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要我向他们推荐阅读书目,而这总是令我很为难。
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是学理科出身,对于那些纯文学的东西历来提不起兴趣。当然,喜欢纯文学的人会认为我的作品缺少风情,太过干涩。所以,说不上谁对谁错,只是个人的所好不同。
我喜欢逻辑严谨的书,但是向我询问的人就未必喜欢。并且,向我询问的人八成都是基于我的书给他们的印象,认为我在历史书籍方面涉猎比较多,一定有什么好的推荐。
可是,我还是不知道应该推荐些什么。因为在我看来,好书并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自从秦汉之后,中国进入了独尊儒术的时期,思想文化都已经停滞不前。西汉时期,尚且有些春秋战国的遗风,还有些好书出来。可是东汉以降,书籍的思想性大受限制,没有多大的意义。此后的书,要么在宣扬忠君思想,不管是透过什么形式,这类书读多了,人容易变得愚蠢,误认为中国的国学就是这样。还有一类就是讲权术讲阴谋,人学多了,就会变得很狡猾很没有底线。
基本上,很少有书在讲规则讲人性。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思想自由文化自由的时期是在秦汉以前,以及清朝灭亡后民国初期的那些年。
秦汉以前,中国的文化是世界领先的,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世界领先的。当年的稷下学宫即便放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也没有第二个,各种学说的发展都到了一个极致。所以我们说,真正有价值的书籍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书籍,譬如《道德经》、《管子》、《左传》、《荀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可是,这一类的书籍我是没有办法推荐的,一来这类书籍需要很深的古文基础,二来需要对背景的了解。
事实上,这些书很多人是有的,可是真正能理解的微乎其微。漫说一般读者,就是那些所谓的专家学者,多数也都是懵懵懂懂,乃至招摇撞骗。但是,这类书确实是有很大价值的,譬如治理国家,如果你能读懂《管子》和《韩非子》,你一定是伟大的政治家。譬如一般百姓,《论语》、《庄子》和《孟子》会让你成为一个好公民并且快乐地生活。
可以说,那时的著作是永恒的。
到了清朝灭亡,皇帝没有了,中国人的思想突然得到了解放。这个时候,产生了很多有思想的作品。可是,这个时候的中国文化是落伍的,多数的作品不是一知半解地宣扬西方的思想,就是一味地否定批判中国的文化。所以,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相比,这时候也就算是百草齐放。不过,灵芝也是草。百草齐放虽不如百花齐放,总好过满地菊花。
所以,民国初期的作品也是可以一读的,不过真正有价值的能够留存的,一定是那种冷静地对待中西文化差异的著作,这样的著作和这样的人也并不多,胡适绝对是一个。
说到这里,该推荐什么书还是不知道。我只能说,某些过去的书在现在看来就是笑话,现在的一些书在将来也一定是笑话,这样的书是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