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洪晃&黄集伟正在读哪些书?
洪晃
作家,出版人
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外孙女
“目前我在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章士钊卷》,还买了胡适的《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两本对照着看。
我家有一幅字,一半是老爷子章士钊的字,一半是胡适的。是个打油诗,两个人互相调侃。据说那时候两个人正为了中文教育是否要用白话文争论的特别激烈。当然,我外公是反对白话文,坚持八股文的。但外公的政治思想和胡适一样,一直在呼吁包容和多元化。我想中国“为我而大”的思想行为真的很难肃清,我们对异己都非常排斥,也难怪国家对异己也很排斥。
为什么想分享这两条内容呢?因为这和我们当下的生活关联性很强。我想,他们所说的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当时还是有一些思想家会想点忧国忧民的事,现在大家都在忧股(市)忧地(产)吧。
我觉得中国人对“真实”是没追求的。这是儒家传统,中庸是最好的。其实鲁迅也讲过这点——国人的阿Q精神很顽强。托马斯·杰斐逊曾经说“每个人民都得到他们应有的政府”,而我们的统治者,认为他们的内部斗争是不能让民众知道的,老百姓没有知情权。但是他们规定的政策怎么可能不影响我们的生活?计划生育不影响吗?股市不影响吗?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要求真相?“
NO.1《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胡适
九州出版社
2013年1月
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跌宕起伏,他总以为容忍的态度比自由更重要,比自由更根本。甚至认为,容忍是自由的根本。社会上没有容忍,就不会有自由。
胡适提出,人们自己往往都相信他们的想法是不错的,他们的思想是不错的,他们的信仰也是不错的:这是一切不容忍的本源。如果社会上有权有势的人都感觉到他们的信仰不会错,他们的思想不会错,他们就不许人家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所以他在那个时候提出这个问题来,一方面实在是为了对我们自己说话,一方面也是为了对政府、对社会上有力量的人说话,总希望大家懂得容忍是双方面的事。
NO.2章士钊卷
郭双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章士钊是与梁启超齐名的文章家,尤其以逻辑文著称于时。他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报人、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学者和律师。综观章氏一生,有许多戏剧性特点:首先是多变。早年持激进主义,曾主笔《苏报》,激烈鼓吹反满革命;留学英国期间,开始醉心于英国宪政理论;武昌起义后毅然回国,主持《民立报》笔政,鼓吹政党政治和毁党造党;二次革命失败后转向调和主义,鼓吹为政有容和调和立国;欧战结束又回归文化保守主义,公开反对新文化运动,主张以农立国。其次是自诩不党,追求独立。但不党是真,独立却未做到。
章氏一生,不仅未曾独立,相反却先后追随过岑春煊,依附过段祺瑞和杜月笙。前者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章氏本人的个性特点,后者则揭示了近代中国社会一个规律性特点:知识分子在经济地位独立之前,不可能完全获得政治上的独立。
黄集伟
专栏作家、出版人、作家、语词收藏人
“这四本书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相关性,它们不是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励志等维度上的畅销书,而关乎一种广义的科普,或者叫做新知。生活变化太快了,面对快速迭代的生活面貌本身,面对更新速度已经超出我们想象的知识结构,人类都是一个个无知的小人儿,有困惑和迷惘,以及各种不确定。”
NO.1《信息节食》
[美]Clay A Johnson 著,刘静 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年4月
在如今的发达社会,我们生存于各种暴风骤雨般的干扰信息之中,时刻接受着各种资讯的冲击,被一条条诱人的信息诱惑。过多的垃圾食品会造成肥胖,同样,太多的垃圾信息也会使人迷失。《信息节食》即向你介绍如何在泛滥的信息洪流中有所收获,弄清你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又应该摒弃什么样的信息,以及如何在各种信息中进行筛选。对于那些立志于保持敏锐、多产和清醒的个人来说,一份健康的信息食谱是必不可少的。本书适合各类人群阅读,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平衡。
推荐理由:从出版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国内版本非常糟糕,但我之所以推荐它,是因为看到了它的开创性意义。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在互联网时代,大多数人都患有严重的信息肥胖症,这个时代有低品质信息和高品质信息两类,而我们都在摄入一种高热量、低品质的信息,量是爆炸的,但质量很差,我们都是亚健康的状态。就像健康的饮食应该是有控制的、有选择性的,我们对于信息的摄入也应该秉承健康饮食的态度。
