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民书单:11月读的25本书
11月讲课六天,读书二十五本。
这个月把两本书作为经典来读,但读过后觉得都不够经典:
1.《经济增长的代价》(E. J. 米香,机械工业出版社)
这本书第一版在1966年出版,当时相当有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来,世界有一股反增长思潮,其代表作除了这本书,还有梅多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和弗莱斯特的《世界动态》。这股思潮在当时影响相当大,我读过这三本书后曾在《北京晚报》“百家言”专栏撰文两篇介绍。如今“唯GDP”论甚嚣尘上,因此重读一次此书1993年的中文译本,想就此写一篇长文。读完后深感这股思潮和这本书其实已经过时,其基本观点经不起时间检验,当然无法进入经典之列。看来经典之作还需时间检验。这本书认为,人类追求经济增长的目的应该是实现人类福祉,但“西方世界的经济增长进程必定引发了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社会问题”。
这个观点基本是正确的,他指出的问题,如环境破坏、资源浪费、人们追求无限欲望的实现、奢侈的生活方式等,这些的确也是当前的问题。但其基本思想是认为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如电脑的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关系疏远,人情味没了。从现实来看,技术进步的确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是不可抗拒的。这种改变有好的一面,当然也有不好的一面。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大家更有感触。
但希望技术不再进步,人类生活方式不变,可能吗?人类历史上,担忧技术进步的思想从未中断,当年反对使用机器的卢德派就是如此,但阻挡了人类技术进步。读完全书,觉得作者有点“复古”、停滞的思想。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确引起许多问题,但解决之途不是停止技术进步,而是通过技术进步及相应的文化进步来解决这些问题。任何社会都有问题,但解决之道不是停滞而是进步。虽然作者提出的许多问题值得注意,但他的整体思路是停止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这种思想在当代已不合时代潮流。此外,该书在分析问题的方法与理论上也没什么突破,谈不上经典。
2.《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安格斯·迪顿,中信出版社)
这是今年诺奖获得者的著作,但诺奖获得者的著作也并非每一本都是经典,还要时间检验。这本书英文原文The Great Escape译为中文“大逃亡”,借一个同名的电影来论述,首尾相应,中文版名字改得恰当。这本书把财富与健康作为是否平等的标准。衡量财富的是人均GDP、衡量健康的是预期寿命,当然作者认为这两个标准不是绝对的,也有问题,如人均GDP难以反映收入分配状况,长寿也不一定反映健康。他认为,全球各国之间存在不平等,一国内也存在不平等。不平等随着人类从狩猎社会进入农耕社会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加剧,如今的全球化与技术进步又加剧了不平等。由此来看,无论如何评价不平等,不平等的存在与扩大是不可避免的,这与《人类简史》的观点基本一致。对于国际间的平等,他不赞成通过国际援助来实现,而要通过自己国内经济发展来实现。这本书的许多观点都相当有启发。当然能否归入“经典”还要等一等。
这个月读的给企业家推荐的书也有两本:
3.《富甲美国:零售大王沃尔顿自传》(萨姆·沃尔顿、约翰·休伊,上海译文出版社)
萨姆·沃尔顿是全球最大连锁商业集团沃尔玛的创始人,这本书是他的自传。
4.《大染坊》(陈杰,山东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本小说,曾改编为同名电视剧播出,颇受好评。
我推荐这两本书的目的是让企业家学习他们如何做人,学习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思想,并不是学习他们如何成功。我一直认为,一个好人并不一定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必须是一个好人。一个人靠坑蒙拐骗可以获得一时成功,赚点小钱或大钱,但无法创造一个基业长青的企业。企业家不仅要精于企业,而且必须有相当的道德修养,勤劳、朴实、诚信,懂得与员工分享利益,且有社会责任感。这两本书的主人公,一位是现实的企业家,一位是文艺创作的企业家陈寿亭。他们是不同国家的成功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他们的成功与为人都令人敬佩。这两本书,十多年前我就读过,也在不同场合推荐过,现在再读一次,仍然激动不已。我觉得不同企业家成功的方式难以模仿,但道德品质可以学习。读这样的书才有意义。
5.《匠人》(理查德·桑内特,上海译文出版社)
这是一个宏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后面还有《士兵与牧师》和《外来者》,尚未读过。作者所谓“匠人”不仅包括工匠,还包括艺术家、教师、音乐家等。全书写他们做好自己工作的勤奋、认真的态度,充满了对匠人工作的敬意。应该说就写匠人的主题而言,是一本学术水平相当高的著作,不愧是阿伦特的弟子。不过全书仍有保守恋旧的情节,把工业革命与技术进步作为潘多拉盒子里放出的恶魔。
6.《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柯文,社科文献出版社)
这本书写义和团,但绝非史学义和团,而是通过义和团来说明自己的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说明历史学家与事件当事人的感受不同,以及各种义和团神话的政治与历史背景。史实、不同的认识及神话构成了历史的三调。历史的确有点像任人打扮的女孩子,面对浩瀚的历史资料,不同立场出于不同目的的人可以任意取用或删改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中国史学家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解释说明了这一点。这些都是以论带史的流毒。历史不可能完全再现过去的真实,但接近,大体还是可以做到的。这就要论从史出。还是要有一点陈寅恪的精神,让历史远离现实政治需要。
