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乙一 日期:2016-08-03 22:31:50
悬疑、惊悚、爱情、青春……乙一多重魅力大爆发、全新杰作短篇集!人气综艺《国王的早午餐》绝赞推荐! 寂寞的高中生们黑夜里的孩子们平行世界里拼命呼救的另一个我无论是推理悬疑还是奇幻科幻,这六个故事其实都发生在现实之中“箱庭”是属于每个人的微观风景也是属于每个人的心理治疗法—— 《便利店日和!》在便利店打工的两名学生,下班前的最后一刻,遇上进店抢劫的强盗……《白色足迹》凭空出现在雪地上的足迹,是平行世界的那个人发出的求救信号,我能救她吗?《奇境》品学兼优的孩子无意间捡到一把钥匙,到处寻找钥匙孔,却意外发现凶杀案……《小说家创造法》被同学欺凌的少年想要成为小说家,那真的能改变他的命运吗?《王国之旗》离家出走的女高中生,无意间进入孩子们的夜间王国而被囚禁,她能逃脱吗?《青春绝缘体》孤孤单单的学弟与不善交际的学姐,只能在社团里用毒舌互相取暖,卑鄙而又怯懦地逃避现实的我们俩,该怎么做才能继续活下去? 目录:
小说家创造法1便利店日和!23青春绝缘体55奇境97王国之旗137白色足迹169后记251解说261译后小记269前言后记
——又名“箱庭图书馆”建成记
这本书收录的作品是从集英社文艺网站“RENZABURO”推出的企划“乙一小说再生工厂”中诞生的。该企划的内容是向读者募集未被采用的小说稿件,由我自由改写,重新包装。我这个人灵感很少,所以我对编辑提议:“向读者征求灵感吧,有了灵感我就可以写出小说了。”于是,就有了这次企划。只要有核心构想,我就可以把它扩展成一个故事。
《小说家创造法》
本篇改写自黄兔的《蝴蝶与街灯》。原稿中,有些地方让人搞不清是后记还是回忆,稍显混乱。如果参加一般的文学奖,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了。但是,故事的场景之间留有很后记——又名“箱庭图书馆”建成记 这本书收录的作品是从集英社文艺网站“RENZABURO”推出的企划“乙一小说再生工厂”中诞生的。该企划的内容是向读者募集未被采用的小说稿件,由我自由改写,重新包装。我这个人灵感很少,所以我对编辑提议:“向读者征求灵感吧,有了灵感我就可以写出小说了。”于是,就有了这次企划。只要有核心构想,我就可以把它扩展成一个故事。 《小说家创造法》本篇改写自黄兔的《蝴蝶与街灯》。原稿中,有些地方让人搞不清是后记还是回忆,稍显混乱。如果参加一般的文学奖,可能连第一关都过不了。但是,故事的场景之间留有很多空白,似乎比较容易改写发挥,作品的“未完成性”反而很吸引我。我想修改的是主人公的形象。原稿中,他是认真努力的优等生,但是太过优秀,会让人觉得很假。所以,我想如果颠覆这个形象会不会更加有趣。而且,作为本书的第一篇,选择关于小说以及创作动机的题材应该很合适。这次企划就是要征集未被采用的原稿,所以投稿人大多都是立志要成为小说家的吧。因此,我期待这样的标题与内容能够吸引大家的目光。话说回来,改写后的版本中,主人公的姐姐潮音更加鲜明突出。写这篇时,我完全没料到潮音会成为整本书的关键人物。我也和主人公秀太一样,希望有朝一日能让过去的同学刮目相看。我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努力至今的!我想在作品中坦诚地描写自己内心世界的阴暗面。 《便利店日和!》这篇是从泰的同名作品改写而来的。阅读原稿时,就像在看搞笑短剧似的,非常欢乐。学长与岛中两个角色尤为突出,我很想写写这两个人,所以选择了这部作品。人设方面不用改动太多,但故事情节的设定让我很伤脑筋。我想给故事安排一个相对完整的结局,于是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会不会过于刻意了呢?真对不起。后来我在网上看到,现实世界也曾发生过类似的案件,我考虑到也许能为故事增添几分现实色彩,于是便引用到作品中。结局像是补充说明的部分,而真正重要的世界观、出场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有趣互动都是原稿中已经存在的。