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著名作家 日期:2022-07-31 09:35:04
说到布克奖,国内好多读者可能不是很熟悉。
布克奖被认为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最高奖项,是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世界文坛上影响最大的文学大奖之一。
文学界有一句公认的话:哪部作品得了布克奖,哪部作品就是当今“最好看的英文小说”。
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辛德勒的名单》、《少年pi的奇幻漂流》等作品都曾获得布克奖。
由此可见,布克奖的含金量不容小觑。
所以,尽管很遗憾我们暂时不能一睹玛格丽特新作的风采,但不夸张的说,布克奖颁布以来的50多部作品中,单拎出哪一本都是好看的。
1、《午夜之子》
媲美《百年孤独》、三获“布克奖”
小说《午夜之子》1981年出版时便拿下了当年的布克奖;1993年纪念布克奖25周年时获“特别布克奖”;2008年纪念布克奖40周年时再获“最佳布克奖”。
《泰晤士报》评价“自从阅读过《百年孤独》以来,还从来没其他小说像它这样令人惊叹。”
1947年8月15日午夜,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在德里宣布独立。
这一天零时至一时的一个小时之内,共有1001个婴儿出生。这些与新国家同时诞生的孩子就是“午夜之子”。
由于这些孩子诞生于一个国家的历史时刻,他们便都获得了某些神奇的法力。
有的能穿越时空、有的能在水中随意变性、有的一出生就有泰戈尔一般的文采……他们法力的强弱也有一定规律:出生时间离零时越近的孩子法力越大。
本书围绕两个出生于零点整的孩子展开,一个是我们的主人公萨利姆,另一个叫湿婆。
他们出生时被助产士掉了包,从此两人的命运有了复杂的纠缠。
《午夜之子》改编电影剧照左为萨利姆,右为湿婆
萨利姆具有通灵术,能够深入到人的思想之中,洞悉别人内心的想法;他还能够在午夜把所有午夜之子的灵魂召集到一起。
对于印度的未来,他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景,并一直力图把午夜之子们团结起来,让大家各施所长,共同实现这个愿望。
而湿婆则代表着萨利姆的对立面,他的膝盖无比强大,恶劣的成长环境让他成为一个信奉暴力的歹徒,处处与萨利姆作对。
上天给你打开一扇窗可能就会关掉一扇门。
法力强大的萨利姆开始未老先衰,健康每况愈下,全身还出现了裂痕。生命弥留之际,他决定讲出这一千零一个孩子的故事。
午夜之子们也许会消逝,但他们代表的新印度会继续前进。
(读书小tips:建议大概了解下印度历史,读起来会更有共鸣。)
2、《英国病人》
半个世纪以来布克奖最佳作品
布克奖1969年开始颁发,至2018年正好50周年。
2018年7月,在为纪念布克奖创办50年特别设立的“金布克文学奖”中,《英国病人》凭借近9000张大众投票摘得桂冠,被称为“半个世纪以来布克奖最佳作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刻,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部山区的一栋别墅废墟中,躺着一位从北非运来的被称为“英国病人”的神秘男子。
他从一架燃烧坠毁的飞机中被一位牧人救活,但被烧得面目全非,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他从不说话,身边只有一个叫汉娜的护士照顾他。每隔四天给他黑色的身体洗一遍澡,帮他拆换纱布,喂他吃饭喝水。
很快,战争结束了,驻扎在这栋别墅里的大批英军撤离。
因拒绝随众人返程,“英国病人”和汉娜留了下来。和他们一起留下来的还有战争英雄卡拉瓦乔、印度士兵基普。
“英国病人”是因为全身烧伤、未来已没有任何希望才选择留下,那其他三人为什么不走呢?
