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晓伟 日期:2014-08-26 10:50:50
这本张晓伟著的《百年汉阳造(共2册)》写的是“枪”的故事。一杆枪引发一段人生传奇,一杆枪创造一段革命历史。
《百年汉阳造(共2册)》通过环环相扣、令人窒息的情节故事,以各派势力集团的夺枪行动为始,到最终出奇不意地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收尾,在荒诞离奇而又合情合理的故事中,展现着辛亥革命前夕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复杂画卷,从侧面反映了“汉阳造”的百年风风雨雨。
作者简介:
张晓伟,辽宁人。2000年以特殊人才身份(作家)移民美国。出国前曾在《青年散文家》等多家杂志任编辑。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90余家报刊发表作品。发表、出版各类文学作品300余万字,获省级以上各种文学奖16次;作品《母亲的形象》被选入全国统编教材中学语文第六册(1996-2002);多篇作品被收入《青年散文选》《艺术散文选》等21种各类文学选集;曾出版散文集《情感阅历》,纪实文学畅销书《明星末路——谁把刘晓庆送进牢房》,长篇小说《雾血关东》。电视剧《今天是个好日子》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辽宁省政府奖”等。编剧《非常24小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引子
第一章初登码头
第二章乱世汉阳
第三章连环圈套
第四章义愤夺枪
第五章疲于奔命
第六章情义迷乱
第七章枪祸连连
第八章险恶用心
第九章遭遇“乱党”
第2册
第十章多方诛杀
第十一章血溅暗夜
第十二章危在旦夕
第十三章祸起萧墙引子
第一章 初登码头
第二章 乱世汉阳
第三章 连环圈套
第四章 义愤夺枪
第五章 疲于奔命
第六章 情义迷乱
第七章 枪祸连连
第八章 险恶用心
第九章 遭遇“乱党”
第2册
第十章 多方诛杀
第十一章 血溅暗夜
第十二章 危在旦夕
第十三章 祸起萧墙
第十四章 险恶用心
第十五章 父子之情
第十六章 酝酿义举
第十七章 关键时刻
第十八章 武昌枪声
尾声 1904年的汉阳还是一座城。这么说的原因是当年的汉阳还有完整的城墙。
1904年的汉阳很热闹。
在很热闹的一条大街上,一面墙上贴着花花绿绿、乱七八糟的广告、布告、寻人启事什么的。
这情形要是放在今天实在是司空见惯,可在当时的中国,却是除了上海、青岛这类在列国强权的强迫下、清政府开埠通商的城市之外,难得一见的情形,它具有了现代经济与文化的特征。
汉口当初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大量外邦文化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就此涌入三镇,洋行林立、工厂多所,于是,汉口、汉阳和武昌就成了“开放”城市,百姓们对那些昔日从未见识过的洋把戏也就习以为常了。
不知是花花绿绿的广告让人们觉得好玩,还是布告的内容吸引了行人,认字、不认字的行人都拖着辫子伸着脑袋——大清男性子民的后脑勺上都拖条辫子,不同的是有的戴着瓜皮帽,有的光着头。
人群中突然吆喝着挤进两个人,一个拎着浆糊桶,一个夹着卷红纸。
只见那个拎着浆糊桶的人把大刷子往那些花花绿绿的广告、布告上面一抹,“啪!”随后另一个人把一张大红纸就贴了上去。
立即,凑过来的行人又多了几个,目光齐齐投向了那张大红纸。人们不知道有啥热闹或者衙门有啥告示了。
大红纸的上方两个醒目的大字:庆贺。庆贺什么?认字的急于知道,不认字的更急得想从别人的表情中先读到什么。
凑在布告前的人们识字的不多,大多等着哪个识文断字的能读出声来,借光听听。果然就有人摇头晃脑地念了起来:“湖北枪炮厂更名为湖北兵工厂暨庆贺配套厂成立大会即日举行,诚迎各界大清子民莅临会场,以壮我国威,显我洋务之果……”落款是光绪三十年。
