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的万维钢,笔名“同人于野”,是物理学家和科学作者。他的文章,以“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为宗旨,喜欢科学和政治,强调理性和现代化。
去年新年的时候,我在路上看到前面车上有个车贴,上写“So many books, so little time”。对爱读书的人来说这真是人生最大的无奈:好书太多,根本没时间全读到。明知读不到,还是很想读,有时候看别人的书单就好像看别人家美女一样徒增认知负担。为此我们大概可以使用三个办法:一个是读那种能够对某一领域有全局视角的新书;一个是发现书与书之间的联系,对某个领域找几本相关的书集中阅读,使用这两个办法也许可以暂时减轻我们对这个领域其他的书的阅读兴趣;还有一个办法,当然是尽量读得快一点。
本着这样的精神,在过去一年读过的书中,我推荐以下这十本,排列顺序按翻页速度从快到慢。
Logicomix: An Epic Search for Truth (Apostolos Doxiadis and Christos Papadimitriou)
这是一本漫画书,严格地说叫“graphic novel”,用漫画的形式讲一个面向成人的长故事,而且经常是非虚构的。这本书用一个虚构的罗素演讲介绍了数理逻辑的发展史,从罗素一直讲到哥德尔。其中图灵也出场了但是没讲到计算机。既然是漫画,当然这本书是按照英雄故事的讲法组织的,而且画工精致漂亮,值得摆在办公室书架上。令人赞赏的是此书有专业人士提供数理逻辑的技术支持,没有把那些理论给儿童化。本来从头到尾都是很好的阅读体验,只可惜书中英雄的最终结局都不太好,有的人自己得了精神病,有的人子孙得了精神病,令人不胜唏嘘!
The Book on Writing: The Ultimate Guide to Writing Well (Paula LaRocque)
这是一本很实在的写作指南,说的是英文的事儿,但道理对中文写作是一样的。句子应该短一点儿还是长一点儿?用词应该选简单的还是高级的?开头应该有话直说还是先烘托一下气氛?中学语文老师的观点可能会与此书说的恰恰相反——这就是为什么一线作家的技艺不是跟语文老师学的。此书从读者接收信息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写,怎么追求提供好的阅读体验——我看这不但是作家的专业精神,而且是职业道德。
《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纪录》 (寇延丁、袁天鹏)
所谓“罗伯特议事规则”并不是“具有罗伯特家族特色的”议事规则,而是但凡一群互相平等的人坐下来开会,想要决定个什么事情,就应该采用的科学议事规则。国外连学生会开个讨论决定几百元的预算的会都使用这套规则,但在国内知之者还甚少。按理说应该先去大学和政协之类的地方推广,但两位作者选择了下乡!他们像当年的红军一样,向最广大的人民介绍先进文化,而且几乎取得了成功。
Humans Are Underrated: What High Achievers Know That Brilliant Machines Never Will (Geoff Colvin)
此书作者曾经写过一本Talent is Overrated,在格拉德威尔之前就介绍了“刻意练习”的相关研究,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个人应该怎么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是个热门话题,而作者的调研工作相当出色,说了好多我没听到过的事。他开出的药方是,人要想保住工作,就得更“人性化”——因为人更愿意跟人而不愿意跟机器打交道,所以哪怕机器比你做得好,顾客和老板可能还是宁可用你而不是用机器。书中一个亮点是未来社会可能更需要女性的协调管理能力。不过我最近读另一本书,女科学家 Sherry Turkle写的Alone Together: 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与此书说得却恰恰相反,说她的研究表明现在人们越来越愿意跟机器而不是跟人打交道……可能连谈恋爱都是如此。那人的前途到底何在?