7.《三千年文祸(第三版)》(谢苍霖、万芳珍,江西高校出版社)
两位作者一生的心血。资料相当丰富。不过我读了觉得有两点不足,第一,文祸的范围太广,把许多宫廷政治斗争也包括在内。文祸应限于文人因文字惹祸,政治斗争等应在政治史中。第二,本书资料丰富,作者也下了功夫,但缺乏中心,也缺乏必要的理论分析。
8.《血榜:中国科举疑案》(李兵,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一旦考试与一生名利联系在一起,作弊就是必然的,当政者的反作弊也相应而生。本书写唐代以来历代的作弊与反作弊,副标题说明是“疑案”,表明许多案件都难以做到证据确凿的“铁案”,在法治缺乏的人治之下这也正常。
9.《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吴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宋代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最发达的时代。如果非让我们选过去一个时代回去,那我肯定是回到宋代。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从“互舍勾栏”、“全民皆商”、“共治天下”三个方面再现了宋代的辉煌。读完全书后,让我们对宋代有了一个相当生动的了解。不过我觉得宋代这个辉煌很难成为“现代的拂晓时辰”,这个拂晓是不会天明的。第一,无论宋代多么好,仍然是人治之下的帝国,宋的“共治”与现代民主的差别还是根本的,专制之下的纳言与现代民主完全不同。第二,民富国弱,被金人消灭是迟早的了。第三,只写了宋代的辉煌,而没写另一面。商品经济发达,农民如何?有没有土地集中?宫廷是否只有共治,有没有黑暗面?岳飞是如何死的?等等。我们不能历史虚无主义,但也不能美化历史。作为一种通俗读物可以这样写,但这并不是整个历史,是侧面,而不是全面。
10.《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花城出版社)
今年诺奖得主的作品。并没有直接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的悲剧,但通过对这个地方不同人的采访,让每一个人心灵震撼。
11.《人的展开》(西闪,花城出版社)
一本文集,但有中心,第一部分“舵与帆”讲不同学者对认知理论这一前沿科学的贡献,第二部分“巨人洞穴”通过书评介绍一些当代著名学者。是随笔但又有相当的思想深度,读起来并不能说休闲。许多人和许多思想听说过,但是仅一知半解,这本书我认为可以作为认知科学的入门读物。西闪先生想必也读了不少书,但读而有收获,真的认真读,值得我们每一个爱书的人学习。
12.《想象另一种可能》(李淼,鹭江出版社)
如果说前一本书是人文的,这一本就是科学的。作者首先是物理学家,介绍了诸如弦论之类的新知识,尽管我读着有些费劲,作者是在通俗化上下了功夫的。作者还是诗人,文学功夫当然没得说,这种科学散文有科普的作用,有特色。认真读,也不是高不可攀。
这月“新知文库”的书读了五本。
13-14.《狗故事:人类历史上狗的爪印》《狗智慧:它们在想什么》(斯坦利·科伦,三联书店)
两本都是关于狗的书。前一本讲历史上名人与狗的故事,讲人与狗的感情,讲狗如何帮助人,是故事书。读起来颇有趣。后一本是狗生物特征的理论分析,包括了狗脑的结构,狗的听力、视觉等。偏重理论分析,有点学术性。
15.《生物武器:从国家赞助的研制计划到当代生物恐怖活动》(珍妮·吉耶曼,三联书店)
说明国际上生物武器的发展与国际间对它的限制。一般国家运用生物武器的可能性不大,但恐怖分子用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它与化学武器一样被称为“穷人的核武器”。
16.《阿司匹林传奇》(迪尔米德·杰弗里斯,三联书店)
阿司匹林是最常见、服用最多的药,也被称为人类开发的最成功的药,至今已发现它的多种用途,本书讲这种药的发明及商业竞争和推广。
17.《隐疾:名人与人格障碍》(博尔温·班德洛,三联书店)
是精神病专家写的一本有关精神病的书。不过名人,尤其是演艺界名人有这类病者多,故事以这类名人为案例来说明。
18-20.《凶画》《鬼望坡》《摄魂谷》(周浩晖,海南出版社)
这是时下名噪一时的“刑警罗飞系列”,属于推理、悬疑一类小说,都有情节曲折引人入胜的故事。在后两部中还体现了对人性的分析。《鬼望坡》是人性利己在困难时引发的灾难。《摄魂谷》则是人性中善良的一面,为维护作为哈魔族精神支柱的谎言,少女许晓雯放弃了个人幸福。
21.《胡雪岩外传 发财秘诀》(大桥式羽、吴沃尧著,许桓辑撰,中国书店出版社)
这是许桓编辑的一套“中国历代商人白话小说”五本中的一本。极烂的一本书,读完这本,其他四本就不想读了。
22.《四级恐慌》(王晋康,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王晋康的科幻是相当好看的,写一个国际组织(民间的)为防止大规模传染病而先让人们小规模、轻度感染病毒,以防止更大的灾害。作者的书往往有许多看似荒唐、实际上有意义的设想,诸如防止病毒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故事写得好,相当吸引人。
23.《病毒纪元》(银河行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人类贪婪、内动、浪费资源等罪行引起上天愤怒,向人类传播SX病毒,这与担心经济发展、科技发达引起的贪婪造成人类毁灭的思想一致。故事好看,读了颇有启发,这类科幻相当有意义。
24.《等待》(哈金,四川文艺出版社)
军医孔林与包办的妻子毫无感情,与一起工作的吴曼娜日久生情,但等了十七年方才离婚。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五四”时已提出的问题到七十年代尚存在,可见传统之顽固。故事编得好,文字也通畅。
25.《伊斯坦布尔逃亡》(约瑟夫·卡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写一个在土耳其的美国特务在二战结束时执行最后一项任务遇到的困难,预示了战后美苏的斗争,而土耳其夹在其中。外国人写这类小说风格与中国的完全不同。
本月推荐安格斯·迪顿的《逃离不平等》以及科伦的《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