美味棒也是原稿中反复提到的。话说回来,我把店长设定为坏人,是为了迎合读者的伦理观。我会考虑到这一点,或许是年纪的关系。如果店长是好人,那么他遭遇到这种事,岂不是显得两个主角惹人厌吗?那样会让故事结束在无法释怀的感情中。如果是严肃题材的故事,倒也可以接受,但这篇作品不属于这种类型。所以,我试图尽量抹去苦涩的余味。至于效果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 《青春绝缘体》我从伊那蜜的《青春绝缘体》中,感受到作者的热情。角色的言行和心理活动让我很有共鸣。学姐和自己一样是可怜虫的设定非常棒。读故事时,会让人不禁觉得“哇,这个角色真惨”,实在很厉害。主人公与学姐的互动也让人捧腹。我很喜欢看故事里人物以恶毒的语言互相攻击,但是我语言贫乏,不太写得出来。原作中,雨季子学姐和铃木同学这两个女性角色出现的场景比较细碎凌乱,不够集中。因此,我把两人出现的情节分别归纳在一起。整体上,以人物为中心重新安排了情节发展。故事中有“少年被狠狠侵犯”这种台词,这可不是我写的哦。我会尽量保留原作的文字。话说回来,我曾经很犹豫故事的高潮部分该怎么写,最后还是决定将原作当成作中作使用。不知成品效果如何,但我写得很愉快。只要把原作复制粘贴一下,字数就大大增加,托这个企划的福,我才能这么干。不过,对于这个企划毫无了解的人读完作品,大概会被狂飙突进的情节发展惊得目瞪口呆吧。 《奇境》原作是冈谷的《钥匙》。主人公捡到钥匙,继而寻找锁孔的冒险故事,很容易吸引读者。故事后半部分,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写法也非常有趣。改写时,我对命案的部分感到很棘手,我担心如果让主人公卷入命案的话,读者会觉得过于凑巧。虽然我想过只挑出和钥匙有关的冒险,不提及命案,改写成类似于《伴我同行》的故事,但是我又希望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情节发展。纠结再三,改写的结果就是书中这一篇。为了避免让读者感到巧合太多,我把犯人的出场提前了。这篇作品也许算是书中的异色之作,因为其中出现了命案。我在《便利店日和!》中才谈到伦理观之类,在这个故事里又轻描淡写地杀了几个人。真对不起。说句题外话,如果让我以前作品中被杀的角色聚在一起,在那个世界进行座谈会,并结集成书的话,应该蛮有意思的。有人愿意写写这个题材吗?这个故事中,我想让凶手对“你”说话,最后由“你”推导出结局,这种写法果然太勉强了吧。但是,明知如此,我还是忍不住这样写了。总而言之,光是“寻找锁孔”本身已经十分具有故事性了。 《王国之旗》怜人的《王国之旗》开头就非常引人入胜。但这个故事却是改写过程中最伤脑筋的。故事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呢?比如,读者会不会在意一开始的汽车是谁驾驶的?那么,能不能把司机设定成主人公的男友?我也考虑过干脆把这篇改写成推理小说,还做了大量笔记,直到实际动笔前,我都没有放弃这个想法。然而,最终还是没有这样写。原作充满童话气息,有些部分也让人联想到政治团体或宗教团体,具有独特的世界观。我就是喜欢这一点,才选择此篇的。如果改写成推理风格,会破坏那种固有的氛围。推理小说就是要把不可思议的事件清晰地描述出来,并给出符合逻辑的解释。然而,就这篇作品而言,还是保留梦幻的意境比较好。最初读完原作时,我认为这是主人公与阿蜜(即梦境)、橘敦也(即现实)之间三角关系的故事,可能是我想太多了吧。不过,我改写时尽量保留了这种结构。我以前很少写这种类型的作品。平常,我老是写偏向悬疑风格,并有明确结局的故事,我也一直很烦恼会不会陷入模式化的瓶颈。所以,写出这篇作品让我感觉自己好像有所成长。女主角登场时就有男朋友,这种设定在我以往的作品中也很少出现。我也用其他笔名写过恋爱小说,但那里的主人公都很害怕异性。 《白色足迹》多夏的原作《积雪讯息》是企划第二次募集中收到的稿件。但是当时没有立刻采用,因为与我过去作品的风格有些类似,很像我会写的内容,难以产生改写的欲望。