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造城记——从垂直之城到立体之城
作者: 谢尔顿 (Barrie Shelton) 卡拉奇威茨 (JustynaKarakiewicz) 柯万(Thomas Kvan)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The Making of Hong Kong :From Vertical to Volumetric
译者: 胡大平 吴静
《攻壳机动队》的导演押井守(Mamoru Oshii)曾说,“当我试图寻找未来城市的图像时,我首先想到它应该是一座亚洲城市。最初我认为我无法创造出一个完美的未来大都市,因为它必须高度真实,同时也必须能够通过动画的手段表现出来……我想它应该以一个真实的城市作为蓝本,于是我想到了香港……”
不仅是押井守,香港一直是许多科幻小说的取景地甚至灵感来源。从鳞次栉比的高楼到整夜不熄的霓虹灯,再到破旧逼仄的街道与头顶狭窄的天空,香港集中了高密度、多平面、垂直化的特征,又保留了大量传统的围村与店屋。这本书简要阐述了香港城市变革的历史,不仅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香港城市形态形成做了分析,更讲到了殖民政治、本土文化、特殊时期大量的入港人口,以及香港独特的坡地地形、大量的离岛形态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颇为有趣的是,在本书的结尾,作者以两种传统的香港饮食来比喻香港的城市构造。一种是蒸笼——垂直化的烹饪分区;另一种则是盆菜(我们在人文香港的部分对这种菜式有介绍)。作者认为,盆菜的做法需要将不同食材分层摆放,但是集中在一个容器中,每一层的汤汁浸润了其它层,这种逻辑正是香港城市的精髓所在——一种盆菜式的城市化!
香港公交都市剖析
作者: 黄良会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由于相似的高楼大厦、世界城市地位,香港经常被拿来与纽约这样的都市比较。然而,高楼大厦只是复杂的香港形态中的一个方面。岛屿的起源令香港从未远离山地和水域,这导致了它局促的城市空间、狭窄的道路体系,丰富的交通形式,此外还保留了占比约40%、总计占地443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园和特别地区。那么在如此紧张的城市空间中,如何提供高效率的无缝换乘?如何承受得起除步行外每日一千多万人次的机动车和轨道交通出行?
格外值得借鉴的是,由于公交都市TOD模式逐渐被重视,大量内地城市也采用了香港式的发展模式,结果却往往道路更加拥挤、管理愈加混乱,甚至在大额财政补贴下依然无法脱离困境。
作者黄良会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亲自直接参与香港如何兴建机场与相关大型基建的争论,亲自体会到了政府决策对城市交通所起的深远影响,因而本书讨论的重点也不仅仅是公交都市的具体实践,更涉及到了香港作为殖民城市的先决条件、市场经济下政府的干预与调整方式,深入浅出。
隐形逻辑——香港,亚洲式拥挤文化的典型
作者: 张为平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三十年前,库哈斯在《癫狂的纽约》中,对美国式的高密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释。那么“高密度”到底好不好呢?在我们的学习中、媒体的宣传中,“高密度”似乎代表着环境恶劣、过度拥挤、资源匮乏甚至犯罪滋生,并不是个优点。香港显然是“高密度”城市的典型案例,对于各种城市极限空间的利用激发出了种种非常规的城市形态。作者更在前言中明确提出:“香港之所以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它大都会,是因为同时兼备了两个条件:超高密度性和亚洲性……而香港的高密度文化,因为亚洲的东方式传统、政体上的特异以及与其金融资本之港的本质连接,都导致其城市在实体和精神方面与曼哈顿模式呈现出迥异的局面。”
本书大量的图解试图简介表述出香港的高密度城市空间利用方式,算是对香港建筑策略的梳理,尽管有些碎片化。书中说,“香港淹没在各种格式的习见之中,时常被误读并误解。因其过高密度引起的“非舒适度”遮蔽了所有其尚且隐藏的且有趣的城市性。”
美中不足的是,也许限于篇幅,很多问题的探讨流于蜻蜓点水;本书的装帧和版式设计也令人遗憾。
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与管理——香港
作者: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科技学部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城市是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从广义的围绕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决策引导、规范协调、服务和经营行为,到狭义的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共同构成了稳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体系。
香港的城市规划确立了法律框架、图则体系,令香港历届政府保证了城市建设的大方向;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则进一步造就了“繁荣却不杂乱”的香港城市空间。
本书选自作者曾在其它国际学术或专业会议发表过的文章,以四个范畴分类为主线:建筑设计、建筑设备、建筑工程管理及建筑工程经济,对建筑及建设、乃至城市管理这个复杂的议题,提供了一个较为宏观的演绎。
郊野三十年
作者:杨家明
出版:郊野公园之友会天地图书有限公司
香港以城市风貌闻名于世,可占地最广的却是空旷苍翠的郊野。大部分郊野公园都可以经由香港发达的交通工具直达,且需时不多,往来便捷。从最早的郊野公园——城门郊野公园的苍翠标本林,到群山叠翠的龙脊径,到壮丽巍峨的狮子山,都默默隐藏在消费天堂之后,是香港人的“自留地”,不必千里迢迢追寻,自有明山秀水。
对于寸土寸金的香港,这尤其得来不易。
这本书简略介绍了郊野公园的发展经过,一群先驱前辈的珍贵回忆令人感慨万千。可以说,这是香港郊野公园发展历程的第一手资料,是一本“活的见证”。郊野公园得来不易,更需要小心爱护!
区域城市——终结蔓延的规划
作者:彼得·卡尔索普威廉·富尔顿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原作名:TheRegional City – Planning for the End of Sprawl
译者:叶齐茂 倪晓辉
可以步行的街区曾经在中国城市很常见,而如今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却越来越变成一件稀罕事。
大都市“习惯于”蔓延。我们似乎要重蹈美国城市的覆辙:“他们是中心城市和郊区凝结起的大饼,这种都市区域绵延数百里……人口和工业的非人性化集中是就城市的主要问题,而由人口分散引起的低效和环境恶化已经成为今天都市区域的毒瘤,这个病源来自于蔓延。”彼得·卡尔索普的“新都市主义”主张来自于美国都市蔓延的状况。“郊区的成熟”、“公共交通”、“公共政策与投资”等方面是他在书中着力突出的议题,配合详实的案例图解与分析,为中国大都市的理论实践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
在本书末尾彼得·卡尔索普的访谈中也明确指出:“美国人许多年以来面对与你们同样的问题……过去20年,洛杉矶的规划是糟糕的。它将影响今后两代人。所以,我想洛杉矶的问题也会成为北京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