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冕 日期:2014-08-26 20:19:54
本书是一部解读官场秘籍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清王朝近三百年间最富代表性的十二位高官的发迹历程。这些富有传奇色彩的高官,大多平民出身,书生起步,但他们都以过人之处,赢得上司表睐,官运亨通,隆隆直上,平步青云,超越成千上万竞争者,成为位高权重的当朝红人。他们既有相似之处,工于心计,精于谋划,勇于打措,更有各自精绝独到的手段。为官之奇、为道之深令人匪夷,读来瞠目。
作者简介:
高冕,1962年生于浙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鲁迅文学奖。
目录:
1、崇德朝红人范文程
进献殊礼
2、顺治朝红人索尼
铁血忠臣
3、康熙朝红人施琅
修炼坚韧
4、雍正朝红人胤祥
交出自我
5、乾隆朝红人傅恒
低调贵戚
6、乾隆朝红人和珅
高明奴才
7、嘉庆朝红人朱珪
端方清廉
8、道光朝红人曹振镛1、崇德朝红人范文程
进献殊礼
2、顺治朝红人索尼
铁血忠臣
3、康熙朝红人施琅
修炼坚韧
4、雍正朝红人胤祥
交出自我
5、乾隆朝红人傅恒
低调贵戚
6、乾隆朝红人和珅
高明奴才
7、嘉庆朝红人朱珪
端方清廉
8、道光朝红人曹振镛
追求无为
9、咸丰朝红人杜受田
大智大爱
10、同治朝红人曾国藩
扶倾定危
11、同治朝红人李鸿章
掌控兵权
12、光绪朝红人袁世凯
乱中取胜
主要参考书目
清代皇帝世系表乾隆朝红人——高明奴才和珅
和珅钻营的最大特点,是精于揣摩主子心理。成为乾隆帝肚里的一条虫子,他就有这番本事。只要乾隆帝喜好之事,他都抢着去做、尽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身为堂堂军机大臣,朝廷大员,他总是“言不称臣,必曰奴才”,“皇帝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要成为皇上肚里一条虫子绝非易事,和珅却做到了。查办云南总督李侍尧案,就可见识和珅这一手的厉害……乾隆帝与和珅,世俗层面论,一个是甩手掌柜,一个是出色管家;精神层面论,一个是俞伯牙,一个是钟子期。在世俗王国和精神世界的两端,君臣两人都心心相印难舍难分。清代皇帝好把宠臣称为“心膂”,乾隆帝真的将和珅当做了自身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说主动求宠、顺境固宠还不足以显示和珅全部本领的话,那么,其反败为胜、逆境邀宠的招数,不得不令同僚自叹弗如、望而生畏。
乾隆朝后期,和珅一跃成为权倾朝野的政治暴发户。
和珅在弘历当皇帝期间,虽始终未能跨越阿桂,当上首席军机大臣和内阁首辅,实现位极人臣的梦想,但朝臣们心里明镜似的,都知道他才是皇上最宠信的大臣。《清史稿》称和珅“宠任冠朝列矣”,说的就是这意思。和珅与皇帝的特殊关系和在朝中的独特地位,连英国访华使团副使乔治o斯当东也看在眼里,“这位中堂大人统率百僚,管理庶务,许多中国人私下称之为'二皇帝'。”
这种现象具有特殊而典型的意义,因而值得冠以一个时髦称谓:“和珅现象”。
和珅为何能够飞速跃上政治舞台,为何得以长期受到专宠,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谜。
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破解“和珅现象”的重要时间界碑。这之前,和珅平淡无奇,名不见经传,官场之中不知和珅为何许人;这之后,和珅平地一声雷,超级礼炮般直蹿九霄云天,而且这朵巨大神奇的耀眼礼花,从此宝石星辰似的镶嵌于苍穹,终乾隆一朝不再消陨。
乾隆四十年前,和珅是一个名落孙山的穷学生,是一个偶尔陪同皇上捕鱼、罟雀,寻开心的小混混。
