阴为主,治疗的重点从外转向内,强调补充分娩后造成的气血双虛。《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不是仅仅从一般技术史的角度考察中医妇科学的内容和历史,而是从社会与文化等角度,着力探讨中国古代女性作为一种特殊性别,在中医学中所承当的文化角色。所以《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不是传统的医学史著作,而是把与医学史相关的话题置于社会、家庭、性别中加以探讨,从而形成一种熔医学史、疾病史、身体史于一炉的新风格。
2、《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
作者:黄金麟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年: 2006年
这本书基本上想要回答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身体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化,才有现今的样子?这种身体的发展状态隐含了怎样的历史特定性与危险性?它能否被当成是一种普遍、永恒的身体模式来看待?对这些问题的质疑与回答构成了本书的基本论调。作者希望通过这些讨论来澄清,身体的存在和意义是怎样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演变中,因随着国家民族命运的更动而被积淀、塑造出来?这本书以四个议题来证明揭示身体在近代中国的变化。它们分别是:身体的国家化、法权化、时间化、空间化发展。通过这些讨论,作者希望呈显一个图像,那就是身体的生成其实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过程与结果。这种为了国家,以及经由国家,而形成的身体认知方式,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世事的演变而消减,相反地,它正以强势的态度主导着当代中国的身体发展。这本书的撰写就是想要开启一道门,让我们一窥这种偏狭发展的危险。
3、《缠足:“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
作者:高彦颐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09年
在本书里.她跨越了国族主义、女性主义和东方主义的框架,明确地将缠足摆置在时尚史的范畴之中。透过巧妙的叙事策略一先从缠足在现代的消逝过程说起——她将前现代全盛时期的缠足史.设定为一部有关遮蔽的故事。埋藏其中的,是隐秘化的源头、隐秘化的身体。以及隐秘化的意义。层层遮蔽的缠足,犹如一道道幻影,当它被呈现为欲望客体的同时,其实也不经意地透露出妇女们的我群认同。她的研究是要重新反思将缠足化约为同质的、不变的,出于单一动机的、单线性的问题,呈现缠足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一方面对缠足女性主体进行关怀,尽一切可能观照她们的“身体”,倾听她们的“声音”。另一方面,又将男性欲望与女性欲望及相关纠葛放在同个平台上进行参照,不过分强调二者间的对立,转而关注二者交织和互动的场景。
4、《性别、身体与医疗》
主编:李贞德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年:2012年
身体史的研究可以限于生老病死的基本经验,也深具潜力发展出对国家、社会乃至宇宙的各种譬喻。本书主要从性别化的身体观和医疗化两个角度,收录探讨性别、身体与医疗交互作用的九篇论文,其中虽涉及对性与美的欲望,但大多则专注于产育的母体。读者阅毕,或不难察觉,妇科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充斥着母体与欲望之体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