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成为作者,这些书似乎还真的不赖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出炉后,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的记者身份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她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因为坚持独立报道和批判风格,她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甚至一度被法庭审判。阿列克谢耶维奇擅长纪实风格写作,题材大多关注并记录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历史上重大的事件,《锌皮娃娃兵》《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等是其代表作品。她在自述中写道:“艺术可能撒谎,但是纪录永远不会”。
实际上,除了阿列克谢耶维,还有不少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有着记者的身份。譬如大家熟知的莫言,就曾在《检察日报》工作过十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1955年因揭露被政府美化了的海难而被迫离开哥伦比亚,开始任《观察家报》驻欧洲记者;海明威曾在《多伦多星报》担任记者和海外特派员,1937年至1938年,他还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记者随军行动,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如今,“记者”也许并不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但当怀有“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新闻理想的记者们将自己的所见所想写成文字的时候,那或许就能成为一份历史的底稿。借着这个由头,今天,推荐书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几位有着“记者”标签的作者的作品吧。
●●●
柴静
《看见》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十年前她被选择成为国家电视台新闻主播,却因毫无经验而遭遇挫败,非典时期成为现场记者后,现实生活犬牙交错的切肤之感,让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间,非典、汶川地震、两会报道、北京奥运……在每个重大事件现场,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一如既往,柴静看见并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书中记录下的人与事,是他们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
王健壮
《凯撒不爱我》
王健壮是记者,是编辑,是文人,是政论家,但是他同时如白荷出水,高高地在风中招摇一种稀有的价值标准。《凯撒不爱我》是五十二个自由派新闻人的故事,是五十二个与当权派、与扭曲的社会风气唱反调的传奇。作者高擎“自由主义”、“新闻专业主义”两面旗帜,竖标杆,挽狂澜。从“扒粪运动”到“最危险的总编辑”,近百年的新闻史,一路缕过来。书中的主角是调查记者、专栏作家、主播、总编辑、总主笔,他们曾经揭举无数弊案,曾经力抗麦卡锡的白色恐怖,也曾在“911”后的保守风气中坚守自由主义;有的终究晚节不保,有的则以职业生命做赌注,坚持新闻的理想。阅读此书,令我们感叹新闻还是有标准的,而前面正有如此多的典范。
●●●
严明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
严明,中国著名摄影师。70后,安徽定远人。大学学的是中文,曾做过十年摇滚乐手,做过十年记者。2010年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现居广州。
本书收录了严明自2008年以来的代表作品,包括“我的码头”系列、“大国志”系列等(包括部分从未发表过的部分新作)。全书分四章,以“抉择”“思量”“因果”“恩典”为题,有故事的影像与影像背后的故事互为注脚,延伸出摄影家通过摄影,对业余与职业、肉体与精神、局部与整体、现前与长远等主题的洞见,也是作者“预感到路走过一半”,对“沿途所受的周济和体恤”,以及“对被称为作品之外的那些万水千山”的一次整体思量。
正如作者所说,本书“是个机缘,如果可以,我愿意心怀惴惴地说出来。无意告诉别人我走过了多少路,倒是可以让人知晓我在每一个路口的徘徊,哪怕是让人看看这个不擅闪躲的人身上留下的所有车辙。”
●●●
王小峰
《只有大众 没有文化》
《只有大众,没有文化》精选了2001—2014年,王小峰在《三联生活周刊》任文化部记者期间重要的采访、报道共51篇,收录了对李宗盛、崔健、许巍、汪峰、王朔、贾樟柯、崔永元…… 等近百位文化圈的焦点人物的深度访谈。作者犀利地剖析了十五年来蝉噪鸟鸣的中国流行文化现象,涵盖文化音乐、电影、电视、戏剧、相声、小品、文学等各方面的重要议题,不仅展示了一个媒体人对文化产业的持续关注与独立思考,更为我们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张翠容
《中东现场》
张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曾服务于西方及华文媒体,这包括BBC World Service和Inter Press 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其后以独立记者身份活跃于两岸三地,为中国内地以及港、台地区多份报章、杂志、电台报道国际事务。
中东可能是世界上最诡秘的新闻黑洞,它吞噬了多少记者的事业和生命。这一本书,是作者在风起云涌的中东地区,横跨十年 (2002—2011) 的见证、观察、记录。拨开这个伊斯兰世界的冲突迷雾,让我们也不得不思考,该地区与我们命运的关联。从阿拉伯的现在回望过去,或许让大家有更深的了解,而作者内心亦不禁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