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莱昂纳德科恩,刘衎衎 日期:2015-05-08 20:19:58
“乔伊斯还在人间,他以科恩之名在蒙特利尔生活,他以亨利·米勒的角度书写。”
本书是“摇滚乐界的拜伦”科恩的一部抒情如歌、具探索性的半自传体小说。小说讲述了加拿大犹太富家子弟布里弗曼儿童时代一直到二十岁的生活,描述了他与同伴克兰兹的友情,从童年到青年时代与进入他生命中的几位女子之间的情爱,以一种兼具细腻情感与自我解嘲式的“无赖气质”阐述了对战争、暴力、宗教、性以及阶级平等的观念看法。
作者简介:
莱昂纳德科恩,1934年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当代伟大的诗人、歌者,传奇性地集诗人、作家、歌手、画家、僧人于一身。有“摇滚乐界拜伦”之美誉。身为当今摇滚界首屈一指的元老级人物之一,是全球亿万乐迷顶礼膜拜的教父式人物,至今仍在全球巡演,愈老愈火。
他以文学起家,被誉为“乔伊斯还在人间,他以科恩之名在蒙特利尔生活,他以亨利·米勒的角度书写”,“加拿大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世纪后期最重要的诗人”。60年代作品《美丽失败者》作为加拿大第一部后现代小说,已被推为20世纪经典。前言译后记
译《至爱游戏》的这几个月里,手头经常翻读的一本书,是乐评人SylvieSimmons于2012年出版的一本厚达500多页的莱昂纳多科恩传记《我是你的男人》,(传记名来自科恩的一首同名歌曲)。传记的背景资料详实,传记作者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时代之间蛱蝶穿插,非常好读。
译后记
译《至爱游戏》的这几个月里,手头经常翻读的一本书,是乐评人SylvieSimmons于2012年出版的一本厚达500多页的莱昂纳多科恩传记《我是你的男人》,(传记名来自科恩的一首同名歌曲)。传记的背景资料详实,传记作者在人与人、人与事、人与时代之间蛱蝶穿插,非常好读。
大概与国内的科恩粉丝一样,我知道科恩的缘起,不是因为他的小说和诗,而是他的歌。我第一次听到科恩的歌,是在2003年,一位挚友推荐的。了解他的小说和诗歌,还是从翻译他的《美丽失败者》开始。
科恩出生于1934年,正逢经济大萧条时期,二战之前。他降生在一个富裕的俄国犹太移民家庭,祖父是蒙特利尔城第一位首席拉比,父亲经营着一家著名的高级制衣公司。《至爱游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科恩少年到青年时代的自传体成长小说。小说的主人公布里弗曼生长的富裕犹太人居住的西山区、父亲的死亡、母亲最后进入精神病院生活等等等等都发生在科恩本人的生活里。小说里主人公的好友克兰兹的原型是科恩在蒙特利尔的好友,同样出生于富裕犹太人家庭、后来成为雕塑家的MortRosengarten。小说中雪儿的原型,也是科恩在美国纽约邂逅的一位情人乔治安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布里弗曼的儿童时代一直到二十岁的生活,他与同伴克兰兹的友情,从童年到青年时代与进入他生命中的几位女子之间的情爱与性。他对战争、暴力、宗教、性、以及社会公平等等的感受和看法。
书完成于1961至1962年间,彼时大约二十七八的科恩与当时的情人玛瑞莲居住在希腊的海德拉岛(HydraIsland)。首次出版是在1963年的英国,当时颇受好评,英国《卫报》评论此书为“抒情如歌、具探索性的半自传体小说”。而美国的《星期六评论》评论此书具有“内心深处的无赖气质,语言异常丰富,情感细腻而幽默”。加拿大作家,《英伦病人》的作者迈克翁达杰则称赞为“文风紧凑、含蓄而诗意”,进而将这部小说与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联系起来。在我看来,科恩与乔伊斯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我非常好奇迈克翁达杰的评论是从何处着眼。可惜他的这篇评论文章我一直无法找到。不过,科恩求学于麦基尔(McGill)大学时,确实师从LouisDudek研究过乔伊斯等人的作品。
传记作者SylvieSimmons对此书的评价是:“……此书文笔优美,作者善于挖掘人性中的幽深黑暗面,用一种敏锐、丰沛、自我解嘲式的文字表达出来,也是典型的科恩式风格。小说开篇以“伤痕”起笔:美之伤痕(他情人所穿的耳洞),战争之伤痕(他父亲在战争中受伤的疤痕),友情之伤痕(他与童年好友就堆雪人引起争执)。小说最后也以“伤痕”收笔,即他和童年好友同玩的游戏里在雪地上留下身体的印记。随着小说情节的展开,读者可以看到这位自我膨胀又自我嘲弄、心灵和身体上都留下伤痕的主人公随着时间的线性发展,经历了父亲的死亡、犹太孩子的夏令营、犹太教堂的修葺与建造、对性的渴望、与异性的性交,以及成为作家的抱负……”
