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森博嗣 日期:2017-01-11 10:49:14
《孤獨的價值》
別再勉強自己和別人來往,不是很好嗎?
發現孤獨的價值,讓自己更自由。
▍能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特有的能力。▍
為了想被認同,我們群居取暖;
為了彼此「連線」,我們過度羈絆。
孤獨不是無視他人,也不是拒絕社會,
而是與社會共生,並且思考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孤獨,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我們排斥了孤獨如此珍貴的感覺?|
- 寂寞其實只是我們的主觀意識打造的
- 「孤獨死」的人難道就一定真的孤獨嗎?
- 世上充斥著將寂寞視為不堪狀態的虛構假象
- 被「集體意識」綁架的我們只會感到更空虛
- 拼命想得到別人的認同,會讓我們更寂寞
- 孤獨的狀態,是為了即將到訪的快樂做準備
- 真正心靈相通的朋友,沒必要經常見面聯絡
-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 孤獨就像減重,可以讓身心更健康
- 接受孤獨,其實是讓自己更自由
作者简介
作者介紹
森博嗣 |MORI Hiroshi
一九五七年十二月七日出生於愛知縣,小說家、工學博士,於國立N大學工學院擔任助理教授。
一九九六年,以《全部成為F》一書榮獲第一屆梅菲斯特獎,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之後陸續發表多部作品,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王牌作家。
近期著作有《關於找尋自我的樂趣》、《小說家這個職業》、《創作的品味工作的思考》、《打造自由自在而活》(以上為集英社出版)、《科學這字眼是什麼是意思》(幻冬社出版)。
譯者介紹
楊明綺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赴日本上智大學新聞學研究所進修。
譯作有《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超譯尼采》、《說真話的勇氣──北野武的新道德》、《這幅畫,原來要看這裡》、《那天之後的建築──伊東豊雄的後311新建築觀》、《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一個人的老後》等。
目录:
孤獨的價值-目錄導覽說明
▍前言
究竟是隱遁,還是孤獨?
每個人都應該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
孤獨真的那麼不堪嗎?
孤獨,究竟為何?
▍第一章 為何孤獨與寂寞劃上了等號?
何謂孤獨?
孤獨意味著得到自由
被羈絆束縛的現代人
人們無意識地渴求孤獨
之所以我們感受到孤獨
我們為何感到寂寞?
關於寂寞的條件
為了不寂寞,我們究竟失去些什麼?
為何我們被教導當個「乖孩子」?
我們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想當個好孩子的造翻心態
孤獨是由自己一手打造的
伙伴意識是霸凌的基本成因
得到別人認同的手段
團體中的好孩子類型
小酌的那種孤獨感
失去虛構世界的孤獨感
▍第二章 寂寞真的那麼不堪嗎?
可以感受到孤獨,是身而為人的能力
人們畏懼孤獨的理由
寂寞的積極意涵
不被「廉價的感動」所洗腦
世界虛構了太多孤獨的刻板印象
感到孤獨是為了準備享受快樂
寂寞與快樂地起伏曲線
影響情緒的變化值
生與死是生物的宿命
孤獨是為了讓自己自由
不懂得思考的人,才是最寂寞的人
拒絕大量生產的感動
商業虛構的價值觀VS普世價值觀
感動竟然成了一種商品
▍第三章 孤獨對於人類來說,是必要的狀態
孤獨讓你活得更自在
幾乎不和別人會面的我
別將孤獨和個人主義劃上等號
個人主義必須建立在「和平」的基準上
這是個再怎麼微小的存在也能存活的社會
恐懼孤獨的飢餓精神
一個人的發想
孤獨也有產值
學校裡的集團意識重要嗎?
不要失去獨處的時刻
關於孤獨的盪鞦韆原理
瞭解孤獨,才能瞭解愛情
讓孤獨轉換成「美」:創作的動機
孤獨就像減重,能讓身心更健康
▍第四章 孤獨也能衍生美的意識
人類工作的變遷史
在寂寞中發現美:日本的「侘?寂」文化
從孤獨中發現美的意識
體會沉靜:從肉體轉向精神
集體意識讓人感到更空虛
孤獨的價值?苦惱的價值
▍第五章 接受孤獨的方法
嘗試寫詩吧
孤獨是一種奢侈的感覺
鑽研自己的樂趣
做些無謂的事應付孤獨又何妨
孤獨是只有人類才能達到的境界
描繪你想要的自由
▍後記
富裕生活中的迷失
普遍比實際年齡年輕的現代人心智
嘗試孤獨之路
孤獨能讓你的心變得更溫和
結語:孤獨有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