而且,我也不知道在雪地上交流这种设定怎样才能写得更有趣。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个故事的构想很棒。企划的最后一次征集有些波折,最后决定将之前所有投稿作品都放进候补名单。若是只考虑故事的构想是否优秀,那么这篇作品不容忽视,最后我选择了它。改写后没有在网上发布,而是直接收入本书。因为是压轴之作,我还贪心地塞入很多元素。我没有自信只凭雪地上的交流展开整个故事,所以我又加入留下鞋印的情节,让角色行走、追逐,充满动感。那么,如果两个主人公分别位于不同的小镇,故事就不好进行了,因此出现了平行世界的设定。而且,我希望读者特别注意到文善寺町这个小镇,所以特意在最后一篇作品中,把前几个故事发生的舞台文善寺町放到主题的位置,加以突出。说起来,推理小说中不是常有通过雪地上的鞋印破案的情节吗?我一直想试着写写类似的故事,这次如愿以偿,所以写得非常开心。 顺带一提,本书的标题是在Twitter上征集的,想出这个出色书名的是悠马。非常感谢。写作时,我的确有种创造一个小镇,或一个箱庭的感觉。所以,这个书名再合适不过了。最后,我想向参加企划的每个人致谢,感谢大家的支持! 二〇一一年某月某日著者乙一这本《箱庭图书馆》超级治愈,我想每个爱书的人大概都会有很多共鸣。作者自己似乎也写进了很多情怀,他在后记提到写了自己心里的阴暗面。我倒觉得那不算什么阴暗面,如果写作还有发泄各种情绪的功用,也算是一种自我治愈的手段吧。——潘璐(翻译家) 乙一的箱庭是一座图书馆。这里收藏关于阅读与创作的某种答案。——卧斧(书评人) 此刻,我所在的便利店既非7-11,也非全家或迷你岛。与其说这是一家便利店,倒不如说更像是在一间昔日的酒馆里,摆满了杂货,挂上便利店风格的招牌。这里不提供自动取款机和复印机,顾客也寥寥无几。几分钟的路程之外就有一个干净整洁的著名连锁便利店,我是顾客的话,肯定也会选择那里。这家店里一盏荧光灯接触不良,总是忽明忽暗,再加上灰暗的墙壁,人在里面呆久了都会倍感压抑。另外,由于店主缺乏安全意识,店里连监视器都没有,只在天花板上安了一个凸面镜。说起来,面朝马路的一侧也不是玻璃墙,只是普通的墙壁。一般便利店面朝马路的那侧都装有玻璃墙,并摆放着杂志架,进店阅读杂志的顾客会面朝马路站立,营造出店里有客人的氛围。据说,这样做居然还有预防犯罪的功能。另一方面,店里有人会让外头的路人在心理上更容易踏进店门。然而,这家店的店主却全然未曾考虑过这些要素。我穿着店员的围裙站在收银台前,对面是一位胖胖的大妈。我从购物篮里把商品一件件取出扫描条形码。这台古旧的收银机的外壳原本应该是白色的,现在大部分已经泛黄了,而且很难顺利扫出价格。正当我与收银机较劲的时候,大妈不耐烦地咂咂嘴:“你麻利点儿行不行?”“十分抱歉。”我到底在干什么啊!瞬间,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毫无意义。不过,就算在家呆着,也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我既没有热衷的兴趣爱好,也没有可以谈天说地的伙伴。店内货架上那台天线高高竖起的小型收音机正在播放充当商店背景音乐的电台节目。我在跟大妈道歉时顺便看了一眼手表,差三分十点,很快就要打烊了。这家便利店的最大特点就是并非二十四小时营业。外面那块暗紫色的招牌上明确写着“早七点开门,晚十点关门”。顺带一提,我穿的围裙也是暗紫色。这种难以形容的暗紫色总让我联想起小学美术课时污浊不堪的洗笔水。我真不明白店长为何要选择这个颜色作为标志色。扫完全部商品的条形码,屏幕显示出金额,大妈从钱包里拿出钱交给我。这时,收银台里侧的一扇门打开,岛中走了出来。门的另一侧是小时工的休息室,再里面是办公室。岛中站在我身边,帮忙把商品装进塑料袋。岛中千夜理今年二十岁,比我小一岁。我们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在同一个地方打工。她五官端正,一头长发束在脑后。其实,她向打工处的前辈(不是我)借了钱,最近正因为还不上钱而烦恼。