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蒋村老屋书单
研究一个作家的藏书情况,既能看到一个作家的兴趣所在,也能发现一个作家的精神来源。
陈忠实有三个存书之所:蒋村老家、西安建国路省作协他的办公室、西安石油大学他的工作室。后两个所在,一是他1993年以后进城,在省作协办公室所放之书刊,多为各方所赠;一是从2003年起至今,在西安石油大学工作室所放之书刊,亦多为各方所赠。在我看来,他真正意义上的书房,还是蒋村老家那个。
这个书房,是他1992年底回城之前,也就是写完《白鹿原》之前,他的读书创作之所在,其中存放着他数十年间所购、所藏之书刊。
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归类介绍。俄苏文学:屠格涅夫的《猎人日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序幕》、萧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柯切托夫的《叶尔绍夫兄弟》《春回大地》《雷电击顶》、尼古拉耶娃的《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亚·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艾特玛托夫的《一日长于百年》《断头台》、费·阿勃拉莫夫的《普里亚斯林一家》、阿达莫夫的《恶风》、伊凡·沙米亚金的《夜幕中的闪光》。此外还有《俄国短篇小说选》《苏联短篇小说选》《苏联当代小说选》《苏联当代青年题材小说选》等。
欧美文学:薄伽丘的《十日谈》、卢梭的《忏悔录》、左拉的《金钱》、罗曼·罗兰的《捕斗》、让·热内的《小偷日记》、《茨葳格文集》《斯·茨葳格小说选》、詹姆斯·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玛蒂纳·考尔的《致命的冒险》、奥维德的《变形记》、莫拉维亚的《冷漠的人》、霍桑《红字》、斯坦贝克的《烦恼的冬天》、弗·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米兰·昆德拉的《玩笑》、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米洛拉德·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此外还有《欧·享利短篇小说选》《海明威短篇小说选》以及《世界中篇名作选》《外国短篇小说》《美国短篇小说选》《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奖作家作品选》《荒诞派戏剧选》等选本。
拉美文学有《当代拉丁美洲短篇小说集》,日本文学有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水上勉选集》、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及《村上春树文集》数卷。
政治、文化、历史类有赫·乔·韦尔斯的《世界史纲》、苏维托尼乌斯的《罗马十二帝王传》、亚历山大·奥尔洛夫的《斯大林肃反秘史》、斋藤荣三郎的《中曾根首相的思想和行为》、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
文艺理论、作家传记类有柳鸣九编选的《萨特研究》、崔道怡等编的《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陈众议的《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格罗斯曼的《陀斯妥耶夫斯基传》、阿纳托利·耐曼的《哀泣的缪斯:安娜·阿赫玛托娃纪事》《巴纳耶娃回忆录》等。
心理学、动物心理学类有柯林·威尔森《心理学的新道路——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义》、康罗·洛伦兹《攻击与人性》等。
刊物主要是《世界文学》,陈忠实的藏刊有1979年至1981年全年的,1985年至1988年全年的,还有1900年和2002年的几期散本;《外国文艺》有1985年的几期散本。
相较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显得少了一些,有《唐诗三百首》《聊斋志异》《柯仲平诗文集》《创业史》。此外还有王汶石的《风雪之夜》、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莫言的《檀香刑》、王安忆的《69届初中生》、古华的《浮屠岭》、邵燕祥的《无权者说》、浩然编的《中国农村小说大观》等。
中国文学研究与评论的著作有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编的《文艺理论争鸣辑要》(上下册)、许子东的《郁达夫新论》、蒙万夫等编的《柳青写作生涯》、杜鹏程的《我与文学》、《胡采文学评论选》、晓雪的《诗的美学》等。中国历史有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梁启超的《李鸿章传》,斯诺录、汪衡译的《毛泽东自传》等。
以上几乎是逐一录下了陈忠实在蒋村老家的藏书。当然,他的阅读范围绝不止于自己的藏书。他50岁以前基本上一直住在乡下即蒋村老家,即使当了陕西作协的专业作家也是如此。他当年生活上还是比较贫困的,应该没有多少闲钱去买书。
60岁以后,他在西安城里的位于二府庄的西安石油大学为自己安了一个工作室,读书兼写作,屋里堆了不少书刊,但多是别人送的,估计他看的时间也不会多。藏书意识可能仍然没有或没有多少。当然,有人送给他的一些书,很有收藏价值,如清代孙温绘图的《红楼梦》,作家出版社出的。但送了也就送了,他未必就像藏书家那样对之特别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