光绪三十年也就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1904年。
围观的人们热烈地议论着。
“听说咱湖北兵工厂这回可是全国最大的兵工厂了呢。”有人自豪地说。
“嗯,造的都是洋枪洋炮。”另一人附和道。
“这可是咱湖北汉阳造出来的呢!”这个人更加自豪。
“所以叫汉阳造呀!”“他奶奶的,要是百八十年前咱就有汉阳造,洋人敢欺负咱们吗?”这人的一声反问,赢得了人们的一片赞同。这期间,没人注意到有两个人悄悄离开了人群。
那两个人上了辆停在一边有篷的洋车。
上了车的两人将两侧的布帘拉上,随后伸手拉掉了脑后的辫子——竟然是假的。
其中一个悄悄和另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却是日本话。
“间岛君,我们去哪?”“回洋行。”那个叫间岛的人看来是个头目。
问话的那个人对拉洋车的用日语说了声:“回去!”看起来拉洋车的是他们的同伙。洋车一溜小跑而去。
这武汉三镇(所谓武汉三镇的称谓后来才有,为了叙述方便,本人提前借用一下)不乏洋人。一百多年前的汉阳在某种意义上说比现今的汉阳热闹,当然那时一定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厦和现代化的工业区。当年京汉铁路还没有正式通车,汉水边的汉阳就成了很重要的水路码头。汉阳的下游不出十几华里就是汉口。自打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汉口对外开放后,这里就陆续建立了英、法、德、俄、日等十二个国家的领事馆,再加上汉阳、汉口、武昌各类外国洋行和洋人开办的工厂,在三镇大街上出没的洋人不少。百姓习惯了迎面遇到个洋人,倒是日本人和中国人长得差不多,就更没人注意了。
那辆神秘的洋车经过一个叫卖声不绝于耳的市场,市场的对面是一处挂着“汉阳xx巡警队”的牌子的门面。不过,那辆洋车只是经过。
“巡警”是当时警察的通称,非指当今警察中的一个警种。
那时的朝廷刚刚成立“巡警部”,是在清末官制改革中新成立的一个机构。最早的巡警雏形出现在1900年,那时大量外国人在京津一带驻军,清政府却不能在京津有驻军,京城周围的防务事实上已掌握在外国人的手里。1901年“两宫”回京,袁世凯接受了京津地区的防务,但也只是形式上的。袁世凯是聪明人,不甘心这种形式上的防务,而大权却在外国人的手里,便利用一部分军队匿名成立了巡总局,美其名日“巡警”。这是我国最早的警察,而后来朝廷的巡警部就相当于如今的公安部了。
洋车刚过去,巡警胡三就匆匆跑进了巡警队。
巡警队内,一个短粗胖的中年人——巡警队长焦伯琛正坐在桌前刚要给自己点烟,胡三跑了进来。焦伯琛看着急匆匆的胡三,把已经点燃的火柴头儿扔掉。
焦伯琛没有等胡三张嘴就急着问:“哪出案子了?!”焦伯琛是个很称职的警察,也很热爱他的职业。当巡警前,他是清军的下层军官,“转业”后当上了巡警,在他的“警区”,他有着很高的威望。那时威望的建立不难,只要尽心就会获得百姓的认同。而那时的巡警的职责与当今的警察几乎完全一样。
胡三气喘吁吁地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纸公文恭敬地递给焦伯琛:“队长,局里的公文。我没敢看,好像挺急。”焦伯琛麻利地打开公文,脸色越来越严肃。
“胡三!”焦伯琛看完文件后一声厉喝。
胡三下意识地立正:“队长,属下候着呢。”焦伯琛把手往那份文件上一按,板着脸说:“命令弟兄们,出队!有公务了!”胡三转身刚要走,又转回身问:“队长,是啥案子?”焦伯琛稍稍松了口气说:“哦,你是刚当上巡警,还不懂规矩呀?以后不该问的别问,咱们当警察的没案子不就没了饭碗?快去!”“是!”胡三又转回身往外跑。
焦伯琛又把公文拿在手上,往桌上一拍,下意识地叫了声:“跑不了你!”本来已经跑到门口的胡三一激灵,顿时站住了,他以为自己哪出了差错,小心地回头看了看焦伯琛。P4-7