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小说需要什么前提?天赋,努力,还是灵感?创作没有捷径,也没有确切的方法,但是写作是可学的。这里选取的这九本书,从小说家和创作者的角度,解读文学各种层面的奥妙之处,解密小说创作的独特体验和历程。或许会对你的写作有所启示。
《文学讲稿》
《文学讲稿》
纳博科夫以简洁明晰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明确地表达了他对所讨论作品的看法。可以说,观点鲜明,从本文出发,从分析作品的语言、结构、文体等创作手段入手,抓住要点,具体分析,充分突出了作品的艺术性,点明了作品在艺术上成功的原因。经过纳博科夫的讲解,作品中那些原来并未显示出深长意味和特殊价值的文字,就像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的珍珠,骤然发出绚丽的光彩。
《小说的艺术》
一个小说家是如何看小说的呢?尤其是像米兰昆德拉这样的小说家?昆德拉的小说可以画出清楚的以“七”为基础的建筑结构技术图,巧妙的运用复调结构,配合内在乐曲的速度,以黑色幽默书写着人间的爱与性,历史与政治,存在与冲突。这本昆德拉言之为一个实践者反思的“小说的艺术”,值得喜爱阅读小说、甚至创作小说的人一读。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
《一位年轻小说家的自白》
艾柯探讨了引人入胜的文学话题:小说和非小说的边界是什么?何为创意写作?小说家如何写成一本书?我们为什么会为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的困境动容?虚拟人物在何种意义上“存在”着?……艾柯考量作者、文本和诠释者的关系,以作品为例具体解说他的创作手法,如何构建笔下精确入微的虚构世界。他也没有忽略自己的“清单”怪癖:文学清单以其“潜在的无限性”,成为作者重新筑造世界的方式。
《我能否相信自己》
《我能否相信自己》
余华从读者和听者的角度对大师们的经典作品进行独特的解读,既痴迷、激越,又保持冷静的思索。“音乐的叙述和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瞬息万变;它们都经历了段落的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给青年小说家的信》
全书由十二封信的形式组成,除作为“附言”的末信外,第一二封信谈的都是些“大道理”,第三至第十一封信则具体探讨(长篇)小说的语言、风格、空间、时间、视角等等叙事形式和技巧问题。略萨在这本书的大部分篇幅里都在努力探讨写作中的具体问题,他是在用自己的文学经验和理论素养指导年轻作家掌握写作的技巧和克服文学的障碍。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新千年文学备忘录》
这本小书不是具体谈论某位作家某些作品,而是谈论不同作家的共通点和差异性。这些作家和作品都成了卡尔维诺阐述他的论点的例子,而他的论点又都是长年累月阅读这些作家和作品之后形成的。最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似乎综合了卡尔维诺自己在书中推崇的各个特色:既轻快又准确,既形象又繁复。
《小说面面观》
《小说面面观》
《小说面面观》是福斯特唯一的文学批评专著,全书分故事、情节、人物等八个题目。列举几十位作家与作品,讲述长篇小说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听起来是教人怎样写小说的,实质上是教人读小说的,因为正确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
2009年,奥尔罕·帕慕克应邀在哈佛大学做了六场演说,即著名的诺顿演说,他觉得自己在做了三十五年小说家之后,好像回到了原点,他也意识到,这原点并不是他的出发点,他慢慢地在心中有了一个他所经历的文学旅程的意象:““我希望谈论我的小说创作旅程,沿途经过的站点,学习过的小说艺术和小说形式,它们加于我的限制,我对它们的抗争和依恋。同时,我希望我的讲座成为小说艺术的论文或沉思,而不是沿着记忆的巷道走一趟或者讨论我个人的发展。”
《小说机杼》
《小说机杼》
《小说机杼》是一部研究小说魔力的神奇之作——分析其主要元素,颂扬其持久动力。书中对我们这个时代最显著、最时髦的批判深入到了讲故事时的机械设定,由此提出一些基本的问题:当我们说”认识”某个虚构的人物时,这 意味着什么?生动的细节由什么构成?何谓成功的隐喻?现实主义是现实的吗?为什么有些文学惯例变得过时,而另一些却保持活力?《小说机杼》既是一部虚构手法的研究佳作,也是一部小说的另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