“谢谢惠顾!”岛中响亮地向客人道谢。大妈提着袋子推开对开的店门走出去,夏日的热气涌进店内。大门上方闪着幽幽蓝光的诱蛾灯引来前赴后继的飞虫,不时发出噼啪的爆裂声。大妈的背影消失在暑气蒸腾的黑暗中。该打烊了,我正想着,另一个客人就上门了。那个男人身材很高,身穿T恤衫和牛仔裤,空着手,没有拿包,身材偏瘦,满脸胡茬。给人感觉“在不叫座的乐队干了十几年吉他手,目前失业。”“学长,请你告诉他我们打烊了,让他回去吧。”岛中用只有我能听到的声音低语。“什么?要说你去说!”男人摇摇晃晃地走向商店里面。“那我们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啊?”岛中噘起嘴,厌烦地摇摇头,拿起抹布在收银台内侧东擦西擦。那里摆着快递单、香烟盒,小时工穿的暗紫色围裙揉成一团胡乱塞在一个纸箱里。这家店的管理实在太混乱了。虽然打烊时间已过,那个男人却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他在店里转了一圈又一圈,是要找什么东西吗?又不像。刹那间,我自己的身影与他重叠在一起。上大学后,我开始一个人生活,常常漫无目的地走进附近的便利店,逛了半天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想买的东西,最后又空着手回去。再过一分钟,身边的岛中一定会忍不住咂舌。我悄悄瞄了她一眼,发现她居然十分平静。她停下手头的工作,仔细观察那个男人的一举一动,然后小声对我说:“你不觉得奇怪吗?”“哪里奇怪?”“那个人不时朝这边偷看,好像在犹豫该不该出声。而且,他似乎很在意会不会再有客人上门……”男人停在文具货架旁边。由于中间还隔着方便面货架,所以从收银台这里看不到男人的全身。越过货架上层的杯面,他鼻子上方的面孔时隐时现,目光游移不定,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之前我没有留神,被岛中一说才意识到那个男人确实形迹可疑。“不会是强盗吧?”岛中说。“怎么可能?真是强盗就麻烦了!麻烦大了!”“什么大了小了的,麻烦就是麻烦!”“他大概只是在找东西。”“你去问问他,你是不是强盗。”“他要真是强盗怎么办?”“但他不像带着凶器啊。”对啊,男人是空着手来的。“学长,你去问问他是不是在找东西。万一真像电影里那样,他的脚腕上绑着小型手枪的话,那么只好请学长自认倒霉了。”岛中在我后背推了一把。“喂、喂……等等。”她笑眯眯地看着我,我很清楚她想尽快让男人买完东西离开,然后打烊回家。“我……我死了怎么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尽管那个男人是强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也不能大意。“没关系。就算学长光荣牺牲了,对我也没什么损失。倒不如说,你死了最好。”这个人说话总是如此不讲理。我被她推得跨出收银台一步。男人隔着货架看到我,吓了一跳。说实话,这个人如果把头发梳整齐,把胡茬刮干净,挺胸抬头,不鬼鬼祟祟的话,应该也算英俊帅气。不过,就目前所见,他的确有些不对劲。店里的收音机依然在播放节目。我回望岛中一眼,她做出握拳的姿势,无声地激励我:“上吧!学长!”我绕过货架,走近那个男人,战战兢兢地开口:“请问,您在找什么东西吗?”“啊,对……这个……”男人环顾货架,生硬地点点头。他声音太小,我只听到只言片语。“您说什么?”我靠近他,试图听得更清楚一些。男人的全身映入眼帘,他站在文具货架前,死死盯着架子上挂的铅笔、圆珠笔、直尺等等。“这个……吗?”男人嗫嚅。还是听不见。男人嘴唇不动,也不知在叨咕什么。我伸长脖子,把耳朵凑近他嘴边。这时,我终于发现他脚下散落着一堆透明薄膜和撕破的纸张,那是商品包装的残骸。空着手进门的男人此刻正握着一把大型美工刀,那是刚才还挂着货架上的商品。“我是在问:‘这个,可以用吗?’”话音未落,冰冷的刀刃抵住了我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