The Essential Hayek(Donald J. Boudreaux)
这是一本不到一百页的小书,语言简单,举例通俗,还配有插图,基本上是写给大学新生看的,而且电子版免费。然而作者居然就有能耐把哈耶克的主要思想,包括这些思想的逻辑推理过程都给说清楚了。有志于做“公共知识分子”的人在张口闭口哈耶克之前,如果没时间读哈耶克原文,至少应该先读读此书:到底什么情况下的政府行为是“通往奴役之路”,哈耶克跟凯恩斯的争论谁胜谁负,市场到底是怎么个逻辑,别误读误用。哈耶克的理论不是情怀也不是理念,而是逻辑……不过逻辑不一定全对,本文后面还会提到。
Knowledge and Power: The Information Theory of Capitalism and How it is Revolutionizing our World (George Gilder)
我以前推荐过James Livingston 的Against Thrift一书,这本跟那本的观点正好相反,说的是供给派经济学的论点。此书试图从信息论角度论证,是企业家而不是消费者在推动经济增长。到底需求派有理还是供给派有理?其实都有道理,而且都有新意!书中还介绍了香农的信息论和高通公司的历史,在我看来类比稍微有点牵强。不过作者的意图并不是论证一个道理,而是提出经济改革方案。George Gilder是个名人,当年他写的公司趋势分析和股票评论曾经卖到每年几千万美元。另外,这本书的立场虽然认同自由市场,非常推崇里根的政策,但是也强调了政府的作用,而且直接对哈耶克提出了反对意见。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Political Order and Political Decay(Francis Fukuyama)
福山这两本书的评论已经极多,但我还想补充几句。我读书感觉,似乎每个当红“思想家”都要用自己的视角从头到尾解释一遍整个人类史,像物理学家那样提出一个“统一理论”,才算拿得出手:《枪炮、病菌与钢铁》《西方将主宰多久》《科技想要什么》《理性乐观派》都是如此,而福山这两本则是一个关于人类政治制度演变的“统一理论”。福山的文笔相当好,有些叙事像讲故事一样,说理论的时候对各家学说都能拿得起放得下,完全没有阅读停滞感,真实令人倾慕。对比之下,哈佛和麻省理工教授写的Why Nations Fail一书就差了一个档次。如果每个人都先读完福山这两本书再上网辩论政治,网上会安静很多。另外,福山在谈到法治起源的时候,也反驳了哈耶克。
Ungifted: Intelligence Redefined(Scott Kaufman)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年轻人,文笔一般,也没什么个人观点,但是非常值得一读,因为它是个很好的研究成果总结!“智商”,是个非常容易引起争论的概念,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智商=智力年龄 / 生理年龄”的错误认识上,更多的人则认为智商根本没有意义,完全不能说明一个人的真实能力!那么智商到底是怎么回事?天才儿童到底是什么情况?除了智商还有没有别的素质对个人成就有作用?这本书可以告诉你现在科学家的研究结果,澄清了很多误解。剧透一句:智商不但有意义,而且是可遗传的——根据“智商”的定义,有一半的人智商低于一百,他们可能会不喜欢这个结论……不过这本书里也有他们可能喜欢的结论。
How Not to Be Wrong: The Power of Mathematical Thinking (Jordan Ellenberg)
这是一个数学家写的关于怎么从数学思维角度去思考一些社会问题——哪怕你仅仅使用不太难的数学知识,就已经能发现生活中很多专家和政客的愚蠢。相对John Allen Paulos数年前几本类似题材的书,Ellenberg这本文笔有点不够干净利落,但是胜在内容很新,其中甚至提到了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猜想上的工作。一个有趣的例子是打篮球到底有没有“手热”——也就是今晚某球员状态极好出手怎么投怎么中这种现象:一般科普读物都会拿这件事作为人类认知错误的代表例子,告诉你“手热”没有统计支持,纯属错觉;而这本书则引用最新的研究说,以前那些研究其实并不能证明“手热”不存在,因为……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The Meaning of Life in a Cosmological Perspective(Clément Vidal and Steven J. Dick)
前面说过思想家都想从某个角度解释整个人类的历史,而这本书讲的是整个宇宙的历史。此书似乎是从作者的博士论文扩充而成,技术性强,综述和文献功夫扎实。他说的是,如果你认同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世界观,你就应该采纳一个什么样的道德立场。这个立场不是根据个人性格选择的,而是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生物进化这些学说出发,有逻辑地推导出来的。作为一个哲学家,作者对科学,尤其是现代物理学非常了解,所以他描述的这个世界观相当靠谱。他不但不是让哲学指导科学,而是让科学指导哲学。
最后,拙作《智识分子:做个复杂的现代人》刚刚出版,内容也算比较新,翻页速度也算比较快,所以也算可以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