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与畅销:创作源于“了解”,读书也为“生存”
现今,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文学作品比较少,人们看到的多是成功的企业家的传记、心灵鸡汤类、穿越小说、盗墓系列的书籍,对此现场,创作者是如何看待的?
新华网太原9月27日电(王梦佳)现今,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文学作品比较少,人们看到的多是成功的企业家的传记、心灵鸡汤类、穿越小说、盗墓系列的书籍,对此现场,创作者是如何看待的?在26日的两场访谈中,两组名家分别探讨了这个问题,同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
读者读书有不同的需求
访谈嘉宾:阎真(湖南省作协副主席)、贺绍俊(著名评论家)
访谈背景:长篇小说《活着之上》,是阎真继《沧浪之水》之后又一部力作,今年8月份入围矛盾文学提名奖。小说对中国当下“高校知识分子的困境”进行了深刻的揭示,胸怀理想的知识分子在现实环境下有困惑,有挣扎,有愤怒,也有坚持。
问:为什么要给作品起这么一个名字?怎么看《活着之上》这本书?
阎真:现在的人,开阔自己的事业空间、生存空间是要面临的生存使命。但对知识分子来说,这难道就是生命价值追求的全部么?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人要思考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活着,活着是最高的价值,但是在活着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超越自己个人生存的价值的存在。
贺绍俊:其实活得再舒服,物质再丰富,还会有人有苦恼、烦恼、纠结,还会不幸福。因为,在活着的上面还有更高的追求,所以《活着之上》是很有哲学高度的题目。它的文字没有屏障,不是虚伪的,不是带着面具跟读者交流的。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更容易进入到它的文字里面。通过小说人物可以看到有作者的影子,作者也在反思,而且作品把反思的想法和思考都告诉了读者。
问:现在在各大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文学作品非常少,我们看到都是成功的企业家的传记,心灵鸡汤类的书籍,两位怎么样看待这个现象?
贺绍俊:我觉得这个比较正常,因为读者读书有不同的需求,在这样一个社会节奏比较快的文化语境中间,大家都希望通过读书快速获得我们怎么面对这个社会,怎么去生存等这样的知识,也就像阎真老师这本书《活着之上》前面两个字,我们首先要“活着”。
写作和生活经历一定有关系
访谈嘉宾:张石山(著名作家)、李俊虎(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访谈背景:作家笔下的故事往往都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只有经历了、了解了,才能够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张石山如此,李俊虎亦是。
问:张老师曾经做过工人、侦察兵、杂志的总编,后来成为专业作家,这么丰富的经历对您文学创作有帮助吗?
张石山:任何人写东西不可能凭空捏造,和生活经历一定有关系。
李俊虎:套用一句流行的词,我应该属于“文二代”,我爸爸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狂热时期的文学青年之一。对于我来说,创作的富矿主要还是在农村,我上中专以前,一直还是地道的农民,所以作家要想走向成熟,还得找熟悉的文学土壤。
问:李俊虎老师今年出版的小说《共赴国难》很受欢迎,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
李俊虎:我觉得在能够把握自己创作阶段的时候,应该去写一两部历史小说,把历史搞清楚,锻炼一下历史眼光,所以就想找一段革命题材挑战一下。之所以选择关于红军长征到了陕北,东征山西这段,是因为在阅读史料过程发现没有一个系统的表述,作家都是敏感的,所以觉得应该是有“料”的。
问:两位的作品基本都是纯文学作品、小说类,但是我注意到现在各大新书排行榜上畅销作品都是一些名人的传记,企业家的传记,心灵鸡汤,怎么看这个现象?
李俊虎:这些年至少近十年以来畅销书基本上都是类型小说,比如职场小说、穿越小说、盗墓系列,还有关于成功企业家的传记,还包括官场小说。类型小说大行其道,它们之所以畅销,我觉得是社会土壤的问题,有些读者阅读此类作品是要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提供一些经验,不是为了看闲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