原来,留下来的每个人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这些往事仿佛羁绊一般,拉扯着他们禁锢在原地,不愿向前。
汉娜在战争中失去了父亲、情人和肚子里的孩子;
卡拉瓦乔,因偷窃技能成为战争英雄,也因此失去了双手的拇指;
印度士兵基普,聪明、机警,在这个除了他自己任何东西都不安全的地方拆除地雷和炸弹;
而全身烧焦的英国病人,内心深处则藏着一段他终生都不愿再回想起的痛苦记忆……
至此,《英国病人》这本书开始以这四个人的叙述各为主线,铺展开来。
3、《发光体》
史上最年轻得奖者作品
2013年,埃莉诺·卡顿凭借她的第二部作品《发光体》获得布克奖,时年她刚刚28岁,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布克奖得主。
获奖作品《发光体》也因其832页的体量,成为布克奖历史上篇幅最长的小说。
但库管温馨提示,千万不要因书的厚度而却步。
布克奖评委会主席称《发光体》为“令人眼花缭乱的作品,发光而又浩瀚”,“整体结构紧密有序到堪称太阳系”。
这不是一种比喻,因为《发光体》就是一本架构在天文原则上的小说,一本天才之作。
1866年的新西兰淘金热时期,十二个像陪审团一样混杂了各色人等的小团体,聚集在一间酒店就一件蹊跷的事件进行秘密会议。
他们分别是一个毛利宝石猎人、一个银行家、一个新闻记者、一个旅店老板、一个金矿大亨、一个中国金匠、一个代销商、一个药剂师,一个船务代理商、一个法院职员、一个吸鸦片的淘金工人以及一个牧师。
对于眼前这件事,十二个人都抱着自己的小心思各执一词,企图保全自己全身而退。
殊不知,他们早已置身棋局,身处一张巨网,只等人拨开迷雾,原形毕露。
为什么说这本书跟天文有关呢?
因为在小说的架构中,这十二个人分别代表着一个星座里的十二颗恒星;
在这个星座的外围,有7个行星一样的角色跟他们有关。
而这12个恒星角色和7个行星角色都围绕着小说中的“地球”角色:克罗斯比·威尔斯运行。
小说中的一系列神秘事件也围绕着这个角色展开。
同时,小说分为12个章节,每一章节的篇幅均为前一部分的一半,正如月亮由圆到缺的变化过程。
这本书的英文版封面,更能体现月圆到月缺的过程
无论内容还是结构,《发光体》都精妙绝伦。
4、《深入北方的小路》
历时12年的大师之作
《深入北方的小路》是2014年布克奖获奖作品。
作者理查德·弗兰那根的父亲曾是二战时期修建泰缅铁路的日军战俘营中第335号战俘,根据父亲的经历,弗兰纳根用了十二年完成了这部小说。
在位于泰国和缅甸交界的原始森林里,曾有一条长达415公里的铁路。
铁路经过的泰缅边境热带雨林区,多是人迹罕至之地,气候恶劣,地形险峻,这条铁路名叫泰缅铁路,也叫“死亡铁路”。
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军野蛮罪行的见证。
为了运送日军的战略物资,二战期间,原计划6年完工的这条铁路在修路工人高死亡率的代价下一年多便竣工了。
缅泰铁路
修路者中包括6万名盟军俘虏,本书主人公多里戈·埃文斯便是这些俘虏中的一员。
他原本是一名医生,在战俘营里,他的工作除了治疗生病、残疾的战俘,还要负责从他们中挑选出日军规定的人数,去修建泰缅铁路。
在修建这条“死亡铁路”的过程中,每天都有人因为殴打、饥饿、热带疾病和繁重的工作而死去。
日军迫盟军战俘修缅泰铁路,死亡率20%
埃文斯白天倾尽所能营救那些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战友,他为他们征钱购买食物和药品,在挑选修路工人的人数这件事上不惜赌上性命与日军指挥官“讨价还价”。
晚上则夜复一夜的沉浸在回忆中。他想念他的爱情,期待一个叫艾米的人的来信。
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他等到了这封信,而信中所讲述的内容改变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