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让-路易·傅尼叶,李欣 日期:2014-11-01 11:13:59
有人说,生出一个残障儿,就是遇到一次世界末日,而他,遇到了两次!他是让-路易·傅尼叶,在法国文坛和电视圈拥有很高的知名度,然而在一身的光环背后,隐藏的却是他多年来避而不谈的两个残障儿。迟至四十年后的今日,他决定送给他的孩子这本书,用来表达他的歉意,以及永远没有说出口的爱。
然而,傅尼叶却以异于其他残障儿父母的幽默口吻,诉说自己的经历,甚至轻松地开起儿子的玩笑。
他说不想让读者哭泣,只想带来欢笑,但如此轻盈的叙述,却字字精准地刻划出了他身为一个父亲的痛苦挣扎。
相较于众多描写生命伤悲的题材,《爸爸我们去哪儿》打破了我们对悲伤的看法。傅尼叶选择直率地嘲弄自己的遭遇,正如他所说的:“幽默,是对付痛苦最好的武器!”我们可以不流泪,以另一种方式越过生命的伤痛与困境!
作者简介:
让-路易·傅尼叶(Jean-LouisFournier)大学时修习古典文学,本应成为严肃学者的他,后来却成了法国知名作家及电视剧编导。他曾获得多项国际艺术电影大奖,从一九九二年起,傅尼叶开始文字创作,作品逾二十部,包含散文、小说、剧本,他幽默诙谐的笔法,令众多法国读者为之着迷。虽然经常受邀上媒体谈论作品,但关于自己的两个孩子,一直是傅尼叶避言谈起的话题。直到他七十岁,也就是二〇〇八年,他才出版《爸爸,我们去哪儿?》,首度写出身为两个残障儿父亲的心声。他说:“过去不提,不是因为怕丢脸、怕被人用异样眼光看待,而是无法面对说了之后难以承受的痛楚。”《爸爸,我们去哪儿?》一出版,立即在法国引起热烈的回响,在销售量和排行榜上都创下耀眼的佳绩。傅尼叶的句句文字抚慰了许多读者,不仅仅只是同为残障儿的父母,更告诉大家即使有再痛苦的遭遇,还是能够有勇气地笑着活下去。有评论家说:或许上帝不曾善待傅尼叶的孩子,但这部作品之于傅尼叶,甚至所有的读者,都是我们面对生命困境时最好的礼物。
看到新生婴儿,人们脸上会露出赞叹的表情。小宝宝真漂亮啊!我们观察他的小手,数他的手指头。
我们发现他每只手都有五个指头,脚也一样。我们惊呆了,不是四个,也不是六个,而是不多不少正好五个。每只手,每只脚,都是奇迹。要是说到婴儿身体内部的结构,那就更复杂了。
每次生育就是一次冒险……并非每次冒险都能成功,但人们却还是乐此不疲。
在地球上,平均一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一定要想办法找到那位正在生孩子的母亲,劝她千万别把孩子生出来。”幽默大师补充道。
昨天,我们带马蒂约去了阿贝维勒修道院,想让在卡梅尔做修女的玛德林娜姨妈见见他。
见面地点在修道院的接待室。这是一间不大的房间,墙上刷着白石灰。里面的墙上开了一扇门,门上挂着厚厚的门帘。门帘不是红色的,而是黑色的,跟木偶剧院里的幕帘一样。我们听到门帘后面传出的声音说:“孩子们,你们好。”这就是玛德林娜姨妈。她正在隐修。不能当面见我们。聊了一会儿以后,她说要看看马蒂约。让我们把婴儿篮放在门口,还嘱咐我们转过身去,朝向对面的墙壁。隐修中的修女可以见小孩,但不能见大人。
接着她开始招呼修女们一起来看她的小外孙。我们听到了修女袍子的簌簌声,伴随着半遮半掩或是高声爽朗的笑声,还有掀门帘声。她们异口同声地赞叹着,挠他这儿一下,摸他那儿一下。“真可爱!院长,你看啊,他在冲我们笑呢,简直就像个小天使,小耶稣……!”如果她们的溢美之词前面没有加上“像”字,就更准确了。
对修女来说,上帝创造的一切都是至善至美的,婴儿是上帝的杰作,所以也是完美无瑕的。她们显然不愿意说出美玉上的瑕疵,更何况他还是院长的外孙呢。当时我真想转过身来,让她们别夸个不停了。
但我没有,幸好我没有。
就让可怜的马蒂约享受一次别人的夸奖吧……我永远忘不了那位医生,是他第一个鼓足勇气告诉我们马蒂约将终生残障。他叫枫丹教授,当时在里尔。他告诉我们不要再抱有任何幻想了,马蒂约发育迟缓,而且将终生迟缓。他的生理和智力都有缺陷,没有办法补救。
那天晚上,我们没睡好。我记得自己做了噩梦。
之前的诊断结论都不太明确,医生只说马蒂约身体发育迟缓,智力并没有问题。
不少家长和朋友都想安慰我们,只可惜他们经常是笨嘴拙舌的。一看到马蒂约,他们就说:他进步真快,真让人感到惊讶。记得有一次,我对他们说:我吃惊的是马蒂约根本没有进步。当然,我是在跟别的孩子比。
马蒂约身体很软。他的脖子好像是橡胶做的,根本直不起来。别的孩子已经能站起来骄傲地向大人要东西吃了,马蒂约还只能躺着。他从不喊饿,喂他吃东西要拿出天使般的耐心,他还经常吐到天使身上。P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