NO.2《好好讲道理: 反击谬误的逻辑学训练》(第七版)
[美]T.爱德华·戴默 著
刀尔登 / 黄琳 译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4年8月
为什么要讲理?为什么希望别人也讲理?因为好的论证使我们更好地做出自己的决定。那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理有据的人,无论是实现目标还是完成计划,成功的机会更大。当遇到艰难的道德选择,好的论证起的作用尤为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使我们避开有不良后果的行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是,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争执,平息冲突,把注意力放到道理上来,是个有效的办法。注意到对方论证中的哪怕一丝道理,我们才能替自己找到更好的立场。本书包含应对蛮不讲理者的60种逻辑学策略。
推荐理由:这是美国很多大学的逻辑学教材,它关涉很多人类在言论交际中的常识。它的核心意思是说,我和某个人发生争辩时,如何才能保证一个最基本的讲道理的方式(底线),这对中国当下的舆论环境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中国现在进入了一个“撕逼”时代,人和人、机构和机构、阶层和阶层,都在“撕”,但是这种“撕”不好玩也不好看,没有任何逻辑性。
在言论争辩时,好好讲道理其实是一个共识,但是现在谁也听不进去,各说各的,你听着就行了。我们吵架时,直接就是“总而言之”,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革思维”——不给逻辑论证过程,直接得出粗暴的结论。这本书其实讲的是很常规的事情,但很遗憾国内缺乏这种常规,我看见了这本书当然要觉得稀罕。我们国人说话时往往最忽略论证,争辩的目的就是“要把你打败”,甚至产生很多胡说八道的“神逻辑”,这是特别可怕的反人类的思维。
NO.3《迷人的假象: 光影中的心理学秘密》
魏知超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年8月
A to Z,26个单词,写人性的26个侧面。理工男和文艺青年混搭的魏知超,努力尝试混搭,在心理学课堂上聊电影,在影评里科普心理学知识,誓将跨界进行到底,他希望读者借着这本书发现一些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电影里隐藏着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知识。为什么“正能量”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为什么对“负能量”更敏感才是人的天性?为什么我们一边害怕孤独,一边渴望孤独?为什么《海上钢琴师》是碗心灵“馊”鸡汤?无论你是心理学爱好者还是影迷,这本书都能满足你的好奇心。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年轻的大学老师的跨界写作,通俗而简单,是电影学和心理学结合的大众心理学。切入是电影,落脚是大众心理。涉及26个心理学主题,比如说进化心理学,它就提出问题“为什么现在的人择偶要找白富美和高富帅啊?”、“催眠术到底有没有道理?”等等,是一本倾向于很讨喜风格的网络文本,是比较轻的“新知”,适合年轻人阅读。而且文笔文艺气质浓重,可读性比较强。
NO.4《群体性孤独》
[美] 雪莉·特克尔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年3月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
本书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进行了新的阐释,将焦点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入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进行了实地研究。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
推荐理由:作者是麻省理工的一个教授,我发现这本书真的是一个基于广义田野调查基础上、帮助我们了解身处的信息社会现状的书。它既可以看作是一种“计算机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互联网心理学”的一部分。“计算机文化”是技术之外的人文科学,而“互联网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部分。网络生态是我们研究现代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比如说这本书里谈到社交表演,讨论父母和孩子进行远程视频聊天时究竟该不该化妆?有的人说要真实,脸上长了皱纹也不要遮掩,可有的人说我为什么不能让孩子看见自己最好的一面?我不仅要化妆,还要拼命化妆!
我看了这本书以后很有感慨,网络时代已经失去了“瓦尔登湖”,我们为了打开链接而打开,我们在同一个房间里呆着,却各自玩着手机,各自变成了微信和微博上的一个气泡,实际上我们陷入了更深的孤独。这个作者做了十五年的网络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像我们国内某些学者,一天到晚都在研究一些形而上的东西,和现实生活完全脱钩,根本不能为普通人解决生活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