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和珅官运骤起之年,是其仕途的关键转折点。这年十一月,和珅平步青云,升任乾清宫御前侍卫兼正蓝旗满洲副都统,从此一路扶摇,进入仕途快车道。
次年正月,和珅任户部右侍郎;三月,任军机大臣;四月兼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八月调任镶黄旗副都统;十一月充国史馆副总裁,荣戴一品朝冠;十二月,兼任步军统领,跻身朝廷一品大员行列,相当京师卫戍司令,百姓俗称“九门提督”,成为皇帝心腹中的心腹,成为当时政治苍穹中最耀眼的一朵礼花。回顾乾隆三十七年时,和珅还只是个三等侍卫,论品级正五品,但仅仅四年时间,就从默默无闻的小混混,一跃成为声名显赫的一品朝臣,成为皇帝跟前的大红人。
和珅不是皇帝国戚,但其升官之快却超过乾隆帝小舅子傅恒。傅恒从任蓝翎侍卫到进入军机处,用了五年时间;和珅同乾隆帝相识仅一年,就进入了军机处。
和珅能够官场骤起、大红大紫,得宠高升,到底有何秘诀,世人众说纷纭。
说法之一,和珅第一次进入皇上视野,就打下了特别深刻的烙印。
陈康祺《郎潜纪闻》记载:“一日,警跸出宫,上偶于舆中阅边报。有奏要犯脱逃者,上微怒,诵《论语》'虎兕出于柙'三语。扈从校尉及期门羽林之属咸愕眙,互询天子云何。和珅独白:'爷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耳(凡内臣称皇上皆曰老爷子,或曰佛爷)。'上为霁颜,问:'汝读《论语》乎?'对曰:'然。'又问家世、年岁,奏对皆称旨。自是恩礼日隆。”
《庸庵笔记》则另有说法:“大驾将出,仓促求黄盖不得。高宗云:'是谁之过欤?'各员瞠目相向,不知所指。和珅应声而曰:'典守者不得辞其责。'高宗见其仪度俊雅,声音洪亮,乃曰:'若辈中安得此解人?'问其出身,则官学生也。和珅虽无学问,而四书、五经尚稍能记忆,一路舁轿行走,高宗详加询问,奏对颇能称旨。”
和珅首次受乾隆帝赏识的记载,《郎潜纪闻》与《庸庵笔记》在具体情形上出入颇大,但实质上是一致的,都表明和珅反应机敏,而且学问功底不薄。
又有一说,和珅在一场独特考试中进入圣眼,从此踏上飞黄腾达之路。
从顺治十五年(1658年)起,会试和顺天乡乡试头场《四书》三题,都由皇帝亲自命题并密封,送内廉官刊印颁发。所以,乾隆帝是顺天乡试的命题者,当他知道和珅曾应顺天乡试时,要他回忆考场做过的文章。和珅一边侍轿飞跑,一边竟能将应试文章流畅地背诵出来。听罢“回忆作文”,乾隆帝得出结论,和珅应该有资格金榜题名。
和珅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应戊子科顺天乡试,此后四年担任三等侍卫,又过三年,乾隆四十年冬当上皇帝贴身侍卫。他边扶皇帝小轿边背诵当年考试作文,很可能就在那个幸运的冬天。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将七年前考试作文背出来,表明他记忆过人,体现出不同寻常的心理素质。七年前参考之后心情沮丧至极,七年后扶轿答题的幸运不亚于殿试;七年前名落孙山,七年后文章得到皇上首肯,其意义甚至大于当年荣点翰林——乾隆帝是当年出试题者,面对当年本该考中而没有考中的和珅,脑子里很可能闪过许多复杂的念头:对于科举制度的反省,对于屈遭埋没的才子的同情,以及对和珅的补偿心理,等等。参加这场由皇帝亲自主考、只有一个考生、试题为七年前钦命题目的特殊考试,和珅的成功大大超过状元。
还有一说,和珅受乾隆帝异宠,出于一种非同寻常的暧昧关系。
这一说法广为流传。说是乾隆帝父亲雍正帝有一位相貌非常娇艳的妃子,少年弘历“以事入宫,过妃侧,见妃对镜理发,自后以两手掩其目,盖与之戏耳。妃不知为太子,大惊,遂持梳向后击之,中高宗额”。雍正帝皇后获悉后勃然大怒,以为年轻美貌的妃子故意调戏皇太子弘历,立即命妃自缢。弘历闻讯,飞速“往妃所,则妃已环帛,气垂绝”,弘历哀痛之际以珠子在妃子脖颈上做下印记,痛悔说:“我害汝矣!魂而有灵,俟二十年后,其复与吾相聚乎?”到乾隆中叶,和珅当了乾隆帝的御前侍卫,有次乾隆帝偶尔遇见他,“则似曾相识者,骤思之,于何处相遇”,“追忆自少至壮事,恍若和珅之貌与妃相似,因密召珅入,令跪近御座,俯视其颈,指痕宛在,因默认珅为妃之后身,倍加怜惜,遂如汉哀帝之爱董贤,不数年间,由总管仪仗而骤跻相位。”
