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彼得·斯旺森 日期:2016-04-26 00:07:05
彼得·斯旺森这位极具天赋的作家以其非凡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欺骗和复仇的故事……书中的角色看起来都很正常,但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异常变态。这种扭曲的人格不仅仅体现在他们的密谋上,更多的是充斥在他们的头脑中。你很难想象,一个十一二岁的瘦弱的小女孩,是如何平静而从容地解决掉那个充满色欲的青年画家的。通过丝滑而优雅的叙述,更为深层的人性慢慢浮现出来。而那个包藏在便签中的结尾,更是将全书的冷酷推向顶点。
本书简介:
《杀戮目标》是彼得·斯旺森的第二本小说,讲述了一种冷血的人生。在由伦敦飞往波士顿的延误航班上,泰德邂逅了神秘的红发莉莉。几杯马丁尼之后,两个陌生人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泰德谈到了自己那美艳却不忠的妻子,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声称要把她杀死。没想到,莉莉居然愿意助他一臂之力。回到波士顿之后,在有阴暗历史的莉莉的指导下,泰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二人的谋杀计划,岂料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让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致命的猫鼠游戏中,不知谁会死于非命,而谁又能逍遥法外……
作者简介:
彼得•斯旺森(PeterSwanson)毕业于的马萨诸塞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三一学院和爱默生学院,取得创意写作、教育和文学学位。他的小说和诗歌曾经发表于《大西洋》(Atlantic)《神秘-E》(MystericalE)《词评》(VocabulaReview)和《扬基杂志》(YankeeMagazine)。目前和妻子住在马萨诸塞州的萨默维尔,潜心创作。
目录:
第一部机场酒吧游戏规则/1
第1章泰德/3
第2章莉莉/15
第3章泰德/23
第4章莉莉/33
第5章泰德/41
第6章莉莉/52
第7章泰德/62
第8章莉莉/71
第9章泰德/79
第10章莉莉/87
第11章泰德/95
第12章莉莉/101
第13章泰德/110
第14章莉莉/119第一部机场酒吧游戏规则/1第1章泰德/3第2章莉莉/15第3章泰德/23第4章莉莉/33第5章泰德/41第6章莉莉/52第7章泰德/62第8章莉莉/71第9章泰德/79第10章莉莉/87第11章泰德/95第12章莉莉/101第13章泰德/110第14章莉莉/119第15章泰德/127 第二部完成一半的房子/131第16章莉莉/133第17章米兰达/138第18章莉莉/147第19章米兰达/156第20章莉莉/164第21章米兰达/171第22章莉莉/182第23章米兰达/192第24章莉莉/199第25章米兰达/205第26章莉莉/216 第三部藏好尸体/225第27章金伯尔/227第28章莉莉/235第29章金伯尔/244第30章莉莉/255第31章金伯尔/259第32章莉莉/266第33章金伯尔/270第34章莉莉/279还没有哪本书能像斯旺森的惊悚小说这样,将复仇展现得如此冰冷残酷……斯旺森的文字犹如锋利的手术刀,层层剥开冷血魔鬼的本质。突如其来的毁灭性高潮更是让人难以承受。——《出版人周刊》当他们第一次在小说中出现时,你万万没想到会是如此扭曲和黑暗……优雅、平滑、如短剑一般锋利的前奏堆积起了让人神经撕裂的高潮。——英国《星期日镜报》书中充斥着背叛、冷漠的跟踪者以及冷血的杀手。小说中主人公的婚姻偏离了正道,他们之间的故事既吸引眼球,又令人困惑。小说悬念迭生。如果你已订婚,即将走入婚姻殿堂,那我强烈建议你看点儿别的书吧。——克里斯•帕弗恩,TheExpats作者充满悬念的转折、绝妙的节奏、扣人心弦而又始料未及的结尾……这本小说混杂着性欲、欺骗、秘密、复仇以及其他让我们沉迷的东西,拉扯着我们过去的记忆。确是一本引人入胜的惊悚小说。——行业分析杂志《货架意识》“你在读什么呢?”她问道。“报纸。我不怎么喜欢读书。”“那你在飞机上拿什么消遣呢?”“喝点金酒。策划场谋杀。”“有趣儿。”