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古龙 日期:2016-07-03 21:25:00
◆作为当代华语文坛罕有的大师,古龙的作品是真正深入街头巷尾的文学经典。《碧血洗银枪》,古龙“江湖名篇”之一。碧玉山庄选婿之日,武林四公子——邱凤城、马如龙、沈红叶、杜青莲应邀前赴寒梅谷,但在选婿开始前,其中三人竟然相继遭遇毒手。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一个人——马如龙。向来骄傲的马如龙无处争辩,也不想争辩,他该何去何从?谁又是幕后真凶?在惊险的逃亡途中,这个隐藏在碧玉山庄的惊天阴谋被一步步地揭开……
真正骄傲的人,总是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别人说什么、做什么,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古龙笔下的马如龙,就是典型的例子。马如龙一次次地被邪恶势力推向命运的悬崖,他已自身难保,却依然直面自己的内心,为朋友挺身而出。他的诚实、正义和勇敢,正是他骄傲的理由,正是取得周遭信任、平反昭雪的真正力量。
作者简介:
古龙,(1938-1985),原名熊耀华,出生于香港,幼时暂居汉口,后经香港赴台。
古龙的小说创造性地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阐述其对中国社会的独特洞见,将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
作为当代华语文坛罕有的大师,古龙的作品是真正深入街头巷尾的文学经典,小李飞刀、陆小凤、楚留香等众多形象,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角色;
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流传之广,几乎成为中国人最常见的口头禅,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龙一生,人如其文,像他笔下的众多主人公一样,放浪形骸,挥金如土,嗜酒如命,风流倜傥;在其充满灿烂传奇的一生的尽头,在医生下达严禁饮酒的告诫之后,豪饮三天三夜,大醉归西。
一代大侠,江湖文豪,古龙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绎他永恒的主题:勇气、侠义、爱与宽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四公子
第二章杀手
第三章天杀
第四章长夜
第五章大婉
第六章破碗
第七章小婉
第八章私情
第九章患难见真情
第十章问题
第十一章吊刑
第十二章茉莉花
第十三章卖花女
第十四章绝人绝事前言 第一章四公子 第二章杀手 第三章天杀 第四章长夜 第五章大婉 第六章破碗 第七章小婉 第八章私情 第九章患难见真情 第十章问题 第十一章吊刑 第十二章茉莉花 第十三章卖花女 第十四章绝人绝事 第十五章玲珑玉手玉玲珑 第十六章杂货店 第十七章有所不为 第十八章吃盐的人第十九章有所必为 第二十章别无选择 第二十一章义无反顾 第二十二章绿雾非雾 第二十三章不老实的老实人 第二十四章老主顾与大主顾 第二十五章死巷第二十六章死地 第二十七章黑石 第二十八章死谷传奇 第二十九章盛宴 第三十章裁缝胭脂花轿 第三十一章神奇的裁缝 第三十二章吓人的手 第三十三章洞中 第三十四章华屋恶夜第三十五章恶夜惊魂 第三十六章三更后 第三十七章死谷 第三十八章疑云重重 第三十九章解答 尾声 “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
——温瑞安
“古龙的酒和他的武侠,他的人一样,果然不同反响。”
——林清玄
“莫论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好,只要谈及武侠小说的流派,就不能不提古龙。”
——黄霑
“那家伙在天上一定又在喝酒”。“古龙生前死后台湾还没有可跟他相比拟的武侠小说家。”
——温瑞安
“古龙的酒和他的武侠,他的人一样,果然不同反响。”
——林清玄
“莫论古龙的小说是否比金庸好,只要谈及武侠小说的流派,就不能不提古龙。”
——黄霑
“那家伙在天上一定又在喝酒”。
——三毛
“他的名字也许不是一座丰碑,但绝对是一座火山,时刻沸腾着侠义,正义,道义,大义的活火山。在这座火山里,人世间的情与仇,爱与恨,生与死,恩与怨全都交融在一起,最后喷涌而出,化成了他人生中最壮丽的风景。”
——燕歌严冬。酷寒。雪谷。
千里冰封,大地一片银白。一个人在雪地上挖坑,挖了一个三尺宽、五尺深、七尺长的坑。
他年轻、健康、高大、英俊,而且有一种教养良好的气质。他身上穿的是一袭价值千金的貂裘,手里拿着对光华夺目的银枪。枪杆是纯银的,上面刻着五个字:
凤城,银枪,邱。
这么样一个人,本不是挖坑的人;这么样一对银枪,也不该用来挖坑的。
这里是个美丽的山谷,天空澄蓝,积雪银白,梅花鲜红。他是骑马来的,骑了一段很远的路。马是纯种的大宛名驹,高贵,神骏,鞍辔鲜明,连马蹬都是纯银的。
这么样一个人,为什么要骑着这么样一匹好马,用这么样一对武器,到这里来挖坑?
坑已经挖好了。他躺了下去,好像想试试坑的大小,是不是可以让他舒舒服服地躺在里面。这个坑难道是为他自己挖的?
只有死人才用得着这么样一个坑,他年轻健康,看起来绝对还可以再活好几十年,为什么要为自己挖这么样一个坑?难道他想死?这人活得好好的,为什么想死?为什么一定要到这地方来死?
雪昨夜就已停了,天气晴朗干冷。他解下马鞍,轻轻拍了拍马头,道:“你去吧,去找个好主人。”健马轻嘶,奔出了这片积雪的山谷。他在马鞍上坐了下来,仰面看着蓝天,痴痴地出神,眼睛里带着种说不出的悲痛和忧虑。
这时候雪地上又出现了一行人,有的提着食盒,有的抬着桌椅,还有个人挑了两坛酒,从山谷外走了进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看来像是个酒楼的堂倌,过来赔笑问讯:“借问公子,这里是不是寒梅谷?”
挖坑的少年茫然点了点头,连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
这人又问:“是不是杜家大少爷约你到这里来的?”挖坑的少年连理都不理他了。
这人叹了口气,讪讪地自言自语:“我真想不通,杜公子为什么要我们把酒菜送到这里来?”
另一人笑道:“有钱人家的少爷公子,都有点怪脾气的,像咱们这种穷光蛋当然想不通。”
一行人在梅树下摆好桌椅,安排好杯盏酒菜,就走了。又过半天,山谷外忽有人曼声长吟。
“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声响叮当。”
真的有铃声在响,一个人骑着青驴,一个人骑着白马,进了山谷。骑驴的人脸色苍白,仿佛带着病容,但却笑容温和、举止优雅,服饰也极华贵。
另一人腰悬长剑,头戴银狐皮帽,着银狐皮裘,一身都是银白色的,骑在一匹高大神骏的白马上,顾盼之间,傲气逼人。他也的确有他值得骄傲之处,像他这样的美男子的确不多。
挖坑的少年还是一个人坐在那里,痴痴地出神,好像根本没看见他们。他们也不认得他。
这三个年轻人看来却都是出身豪富之家的贵公子,而且不约而同地都到这里来了。但是他们来的目的,却显然不一样,后面这两位,是为了踏雪寻梅、赏花饮酒而来。那挖坑的少年,却是来等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