这一野史传说,乍看纯属无稽之谈。清代自雍正元年建立秘密建储制度后,不再公开预立皇太子,除雍正帝外任何人都不可能预知弘历是皇太子;和珅系某艳美妃子投胎转世之说,看上去言之凿凿、有板有眼,其实风影演绎、毫无根脚。然而,野史的意义不在于就事论事,而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隐藏于生活表象后面的底色,好比X光,让人们透过包裹的衣服、皮囊,看到内在的骨骼。这一传说,意在于告诉世人,乾隆帝与和珅是一对同性恋。从历史背景看,这一说就并非无稽之谈了。乾隆帝是不是与汉哀帝同样钟情于男色,官史无载,官史也不会载。但有一铁的事实,清代因取缔官妓,严禁官员嫖娼,官场内狎男妓之风盛行。和珅相貌不俗、善解人意,乾隆帝是否与他有断袖之欢,只有他们君臣心里明白。和珅突然受宠、大红大紫背后多种可能里边,也不排除这一可能。这也折射出人们对“和珅现象”的浓厚兴趣,与欲解其中之谜的强烈欲望。
机敏应对《论语》也好,扶轿忆诵当年应试文章也好,幸得成为乾隆帝男宠也好,即使确有其事,从史实看,也不是和珅骤然得宠的全部原因。
和珅之为和珅,还在于具有其他过人手段。
他是投机钻营大师。
和珅隶属正红旗。正红旗属“下三旗”,但他却能顶破一层又一层天然障碍,钻到皇帝身边任御前侍卫,这不能不佩服其钻营功夫。从顺治帝时代起,御前侍卫均选自皇帝亲自统帅的正黄、镶黄、正白“上三旗”,当皇帝贴身侍卫也就成了“上三旗”的特权。按清制,负责皇宫、行宫警卫的侍卫处,编制一等侍卫六十人,二等侍卫一百五十人,三等侍卫二百六十人,蓝翎侍卫九十人。这些侍卫的官秩都很高,一、二、三等分别为正三品、正四品和正五品。按定制,“上三旗”子弟才有资格充当御前侍卫,“下五旗”子弟只能去当王府护卫。乾隆三十七年,二十二周岁的和珅跻身于三等侍卫行列,不久进入粘杆处任侍卫。粘杆处,因其只要负责皇帝“巡狩时扶舆、擎盖、捕鱼、罟雀之事”,又称“上虞备用处”。皇帝出巡时服侍护卫,闲暇时陪同皇帝玩乐,一天到晚围着皇帝转;一旦讨得皇上欢心,皇恩雨露往往能够优先打到头上。清代由侍卫发迹成为达官显贵的榜样很多,康熙朝大学士索额图,乾隆朝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内阁首辅傅恒,都是从御前侍卫任上飞黄腾达的。虽然当御前侍卫干的是“扶舆、擎盖、捕鱼、罟雀”之类的下等活,比官学生或居家闲散的悠闲生活辛苦得多,但因为这是一条发达之路,贵族官家子弟趋之若鹜,为争这个显缺打破头。“下三旗”出身的和珅在竞争中的劣势自不待说,居然能大获成功,表明他在打通关节方面能力超强,堪称钻缝破障的行家里手。当上御前侍卫的和珅写下一首诗:“纵马凌云去,弯弓向月看。莫嗟行役苦,时接圣人欢。”这首诗活脱脱勾勒出御前侍卫和珅的精神世界:终于获得在皇上鼻子底下当差的机会,终于与“上三旗”子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了,种种行役之苦统统退隐远去,凸现在仕途风景线前面的唯有洋洋得意。
和珅钻营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精于揣摩主子心思。成为乾隆帝肚里的一条虫子,他就有这番本事。而且,只要乾隆帝喜好之事,他都抢着去做、尽心去做,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身为堂堂军机大臣,朝廷大员,他总是“言不称臣,必曰奴才,随旨使令,殆同皂隶”,“皇帝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进之”。要成为皇上肚里一条虫子绝非易事,和珅却做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