她朝我笑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笑,笑得很开心,以至上嘴唇和鼻子间都泛起了细纹,这一笑露出了她的皓齿与些许粉红色的牙龈。我在想她有多大了。刚坐下那会儿,我觉得她应该有三十五岁左右,与我年龄相仿;然而她的微笑以及鼻梁上淡淡的雀斑却让她看起来又年轻了许多。大约二十八岁的样子,和我妻子的年龄相当。“当然,在飞机上我还得工作。”我补充道。“你是做什么的?”我长话短说,告诉她自己在刚起步的互联网公司里负责融资、担当顾问,却并未和她说,一旦这些公司看起来前景不错时,我就会出售它们,并以此赚得了大部分的家业。我也没跟她说,自己这辈子其实都不用再工作了;更未提及自己就是90年代末那一小批互联网精英之一,只需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前撤出自己的股份(并将股票兑现)就行了。我会隐瞒这些事,只因为不想说,并非因为这些话会变成冒犯新同伴的炫富,或者怕她对我兴趣全无。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应该为所赚得的财富而道歉。“你呢?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问道。“我在温斯洛大学做档案管理员。”温斯洛是一座女子大学,坐落于波士顿西部约二十公里左右的郊区,区内绿树成荫、枝繁叶茂。我问她档案管理员都做些什么,并怀疑在谈及自己的工作时,她也是长话短说,只讲了些怎样收集、保存学校档案的事而已。“那你住在温斯洛吗?”我问道。“是的呀。”“结婚了吗?”“还没呢。你呢?”尽管是个问句,我还是察觉到了,她眼睛一瞟,看我左手上是否有戒指。“很不幸,我结了。”我回答道。然后,我举起手,让她看着我光溜溜的无名指,说道:“嗯,我可不会因为担心你这般美丽的女人突然坐在我身边,而在机场酒吧里摘掉婚戒的。我从没戴过戒指,受不了戒指束缚在手上的感觉。”“为什么要说不幸呢?”她问道。“那可就有的说了。”“现在可是航班延迟呢。”“你真的想了解我脏乱的生活吗?”“怎么会不想呢?”“如果要说的话,我得再来一杯了。”我举起了自己空空的玻璃杯,问道,“你呢?”“不要了,谢谢。我最多只能喝两杯。”她用牙齿退下了牙签上的一枚橄榄,咬了下去。我匆匆瞥了一眼她粉红的舌尖。“我常说,马丁尼这东西,两杯太多,三杯嫌少。”“有意思。詹姆斯•瑟伯也说过一样的话,不是吗?”“我可没听说过这个人。”我边说边傻笑,盗用名言还真有点难为情。酒保转眼间就来到我面前了,我便又要了一杯。唇边的皮肤已经有了喝过金酒后的美妙麻木感,我知道自己很可能会烂醉,会说许许多多酒话,但毕竟这里是遵循“机场游戏规则”的,纵然这位同路人居住的地方与我相去不过二十公里,我却已然忘记了她的姓名,并且清楚我这一生也不太可能再见到她了。我觉得跟一个陌生人喝酒聊天是件痛快事,大声说出自己的不快,渐渐地驱散我胸中的些许怒火。于是我和她说了我的生活。我告诉她自己和妻子已经结婚五年,我们就住在波士顿。告诉她9月份的那周里,我们住在缅因州海岸肯纳威克酒店,深爱那个地方,因而买下天价海景地产。还跟她说,拥有所谓艺术与社会行动硕士学位的妻子认为自己有资格并决定与建筑公司共同设计房子,最近又与一位名叫布拉德•达格特的承包商在肯纳威克共度多数时光。“那她和布拉德……?”在将第二颗橄榄含入口中之后,她问道。“嗯,是的,好上了。”“你确信?”于是我跟她说了更多的细节。我告诉她一直以来米兰达对我们在波士顿的生活非常不满。结婚的第一年,她总是忙着装饰我们在南区的褐砂石房子。之后,她又在索瓦区一位朋友的画廊里找了份兼职,也就在那时,我知道婚姻变味了。晚宴中,我们开始变得无话可说,并开始在不同的时间上床睡觉。更重要的是,我们失去了在这段感情中各自的身份定位。最开始,我是那个为她介绍名贵酒品、带她参加慈善活动的富有商人,而她则是那个订制泰国海滩游、喜欢逛休闲酒吧的波西米亚艺术家。我知道我们是老套的夫妻组合,尽管有些勉强,但这种关系适合我们。我们在每一点上都很合拍。我甚至因为这样的事实感到欣喜:尽管我认为自己长得很帅,但一般来说,只要她在旁边,没有人会愿意瞅我一眼。她双腿修长,两乳丰满,心形的脸蛋上嘴唇丰润;暗棕色的头发常被染作黑色,弄得两鬓蓬松,仿佛刚从床上起来一般。纵然每回出门必是画眼线的,但她的皮肤却是光洁无瑕,连脂粉也不需要。在酒吧和餐厅里,我总会碰到一些偷瞄她的男人。……“那你打算怎么办?”她问。这也是我最近一直在问自己的问题。“说真的,我想杀了她。”我笑着,嘴巴却因酒精的作用而麻木,我故意冲她挤挤眼,好让她觉得我是在逗她,但她一脸严肃,挑了挑红色的眉毛。“嗯,你是该这么做。”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