科恩成长的六〇年代里,也是法国思想家西蒙薇依的思想被译介到英语国家之际,我猜想他这部作品可能也受到薇依的影响。小说的第二部分提到主人公布里弗曼去一家黄铜铸造厂做工一年的经验,里面有这样一段话:“这厌倦真能杀人。体力劳作并不能让他的思想自由遨游,却麻木他的心智,可这麻木又不足以强烈到能清晰地意识到并将它表达出来。然而,这麻木仍然可以让人清楚认知到它的束缚。”薇依在她的《论劳作》一文里也提到她对机器给工人带来异化的深刻洞察。
此外,科恩本人对待宗教的态度也很有意思。在宗教仪式的层面他是一个虔诚的遵循者(比如他对禅宗仪式的遵循,)同时他又不停地质疑宗教,认为宗教与催眠术有极其相似之处。科恩本人是学习并实践过催眠术的,这一点,不仅在小说里有描述。在SylvieSimmons撰写的这本传记里,也详细地提过科恩本人学习催眠术,并成功给自己家里的女佣人催眠的经验。
在科恩这本小说处女作出版之前,他作为诗人在蒙特利尔的艺术圈里已小有名气,他的第一本诗集《让我们比较神话》出版于1956年,里面包括他从十五岁到二十岁所写的四十四首诗作。诗集出版后在麦基尔大学和蒙特利尔的艺术圈里颇有影响,并获得麦基尔大学的文学奖。同年,科恩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离开蒙特利尔前往曼哈顿。也是在同一年,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同是犹太人的金斯堡的诗集《嚎叫》出版。1957年,杰克克鲁亚克的自传体小说《在路上》出版。这两本书,加上另一位作家威廉巴勒斯的《裸体午餐》,一时被“垮掉的一代”奉为人人必读之经典。然而科恩并不属于这一圈人,他的诗风依然是传统的韵诗,正是“垮掉的一代”要抛弃和批判的。而科恩本人也无意加入这个圈子,在一次访谈中他提到:“……我以为我们在蒙特利尔的那一帮人其实更自由,风格更不羁,而且是往正确的方向行进。在我们这一帮来自‘小地方’的人看来,他们的路子没走对,也不像我们一样尊重传统。他们只是撞对了时机而已。”
大约很多年轻人都曾有过当诗人或作家的梦想,科恩的诗心初次萌动是他十五岁那年在一家旧书店里读到西班牙诗人洛尔迦的诗。作为诗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二十二岁那年;作为小说作者,他第一本小说出版于二十九岁那年;作为创作型歌手,他第一本歌曲集发行于三十三岁那年,在娱乐界看来,算是晚熟型了。科恩今年八十岁,出版了两本小说,十本诗集,歌集则有十七本。“可曾有一部加拿大小说,在捕捉青春的焦灼上堪比塞林格《麦田守望者》?毫无疑问,科恩的第一部小说《至爱游戏》。20世纪加拿大十部最杰出的小说之一。”——《环球邮报》
“抒情如歌、具探索性的半自传体小说”。——英国《卫报》第15章布里弗曼得到了一笔奖学金可以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他的英文论文,可他决定不要这笔奖学金。
“噢,不,克兰兹,再没有比论文答辩会更像在屠宰场一样的感受了。大家围着桌子坐在一间小教室里,他们的手因为点评而鲜血淋漓。他们会变老,而诗人总是那么大,二十三,二十五,十九。”
“那会让你整整四年都成为局外人,布里弗曼。”
他的蒙特利尔素描作品集开始出现在坊间,并受到大家好评。他开始注意到他朋友和亲戚的书架上摆着他的素描集,他恨这个。塔玛拉的乳房在斯丹利街上人工的月光里看起来什么样子可跟他们毫不相干。
加拿大人很想让本国出产一个济慈那样的诗人。文学聚会上的发言都是亲英派在表达他们的热情。他为一些小社团朗读他的笔记,或者从学院来的一干人,或者一群开明的教堂集会者。他尽他所能地睡过很多漂亮可爱的女主持,他已经放弃对话,只是引用他自己的话。他可以在晚餐桌前保持让人难以忍受的沉默,让房主人的美丽女儿深信他是在看顾她的灵魂。
他唯一可以一起玩笑的是克兰兹。
这世界让一个有纪律的忧郁者戏弄了。所有的笔记形成渴望的美德,为了得到大众的热爱,必须公开个人的焦虑。整个艺术产业就是精心呈现苦难。
他和很多苍白的金发女郎走过西山大道。他告诉她们,在他眼里,这些石头建成的宅第只是废墟而已。他暗示她们可以通过他来完成自己。他可以斜靠着壁炉,带着一股被刺瞎眼的参孙推倒庙宇的所有晦涩悲情。
在某一群特定的从商犹太人中,他被视为一个温和的背叛者,不能被全然地谴责。当他们得知他的所作所为有获得商业成功的可能,不由得有些沮丧,他们的溃疡显示了这忿恨。他的名字出现在新闻报纸里。他可能不是这个群体的理想成员,可迪斯雷利和门德尔松也不是,在犹太人所认为的成就看来,他们的叛节通常被忽视了。犹太传统中,书写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即便在当今退化堕落的境况中,也不能压制住。对书籍和艺术造诣的尊敬将延续一代到两代人。如果这两者不能重新被奉为神圣,就不会永久。
在某一群特定的外族人中,他又因为其他原因被怀疑。他的闪族人的粗野藏在艺术的披风之下,他是在侵犯他们鸡尾酒上的仪式。他们承诺于文化(如同所有的加拿大好人)可是他威胁着他们女儿的纯正血液。他们使他感到自己像个黑人那么重要。他和股票经纪人就过度繁殖和创造性活力的丧失进行长时间的对话。他用意地绪语的表达方式来强调自己的演讲,而他从未想过在这之外的其他场合使用。在他们的起居室里,他会毫无缘由地在茶几旁突然跳起哈西德派的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